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說康德的四組範疇

banq發表於2022-02-08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伊曼紐爾·康德介紹了他著名的純粹知性概念清單,也稱為範疇,是所有其他概念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分為四組:稱為數量質量關係形式。這些組中的每一個都包含三個類別。

 

數量

簡單說說康德的四組範疇

老子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正好對應著康德的數量三體論:“一個”、“一些”和“全部/普遍”。

經典亞里士多德三段論的謂詞:

  • 一些 - Some A-s are B(有限範圍)
  • 全部/普遍 - All A-s are B(通用範圍)

如果我觀察到兩三個A物件(例如“蘋果”)並且我發現它們具有屬性B(例如“美味”),我可以得出結論,Some A-s are B。這是僅基於這些觀察,即基於我的直覺。

另一方面,在全部普遍意義上,也就是本質上應該是公理的:All A-s are B,所有蘋果都是美味的,我是假設這條知識是普遍的。

 

質量

簡單說說康德的四組範疇

經典邏輯本質上是二元的:它的命題只有兩個可能的真值——真和假,例如計算機的邏輯閘是基於0或1,但是還有一種邏輯是:非真非假,灰色地帶,這是由於人的認知不精確導致,體現了一種侷限性:Limitation限制性,某些元素在不同的限制性上下文中,可能會真,但是在其他不同界限上下文中可能會假,見:維特根斯坦哲學核心是上下文為王

 

關係

簡單說說康德的四組範疇

關係與數量和數量不同,這個類別不關注現象本身,而是人類感知它們的方式。

一些物件具有固有本質的關係的元素,例如一個人有其生理和心理性格等固有屬性,一張桌子固有屬性有腿,腿就是桌子的固有屬性。

因果關係是科學研究基本關係,有因必有果;而相關性則是表示兩者有一定相關性,而不是互為因果關係。例如:基因研究可以發現某個基因對身體哪些疾病有因果關係;但是流行人群調查,愛吃甜食的人與肥胖有相關性,但是不一定是因果,愛吃甜食不一定導致肥胖。

另外一項好像很權威健康調查顯示:吃健康食品的人比較長壽,這個調查的樣本也是有幸存者偏差的,因為健康的食品一般不好吃,那麼健康食品吃得比較少,那也可能是吃得少(熱量限制)才可能長壽。所以,同樣是科學客觀的資料,如果沒有邏輯理性分析判斷,很容易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模態

簡單說說康德的四組範疇

模態是唯一一個不處理知識本身,而是處理與知識和知道者(即你)的關係。

有可能或不可能是我們經常做出的判斷;存在或不存在也是我們的觀點,第三元則是:必然性與偶然性,是不是存在客觀必然性規律呢?這是一個信念問題,有些看似必然實則偶然,尤其對於複雜性系統,蝴蝶效應看似偶然,實則可能隱含一種必然性其中。

 

第三類作為邏輯偏差

我們將上面四組範疇中第三元,也就是“三生萬物”單獨分離出來,那麼,每組範疇都有類似中國太極陰陽二元論,二元論是符合直覺的,但是也是簡單片面的,針對簡單事物可以使用二元論或二分法,或者我們學習新知識時,也是從二分法開始入門,但是對於複雜性系統,就不是簡單二分法可以應付了。

  • 數量範疇中的全部/普遍性代表了對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有效的偏見。如果沒有整體性,我們只有特殊性認識,沒有普遍性抽象概念了。
  • 質量範疇中的限制(非真非假)代表了對物件狀態的一種認知偏見。如果沒有限制,會阻止我們以布林方式思考,將一切視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極端判斷,或者根據一些主觀標準,實際上許多事物既可以是什麼也可以不是什麼(可以是灰色的)。
  • 關係範疇中相關性雖然也是代表了一種偏見,但是沒有它,所有物件之間都是緊緊耦合的關係,而不是一種鬆散的關係,機器學習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找出事物的相關性,但是並沒有真正達到人的因果關係判斷的智慧層度,因此人工智慧是一種相關性判斷的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商業智慧等等都是挖掘資料相關性關係。
  • 模態範疇中的必然與偶然性,如果始終存在因果線性關係,那麼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只是相關性關係,則可能存在偶然性等概率問題,是一種非線性思維,非線性的概率思維是認識複雜性系統的一種基本思維;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