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的選用
採用的方案是:
用Intellij IDEA來編輯程式碼,用MyEclipse來編譯和部署.
原先小程式開發時就採用 webstorm編輯+微信開發工具編譯執行 的組合開發方式,而且電腦16G記憶體毫無壓力,所以就傲嬌地左劍右刀地上陣.
MyEclipse:用於建立工程,編譯和部署
建立web Project時目錄設定無縫對接tomcat,而且伺服器部署非常方便,一鍵部署,且支援識別原始碼改動後的自動部署.
但是,作為用慣了android studio的人來說,對MyEclipse以及Eclipse的介面佈局,程式碼提示,原始碼關聯等都不滿意,一用就感覺開發效率下降太多了.
Intellij IDEA:用於編輯程式碼
程式碼聯想功能非常強大,非常智慧.
程式碼編寫時很順暢,不會有eclipse/MyEclipse那樣開啟檔案時很卡的感覺.
但是,編譯和部署時要自己動手配置太多東西,太麻煩,還容易出錯.
如下圖,需要設定資料夾屬性,以及artifacts裡輸出目錄等等,極其繁瑣,需要自己根據tomcat的webapp目錄要求來設定輸出資料夾,遠遠沒有myEclipse那麼方便(原生支援).
即使是其中有springmvc的模板,可以自動生成springmvc的model,但部署後也出現各種關聯不全,類找不到等等問題.折騰良久,能配置成功,但相對於MyEclipse的無縫支援,直接就被秒殺了.
IDE的配置
MyEclipse-配環境
改成utf-8編碼
配置tomcat
MyEclipse-新建工程
新建web project,下方選next:
勾上讓它生成web.xml
立馬就可以執行看到tomcat裡的執行效果:
釋出工程介面
執行效果:
注意埠號預設是8080,我這裡改過了.
IDEA
匯入工程後需要配置它的依賴,才能讓程式碼正常關聯.
注意不要選下方的
拷貝spring所需jar包到lib目錄下
然後,手動設定依賴庫(myEclipse那邊會自動識別,而IDEA需要手動設定)
選擇新增jar,選中所有jar包,確定即可.
注意,如果是maven,則這裡會顯示maven的相關依賴,也是選中並新增即可.
資料夾屬性的設定:
將src標記為source
這個操作等同於Myeclipse裡,在一個資料夾上點選右鍵—- buildPath —- use as a source folder
都是設定給IDE看的,相當於打了一個標記,讓其知道怎麼去識別和編譯.
springMVC的最簡化配置
web.xml中配置servlet:
注意,指定spring的配置檔案時,前面加classpath是指編譯後在classes的根目錄下,要達到這個目的,springmvc.xml的位置要在myeclipse中要指定為source folder:
注意資料夾圖示的區別:
springmvc中的配置:
掃描指定資料夾獲取controller
指定ViewResolver的資料夾路徑和字尾
其他元件配置使用預設的配置(它自己會去讀springmvc的jar包裡的properties檔案,拿到預設的配置)
並且開啟註解
測試
建立 一個最簡單的controller:
寫LoginSuccess.jsp頁面,從request域裡拿資料:
執行檢視效果:
轉到myeclipse,選擇spring3專案,按F5,重新整理檔案後,myeclipse會自動部署到tomcat.
如果沒有,則點選工具欄,手動點選redeploy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