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社交創業報告:解析職場社交

TP_funny發表於2014-12-22


按照使用者的社會身份的來劃分,社交網路的三個垂直領域凸顯而出,分別是:職場社交、同志社交、匿名社交

“使用者社會身份”指的是使用者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個人在扮演不同的社會生活角色時,其社交需求也可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有一部分垂直社交應用試圖從相應的社會角色中發掘出相應的社交需求從而使自己成為服務於相應社會角色的社交平臺。

在職場社交領域,我們選取了三個有代表性的產品加以分析,分別是:脈脈、領英(LinkedIn)及類似平臺、會會

很多從業者可能會有一個誤區,認為職場社交多數情況下所形成的是鬆散的弱關係。但實際上,使用者之間關係的強弱不等同於平臺社交屬性的強弱。如果希望做成的是一個社交平臺,那麼必須通過產品的設計和運營讓你的平臺實現強的社交屬性。只有如此,你的產品才可能形成一個規模化的、使用者長期活躍的職場社交平臺。
 
職場社交案例一:脈脈
“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脈脈”,對於這個slogan,脈脈的CEO林凡雖然不大滿意,但他覺得較為準確的表達了脈脈的定位—–去切微信之外,商務社交的蛋糕。

基本情況:
脈脈是網際網路公司淘友網旗下的一款移動端職場社交應用。在創辦淘友網之後,脈脈CEO林凡和他的團隊從2012年1月創業到2013年10脈脈上線這段時間裡曾經探索了很多的產品方向和產品形態。2013年8月脈脈團隊決定進入移動端職場社交領域,2013年10月23日脈脈上線。


創始人及團隊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2003年清華計算機系畢業;搜狗工作7年至技術總監一職,在搜狗輸入法、搜狗瀏覽器和搜狗搜尋的開發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大街網1年多擔任技術副總裁一職;2012年初創辦淘友網。

由於創始人在業內的多年積累,因此團隊技術背景和運營能力都相對完善,吸引高質量人才困難相對較小。目前脈脈尚無合夥人,全部團隊成員都持有期權。

融資情況
脈脈先後經歷了天使輪、A輪和A+輪融資。2014年8月,IDG、晨興創投聯投2000萬美元B輪,估值1億美元。

部分運營資料
2014年8月底使用者數80萬;9月底使用者數100萬;11月中旬使用者數150萬人;11月DAU大約為20萬人;每個活躍使用者每日平均使用時長為15分鐘;來自主要網際網路公司的活躍使用者數佔了每家公司員工數的30%以上。目前脈脈單個使用者獲取成本在10元錢左右。


目前的產品定位和所滿足的使用者需求:滿足職場人群綜合需求的職場移動社交平臺:

脈脈目前的slogan是:“讓工作更有趣”;廣告語是:“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脈脈。”這說明脈脈對自己的基礎定位非常明確,即職場語境下的移動端社交平臺。


使用者需求方面,必須要理解的是職場人群絕非鐵板一塊。恰恰相反,職場人群只會從自己所處的位置和立場出發來決定自己的使用需求。換句話說,使用者對於職場社交產品的需求是極為分化的。除了社交需求之外,使用者對於職場語境下的工具性需求也是必須要兼顧的。

社交需求的分化在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和意見反饋上可以體現出來。比如,有些使用者特別喜歡在實名動態裡發動態;有些使用者只喜歡去匿名八卦刷訊息;有些使用者多數情況下只是通過脈脈的IM功能在維繫職場關係;獵頭類使用者則更多的會把脈脈作為獵頭業務的工具。不少使用者會對他們需求水平較低的功能選擇性的忽視。因此,希望通過一個單一的功能切入職場社交領域是不現實的。

產品開發策略:從需求出發,社交和工具並存

上面提到,脈脈的基礎定位是職場語境下的移動端社交平臺,這個基礎定位決定了脈脈的產品基因。脈脈的核心基因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重點:一個是移動;一個是職場語境下的社交。

移動是指,產品形態是否可以匹配使用者在移動端的碎片化使用行為;社交是指,產品區塊是否可以滿足使用者在職場語境下多層次、多型別的社交需求。

目前工作圈的feed流匹配的就是使用者的碎片化閱讀需求和非同步互動需求,對於實名動態和匿名八卦的區隔則滿足了有不同閱讀偏好和非同步互動需求的使用者。訊息區塊具備了一對一和群聊功能,這滿足了職場使用者實時溝通的需求。

脈脈的例子說明,通過做減法切入使用者需求的產品觀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適用的。當目標使用者的需求層次不同、需求類別不同的時候,即便是在產品切入階段也是需要在適度平衡的前提下做好加法的。因此,在產品結構開發的過程裡需要非常謹慎的平衡各類使用者的偏好才能更大程度的把他們容納到平臺上來。


在移動社交基因的基礎上,脈脈會在產品迭代的過程中在產品結構里加入適應移動社交平臺調性的工具性功能。人脈管理區塊就是一個典型的工具性模組,它所解決的實質問題是人的可到達性。開發人脈區塊目的有四個(如上圖所示)。

這裡要特別對第三點提一句,找人只是工具,找到人絕不等同於社交,最多隻能說這是社交的開始。很多創業者在這一點的認識上存在著致命的誤區,他們覺得只要能讓雙方聯絡上就產生了社交。

我們建議這些希望建立社交網路的創業者再往深想一步或者幾步。你的產品如何持續激發使用者在聯絡上之後的社交需求?後續產品開發的節奏如何設計才能引導這種需求的產生?這些才是滿足社交需求的關鍵之處。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林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並不非常關心模式,他關心的重點是需求。正是由於從需求出發的這個核心理念,脈脈也從使用者的使用場景出發推出了PC端軟體和網頁版。

目前脈脈的PC端軟體只提供了一對一IM功能和群聊功能。脈脈PC端軟體目前的主要使用者是獵頭,因為他們在和客戶溝通時需要大量的文字輸入用手機非常不便。至於如何讓PC端IM成為職場白領的跨終端標配,脈脈也在不斷的探討和嘗試中。網頁版功能則是針對使用者發表創作長篇工作圈文章而設計的。

使用者管理和關鍵使用者體驗:

冷啟動階段及使用者獲取:通訊錄抓取;品牌打造;口碑傳播


脈脈在冷啟動階段採用了抓取手機通訊錄聯絡人、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好友列表的方式。這一方式可以讓新使用者在一上來的時候就看到自己的一度關係鏈,儘管有很多聯絡人還沒有加入脈脈,但是這種機制可以幫助使用者梳理自己的人脈。另外,脈脈在構建社交平臺的初期把匿名八卦非同步社交放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通過對八卦內容的運營也在初期吸引了很多網際網路圈子的從業人員加入。

現階段脈脈在吸引新使用者時採用了兩個方面的嘗試:一個是在摸索樹立職場移動社交第一品牌形象的有效方式;一個是在不斷完善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形成口碑傳播。

近一個多月來,很多使用者都在北京的各條地鐵裡看到了脈脈的廣告,這是脈脈搶在潛在競爭對手前面嘗試建立品牌形象的策略之一。林凡也表示,做廣告的主要目標並非是要吸引多少新增使用者而是要在潛在使用者的心理層面打下烙印。

對於實名社交產品而言,使用者口碑傳播的轉化率如何決定了一款產品獲取新使用者的效率。在樹立品牌形象的同時,脈脈也在嘗試尋找提高使用者口碑傳播轉化率的方式。我們在前面也提到,職場使用者本身需求是各異的,因此脈脈在提高使用者口碑傳播效率的時候可能也需要針對不同的需求來設計傳播口徑。對於不同領域的人群可能是需要有策略的區別對待的。比如可以針對不同型別的使用者設計不同的傳播口徑:記者(找採訪物件方便);投資人(找到靠譜的創業團隊);網際網路公司程式設計師(好多有意思的同類)···

使用者社交關係構建:弱關係的匯融體

脈脈的使用者所處行業各異,所需要滿足的需求各異,因此脈脈使用者在平臺上展現的使用者行為也是非常不同的。有些人是帶著找人的需求來的,他們會把脈脈當成工具;有些使用者是自己好奇進來的,即便他本身的聯絡人還不多,他也能夠看到很多有趣的UGC內容,在看內容的過程裡可以找到有用、有趣的人;有些使用者是通過口碑傳播被拉進來的,這些使用者一進來就有了自己的一度人脈。

總體而言,脈脈希望形成的是針對職場人群的“弱關係的匯融體”,我們也很認同這個概念。林凡對於弱關係匯融體的概念給予了較為清晰的描述:“人際關係網路基本會呈現一個金字塔的形態,可能有二三十人特別熟;二三百人曾經比較熟,但聯絡不是特別緊密;剩下的多數人可能都是在工作過程中打過交道,但不知道是否還會打交道的人。”

脈脈所謂的弱關係,就是後面的這兩種關係。脈脈所要開拓的也是後面的這兩類關係。比如,你可以follow到前同事的職業動態;可以在和人見面之前瞭解他的動態和個人資訊;可以找到和他人的共同點,迅速拉近關係···

總體而言,脈脈在維護使用者之間的弱關係時就是在幫助使用者找到並定位彼此之間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可以成為讓雙方拉近距離或產生合作的有效切入工具。

關鍵使用者體驗舉例

要在短時間內抓出一款產品所有的關鍵使用者體驗專案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只舉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


在工作圈區塊,脈脈很重要的一層考慮是必須要維護工作圈的調性。所謂工作圈的調性是指,工作圈feed流的資訊在整體上給使用者的感覺應該是有質量的、不氾濫的、有工作和職業氣息的、沒有商業資訊的···為了維護這樣的一種氛圍,除了運用團隊的維護之外,脈脈還有意的不去加入微信朋友圈裡面存在的連結直接釋出功能。要想釋出長內容,使用者只能以圖片或者文字的形式自己輸入。這種產品機制有效的限制了垃圾資訊、心靈雞湯的產生。

我們在研究脈脈產品的時候還發現,脈脈主動對使用者每日可新增的使用者數做了限制。這個限制功能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有效的防止了推銷人士的加入、有效的阻止了spam的產生;一個,脈脈也通過這種機制限制了使用者對自身人脈質量不夠負責胡亂新增的衝動。這個機制對於維護脈脈社交區塊的調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脈脈還為使用者提供了“只允許二度人脈檢視資料”的選項,這也有效的抑制了垃圾資訊的流轉和生成。

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個人標籤無法改變位置,如果可以允許使用者拖動可能會是一個加分項(我們注意到,個人標籤的排序會根據其他使用者的投票而發生變動,但這是使用者想要的嗎?)。

瞄準的目標市場和後期發展形態:全國白領?可行嗎?

目前脈脈的使用者數在150萬人左右,其中有一半左右來自於網際網路公司。脈脈希望能夠以目前的使用者為基礎逐步將圈層擴大到網際網路金融、影視視訊、智慧硬體領域;然後再擴張到傳統IT、金融、地產、廣告行業···最終,脈脈希望能夠覆蓋掉中國的白領職場人群,成為他們在職場語境下的社交平臺。

為什麼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比較容易進入脈脈?我們總結,這是由行業中觀層面的原因造成的:

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處於快速發展期,具有潛力的新公司不斷湧現。這些新公司可以為優質從業者提供很好的發展空間。大公司也脫離不了行業大勢的走向,因此對於網際網路人才的需求也非常旺盛。因此,無論是公司還是人才,尋找合適職業標的的需求都很旺盛,大家也願意不時的來進行職場社交活動。

對於很多傳統行業而言,業內公司格局穩定,人才也是趨於穩定而非流動,新公司並不代表著優質的、好的機會。因此,很多傳統行業從業者本身就沒有太多職場社交活動的需求。

由此可見,職場社交這個機制是否可行的前提是:特定行業本身是否形成了人才流動活躍度較高的土壤。如果並非如此,在人才流動比較穩定、緩慢的行業裡,從業者要花費時間、精力來打理弱關係的動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這是客觀規律,很可能是無法以人的意志、以產品機制來轉移的(這裡隱含了一個結論,有些行業本身的形態就決定了它內部難以出現所謂的職場社交)。因此,如何挑選出具備人才流動大、人才需求大的行業並想辦法切入進去可能才是合理的做法。

商業化方面,脈脈已經在進行讓專業使用者出售自己技能時間的嘗試。脈脈的“人脈”區塊很可能會演化成一個和人力資源密切相關的服務型平臺(絕不限於招聘)。為了增加脈脈的商業護城河,脈脈在商業化道路上很可能需要找到一些方向來把自己做重。由於商業化是一個非常開放的話題,我們在此不作深究,後面的案例同樣處理。

我們的一些探討、建議和疑問:


探討1. 關於脈脈的使用者擴充套件策略:識別出有職場社交需求的傳統行業;應屆畢業生

脈脈在使用者規模上的目標是覆蓋全國的職場白領。從這個目標來看,脈脈最大的坎可能是:如何讓人們在職場語境下想要建立社交關係的時候能夠很自然的想到加個脈脈而不是去加個微信。

如果能做到,脈脈就真的實現了“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脈脈”這句廣告語中所指向目標了。這時的脈脈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算是一個偉大的產品。是否能夠做到?如何去實現?這一定會是一個很難的過程。脈脈如何找到一些合理的突破口呢?
我們在上面也提到,脈脈在吸引新使用者時可能需要在口碑傳播上針對不同的潛在使用者群做一個劃分並提供有區別的傳播口徑。這其實是一個不同使用者對產品本身的不同的認知問題。

具體一點來表述,脈脈在全面擴張中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可能就是:如何在不同使用者認知的前提下在不同型別的使用者中實現效果良好的口碑傳播並且留住他們。

脈脈目前的使用者擴張策略基本上是希望通過網際網路行業逐步向外圍擴充套件,最終形成對全國白領人群的覆蓋。這當然是make sense的做法。但這種策略是否是最有效的使用者擴充套件策略呢?如果說目前脈脈的產品形態已經可以滿足某些傳統行業裡有強烈職場社交需求潛在使用者的需求,是否可以尋找方法直接去擴充套件這部分使用者呢?(補充問題:如何識別出職場社交的無效行業呢?)

從這個角度講,脈脈也許應該花時間去識別出可能具備職場社交潛力的行業和人群。

比如,脈脈可以在傳統行業裡切出一些社交需求很強的職務,先深入瞭解一下他們可能的口碑傳播口徑和方式,然後直接對這些使用者進行傳播和推廣,讓他們在自己所在的行業裡自發的形成口碑傳播。和目前按部就班的方式相比,或許這會是一個效率更高的使用者獲取策略。

還有一個人群可能是需要引起脈脈注意的,那就是每年大量的應屆畢業生。如果能夠找到抓住這一塊新增人口的方式,讓新增的學生就業群體從一開始就通過某種方式進入到脈脈的社交網路中來,這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否應該介入應屆生人群?以什麼手段切入應屆生群體才是有效的?以什麼手段切入才不會損害脈脈的社交、社群調性?這可能會是很重要的課題。

另外補充一點,職場匿名八卦在吸引網際網路行業潛在使用者時由於行業文化的原因可能是比較有效的。但在吸引傳統行業使用者時未必是一個有效的功能。

探討2. 關於脈脈的品牌定位策略:是否應該和職場類產品做對比,而非微信?

脈脈目前的廣告語是“生活用微信,工作用脈脈”。這個資訊傳達了脈脈本身作為社交產品的定位和職場環境下的使用語境,是一個不錯的表述方式。不過我們要問個問題,脈脈的對比物必然是微信嗎?

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從潛在使用者對社交類產品的認知出發來問個問題:他們對於職場類產品的感知是怎樣的?

我們推測,多數使用者對於職場類產品的主觀感知就是招聘工具。在社交層面上,這類產品頂多可以讓使用者和其他人建立聯絡但並不會預期產生持續的互動。這也是目前市面上多數職場類產品的突出特點,即重工具、弱社交。

這種情況造成了使用者本身對於職場類社交應用的不敏感性,因為在很多人的心裡就是把職場類產品當成工具的,普通使用者如果沒有跳槽需求很少會碰。這種情況對於想要進入職場移動社交領域的創業者而言其實反而是一個機會。如果有哪一款產品可以把自己與其他已有的職場類產品在社交屬性上顯著區分開來的話,這款產品的先發優勢可能就會相當明顯了。

所以,如何有效的讓使用者理解脈脈是一款社交應用而不是招聘工具(當然會有,但這不是基因)對於在潛在使用者意識層面空白的抓取可能是重要且有效的做法。

具體而言,可以把已有的職場類產品作為對比物向使用者傳達脈脈的社交定位以及構建全新的使用者預期,即:潛在使用者可以瞭解到他用脈脈的主要目的是持續的社交而不是找工作。在操作時可以向使用者說“我不是xxx,我是脈脈”之類的廣告語,這也許是在改變使用者心智上更有針對性的策略。另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職場類產品的社交屬性構成潛在使用者心智接受度的障礙。

探討3. 關於使用者通訊錄上傳:通訊錄的隱私性和使用承諾

我們詢問了一些使用者對脈脈的使用體驗。有人表示,脈脈在註冊過程中要求使用者開放通訊錄上傳。這些使用者對於通訊錄上傳之後的潛在隱私威脅看得非常重,他們感覺這種通訊錄抓取的機制是不夠安全的,對使用者資訊也是不夠負責任的。我們認為,這種做法對於脈脈自己可能也是有信用和資訊風險隱患的。

如果脈脈希望做成一家偉大的職場社交公司,它是否應該明確的告訴使用者:
我將要抓取你的手機通訊錄了,你願意嗎;
抓取之後最壞的結果可能有什麼;
我們可以保證不出現什麼情況;
我們的內控機制是否可以做到這一點;
我們明確的承擔什麼責任;
由誰來監督我們。
同時,還應該允許使用者在註冊時不做通訊錄繫結;允許使用者隨時解除手機通訊錄繫結。

抓取使用者資訊的前提應該是以風險為導向的而不應該是以投機為導向的。長期而言,這也會構成一個公司或者產品基因的組成部分,如果一家公司的部分基因是以投機為導向的,我們很難判定這家公司長久的發展性。是否能夠抗拒這種誘惑可能是非常考驗創始團隊的格局、遠見和水平的。

探討4. 關於產品區塊“我”:除了加入Timeline還能有什麼?

林凡提到,脈脈可能會在“我”這個產品區塊里加入時間線。這條線上可以記錄過去的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裡自己認識了誰,在職場上取得了哪些突破。

我們在行文的過程中想到,如果將時間線的工具屬性延伸為自我時間管理或者日程表類的小工具可能也會是一個增加使用者活躍度的工具屬性。

再延伸一點,這塊工具屬性甚至可能配合PC端軟體發展出一個團隊專案配合的工具。這是否會拓寬脈脈在職場環境中的應用場景範圍?這樣的功能在未來是否應該加?怎麼加?如何與現有的IM區塊配合?這需要慎之又慎的探索和迭代。

建議1. 脈脈迫切需要加深對傳統行業的理解:找快消品行業的人才加入團隊

從我們對脈脈產品的體驗和觀察來看,脈脈團隊對於傳統行業的理解還是相對有限的。由於脈脈是一家希望進入傳統行業職場領域的公司,如果無法對傳統行業具備較為深刻的理解,這可能就會是一項在後期發展中極為明顯的制約。

從我們對消費品行業的理解講,大的消費品公司在推出一款新產品時都會進行大量的消費者調研、目標使用者產品接受度測試等工作。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迅猛的今天,一款應用可能就等同於一款commodity,它也許在幾年之後就會被其他機制代替掉。因此,我們認為,企業的戰略應該從使用者需求、行業中觀趨勢(如H5 vs. APP)和企業資源幾個維度來制定。單純的把一款應用產品本身的發展作為企業戰略的做法可能是不夠全面、有失偏頗、考慮不夠長遠的。

我們上面提到,脈脈可能需要更好的理解傳統行業;更好的理解誰是我的潛在使用者;更好的理解使用者的行為模式等等。通過回答這些問題,脈脈可能才會更有效的切入到合適的傳統行業中去而不是單純的把自己放在網際網路圈子裡(即便是網際網路圈子,像拉勾網這種走線下快速招聘會模式的工具性企業其實也會帶走很大一部分脈脈的潛在使用者)。

因此,我們建議脈脈是否可以去找一兩個優質的快消品行業人才加入到市場團隊中負責消費者調研和解讀工作?他們知道如何做消費者調研;如何識別潛在的使用者;如何讓消費者的接受度增加;如何解讀使用者反饋的潛臺詞。

我們舉一個例子:脈脈使用者在通過手機註冊之後需要填寫大量的個人資訊,填寫時間大致在半小時左右。這對於希望嘗試、觀望脈脈的潛在使用者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留存障礙。很多使用者看到這種註冊方式馬上就會選擇解除安裝,特別是在他還只是一個資訊孤島的時候,因為脈脈此時對他的增量價值是非常有限的。脈脈是否可以把個人資訊填寫放在後面,讓使用者想什麼時候填就什麼時候填?

這就是一個對使用者行為理解是否深刻的例子。快消品諮詢或者市場部的優質人才是有能力系統性的幫助脈脈把這些使用者行為識別出來並翻譯成產品迭代合理方向的能力的。他們可以以系統性的方法,通過使用者的產品評價、使用者的使用行為等資訊看到使用者真正關心的是什麼、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應該是一種更科學、更系統性的使用者獲取和留存方式。

因此,我們認為脈脈不應該把非網際網路的傳統行業看成鐵板一塊或者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感性認識。脈脈迫切的需要對各個傳統行業進行梳理和調研,根據不同行業的調研結果和使用者行為模式把它們劃分為不同的細分市場。脈脈應該做到很好的去把握各個細分市場的核心需求是什麼;如何不對潛在使用者和現有使用者的使用者體驗造成障礙等等。

脈脈應該清楚的一點是,使用者來到這個平臺上是花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的。儘管一款社交產品需要營造一個“逛”的氛圍,但是否能夠精準的把握到各個行業職場人的核心需求可能才會構成脈脈的核心競爭力。應用產品說白了只是一個產品形態而已,能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才是最為核心的出發點。

如果說脈脈目前可以為一些細分行業提供60分的服務,大家有需求也是會來用用的。假如某一天,某些在傳統職場領域有較為深厚積澱的網際網路公司針對這些細分行業推出了80分以上的社交+工具服務時,他們是有可能把這些使用者迅速的搶走的,脈脈的後路可能就被堵住了。

建議2. 悄悄關注/收藏使用者的功能:單向收藏,不透支個人職場價值;巧妙構建行業分類標籤

脈脈的產品觀是從使用者需求出發的,我們認為,這個產品觀即便不夠完善至少也不算錯。既然是從使用者需求出發,脈脈可能就需要考慮到職場人際關係中比較突出的功利屬性。使用者A可能希望和另一個使用者B結實,但出於功利屬性的考慮,如果A無法為B提供對等交換價值的話,即便有二度人脈做背書,貿然的結實B可能還是會對其構成騷擾並且可能破壞A自身的形象。

對於希望在未來結實他人或者單純對他人感興趣的使用者,是否可以在“人脈”區塊為這些使用者新增一個收藏/悄悄關注的功能?在功能內部是否可以允許使用者對所收藏的使用者做標籤分類和行業分類?

我們注意到,脈脈目前並不支援行業分類。我們也在側面向一些傳統行業的使用者瞭解了使用體驗,他們反映脈脈的職業分類過分粗糙,導致自己找不到自己所在領域的細分分類。

如果我們允許使用者在悄悄關注的功能區塊裡自主進行行業分類是否就解決了這樣一個結構性的問題?也就是說,通過這種設計,脈脈可以在不損害自身社交屬性和社群調性的前提下完成了對分類資訊的植入。這種基因和以分類資訊切入職場市場的其他產品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認為,這種功能可能會是有不少使用場景和擴充套件性的。如果脈脈考慮新增這種功能的話,可能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如何和feed流匹配?如何維護社交關係中的平等性?

除了普通使用者的關注需求外,對於HR、獵頭而言,這種功能一定是一個效率更高的強工具。甚至可以從這樣的功能區塊裡衍生出職業培訓、專業諮詢等變現方向。

很重要的一點是,在這種結構安排下,強工具屬性的區塊對脈脈的社交調性、輕鬆的“逛”的氛圍很可能不會造成損害。這可能會是特別關鍵的一點,也是脈脈區別於大多數職場產品的重要一點。

建議3. 內容收藏功能:UGC需要被沉澱下來

隨著脈脈使用者的不斷增加,很多脈脈上獨有的有價值的UGC也會在工作圈浮現出來。是否可以考慮在“我”這個區塊里加入一個類似於微信的“收藏”功能?因為是實名社交,很多使用者在看到好的內容時也不願意暴露身份去點贊或轉發。如果使用者不去點贊或者轉發的話,對於這個使用者而言,feed流裡的UGC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越來越難找了。這就造成了工作圈UGC難以獲得沉澱的問題,如果一位使用者在脈脈平臺上積累了平臺獨有的UGC資源,他的轉移成本就會變得巨大。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功能也可以作為脈脈留住那些暫時缺乏一度人脈的使用者。如果可能引導他們在使用初期主動收藏一些feed流中的UGC,這些使用者也不會非常輕易的放棄脈脈。

另外,如果脈脈考慮加入這樣一個內容收藏功能的話,如何讓他變得易用、容易索引可能是一個挺關鍵的課題。如果你曾經在微信裡收藏過大量的文章就知道我們指的是什麼。在微信的收藏功能中,無論是記起來還是找到以前收藏的東西都是有很高門檻的。脈脈如果可以找到一個合理的產品機制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也許會給產品帶來額外的推力。當然,成本收益因素是要考慮的。

疑問1. 關於“影響力點數”:有什麼用?

我們注意到,脈脈目前的個人資料選項中有一個數字是“影響力點數”。我們也看到有一些使用者會在feed流裡面說今天我自己獲得了多少點數、可以給別人加多少點數。其實我們並沒有看明白這個點數起到的是什麼作用,如果說是從激發使用者活躍度或者抓住虛榮心理的角度出發的話,可能未免有些雞肋了。

從實用性和使用者需求的角度來看,並非所有人都看重這個機制。打個比方,QQ中星星、月亮、太陽的那個使用者升級標誌對於很多使用者都沒有形成實質性的行為影響。也許我們在現階段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引導少量活躍使用者多交朋友的弱機制吧。
 
職場社交案例二領英(LinkedIn)及類似平臺

提到職場社交平臺我們就無法忽視LinkedIn(領英)的存在。根據36氪10月底的一篇報導,領英中國的註冊使用者數已經突破600萬人,中國也出現過一些所謂的“中國LinkedIn”,那麼領英的定位是否真的是職場社交平臺呢?


基於產品形態的產品定位理解:是找人工具而非社交平臺


從領英的首頁來看,上下兩個區隔(您可能認識的會員;相關職位)所承載的功能顯然是用於找到可能認識的人和找可能的工作。這個機制所解決的顯然是建立聯絡的需求。

我們在上面也分析過,很多創業公司在嘗試進入垂直社交領域時都存在著一個致命的誤區,即認為:幫助使用者建立聯絡=完成社交平臺使命。恰恰相反,建立聯絡僅僅是社交的開始。人們來使用一款社交平臺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建立聯絡,他們真正的需求存在於建立聯絡之後的交流。我們也提到過,職場人群之間的交往存在著天然的功利屬性,如果雙方無法實現等價值互換,這種弱關係基本難以維持,更遑論保持互動了。

我們沒有在領英的產品上看到引導使用者進行建立聯絡後進行目的性較弱交流的機制,所以很難認為領英將自己定位於移動端社交領域。需要指出的是,IM功能並不代表社交。IM只是一個基礎功能,任何一款工具性應用都可以為自己加上IM功能。因此,即便使用者找到人並且可以通過IM功能和對方對話並不構成社交平臺成功建立的充分條件。

另外,從一些關鍵細節我們也可以感覺到領英對於是否進入職場社交可能並沒有特別明確的定位。我們提到,領英把“最新動態”這個UGC區塊埋得非常深,使用者如果不去主動把它挖出來的話基本上就不會看到其他使用者最新動態的feed流。

社交產品應該具備的一個產品特質是:使用者來到平臺上的目的性不是特別強。如果使用者的目的性過強的話,他就是在把這款產品當成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社交平臺在使用。

因此,從領英目前移動端的產品形態來看,我們沒有看到明確希望使用者來平臺上逛一逛、每天聊一聊的意向。領英目前產品所主要滿足的需求還是找人和招聘的工具性需求。嚴格來講,我們認為領英還不能算是一款合格的移動端職場社交產品。

我們的一些探討、建議和疑問:


探討1. 領英如何利用好前期積累的大量中國註冊使用者:全面中文化;深刻理解本土文化

領英的優勢在於,從2003年PC端網站上線之後的10年時間裡,有幾百萬來自國內各行各業的白領陸續開通了領英賬號。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領英是否能夠利用好前期積累的使用者資源是它能否在中國取得成功的關鍵。

我們在檢視其它使用者資訊的時候發現,目前領英平臺上多數中國註冊使用者包括姓名在內的資訊都是使用英文填寫的。這表明很多使用者都是在領英進入中國之前在英文平臺上進行註冊的。這種文字語種上的不一致對於建立起一個符合本地文化調性的社交平臺形成了天然的劣勢。因此,如果領英有強烈的意向希望在中國構建起接地氣的社交平臺的話,使用者的註冊資訊最好可以全部改成中文的。

另外,做社交一定要深入理解本地文化才有可能成功,因為社交的工作是聯絡起人和人的工作。美國的職場文化是郵件文化,中國的職場文化是IM文化。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職場使用者的IM文化變得更加根深蒂固。

從社交平臺的角度講,IM功能是否能夠做到和平臺本身的調性相匹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領英希望深耕中國本土職場社交市場的話,也許需要在產品功能和產品結構上做出非常大的變化。來自外國的工具類應用獲得成功的概率要遠遠高於社交類應用。曾經擁有海量使用者的MSN messenger在中國的慘淡退場是可以說明很多問題的:照搬美國和歐洲的社交產品模式難以和中國本土接地氣的創業公司抗衡。

建議1. 關於領英的移動端使用者體驗:瀏覽器需要內嵌到APP內部

我們在下載註冊領英移動端應用的過程中發現,使用者需要在開啟應用的基礎上再開啟一個手機瀏覽器才能完成註冊。坦率的講,這並不是特別出色的使用者體驗。領英團隊是否可以把註冊流程整合進應用內部呢?這也許可以為移動端的使用者體驗加不少分。

總體來看,如果領英美國總部希望讓領英中國變成一個國際化的商務對接工具,那麼目前領英中國的路線還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領英中國想要做的是本土職場社交的事情,它需要進行的改變可能需要是變革性的。如果一款產品本身基因的工具屬性遠遠蓋過了社交屬性,這款產品就只會被使用者當做工具來使用。

類似領英的產品:大街、優士、若鄰


從這兩款產品目前的產品形態來看,他們都把招聘/找工作這個工具性的功能放在了非常顯要的位置。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些公司的思路依然是從職場找人對接出發來做產品的。然而兩款產品都在次要的位置加入了社交、內容的元素,這顯示他們也是有意願進入職場社交的。但從目前兩款產品區塊佈局可以看出他們目前的基因是重獵頭平臺屬性,輕社交平臺屬性的。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可以說明這些產品的基因所在:所有這些產品都是從PC端發展出來的,它們目前的主要流量依然是由PC端的獵頭平臺業務支撐的。這些產品在構建自己的移動端應用時基本都為了和PC端業務的需求保持一定的一致性而進行了產品結構上的妥協(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這種妥協反應在產品形態上就強化了移動端應用的工具屬性而弱化了社交屬性。

社交產品的構建要比工具類產品難度更大,因為開發者必須要時時考慮到使用者之間的連線流程和互動模式。當一款產品本身都把社交屬性放在第二位時,很難想象使用者會來到這樣的產品上進行長期的社交活動。

我們認為,這些公司的管理層有必要重新清晰的規劃一下移動端的戰略。問一下自己,我們想做的是招聘服務還是職場社交?一款產品在選擇了特定切入點後,發展到後期所指向的方向其實是大相徑庭的。一個產品最最根本的基因是從它的雛形時期就已經定下來的。後期的調整、轉向都是在這個基因的基礎上完成的。想要在後期成功完成自我降維或基因突變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職場社交案例三之會會

我們在觀察職場社交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款名為“會會”的尚在創業初期的職場社交應用。從我們的理解來看,會會目前正在做的嘗試是想促成線上到線下職場/創業語境下的邀約分享閉環。目前會會的slogan是:“相隔咫尺,何不相見暢談?”



使用者可以自己發起話題邀約,提出一個話題(比如“談談倉儲資料庫技術、聊聊垂直社群的未來”),定下時間、地點和費用分配(請客或AA)。其他使用者看到如果感興趣則可以向發起者報名參加。

我們暫時提出幾個問題留給大家思考交流:這樣的一種切入模式是否能夠有效的獲取大量使用者?這種模式能否在後期有效的維持使用者在平臺上的活躍度?使用者是否會把會會當做社交產品來使用?

從我們對社交產品的理解來看,使用者能否經常性的到平臺上沒有明確目的的逛一逛是對社交產品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如果會會可以完成大量使用者的積累,它能否滿足讓使用者經常來逛逛的要求?如果無法實現,會會最多可能只會是一個找人的工具型應用。

因此,會會團隊可能需要對自己未來的方向有更為明晰的思路。做工具?做社交?所謂“線上到線下的社交”也許是一個偽命題。由於該產品目前還處於早期,我們需要繼續觀察其後續的發展情況。
 
本文重要觀點提煉:

·創業誤區提醒一:使用者間關係偏弱不等於平臺社交屬性偏弱
無論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強弱,社交平臺本身的社交屬性都應該是強的。這需要通過產品架構設計和運營來實現。

·創業誤區提醒二:幫助使用者建立聯絡並不等於完成了社交
建立聯絡只是社交的開始,很多創業者卻把這當成了社交結束。只有使用者願意在你的平臺上頻繁的和其他使用者交流才算是完成了社交平臺的構建。

·職場社交平臺必須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
職場社交儘管是一個垂直領域,但職場語境下使用者的身份千差萬別,這導致了使用者需求的千差萬別。因此,職場移動社交產品必須想辦法滿足使用者不同的社交和工具性需求才能持續發展下去。

·並不是所有行業的白領都需要職場社交
對於很多流動性、發展性不足的行業來說,職場社交很可能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些行業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們非常缺乏所謂職場社交的需求。因此,覆蓋全國白領職場社交的提法可能是不現實的。

·建議直接切入有職場社交需求的傳統行業
從網際網路行業一層一層向外擴充套件的做法未必是合理和足夠高效的。如何識別出對職場社交需求較大的行業和職位可能會成為未來競爭成敗的關鍵點。創業團隊需要對傳統行業有足夠深刻的認識,能夠拋棄自己網際網路人的思維,客觀的審視傳統行業從業者的需求和行為模式。這可能需要快速消費品行業市場營銷領域的人才加入團隊。

·移動時代需要拋棄PC端基因
除了社交,請務必關注到移動社交的“移動”特性。PC和移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職場領域裡的很多產品都是從PC端發展出來的,這種基因很可能會把自己在移動端拖累死。
 
注1:本報告所引用公司相關資料均為公開或創始人口述資料,均未經核實程式驗證,僅供參考。請勿作為準確資料引用。
注2:文報告所描述的產品形態均為截至2014年12月初時在應用渠道可公開下載的最後版本。
來自:鈦媒體
相關閱讀
評論(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