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 考試常見工具與技術點總結

香吧香發表於2022-07-03

轉載請註明出處:

  • 網路圖:專案進度活動之間的邏輯關係,用來推算關鍵路徑,最大浮動時間等;

  • 橫道圖(甘特圖):以圖示的方式,通過活動列表和時間刻度,來展示專案獲得那個順序和持續時間

  • 責任分配矩陣:每件事情有且只有一個責任人

  • 控制圖:檢測過程是否穩定,是否受控

  • 過程分析:識別過程中增值與非增值的活動或行為

  • 帕累託圖:又稱缺陷排序直方圖,二八法則,用來確定造成缺陷的主要原因

  • 親和圖:分類,歸納------〉推導------〉分析 過程

  • 六西格瑪技術:為過程改進技術

  • S 曲線:按時間順序,累計開銷的曲線,按照專案成本開銷規律,開始花錢少,中間多,結尾少

  • 焦點小組:有經驗主持人,引導進行討論,著重於互動討論,不會得出統一結論

  • 名義小組:用來篩選頭腦風暴的結果

  • 組織分解結構(OBS):側重關係每個部門(團隊)做什麼事

  • 資源分解結構(RBS):側重於瞭解整個組織需要哪些資源。如材料,裝置,團隊技能等

  • 工作分解結構(WBS):對專案團隊為實現專案目標,建立所需可交付成功而需要實施的全部工作範圍的層級分解,WBS 最底層可交付成功為工作包

  • WBS詞典:通過WBS能分解出來的活動和任務,我們會通過文件把這些活動和任務描述清楚,把這個文件叫做WBS詞典,WBS 詞典通常包括:賬戶編碼,工作描述,負責組織,里程碑清單,進度活動,所需資源,成本估算,質量要求,驗收標準,參考文獻,合同資訊等;

  • 需求跟蹤矩陣:是把產品需求從其來源連結到能滿足需求的可交付成果的一種表格,使用需求跟蹤矩陣,把每個需求需求與業務目標或專案目標關聯起來,有助於確保每個需求都有價值,需求跟蹤矩陣有助於把每個關注點放在最終結果上,有助於評估變更對範圍的影響,跟蹤需求包括但不限於:業務需要,機會,目的或目標,專案範圍和WBS可交付成果,產品設計,開發,測試策略和場景,高層級需求等;

  • 工作績效報告:對工作績效資訊進一步加工,整理,彙編得來;他是監控專案工作的輸出,是傳送給主要專案干係人,以便他們據此作出相關決定;

  • 工作績效資訊:可作為整個專案全域性監控過程的輸入,包含十個過程:確認範圍,控制範圍,控制進度,控制成本,控制質量,控制資源,監督溝通、風險,控制採購和監督相關方參與;

  • 成本效益分析:是用來估算備選方案又是和劣勢的財務分析工具,以確定可以創造最佳效益的備選方案,可以幫助專案經理確定規劃的質量活動是否有效利用了成本,對每個質量活動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就要比較其可能成本與預期效益,達到質量要求的主要效益包括,減少返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相關方參與及滿意度。

  • 多標準決策分析:該技術藉助決策矩陣,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諸如風險水平,不確定性和價值收益等多種標準,以對眾多創意進行評估和排序;

  • 趕工:是通過增加資源,以最小成本代價來壓縮關鍵路徑上的活動完成時間,有多餘資源,趕工風險較小,優先選趕工,如增加工作人員,批准加班,增加工作時間等

  • 快速跟進:是把關鍵路徑上本應按照先後順序進行的工作調整為至少部分並行進行,將存在提前量或者滯後量的活動並行進行

  • 德爾菲技術:主要用於決策

  • 計劃撲克:估算故事點數大小的工具

  • 卡諾分析:使用者故事價值排序的工具

  • 價值流圖:識別增值與非增值的工具

  • 散點圖:是一種表示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的圖形

  • 累計流量圖:追蹤及預測專案完成日期和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

  • 解聚:將故事進行拆分,解聚的結果仍然是完整的故事

  • 分解:是把故事拆分成了任務,每個任務不能再獨立實現某一特性

  • 演示產品:是在產品評審會議時開展的活動,往往會形成討論和反饋

  • 路線圖:預測未來發展

  • 故事地圖:比路線圖更詳細

  • 一致性成本:包含預防成本與評價成本,如進行檢測以及培訓等活動

  • 非一致性成本:包含內部失敗成本與外部失敗成本,內部失敗成敗如返工等,外部失敗成本如客戶丟失,社會影響等;

  • 趨勢分析:

  • 偏差分析:

  • 啟動大會:用來解釋專案目標,並獲得干係人的承諾

  • 迴歸分析:用來分析作用於專案結果的不同專案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以提高未來專案的績效

  • 顯性知識:一些容易使用的文字,圖片,和數字等視覺化知識

  • 隱形知識:是個體知識或難以明確表達的知識,如信念,洞察力,技巧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