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企業架構 - hablutzel
企業架構(EA)的歷史已被描述為三個階段。業務系統規劃,早期EA,和現代EA。
縱觀這三個階段和資訊科技行業的相關變化,我建議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將其稱為企業架構的後現代時代。
背景介紹
關於這三個階段的詳細背景,我推薦Svyatoslav Kotusev的《企業架構的歷史》這篇優秀論文。在那篇論文中,作者記錄了三個階段。
- 業務系統規劃(20世紀60年代-80年代)
- 早期EA(20世紀80年代-90年代)
- 現代EA (1990年代至今)
讓我們來看看每個背景:
1、業務系統規劃
業務系統規劃,或BSP,是IBM實施技術系統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有一套結構化的活動,由訓練有素的BSP專家代表客戶來執行。
從背景上看,BSP是在對實施業務自動化的潛力理解有限的情況下產生的。程式語言(RPG-II,FORTRAN,COBOL)很複雜;開發週期很慢;而且例子很少。一些公司有內部員工,但許多公司仍然需要透過談判簽訂多年的合同來實施主要系統。
最重要的是,考慮到那些日子裡系統的資本成本。當IBM 370問世時,"典型的 "入門級型號155的成本為2,248,550美元,或按2022年11月的美元計算為17,270,438美元。165型的價格大約是這個數字的兩倍。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數字(而且這只是原始硬體,不包括維護協議、軟體或開發成本)。還要記住,在那些日子裡,"資料處理 "被認為是一個成本中心,而不是一個戰略推動者。
這些因素導致了可以理解的謹慎態度。大型機往往在95%的利用率下執行得最好;反過來說,如果你不把大型機的利用率保持在80%或以上,就是在浪費錢。失敗的風險很大,而失敗不僅僅是專案本身的實施,還有與同行相比損失幾年的機會成本。
因此,計劃是這個遊戲的名稱。
2、早期EA
早期EA時期的特點是首次嘗試建立一個獨立於規劃過程的EA框架。PRISM和Zachman框架試圖瞭解利益相關者和成功系統的驅動力,並將其編纂成可以跨專案和行業使用的一般形式。在此期間,其他框架(NIST、EAP)出現,試圖在Zachman倡導的分類細分之上增加一些流程結構。
早期EA的背景是建立在BSP時代的成功之上的。資訊科技正在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公司的必要條件,而人才庫也在急劇增加。然而,敏捷程式設計仍然遙遙無期,傳統的瀑布式方法論仍佔據主導地位。
到了20世紀80年代,資訊科技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稍微有點變化。部門計算機(VAXen,AS/400s)已經到來,並有機會獲得更細化的採購成本。更低的成本意味著有更多的增量方法可用。成本曲線仍然是一個階梯函式,但現在的顆粒度是數以千計的,而不是數以百萬計的美元。
部門計算機的成本相對較低,造成了一個新的問題:組合管理。中央系統和業務線或個別部門之間更多的分割,使決策的地點和方式變得模糊不清。在BSP時代,EA的價值往往在於決定企業的哪些部分將採用IT,而在EA時代,它開始成為了解哪裡有重疊和差距的問題。
3、現代EA
現代EA時代是關於編纂的。TOGAF和DODAF對企業架構的方法進行了編纂,其中包括有意見的流程和依賴關係。克林格-科恩法案》規定了美國政府機構對企業架構師的需求--即使當時並不完全清楚這一要求的價值所在。
在這期間,所有以前的工作--BSP、Zachman、NIST等等。- 被彙集到一個 "最好的品種 "的方法中。
在這個翻譯過程中,失去的是對技術和業務之間關係的根本轉變的理解。
在早期,技術是神秘的,而在現代EA時代,它變得無處不在。
在早期,資本支出的成本曲線是深層次的階梯式的,而在現代EA時代,曲線繼續平滑(今天的雲端計算實際上是連續的)。
在早期,大多數系統必須從頭開始,而在現代EA時代,可用的供應商和開源軟體的調色盤已經極大地影響了上市時間。
敏捷的開發週期使產品所有者和工程師之間的靈活、實驗性的合作減少了系統的浪費。
在許多方面,主流的EA框架(TOGAF、DODAF)對這些現代化的東西毫無察覺。他們仍然有一個相當結構化的方法,從瞭解業務能力狀況開始,到資訊和技術架構(這是不同的),然後再到實施計劃等操作問題。
今天,我們需要回過頭來,質疑當初對EA框架進行微調的假設:成本結構、人才和工具的可用性,以及所要解決的問題的廣度。
我們需要後現代的EA。
後現代EA
後現代EA是面向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電腦科學世界的。
人才庫已經大大擴充套件,雖然仍然存在人才短缺,但建立和保留一個高績效團隊的能力是任何公司都可以掌握的。
軟體和硬體的構建模組已經非常成熟;計算環境可以在幾分鐘內建立或調整大小,複雜的使用者體驗可以用商品部件來構建。
業務和工程師之間的圍牆正在坍塌,跨職能的敏捷團隊一起工作,在每個(你需要的任何時候)版本中逐步改進。
與其說是系統,不如說是我們越來越多地考慮平臺,我們和我們的商業夥伴都可以適應我們最新的客戶體驗的使用。
在這個後現代的世界裡,我們需要一個為今天而建立的企業架構功能。
好訊息是。我們不需要從頭開始。
在通往現代EA的過程中,有很多好的東西已經被開發出來。但是,我們確實必須考慮如何低成本地使用這些工具。
後現代EA框架有五個主要組成部分。平臺、技術、運營、啟用和治理。
這些並不是迴圈的,雖然有一些從平臺到技術到運營的自然流動。這種流動在新系統中是最強的,而在舊系統中則是逆向流動。
平臺
定義了我們應該(和不應該)建立的景觀。這裡的重點是客戶體驗以及我們如何支援它。我們將明確地優先考慮我們自己與眾不同的能力,排除那些我們可以從市場上獲得的能力。我們還將關注平臺之間的相互關係--它們的服務水平協議、API和合同。
技術部分
體現了建立一個系統的整個工程努力。這包括資料、軟體和基礎設施的整體建設,並認識到所有這三個架構都是緊密相連的。這一部分還包括實驗和驗證週期,既包括敏捷團隊內部的實驗,也包括與客戶受眾的實驗。
運營部分
重點是在生產中執行網站。記住這個框架不是一個迴圈;運營部分和平臺部分一樣,為技術部分創造了需求。(例如,為了使監控的操作功能發揮作用,有一個圍繞儀器的技術要求)。不過,現實中,這是系統生命週期的一個獨立階段,我們需要為流量增加、服務中斷等時期制定明確的運營模式。
該框架的頂部側重於系統,底部則側重於管理。如果你不清楚地說明你希望他們做什麼,你就不能期望團隊在最高水平上工作。增強能力的重點是建立和傳播你希望你的團隊使用的標準、框架和最佳實踐。由於技術是不斷髮展的,我們還包括創新的結構化模型,以及從團隊中收穫和鞏固新的最佳實踐。
最後,儘管我們並不總是喜歡這個角色的這一部分,但還是要考慮治理問題。這裡的重點不是懲罰性的,而是要透明。治理是我們定義架構操作模型的地方,建立現狀和未來的熱圖,並提供升級服務。與頂層一樣,底層的工作也是高度迴圈的。沒有指導的治理只是空談,所以我們首先關注啟用,然後根據需要啟用治理。這個部分也從其他部分獲取並結合所有的指標,讓企業看到整個組織的表現如何。
結論
現代EA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資訊科技稀少、昂貴和有風險的時代。後現代EA重新考慮了當今實際推動電腦科學的因素:平臺、雲端計算、敏捷開發和可重複使用的庫。其結果是一個更靈活的框架,它仍然能讓企業對投資組合有可視性,而不會與現代工程環境產生摩擦。
相關文章
- 現代企業架構師的5大特徵及六種方法架構特徵
- 成為高水平現代企業架構師的建議 - ntcoding架構
- 開發者體驗:現代企業架構的關鍵一環架構
- .NET企業架構設計架構
- 解決方案架構、系統架構和企業架構區別架構
- 下一代企業資料平臺架構 - martinfowler.com架構
- 現代企業管理——【ERP管理】
- 現代前端架構:關鍵概念指南前端架構
- 企業架構思維導圖架構
- 幽默:企業技術架構 2.0架構
- 企業低成本萬能架構架構
- TOGAF企業架構與軟體架構的對應圖架構
- 構建現代化資料中心 戴爾助力企業實現IT轉型
- 一,現代軟體開發架構思想架構
- 什麼是企業架構師? (tpierrain)架構AI
- 企業事件驅動架構指南 - wiprodigital事件架構Git
- 雲資料庫時代:企業資料架構的雲化智慧重構和變革資料庫架構
- 【虹科乾貨】Lambda資料架構和Kappa資料架構——構建現代資料架構架構APP
- 4、【創業必備企業架構】SpringCloud大型企業分散式微服務雲架構原始碼之MySQL 連線創業架構SpringGCCloud分散式微服務原始碼MySql
- Spring Cloud雲服務架構 - 企業分散式微服務雲架構構建SpringCloud架構分散式微服務
- 企業架構師、解決方案架構師和技術架構師的異同 - Briqi架構
- 企業網架構與安全裝置部署架構
- 飛書 + Lua 實現企業級組織架構登入認證架構
- 整合spring cloud雲服務架構 - 企業分散式微服務雲架構構建SpringCloud架構分散式微服務
- 雲架構儉約之道:企業架構七大黃金法則架構
- 採用 TOGAF標準的企業架構和企業敏捷性架構敏捷
- 圍觀|解讀新一代企業數字化架構的“三駕馬車”架構
- (四)整合spring cloud雲服務架構 - 企業分散式微服務雲架構構建SpringCloud架構分散式微服務
- 現代分散式系統架構的權衡分析分散式架構
- 企業架構管控的探索與實踐架構
- 企業級大資料架構設計【2】大資料架構
- 企業級大資料中臺架構實戰大資料架構
- Spring Cloud微服務分散式雲架構 - 整合企業架構的技術點SpringCloud微服務分散式架構
- CodeRiver BAT企業級後端架構設計及講解(附視訊連結)BAT後端架構
- 後疫情時代,零信任助力企業數字化
- 後疫情時代,中小企業需加速IT建設投入
- IBM邵萍:數字化重構傳統企業IT架構IBM架構
- 企業如何利用安全運營來實現業務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