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一年使用者僅220萬 商業模式不清晰

佚名發表於2015-04-12

  近日,據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統計資料顯示,虛擬運營商使用者總數約為220萬,其中僅蝸牛移動單家即達到100萬,巴士線上、分享通訊等其他廠商使用者規模在十萬以上,更有近半數企業尚未開展業務。總體而言,虛擬運營商整體增長緩慢,使用者規模尚不及基礎運營商的零頭。

虛擬運營商一年使用者僅220萬 商業模式不清晰

  日前,蝸牛移動宣佈170免卡使用者數量突破100萬,成為虛擬運營商隊伍中首個單家達到百萬量級的企業。然而,這一數字與基礎運營商動轍數億體量相比,顯然是“小巫見大巫”。

  據瞭解,蝸牛移動在去年8月正式放號,達到100萬使用者規模花了近7個月。

  蝸牛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蝸牛組織架構靈活,業務運營扁平化,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這意味著能夠根據市場需求推出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

  自放號之初,蝸牛移動在品牌營銷上率先打出了“零月租”、“不清零”等旗號,雖然略顯浮躁,但著實賺取了不少業界眼球,使蝸牛這一品牌不侷限於其主營的遊戲領域,而是向行動通訊行業蔓延。之後蝸牛移動推出的170免卡在業務模式、增值服務方面也基本是圍繞其遊戲主營業務展開的,欲打造自己的遊戲產業鏈。

  除了蝸牛移動一家達到百萬,其他虛擬運營商使用者數量還在10萬及幾十萬級別徘徊。巴士線上負責人透露,該公司使用者數已超過了10萬,目前正試圖從流量銀行、影片、遊戲等多個行業尋求業務創新和使用者增長;而分享通訊內部人士也稱,該公司可披露的使用者數量也超過10萬。

  如果按照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的統計數字,更多的虛擬運營商甚至還未能觸及10萬級線。

  就連有著強勢電商渠道的阿里和京東,目前也並未披露最新的使用者規模。這表明國內虛擬運營商發展還比較緩慢,仍在起步和業務摸索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近半數的企業遲遲不見動靜。觀察人士指出,這些企業分為三類,一類是尚未做好準備工作的,包括業務運營支撐系統(BOSS)、領導班子、產品和服務定位考量等各方面;另一類則是覺得難做,尚未能執行落地的;還有一類就是公司總體並未予以重視,懷著“先看看別人怎麼做”的心思等商業模式浮出水面後再下手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虛擬運營商也於去年中期啟動170放號,聲勢較大,但後來“雷聲大,雨點小”,業務運營進展並不順利。

  不過,也有一些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因商業模式不清晰,虛擬運營商大都處在賠錢狀態,也就是說發展一個賠一個。”

  通訊專家認為,國內4G移動轉售業務即將全面開啟,這對虛擬運營商來說是一個發展契機,基礎運營商在加速向流量經營轉型,而虛擬運營商也應該針對使用者對資料流量日益增長的需求進行業務創新,或進行“網際網路+”的業務融合,才能加快推動商業模式浮現,吃到市場的大蛋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