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知名的維基百科迎來了其15歲生日,由於維基百科一直堅決反對在其頁面上植入廣告、贊助商頁面或網站連結,而是堅持獨有的捐贈模式,業內對此認為,未來維基要想繼續生存和發展,僅僅依靠捐贈模式恐怕難以為繼,需要引入新的商業模式,例如廣告等,事實真的如此嗎?
2001年,吉米•威爾斯創辦這一網站,初衷是讓使用者分享、學習知識。維基百科一直是簡樸、廉價、基於文字的網站,其網站設計幾乎一直未作改動。現如今,維基百科誕生15年後,每月平均有5億人次訪問網站,8萬名志願者定期編輯頁面;每天增加7000篇新文章;每小時出現1.5萬次編輯。
可以說,維基百科集中了全球使用者的集體智慧,是全球被連結次數最多的網站。教師、學者、記者和學生以它作為參考,研究人員還利用它的訪問資料,預測票房、股市、流行病的前景。
雖然一部分人在維基百科上編纂文章的動機不純,比如政客和公務員傾向於修改真相,不過總體而言,多數使用者是出於分享知識的無私動機。比如,一名前IBM員工對“com prised of”一詞已經更正了4 .7萬次,因為它語法不正確。
儘管維基彰顯出了知識的價值,自2012年以來,對於維基百科的唱衰之聲仍不絕於耳。諸如編輯隊伍萎縮;在移動端毫無建樹:只有1%的內容透過移動端編輯;激勵機制失去吸引力: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路等移動應用正在分流人們訪問維基的時間。更為關鍵的是,越來越多的網站、搜尋引擎在抓取維基百科的詞條解釋,越來越多的學者、研究人員引用維基百科的知識資源,經由網站、搜尋引擎、學者、研究者,維基的知識傳播得更遠,更廣,由此一來,維基百科條目的公正性、客觀性和準確性勢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維基的運營正規化決定了沒有任何一個人該對知識、資料負責,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保證維基上的內容沒有漏洞。
由上述不難發現,維基遭遇的所謂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危機並非與直接與收入有關,而是其價值。即上述的因素是否在未來讓維基失去其之前應有的價值。儘管唱衰聲不斷,但從維基的發展看,其條目和規模依舊在增長。
如果非要提及收入,在日前慶祝15歲“生日”的維基百科已經獲得另一現金來源,資金來自特別為它成立的“維基媒體捐贈基金”,目前由舊金山的非營利機構“維基媒體基金”監督。據報導,該捐贈基金初期將捐出100萬美元以下,資金由2014年逝世的軟體工程師帕卡名下的遺產提撥,目標是到2026年累積1億美元。而到截至去年6月30日的上一個會計年度為止,該基金的收入約7600萬美元,開支5300萬美元,足以支應當前會計年度的開銷。這似乎再次證明了維基即便是依然依靠之前捐助的模式仍然可以生存和發展。
實際上,能夠設法存活15年不僅意味著維基百科及其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值得讚賞,更說明了這個網站存在的價值,試想下,有多少網站能夠保證存活15年,更不用說維基百科每月的瀏覽量高達近200億次。就像威爾斯公開信中的一句話,“商業本無過。廣告亦非惡。但它們不屬於這裡。不屬於維基百科”
不可否認,開放、人人平等、去中心化等這些被寫進《維基經濟學》、《眾包》,被視為維基百科“成功密碼”的理念被某些業內人士認為開始黯淡失色。例如維基百科為了保證條目的“客觀中立”不得不被迫讓步、犧牲,“維基百科式”的眾包已經逐漸成為被顛覆的物件。對此,Venkat Ramaswamy在其《The Co-Creation Paradigm》一書中認為,眾包應該是一個管理的問題,而非簡單的商業模式問題。大眾的智慧是很容易貢獻且呈現出來的,但是如何利用這樣的智慧產生經濟效益則就是完全屬於管理領域的範疇。因為這裡面有協作、決策、引導、激勵等一系列環節,企業與消費者開創的是一個“共創”的新模式,而非簡單的眾包。
不過,我們認為,如果未來按照其創始人不追求盈利的初衷,這些所謂模式並無關痛癢,關鍵是保持價值的中立,而且我們相信,總有相當的志願者和捐贈者會為此努力,維護和發展這個在當下網際網路時代個個以不同的商業模式逐利為本,惟有維基這種“沒有商業模式,確是最好的模式”且具備不可替代價值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