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你必須知道的100個術語

danny_2018發表於2022-03-18

3G、4G、5G

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蜂窩技術。簡單來說,3G 代表智慧手機及其行動網路瀏覽器的引入;4G 是當前一代的蜂窩技術,為移動裝置提供真正的寬頻網際網路接入;5G 蜂窩技術將為蜂窩系統提供巨大的頻寬並減少延遲,支援從智慧手機到自動駕駛汽車和大規模物聯網的一系列裝置。邊緣計算被認為是 5G 的關鍵組成部分。

接入邊緣(Access Edge)

最接近物理最後一公里網路的服務提供商邊緣的子層,RAN 或電纜頭端零跳或一跳。例如,部署在蜂窩網路站點的邊緣資料中心。接入邊緣層充當服務提供商邊緣的前線,通常連線到層次結構上游的區域邊緣層。接入邊緣的邊緣計算由位於前端和中端站點的高度分散式伺服器級基礎設施組成,例如蜂窩塔、電纜配電廠、聚合和預聚合集線器、中央辦公室以及其他網路接入裝置如蜂窩無線基站,以及xDSL和xPON裝置。接入邊緣資料中心通常屬於微模組型別,易於部署和獨立執行。由於需要支援超低延遲工作負載,包括那些需要可預測連線到最後一公里網路的工作負載,接入邊緣設施通常位於無線電頭端或電纜頭端 15 公里範圍內,最適合用於延遲在 1ms - 30ms 範圍內。

接入網

將使用者和裝置連線到其本地服務提供商的網路。它與核心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核心網將服務提供商彼此連線起來,接入網直接連線到基礎設施的邊緣。

聚合邊緣

服務提供商層邊緣距離接入邊緣只有一跳的距離。可以作為單個位置的中型資料中心存在,也可以由多個互連的微型資料中心組成,以在區域邊緣和接入邊緣之間形成分層拓撲,以實現更好的協作、工作負載故障轉移和可擴充套件性。

基站

RAN(無線接入網路)中的一種網元,負責在一個或多個小區內向使用者裝置傳送和接收無線電訊號。基站可以採用整合天線,也可以透過饋線電纜連線到天線陣列。採用專業的數字訊號處理和網路功能硬體。在現代 RAN 架構中,為了靈活性、成本和效能,基站可能被拆分為多個功能塊在軟體中執行。

基帶單元 (BBU)

一種負責基帶無線電訊號處理的基站元件。採用專門的硬體進行數字訊號處理。在 C-RAN 架構中,BBU 的功能可以作為VNF在軟體中執行。

中央辦公室 (CO)

特定地理區域內的電信基礎設施聚合點。物理上為存放電信基礎設施裝置而設計,但通常不適合容納邊緣資料中心規模的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因為它們的地板、供暖、製冷、通風、滅火和電力輸送系統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當硬體是專門為邊緣情況設計的,它可以應付中央辦事處的物理限制。

中央辦公室重新設計為資料中心 (CORD)

在中央辦公室內部署資料中心級計算和資料儲存能力。

集中式資料中心

一種大型的、通常是超大規模的物理結構和邏輯實體,其中包含大型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由於其規模,這些資源通常由許多租戶同時使用。與大多數使用者有很大的地理距離,通常用於雲端計算。

雲端計算

一種提供按需訪問共享計算資源池的系統,包括網路、儲存和計算服務。通常使用少量大型集中式資料中心和區域資料中心。

雲原生網路功能 (CNF)

雲原生網路功能 (CNF) 是實現網路功能的雲原生應用程式。CNF 由一個或多個微服務組成,使用雲原生原則開發,包括不可變基礎設施、宣告性 API 和“可重複部署過程”。

舉一個簡單的 CNF 例子,資料包過濾器,它將單個網路功能作為微服務。防火牆也是一個例子,它可以由多個微服務組成(例如加密、解密、訪問列表、資料包檢查等)。

雲節點

計算節點,例如單個伺服器或其他一組計算資源,作為雲端計算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執行。通常位於集中式資料中心內。

Cloud RAN (C-RAN)

RAN 的演進,允許將無線基站的功能分為兩個元件:射頻拉遠頭 (RRH) 和集中式 BBU。C-RAN 不要求在每個蜂窩無線電天線上都安裝BBU,而是允許BBU在與發射塔一定距離的聚合點上工作,該聚合點通常稱為 [分散式天線系統 (DAS) 集線器] 。將多個 BBU 放在一個聚合設施中可以提高基礎設施效率,並更好地向 Cloud RAN 演進。在 C-RAN 架構中,由傳統基站執行的任務通常作為VNF在通用計算硬體上的基礎設施邊緣微資料中心上執行。這些任務必須以高效能和儘可能低的延遲執行,需要在蜂窩網路站點上使用基礎設施邊緣計算來支援它們。

雲服務提供商 (CSP)

由集中式和區域性資料中心組成的大型雲資源運營組織。最常用於公有云環境中。也可以稱為雲服務運營商 (CSO)。

Cloudlet

在學術界,該術語指的是基礎設施邊緣的移動增強的公有或私有云,由卡內基梅隆大學的Mahadev Satyanarayanan推廣。與邊緣雲同義。它還可以與邊緣資料中心和邊緣節點互換使用。在 3 層計算架構中,術語“cloudlet”是指中間層(Tier 2),Tier 1 是雲,Tier 3 是智慧手機、可穿戴裝置、智慧感測器等。

託管(Colocation)

將由不同方擁有或操作的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基礎設施部署在同一物理位置的過程。與共享基礎設施不同的是,託管不要求邊緣資料中心等基礎設施擁有多個租戶或使用者。

計算解除安裝(Computational Offloading)

一種邊緣計算用例,其中任務從邊緣裝置解除安裝到基礎設施邊緣以進行遠端處理。例如,計算解除安裝透過將計算解除安裝到基礎設施邊緣來尋求移動裝置的效能改進和節能,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任務執行延遲和移動裝置能耗。計算解除安裝還支援新型別的移動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需要的計算能力和儲存容量超過了裝置本身的能力。在其他情況下,為了提高效能,可以將工作負載從集中式資料中心轉移到邊緣資料中心。該術語在文獻中也被稱為雲解除安裝和網路覓食。

計算解除安裝也使新型別的移動應用成為可能,這些應用需要的計算能力和儲存容量超過了裝置本身的能力(例如,無繩虛擬現實)。在其他情況下,為了提高效能,可以將工作負載從集中式資料中心轉移到邊緣資料中心。這個術語也被稱為cloud offload 或 cyber foraging。

內容分發網路 (CDN)

一種分佈在整個網路中的分散式系統,將內容(例如流媒體影片)放置在離使用者更近的位置。CDN是構建在現有網路基礎之上的智慧虛擬網路,依靠部署在各地的邊緣伺服器,透過中心平臺的負載均衡、內容分發、排程等功能模組,使使用者就近獲取所需內容,降低網路擁塞,提高使用者訪問響應速度和命中率。當使用基礎設施邊緣計算時,CDN 節點在邊緣資料中心的軟體中執行。

核心網

服務提供商網路層,它將接入網和接入網上的裝置連線到其他網路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這樣資料就可以在網際網路或其他網路之間傳輸。距離基礎設施邊緣計算資源可能有多個躍點。

CPE(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

一種接收移動訊號並以無線WIFI訊號轉發出來的移動訊號接入裝置,例如有線網路調變解調器,它允許網路服務的使用者連線到服務提供商的接入網中。通常是從基礎設施邊緣計算資源向終端使用者的一跳。

資料中心

可容納多個高效能運算和資料儲存節點的結構,將大量的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集中在一個位置。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指計算和資料儲存節點。集中式資料中心、區域資料中心和邊緣資料中心的規模各不相同。

Data Gravity

資料不能在網路上自由移動,並且隨著資料量和網路端點之間距離的增加,這樣做的成本和難度也會增加,應用程式將傾向於資料所在的位置。

Data Ingest

為儲存和後續處理而接收大量資料的過程。例如,邊緣資料中心為影片監控網路儲存了大量的影片,然後必須對這些影片進行處理以識別相關人員。

Data Reduction

在資料的產生者和最終接收者之間使用一箇中間點來智慧地減少傳輸的資料量,同時又不丟失資料的含義的過程。一個例子是智慧重複資料刪除系統。

資料主權

資料受其所在國家、州、行業的法律法規或管理其使用和移動的適用法律框架的約束的概念。

裝置邊緣(Device Edge)

最後一公里網路的裝置端或使用者端的邊緣計算能力。通常依賴於現場的閘道器或類似裝置來收集和處理來自裝置的資料。可能還會使用使用者裝置(如智慧手機、膝上型電腦和感測器)有限的備用計算和資料儲存能力來處理邊緣計算工作負載。與基礎設施邊緣不同,因為它使用裝置資源。

裝置邊緣雲(Device Edge Cloud)

邊緣雲概念的擴充套件,其中某些工作負載可以在裝置邊緣可用的資源上執行。通常不提供類似雲的彈性分配資源,但對於零延遲工作負載來說可能是最佳選擇。

分散式天線系統 (DAS) 集線器

用作許多無線電通訊裝置的聚合點的位置,通常用於支援蜂窩網路。可能包含或直接連線到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資料中心。

邊緣雲

位於基礎設施邊緣的類雲功能,包括從使用者角度訪問彈性分配的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通常作為集中式公有或私有云的無縫擴充套件執行,由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的微型資料中心構建。有時也稱為分散式邊緣雲。

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或資料來源頭的一側,採用網路、計算、儲存、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透過縮短裝置與為其服務的雲資源之間的距離,並減少網路跳數,邊緣計算緩解了當今網際網路的延遲和頻寬限制,從而迎來了新的應用類別。邊緣計算處於物理實體和工業連線之間,或處於物理實體的頂端。而云端計算,仍然可以訪問邊緣計算的歷史資料。

邊緣資料中心

與傳統的集中式資料中心相比,邊緣資料中心能夠儘可能靠近網路邊緣的地方。儘管單獨使用規模較小,但能夠執行與集中式資料中心相同的功能。由於高度分散式的物理位置產生的獨特約束,邊緣資料中心通常採用自主操作、多租戶、分散式和本地彈性以及開放標準。邊緣指的是這些資料中心通常部署的位置。它們的規模可以定義為微型,容量從 50 到 150 kW+ 不等。多個邊緣資料中心可以互連,以在本地區域內提供容量增強、故障緩解和工作負載遷移,作為虛擬資料中心執行。

Edge Exchange

發生在邊緣資料中心的 Pre-internet traffic exchange,通常在接入邊緣處或附近。此功能通常在邊緣資料中心的 Edge Meet Me Room 中執行,並且如果邊緣交換處不存在目標位置,則可以與傳統的集中式網際網路交換點以補充或分層方式執行。與區域或集中式網際網路交換相比,邊緣交換可用於改善端到端應用程式延遲。

Edge Meet Me Room

邊緣資料中心內的一個區域,租戶和電信提供商可以在該區域中相互互連以及與其他邊緣資料中心互連,其方式與在MMR中的方式相同。

邊緣網路結構(Edge Network Fabric)

網路互連繫統,通常是暗光纖或亮光纖,在基礎設施邊緣資料中心和潛在的其他本地基礎設施之間提供連線。這些網路由於其規模和執行位置通常跨越位於市中心的不同地理區域,可以被視為都會網路。

邊緣節點

一種計算節點,例如單個伺服器或一組計算資源,作為邊緣計算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執行。通常位於執行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資料中心內,因此比集中式資料中心中的雲節點在物理上更接近其目標使用者。

邊緣增強應用(Edge-Enhanced Application)

一種能夠在集中式資料中心執行的應用程式,但在使用邊緣計算執行時有效能(通常是在延遲方面)或功能優勢。這些應用程式可以改編自集中式資料中心的現有應用程式,或者可能不需要更改。

邊緣原生應用(Edge-Native Application)

原生構建的利用邊緣計算能力的應用程式。邊緣原生應用程式利用雲原生原則,同時考慮到邊緣在資源限制、安全性、延遲和自主性等領域的獨特特徵。邊緣原生應用程式以利用雲並與上游資源協同工作的方式開發。

霧計算

一種早期的邊緣計算概念,它規定了計算和資料儲存資源以及應用程式及其資料位於使用者和雲之間的最佳位置,目標是提高效能和冗餘。霧計算一詞最初是由思科創造的,作為邊緣計算的替代品,但如今已被棄用。

閘道器裝置

使用者邊緣上的裝置,用作其他本地裝置的管道,目的是聚合和促進現場裝置的資料傳輸,其中許多裝置是電池供電的,可以在低功耗狀態下長時間執行。閘道器連線到這些裝置並收集資料以轉發到本地資料中心或透過最後一公里網路進行傳輸。

硬實時(Hard Real Time)

與需要確定性響應的用例或應用程式相關,其中訊息必須按時並以可預測的方式到達,否則可能導致嚴重或危及生命的故障。PLC、RTU 和 ECU 等資源多年來一直用於工業過程控制、機械、飛機、車輛和無人機,需要實時作業系統 (RTOS) 和專用的固定功能邏輯。硬實時功能的例子包括控制工業車床、應用車輛制動器或展開車輛安全氣囊;這些功能普遍在使用者邊緣執行,因為無論該連線的速度和可靠性如何,它們都不能依賴對最後一公里網路的控制。

基礎設施邊緣(Infrastructure Edge)

目前被 LF Edge 分類中的服務提供商邊緣(Service Provider Edge)一詞所取代,基礎設施邊緣原本指的是計算能力,通常以一個或多個邊緣資料中心的形式,部署在最後一公里網路的運營商一側。位於基礎設施邊緣的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允許像雲一樣的能力,如資源的彈性分配,但是,由於與集中式或區域性資料中心相比,使用者具有更高的區域性性,因此具有更低的延遲和更低的資料傳輸成本。

互連

通常透過光纖電纜將一方的網路連線到另一方的網路,例如在網際網路對等點、MMR。該術語還可以指兩個資料中心之間或資料中心內的租戶之間的連線,例如 Edge Meet Me Room。

網際網路邊緣

基礎設施邊緣內的一個子層,基礎設施邊緣和網際網路之間發生互連。包含 Edge Meet Me Room和其他裝置,用於提供這種高效能水平的互連。

網際網路交換點(IXP)

不同電信運營商之間為連通各自網路而建立的集中交換平臺,IXP是為促進網際網路骨幹網的網間互聯和公平競爭而設定的運營商間進行資料網際交換的機構 是為網際網路業者提供空間進行網路互連、交換流量和資源的服務場所。網際網路邊緣可能經常連線到 IXP。

物聯網邊緣(IoT Edge)

智慧裝置邊緣的一個子集,由針對物聯網用例的headless(即在常規操作中沒有使用者介面)計算資源組成。

IP聚合

利用基礎設施邊緣的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儘可能早地分離和路由從蜂窩網路RAN接收到的網路資料。如果不使用IP聚合,這些資料可能需要透過更長的路徑到達本地CO或其他聚合點,然後才能路由到Internet或其他網路。為使用者改進蜂窩網路的QoS。

抖動

在一段時間內觀察到的網路資料傳輸延遲的變化。在整個測量週期內,從最低到最高的觀測延遲值,以毫秒為單位進行測量。實時應用程式(如 VoIP、自動駕駛和線上遊戲)的一個關鍵指標。

最後一公里

電信網路中連線服務提供商和客戶的部分。客戶與基礎設施之間的連線型別和距離決定了客戶可用的效能和服務。最後一公里是接入網的一部分,也是服務提供商控制範圍內離使用者最近的網段。

延遲

在網路資料傳輸的環境中,一個資料單位(通常是幀或資料包)從原始裝置傳輸到目的地所花費的時間。在兩個或多個端點之間的單個或重複時間點以毫秒為單位進行測量。最佳化現代應用程式使用者體驗的關鍵指標。與抖動不同,抖動是指延遲隨時間的變化。有時表示為往返時間 (RTT)。

延遲關鍵型應用

如果延遲超過一定的閾值,應用程式將無法正常執行或功能崩潰。延遲關鍵應用程式通常負責實時任務,例如支援自動駕駛汽車或控制機器對機器的程式。與延遲敏感型應用不同,超過響應延遲需求通常會導致應用程式失敗。

延遲敏感型應用

減少延遲可以提高效能,但如果延遲高於預期,應用仍然可以執行。與延遲關鍵型應用不同,超過延遲目標通常不會導致應用程式故障,但可能會導致使用者體驗下降。例如影像處理和批次資料傳輸。

Local Breakout

將internet-bound流量放到邊緣網路節點(如邊緣資料中心)的internet上的能力,而不需要流量透過更長的路徑返回聚集的、更集中的設施。

位置感知

使用 RAN 資料和其他可用資料來源以高精度確定使用者的位置以及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可能的位置,以實現工作負載遷移以確保最佳應用程式效能。

基於位置的節點選擇(Location-Based Node Selection)

一種基於節點的物理位置相對於裝置的物理位置來選擇執行工作負載的最佳邊緣節點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應用程式工作負載的效能。工作負載編排的一部分。

管理和編排 (MANO)

在邊緣計算的背景下,這是邊緣裝置和邊緣應用程式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內的管理和編排,包括配置、監控、更新、操作和保護應用程式和資料。不同的邊緣層需要類似的原則,但通常依賴於不同的工具集,這是由於固有的技術權衡,如可用計算佔用空間、失去最後一公里連線期間的自主性、正常執行時間需求、時間緊迫性等。

微模組資料中心 (MMDC)

模組化資料中心是指以較小規模應用模組化資料中心概念的資料中心,容量通常為 50 至 150 kW。採用多種可能的形式,包括機架式機櫃,可根據需要在室內或室外部署。與大型模組化資料中心一樣,微模組資料中心能夠與其他資料中心組合以增加區域內的可用資源。

Mixed-Criticality工作負載整合

將硬實時或延遲和安全關鍵型工作負載與軟實時和延遲敏感型工作負載(例如通用邊緣基礎設施上的 AI/ML 模型)整合在一起的做法。

移動邊緣

基礎設施邊緣、裝置邊緣和網路切片功能的組合,經過調整以支援特定用例,例如實時自動駕駛汽車控制、自動駕駛汽車尋路和車載娛樂。此類應用程式通常結合了對高頻寬、低延遲和無縫可靠性的需求。

行動網路運營商 (MNO)

蜂窩網路的運營商,通常負責網路部署和有效執行所需的物理資產,例如 RAN 裝置和網路站點。與 MVNO 不同,MNO 負責物理網路資產。可能包括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資料中心,這些邊緣資料中心位於或連線到這些資產下的蜂窩站點。通常也是一個服務提供商,提供對其他網路和網際網路的訪問。

移動虛擬網路運營商 (MVNO)

一種類似於 MNO 的服務提供商,區別在於 MVNO 不擁有或不經常運營自己的蜂窩網路基礎設施。儘管他們不會擁有部署在連線到他們可能正在使用的蜂窩站點的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資料中心,但 MVNO 可能是該邊緣資料中心內的租戶。

模組化資料中心 (MDC)

一種為可移植性而設計的資料中心部署方法。高效能運算、資料儲存和網路功能安裝在行動式結構中,然後可以運輸到需要的地方。這些資料中心可以與現有資料中心或其他模組化資料中心相結合,以根據需要增加可用的本地資源。

多接入邊緣計算 (MEC)

由 ETSI 贊助的開放應用程式框架,支援與RAN緊密耦合的服務開發。MEC 於 2014 年正式提出,旨在透過標準化的軟體平臺、API 和程式設計模型來增強 4G 和 5G 無線基站,以便在無線網路邊緣構建和部署應用程式。MEC 允許部署無線感知影片最佳化等服務,利用快取、緩衝和實時轉碼來減少蜂窩網路的擁塞並改善使用者體驗。MEC最初被稱為移動邊緣計算,2016 年更名為多接入邊緣計算,以強調他們將 MEC 擴充套件到蜂窩之外的其他接入技術的雄心。利用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資料中心。

近實時(Near Real Time)

受益於離散的低延遲時序的應用程式或用例,但對低延遲而非硬實時的時序有一定的容忍度。

網路功能虛擬化 (NFV)

一種對於網路架構(network architecture)的概念,利用虛擬化技術,將網路節點階層的功能,分割成幾個功能區塊,分別以軟體方式實現,不再拘限於硬體架構。使用行業標準虛擬化和雲端計算技術,將網路功能從專有硬體裝置中的嵌入式服務遷移到執行在標準x86和ARM伺服器上的基於軟體的VNF。在許多情況下,NFV處理和資料儲存將發生在直接連線到基礎設施邊緣的本地蜂窩站點的邊緣資料中心。

網路躍點

在網路中傳輸資料時發生路由或交換的點。減少使用者和應用程式之間的網路躍點數是邊緣計算的主要效能目標之一。

東西南北資料流

指跨邊緣的資料流進出集中式雲資料中心連續體的方向性。北向是指資料流向“上游”,例如從部署在使用者邊緣的資源到部署在服務提供商邊緣和集中雲的資源;而南向是指資料流向相反的方向。東向和西向資料流是指在整個連續體中相同/相似位置的資源對等體之間的相互通訊。

本地資料中心邊緣(On-Premises Data Center Edge)

使用者邊緣的一個子類別,由位於終端使用者運營的建築物內或附近的伺服器級計算基礎設施組成,例如辦公室和工廠。這些位置的 IT 裝置位於傳統的私有資料中心和模組化資料中心 (MDC) 中。這些資源在可用空間、電力和冷卻的範圍內具有適度的可擴充套件性。用於安全和MANO的工具與雲資料中心中使用的工具類似。

OTT(Over-the-Top Service Provider)

不擁有或運營底層網路的應用程式或服務提供商,在某些情況下是資料中心以及將其應用程式或服務交付給使用者所需的基礎設施。流媒體影片服務和 MVNO 是當今非常普遍的 OTT 服務提供商的例子。通常是資料中心租戶。

Perishable Data

如果在某一時刻採取行動,這些資料是最有價值的,一旦處理可能會被丟棄,以降低透過最後一英里網路的連線成本。透過在本地處理來自感測器的資料,然後只向服務提供商邊緣或雲傳送相關資訊,而不是原始資料流,應用程式和連線性可以得到最佳化。

存在點 (PoP)

網路基礎設施中的一個點,服務提供商允許使用者或合作伙伴連線到他們的網路。在邊緣計算的背景下,如果 IXP 不在本地區域內,在許多情況下,PoP 將在 edge meet me room 內。邊緣資料中心將連線到 PoP,然後再連線到 IXP。

QoE

QoS原則的高階使用,對應用程式和網路效能進行更詳細和細緻的測量,目標是進一步改善應用程式和網路的使用者體驗。也指能夠主動測量效能並根據需要調整配置或負載平衡的系統,因此可以被視為工作負載編排的一個元件。

QoS

衡量網路和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服務特定應用程式(通常是針對特定使用者)的指標。吞吐量、延遲和抖動都是關鍵的 QoS 測量指標,邊緣計算旨在為許多不同型別的應用程式改進,從實時到批次資料傳輸用例。

無線接入網 (RAN)

接入網路的一種無線變體,通常指的是蜂窩網路,例如 3G、4G 或 5G。5G RAN將利用NFV和C-RAN,在基礎設施邊緣的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提供支援。

實時(Real Time)

受益於或需要離散、低延遲時間的應用程式或用例。

區域資料中心

位於集中式資料中心和微模組資料中心之間的資料中心,已建成足夠的規模,並且位置便利,可服務於整個區域。物理上比Access Edge更遠離終端使用者和裝置,但比集中式資料中心更靠近他們。在某些情況下也稱為都市資料中心。傳統雲端計算的一部分。

區域邊緣

服務提供商邊緣的一個子類別,由位於區域資料中心的伺服器級基礎設施組成,這些資料中心也往往用作主要的對等站點。區域邊緣資料中心能夠支援 30 毫秒 - 100 毫秒範圍內延遲的邊緣工作負載。

Resource Constrained Device

裝置邊緣的一個子類別,指位於最後一公里網路的裝置邊緣側的裝置,這些裝置通常由電池供電,並且可以在省電模式下長時間執行。這些裝置通常在本地連線到閘道器裝置,閘道器裝置反過來傳輸和接收由本地網路以外的源生成的資料,並將資料定向到閘道器裝置,例如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資料中心執行的資料分析應用程式。

服務提供商

為客戶提供網路接入的組織,其目標通常是透過“最後一公里”網路為客戶提供網際網路接入。客戶通常會透過光纖電纜或無線蜂窩調變解調器從使用者邊緣的最後一公里連線到服務提供商的接入網。

服務提供商邊緣

LF Edge 分類中的兩個主要邊緣層之一,用於指定部署在最後一公里網路的服務提供商端的邊緣計算能力。服務提供商邊緣由放置在大都市地區服務提供商網路附近或支援服務提供商網路的 IT 裝置組成,並涵蓋接入網路和最近的網際網路交換 (IX) 點之間的物理地理位置。服務提供商邊緣進一步細分為接入邊緣和區域邊緣,通常能夠以低於 100 毫秒的延遲提供邊緣計算。最初被稱為基礎設施邊緣。

共享基礎設施

多方使用單個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例如兩個組織各自使用單個邊緣資料中心的一半,這與各方擁有自己的基礎設施的不同。

智慧裝置邊緣

使用者邊緣的一個子類別,由位於物理安全資料中心之外的計算硬體組成,但仍能夠支援用於雲原生軟體開發的虛擬化和/或容器化技術。這些資源涵蓋消費級移動裝置、 PC以及物聯網裝置。雖然這些裝置能夠進行通用計算,但由於成本、電池壽命、外形尺寸和堅固性(熱和物理)等各種原因受到效能限制,因此與上游資料中的資源相比,處理可擴充套件性存在實際限制。這些系統越來越趨向於以圖形處理單元 (GPU) 或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 (FPGA) 的形式進行協同處理,以加速分析。智慧裝置邊緣的資源可以作為單獨的裝置進行部署和使用(例如,工廠車間的智慧手機或物聯網閘道器),也可以嵌入到分散式、獨立的系統中,例如聯網/自動駕駛汽車、資訊亭、油井和風力渦輪機。

Soft PLC

一種虛擬化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 (PLC),可以與其他虛擬化或容器化應用程式一起整合到通用基礎設施中,以用於並行執行的資料管理、安全和分析應用程式,並與更高的邊緣層進行互動。

軟實時(Soft Real Time)

與延遲敏感的應用程式相關聯,例如影片流,其中應用程式依賴低延遲網路來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但網路故障或延遲不會導致嚴重或可能危及生命的故障。為了方便和規模經濟,通常從服務提供商邊緣交付具有軟實時要求的應用程式。

吞吐量

在網路資料傳輸環境中,每秒能夠在兩個或多個端點之間傳輸的資料量。以每秒位元數來衡量,通常根據需要以兆位元或千兆位元為單位。儘管應用程式通常需要最小的吞吐量水平才能正常執行,但在此延遲之後,通常會限制應用程式和損害使用者體驗。

Thick Compute

在邊緣計算的背景下,是指通常位於智慧裝置邊緣和本地資料中心邊緣的高階閘道器和伺服器級計算。可以部署在安全資料中心內部或外部。

Thin Compute

在邊緣計算的背景下,指的是閘道器、集線器和路由器形式的更受限制的邊緣計算資源,它們只有最小的處理能力,通常與其他更強大的(Thick Compute)裝置結合使用來執行計算。智慧裝置邊緣的一部分,通常部署在物理安全資料中心之外。

Tiny ML

在基於微控制器的裝置中部署功能有限的機器學習 (ML) 推理模型,通常在受限裝置邊緣。需要高度專業化的工具集來容納可用的處理資源。例如ML 模型,它使智慧揚聲器能夠在伺服器進一步處理後續語音互動之前在本地識別喚醒詞(例如“Hey Siri”)。

流量解除安裝

將通常傳輸效率低下的資料(例如透過長距離、擁塞或高成本網路)重新路由到替代的、更本地的目的地(例如,CDN 快取)或更低成本或更高效的網路的過程。Local Breakout 是使用邊緣計算進行流量解除安裝的一個例子。

Truck Roll

在邊緣計算的環境中,將人員派遣到邊緣計算位置(例如邊緣資料中心)的行為,通常是為了解決或排除檢測到的問題。這些地點通常偏遠,大部分時間都是遠端操作,沒有現場人員。這使得上門服務的其他實際考慮成本成為邊緣計算運營商的潛在關注點。

使用者邊緣

部署在最後一公里網路使用者側的邊緣計算能力,也稱為裝置邊緣。LF Edge 分類中的兩個主要邊緣層之一,由伺服器、儲存和網路以及裝置組成,部署在最後一公里網路的下游側。使用者邊緣資源與物理世界中的終端使用者和流程相鄰,涵蓋範圍廣泛的裝置型別,包括閘道器、伺服器和終端使用者裝置。使用者邊緣上的工作負載通常與服務提供商邊緣上的資源一起工作,但能夠實現較低的延遲並節省頻寬,處理資料無需資料透過最後一公里的網路。與服務提供商邊緣相比,使用者邊緣代表了高度多樣化的資源組合。使用者邊緣包含本地資料中心邊緣、智慧裝置邊緣和受限裝置邊緣。

V2X

V2I 的超集,指的是類似 V2I 的技術,它使得車與車、車與基站、基站與基站之間能夠通訊。從而獲得實時路況、道路資訊、行人資訊等一系列交通訊息,從而提高駕駛安全性、減少擁堵、提高交通效率、提供車載娛樂資訊等。

V2I

用於連線或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集合,用於連線到其支援的基礎設施,如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資料中心執行的機器視覺和路徑查詢應用程式。通常使用更新的蜂窩通訊技術,如5G或Wi-Fi 6作為接入網路。

虛擬資料中心

由多個物理邊緣資料中心構建的虛擬實體,從外部可以將它們視為一個實體。在虛擬資料中心內,可以根據負載平衡、故障轉移或運營商偏好,根據需要將工作負載智慧地放置在特定的邊緣資料中心或可用區內。在這種配置中,邊緣資料中心透過低延遲網路互連,旨在建立冗餘和彈性的邊緣計算基礎設施。

虛擬化網路功能 (VNF)

一種基於軟體的網路功能,在通用計算資源上執行,NFV 使用它來代替專用的物理裝置。在許多情況下,多個 VNF 將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資料中心上執行。

工作負載編排

一種智慧系統,可動態確定要在計算、資料儲存和網路資源範圍內處理的應用程式工作負載的最佳位置、時間和優先順序,從集中式和區域資料中心到基礎設施邊緣和裝置邊緣的可用資源。工作負載可以被標記為特定的效能和成本需求,這決定了它們將在哪裡執行。

Haul

兩個或多個網路或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高速互連。

來自 “ 雲原生學社 ”, 原文作者:SDNLAB;原文連結:https://stateoftheedge.com/projects/glossary/,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