筆記本救得了漩渦中的小米嗎?

佚名發表於2016-08-10

小米的故事曾經是灰姑娘的版本,現在又演繹成了另外的模樣,一家兩年前被成為神一樣崇拜的公司,現在也不得不接受走下神壇的落寞。企業發展都有周期,有興旺發達,就有低迷沉淪,小米在爆發式增長之後迎來調整,也是正常現象。

<a href=/notebook/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notebook/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a href=/notebook/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筆記本</a></a></a>救得了漩渦中的小米嗎?
小米筆記本Air

行業裡都在問,怎樣才能把小米從低谷中拯救出來呢?當然,雷總比誰都著急,也比誰都更有發言權,其他人只能從外部冷眼旁觀。不過,就如病急亂投醫,小米的發展很可能因急迫而陷入迷茫。

應該說,任何的組織問題都應該先從內部找原因,特別是從高層自己找癥結,而不是歸於市場變化、外部影響或者消費者的見異思遷。但是,我們從公開的報導可以發現,除了所謂的媒體溝通會,小米併為內部做出深刻的檢討與反思,這就是很危險。

小米說自己一直很專注,而專注也曾經被總結為小米的成功經驗。可是,小米在智慧手機銷量突破之後,並沒有專注的把手機做精做細做成競爭力,而是依靠小米手機形成的粉絲來擴大消費粉絲。

於是,這種“專注”就變成了對消費者錢袋的專注,當然,官方用語是為了這些消費者的需求。可是,有“小米”就足夠了嗎?這些小米的粉絲,有多少是對小米文化的忠誠?是對雷總的崇拜?是對小米手機質量的認可?即便都是,那這些人以後就抱著小米產品生活了,其家庭變成了小米產品之家,也並不可能。

但是,小米看中的是所謂粉絲群體的其他消費能力,於是將這些消費者當成了財富,針對這些年輕使用者,推出了適合其小家庭小房間的電視,又推出了空氣清淨機、電飯鍋、等等。如果說與手機相配合,推出充電寶、耳機等等,算是出師有名,那麼這些生活家電的推出就有點太著急了。

很多企業都跨界,華為通訊裝置商、智慧手機生產商,三星更是科技產品無所不包,手機、電視、電腦等等等等,但這些公司的跨界都非一年兩年完成,是逐漸形成的市場格局,不管是什麼樣的公司,即便如蘋果,都不能在主業不穩的情況下分心。

我們也看到,膝上型電腦和智慧手機的生產商場已經基本重合了,蘋果、三星、華為、聯想等等都已經兩者間作,小米也不例外。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蘋果、三星、聯想都是先有筆記後有手機,由來已久,並且都是在公司鼎盛時期開始,華為也在開始做筆記本,但顯然只是作為業務發展方向性的佈局,也是在公司鼎盛事情的一種擴充。只有小米,是在希望透過筆記本跨界來拉自己出泥潭。

小米的幾次業務跨界出擊,都是選擇了門檻很低的行業,雖然說是用網際網路思維進行了改造,可結果卻無非是可以連上WIFI,或者用手機來控制,這些小的功能也沒有技術門檻。做電視,因為缺乏媒體資源,被樂視後來居上;做電飯鍋,缺乏核心技術,被做空調的格力一個從零開始的開發團隊甩在身後。做筆記本,因為為了爭取年輕粉絲的使用,連商標都不打在正面。

小米執行的粉絲經濟學,實際上可不斷榨取使用者的剩餘消費能力來實現的,而每一個新產品的上市銷售,都給其消費者群體的消費能力在做減法,不僅僅是消耗掉了這部分消費的消費能力,也會流失粉絲。也就是說,為了眼前的收益,小米一直在讓其粉絲消費者流盡最後一滴血,這種涸澤而漁的企業戰略一定不能持久。

小米的每一次跨界都讓其使用者群體進一步縮小,筆記本的推出也不例外,推出之後響應越多銷售越多,其粉絲數量將會下降的越快,剩餘粉絲的消費能力也同時下降的越快,這種發展模式註定無法持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