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滴滴出行宣佈獲得來自蘋果1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這是蘋果首次在中國投資網際網路企業。在業內人士看來,主打產品iPhone遭遇市場寒流,蘋果亟須戰略轉型從而轉移矛盾。投資一向保守的蘋果此次和滴滴合作,除了能夠獲得可觀的利潤回報,也是蘋果為未來的Apple Car做市場儲備,從而和死對頭谷歌在移動出行市場進行博弈。2013年,谷歌向Uber投資了2.58億美元。
蘋果投資滴滴
滴滴表示,公司最新一輪融資獲得多家海內外知名金融及產業機構支援,其中,蘋果以10億美元投資本輪,是滴滴迄今為止獲得的單筆最大投資。透過此次投資,蘋果成為滴滴的戰略投資者。滴滴並未宣佈本輪融資的額度及詳細的投資方名單。此前,有訊息稱,滴滴即將在未來數週內完成新一輪20億美元的融資,估值將達到250億美元。
蘋果CEO庫克稱,此次投資有幾個戰略性的考慮,包括可以提供一個更加了解中國市場的機會,當然也相信會獲得強勁的資本回報。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則表示:“蘋果的認可令成立四年的滴滴深受鼓舞,更是一種激勵。”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蘋果一直保持著非常保守的投資策略,此次投資滴滴也讓業內大吃一驚。自iPod大火令蘋果擺脫財務困境,蘋果的利潤、現金儲備開始節節攀升,該公司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幾乎沒做過任何稱得上規模的投資、併購行動。
算得上蘋果最大首筆投資的專案只有兩次:2011年出資26億美元聯合微軟搶購北電集團上千項重要專利組合;2014年花費30億美元買下音樂裝置品牌Beats。不過這兩筆交易發生時蘋果的現金儲備都超過了千億美元水平,交易涉及的金額僅僅是蘋果金庫的零頭。
在中國市場,蘋果最受關注的投資當屬去年該公司間接持有的子公司與四川晟天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阿壩州紅原環聚生態能源有限公司”和“阿壩州若爾蓋環聚生態能源有限公司”。
與谷歌和Uber對陣
一向採取保守投資策略的蘋果,此次選擇滴滴作為投資物件,跟滴滴目前在中國市場強大的使用者支撐有緊密聯絡。作為國內移動出行份額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滴滴去年快速地完成了多項業務佈局,從計程車、快車、專車、順風車到巴士、代駕。資料顯示,目前滴滴覆蓋1400多萬名車主與司機,擁有中國87%以上的網約專車市場份額, 99%以上的網約計程車市場份額,日完成訂單突破1100萬。
業界普遍認為,蘋果選擇投資處於高速上升期的滴滴,獲得可觀的投資回報是毫無疑問的,另一方面,這也是蘋果跟死對頭谷歌在移動出行市場上的博弈。
2013年,谷歌透過旗下風險投資部向Uber投資2.58億美元,早於蘋果一步在移動出行市場進行佈局。2014年,谷歌更是拿出自己的新產品——沒有方向盤和剎車的無人駕駛汽車。對於目前還在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蘋果來說,谷歌與Uber的強強聯手無疑是巨大的威脅,谷歌可以把地圖服務跟Uber更好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加強化自己的O2O閉環。
易觀智庫網際網路交通出行研究總監張旭認為,蘋果和滴滴的合作方向可能出現在地圖、支付和資料領域,尤其是地圖資料。蘋果可以透過滴滴獲得中國各地區更準確的地圖資訊,除了能夠擴大蘋果地圖的影響力,也能為蘋果將來的無人駕駛汽車提前做好地圖資料準備,從而與谷歌進行抗衡。此前,滴滴總裁柳青也曾透露,滴滴對蘋果的無人駕駛感興趣。
“類似於iOS中Facebook、微博等預裝App,蘋果與滴滴也可能進行內建應用合作,在蘋果帝國中加入滴滴可以更加貼近中國人的地圖使用場景,同時蘋果支付也可以作為滴滴支付的出口,繼續豐富蘋果支付的應用場景,此外,在使用者出行資料、使用者行為資料和使用者屬性資料上雙方都有可能進行深入合作。”張旭坦言。
不過,張旭指出,蘋果投資滴滴,將滴滴融入自身生態的機會更多,而谷歌投資Uber到現在為止卻很少看到更加深度的合作,這正是蘋果+滴滴與谷歌+Uber的區別所在。
為未來Apple Car鋪路
在全國乘用車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蘋果投資滴滴,更大程度上是為正在研發的Apple Car提前鋪路,以更有效地切入中國市場的移動出行環境,這個平臺的資料可以幫助蘋果更好地定義產品,瞭解使用者需求以及應用場景,Apple Car推出後,這個共享平臺還可以成為消化這些車輛的好地方。
“不僅是蘋果,很多汽車企業都在做這方面的核心投入,包括賓士等都在考慮中國市場的出行共享。”崔東樹如是說。
其實,蘋果的汽車專案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該公司已經在毫無顧忌地招聘汽車行業的精英,目前蘋果的工業設計團隊已經有擔任汽車設計經驗的人才,如曾經在蘭博基尼和奧迪擔任設計師的Julian Honig、前梅賽德斯-賓士研發總監Johann Jungwirth,以及前義大利經典汽車廠商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質檢總監Doug Betts。不管是從研發角度還是未來的市場角度,和一個共享出行平臺結盟,對於將來的Apple Car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如今,網際網路企業造車已經成為潮流,行動最快的樂視超級汽車已經在2016年北京車展首發;LG公司研發的電動汽車將在2017年問世,售價位元斯拉便宜近一半。崔東樹認為,與這些企業相比,蘋果在技術方面顯然更佔優勢,再加上與滴滴的合作,Apple Car很可能成為蘋果下一個強勁的收入增長引擎。
過去十年,蘋果公司業績的驚人增長主要是依靠蘋果手機的普及來推動的,特別是中國。但今年一季度,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步伐出現了倒退,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降26%,手機出貨量下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