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離能夠執行一個核反應堆而不產生鏈式反應又近了一步。這一方面可消除熔燬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更快、更安全地清除成堆的核廢料。
現今的所有反應堆都依靠鏈式反應,但鏈式反應有可能失控並導致大爆炸,1986年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災難就是這樣發生的。鏈式反應還產生大量放射性廢料,需要數百萬年才能安全地生物降解。
報導稱,中國的研究團隊嘗試用一種新辦法來解決這兩個問題,他們探索把質子束用於次臨界反應堆。核科學家幾十年來一直夢想建造這樣一個反應堆,但由於諸多科學難題,到目前為止這始終只是理論上的建構。
中國的研究團隊使用外部高能質子束來促發和維持核裂變過程。其結果是,質子束一中斷,核燃料就停止燃燒。這消除了鏈式反應的風險,目前的反應堆要用鏈式反應來維持核裂變。
此外,質子束在擊中靶件後能以足夠快的速度產生中子來消耗其他裂變材料,比如釷和商用反應堆產生的廢棄物。這被譽為一個重要的核“廢料處理”措施。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驅動次臨界潔淨核能系統(ADS)專案的首席科學家潘衛民教授表示:“我們非常激動。我們解決了發動(反應堆)‘引擎’直接冷啟動執行的難題。”
潘教授把生成質子束比作在大冷天發動一部舊汽車引擎,因為兩者的困難不相上下。一旦啟動,它的執行很平穩,但完成最初的“點火起飛”殊非易事。
為了順利地“發動引擎”,中國的研究團隊今年10月在北京成功進行了一次實驗。根據中科院網站釋出的訊息,就技術而言,他們能夠穩定加速超過10.4毫安流強的脈衝質子束至6.05兆電子伏特。
潘教授表示,這意味著他們能夠實現最初的“點火起飛”來啟動次臨界反應堆。這一突破清除了妨礙建造這個迄今為止停留在紙上的反應堆的一大技術障礙。“我們造了一個全新的核‘引擎’,”他說,“它還沒有全速運轉,但已經啟動且執行穩定。”
從近來的技術發展步伐來看,潘教授表示,有信心在十年內建成新一代發電站。但其他中國研究人員聲稱,他的解決方案未必是最好的,因為還有別的新反應堆設計和方法。
次臨界反應堆理念最早於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物理學家歐內斯特·勞倫斯提出,在198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卡洛·魯比亞的支援下引起全世界關注。報導稱,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除了生成強大而穩定的質子束這個難題外,還有許多其他結構和機械方面的挑戰有待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