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熱力學(16)——風矢端圖的分析方法(上篇)

漫舞八月(Mount256)發表於2024-08-13

注:本篇涉及超級單體的概念,因此在學習本篇教程前,建議先看《雷達氣象學(9)——反射率因子圖分析(強對流篇)》!

目錄
  • 16.1 風矢端圖的畫法
  • 16.2 整體風切變(Bulk Shear)
  • 16.3 風矢端線的典型形狀
  • 16.4 平均風切變(Mean Wind Shear)
  • 16.5 使用 Bunkers 技術預測風暴的移動方向
  • 參考文獻

16.1 風矢端圖的畫法

風矢端圖(Hodograph)是垂直風切變隨高度變化的圖,可從探空圖上不同高度的風羽(即表示風向和風速大小的短直線,通常畫在探空圖的右側)得到,因此通常在探空圖資料中,還會附帶上風向量圖。它一般用於評估風切變、風暴相對風(storm-relative winds)和水平渦度,風矢端的長度和形狀對風暴的行為和演變有著直接影響。

image

如上圖所示,一張空白的風矢端圖由兩條互相垂直的軸和多個同心圓構成,水平軸(u 軸)代表緯向方向,垂直軸(v 軸)代表經向方向,兩條軸相交處為原點,由原點向外輻射的許多直線是等風向線(此處未畫出)。原點代表風速為 0kt。一圈圈的同心圓是等風速圓,越往外數值越大,從 10kt 一直到 50kt 不等。

那麼我們如何根據探空圖的風羽繪製風矢端圖上的線段呢?第一步,先從探空圖中得到不同高度的風羽(Wind Barb),按照風羽所表示的風速和風向,把它們轉換為風向量(Wind Vector),如下圖所示:

image

這裡稍微解釋一下:sfc 是 surface 的縮寫,表示地面,風速為 10kt,東南風;1km 高度處的風速為 30kt,北風;2km 高度處的風速為 30kt,西南偏南風,以此類推。

第二步,將畫好的風向量“移到”風矢端圖上。注意,風向要保持與原來的一致,風速按照等風速圓來畫,而且每條風向量都是從原點出發的。每畫完一條,就要標註清楚該風向量是哪個高度的,如下圖所示:

image

第三步,將每條風向量按照高度從低到高的順序連線起來,就得到了下面這張圖,此時藍色箭頭就是相鄰層之間的風切向量(shear vector)。如果還記得高中數學的向量知識,就知道這一步實際上是兩個向量相減的操作,比如 0 ~ 1km 的風切向量就是兩個風向量相減得到的:\(v_1 - v_0\)

image

第四步,擦去所有的風向量,就得到了一張畫好的風矢端圖,如下圖所示:

image

按照習慣,不同層的風切向量一般用不同顏色表示,例如在這張圖中:0 ~ 1km 是粉色,1 ~ 3km 是紅色,3 ~ 6km 是綠色,6km 往上都是黃色。當然每張風矢端圖所用顏色不一定都是這樣。

透過上述風矢端圖,可以很輕易看出,0 ~ 1km 的線段最長,因此其垂直風切變是最強的。

現在我們總結風矢端圖的畫法:

  • 把風羽轉換為風向量;
  • 將風向量“移到”風矢端圖上;
  • 將每條風向量按照高度從低到高的順序連線起來;
  • 擦去所有的風向量。

16.2 整體風切變(Bulk Shear)

整體風切變(Bulk Shear)指的是任意兩個高度層之間的風切變,而不再侷限於相鄰層。例如,下圖所展示的是 0 ~ 6km 的整體風切變,大小為 60kt。

image

雖然風矢端圖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垂直風切變,但並不是所有高度層之間的風切變都有參考價值。一般來說,在超級單體的有效入流區域(Effective Inflow Base)和平衡高度(Equilibrium Level, EL)兩者高度之間才考慮風切變的影響,因為超級單體的伸展高度就是在這兩者之間。因此,我們可以在風矢端圖上抹去超出這個高度範圍的線段。

如下圖所示,原先該風矢端圖有 0 ~ 1km 和 8 ~ 9km 的風切變線,因為有效入流區域大致在 1km 處,而 EL 高度在 8km 左右,所以這兩條線都被抹去(忽略)了。若此時將 1km 和 8km 的風切變線連起來,就能得到有效整體風切變(Effective Bulk Shear)。

image

有效整體風切變可以用來大致判斷風暴的發展情況。一般而言,更大的有效整體風切變會產生更強的、更有組織性的對流風暴。弱的風切變可能只支援短暫的、組織性弱的風暴。

16.3 風矢端線的典型形狀

(1)風向隨高度不變,風速隨高度變大

image

若風向隨高度不變,風速隨高度增大而增大,便得到如上圖所示的風矢端圖,其形狀是直的。

image

當超級單體風暴出現在此種環境時,就會沿著風切向量(即上圖的白色箭頭)偏移,並最終分裂為左移單體(或左移反氣旋式單體,Left-Mover, LM)和右移單體(或右移氣旋式單體,Right-Mover, RM)。其中,左移單體位於風切向量的左側,右移單體在風切向量的右側。這就是一個經典超級單體分裂產生映象單體的過程。

(2)風向隨高度順轉,風速隨高度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

image

雖然跟上例一樣,都是直的形狀,但不同的是,本例是順轉風(Veering Wind),即風向隨高度順轉,伴隨著暖平流,且風速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便得到了另外一種直的風矢端線。雖然這兩例的風廓線不同,但曲線形狀相同,意味著風暴的移動行為都是相似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預測:當超級單體風暴出現在此種環境時,依然會出現分裂產生映象單體的過程,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單體也會迅速發展。

(3)風向隨高度順轉,風速隨高度變大

image

這也是順轉風,風向隨高度順轉,伴隨著暖平流,但風速隨高度變大,便得到了如上圖所示的順時針彎曲的曲線形狀。注意,並非所有順轉風或逆轉風都會出現彎曲的形狀,如上例。順時針的形狀仍然有利於風暴的分裂,但是分裂後通常都是右移單體佔多數。

(4)非常強的順轉風(強暖平流)

image

這個例子也是順轉風,但是強度較大(為強暖平流),因此風矢端線的曲率比上例要大得多。曲率較大的風矢端曲線不利於風暴的分裂,且往往有利於右移單體的增強,抑制左移單體的發展。

(5)風向隨高度逆轉,風速隨高度變大

image

本例是逆轉風(Backing Wind),即風向隨高度順轉,伴隨著冷平流,且風速隨高度變大,便得到了如上圖所示的逆時針彎曲的曲線形狀。逆時針的形狀仍然有利於風暴的分裂,但是分裂後通常都是左移單體佔多數。這種情況在北半球並不多見。

(6)冷暖平流交替

image

本例中,風向先隨高度順轉,到達某一高度後再隨高度逆轉,形成一種低層暖平流、高層冷平流的情況,於是風矢端線的形狀呈現“N”型。該形狀仍然有利於風暴的分裂,但是分裂後通常都是右移單體佔多數。不過,在冷暖平流交替的位置可能會對風暴產生其他影響,具體要看該位置的高度。

(7)總結

image

  •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影響單體風暴的發展和移動的因素是大氣環境中風矢端線的形狀,而不是風的方向。如上圖,這兩條風矢端線代表著不同的大氣環境,但單體風暴在著兩種環境中所表現的行為都是相似的。
  • 如果超級單體風暴發展的大氣環境的風矢端線為直線,則風暴會分裂為左移和右移兩個風暴。
  • 若風向隨高度順轉,則有利於右移氣旋式超級單體風暴。
  • 若風向隨高度逆轉,則有利於左移反氣旋式超級單體風暴。

16.4 平均風切變(Mean Wind Shear)

平均風切向量(Mean Wind Shear Vector)是表示風暴發展環境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可以用來預測超級單體的移動方向。現在先來介紹平均風切向量的求法。

image

如上圖所示,我們想求 0 ~ 6km 的平均風切向量,先求其方向,方法非常簡單:直接將 0km 和 6km 的風向量用直線連線起來(即橙色箭頭),該直線方向就是平均風切向量的方向,即東南方向。

image

平均風切向量的大小是由每層風切向量的水平(x 軸)和垂直(y 軸)分量的平均值而得來的。在上例中,水平分量由低到高分別為 +10m/s、+5m/s、+0m/s、+10m/s、+0m/s、+5m/s,求平均得到 +5m/s;類似地,垂直分量求平均得到 -2.5m/s。接下來將地面層(sfc)的風向量作為新的參考系的原點,根據剛剛算好的分量大小畫出一個向量,就得到平均風切向量(如圖中的白色箭頭)。圖中白點即為平均風切向量所在的位置。

在風矢端圖中,我們直接使用一個棕色的框來表示平均風切向量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image

總結一下平均風切向量的求法:

  • 將 0km 和 6km 的風向量用直線連線起來;
  • 求每層風切向量的水平和垂直分量的平均值;
  • 將 0km 的風向量作為新的參考系的原點,根據計算好的分量大小畫出平均風切向量;
  • 使用一個棕色的框來表示平均風切向量的位置。

16.5 使用 Bunkers 技術預測風暴的移動方向

Bunkers 技術由 Bunkers 等人在 2000 年提出,用於預測超級單體的移動方向。

image

上圖是一個已透過 Bunkers 技術求得風暴移動方向的風矢端圖,所以與前面的風矢端圖相比多了幾個符號,我們來解釋一下它們的意思:

  • ⊕ 194/14 LM:這是由 Bunkers 技術求得的移動速度為 14kt 的左移單體(LM)。
  • ⊕ 328/17 RM:這是由 Bunkers 技術求得的移動速度為 17kt 的右移單體(RM)。
  • 藍圈下面的 UP=253/28:指的是 Corfidi 上風切向量。(Corfidi 向量是另一種預測風暴移動方向的物理量。)
  • 藍圈下面的 DP=260/46:指的是 Corfidi 下風切向量。

使用 Bunkers 技術求風暴的移動方向的步驟有:

(1)求深層的平均風切變(Deep-Layer Mean Wind Shear),一般深層(Deep-Layer)的高度層選取為 0 ~ 6km。如下圖的棕色框即為所求平均風切變。

image

(2)繪製深層風切變(Deep-Layer Wind Shear)向量,如下圖的黑色箭頭,該黑色實線一定會穿過棕色框。

image

(3)從平均風切變處、垂直於深層風切變向量向兩側畫兩個向量,向量長度均為 15kt 左右,兩個向量的終點即為左移單體和右移單體的位置,如下圖的藍色箭頭和紅色箭頭。

image

下面總結 Bunkers 技術的幾個步驟:

  • 求深層平均風切變(使用上一節的方法來求);
  • 求深層風切變向量;
  • 從平均風切變處、垂直於深層風切變向量向兩側畫兩個向量,向量長度均為 15kt 左右,兩個向量的終點即為左移單體和右移單體的位置。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風暴移動都能使用 Bunkers 技術進行預測,比如下列情況就不能使用 Bunkers 技術:

  • 大氣環境中存在邊界層輻合線;
  • 一個對流系統而非單體,這時應改用 Corfidi 向量;
  • 對流單體之間的互相作用可能使 Bunkers 技術失效。

參考文獻

METR 4403/5403 Application of Meteorological Theory to Severe Thunderstorm Forecasting

Storm Prediction Center's "Hourly Mesoscale Analysis" Page

Storm Prediction Center Sounding Analysis Help Page

Principles of Convection II: Using Hodographs

Bunkers Storm Motion Vectors

Predicting supercell motion using hodograph techniqu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