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構建Java專案(Maven+SpringBoot+Git) #02 奧斯丁專案

Java3y發表於2021-12-07

前兩天我說要寫個專案來持續迭代,有好多小夥伴都表示支援和鼓勵,專案的第一篇這不就來了麼~我給專案取了個名字,英文名叫做:austin,中文名叫做:奧斯丁

名字倒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我單純覺得這個名字好看,說白了就是我喜歡。在起專案名的時候,可以不要取得那麼規矩。取系統名字可以按自己想法來搞就行了,人家只要用了你的系統,就自然「入鄉隨俗」了。不聊別的了,進入今天的主題吧。

從零開始一個專案,也得搭建技術環境的,所以今天先來聊聊搭建技術環境的內容吧

本文主題大綱:Maven和SpringBoot以及Git

什麼是Maven?為什麼要用Maven?

Maven是一個「專案管理」的工具

我記得以前我在大學的時候,還沒用到Maven,每次學習最頭疼的就是各種的依賴jar包。當我學習到Maven的時候,這個工具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東西就是一個「依賴包管理」的工具

初體驗之後,直呼太TM香了!再也不用到處去找jar包了!

其實,Maven不僅僅承擔著「依賴包管理」功能,同時他在日常開發使用中也承擔著「編譯」、「測試」、「打包」、「部署」等等功能。

我在日常開發中常用到的maven命令:

1、mvn compile 
2、mvn test 
3、mvn clean 
4、mvn pakage 
5、mvn install 
6、mvn deploy  
7、mvn versions:set -DnewVersion=xxxx  設定Maven的版本  
8、mvn dependency:tree  檢視maven的依賴樹(排查依賴很有效)

常用引數
-Dmaven.test.skip=true
-Dmaven.javadoc.skip=true

現在Java後端專案很多都是用Maven來作為「專案管理」的工具,至少我接觸的都是。

有的人就好奇了:近幾年不是有個後起之秀Gradle

說實話,我是沒用過(:不過我也去簡單瞭解了一番。

據我瞭解到的,總的來說,Gradle比Maven更靈活和簡潔,目前多用在Android專案上。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相對Maven而言,Gradle學習成本更大

現在Java後端的專案也越來越輕量,很多時候也不需要那麼地”靈活“(Maven提供的功能基本夠用)。對於簡潔來說,XML也不是不能看(畢竟現在大家都在IDE上開發嘛)。所以,這次我構建的專案也直接用的Maven

不過啊,因為我是沒深度使用過Gradle,所以也不能說我用Maven比Gradle一定要合適(:但至少,在現在,我認為Maven還能戰10年

為什麼SpringBoot

這次我選用SpringBoot作為專案的基礎環境,至於為什麼SpringBoot,我先跟大家分享下群裡的對話。

我記得有一天,有個小夥伴在群裡問:今天我去面試了,面試官問我使用SpringBoot有什麼好處

接著,另一個小夥伴回答:使用SpringBoot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這種垃圾水平的開發都入了行,做上了程式設計師。

我在大學時是學過SSH和SSM的,我學這些的時候還沒用Maven,那時候搭建環境就尤其麻煩了。(當時還專門寫了部落格記錄自己是如何整合SSH和SSM的)

一個專案裡會用好幾種技術棧,不同的技術棧就需要有對應的配置(常見的Spring、SpringMVC、Mybatis)等等,然後這些技術都需要相容對應的版本(一般我們是把這些技術整合到Spring上的)。當我們要引入新的框架,那自然就需要對齊Spring版本並且有對應的配置檔案。

那時候真的是配置地獄(框架們都做得靈活,都支援我們把可能需要改動的內容寫到XML配置上,但隨著時間流逝,我們漸漸發現:這些XML配置我們都維護不動了...)

基於這種背景下,SpringBoot應運而生,它最明顯的就是簡化了我們開發的配置工作。當一項技術能減少開發時工作量都有一個特點:約定大於配置(開箱即用)

只要引入了SpringBoot,那隻要通過幾行的程式碼就能快速地從零寫出對應的HTTP介面(可參考官網SpringBoot 的Quick Start)

以前我們幹這種事,需要整合SpringMVC,需要配置一個Tomcat伺服器,需要對齊它們的版本(是否相容)....

我認為SpringBoot作為使用方,要了解以下兩塊內容:

一、當我們專案我們引入了SpringBoot的依賴(spring-boot-starter-parent),點進去parent就會發現spring-boot-dependencies這個pom定義了非常多「預設的依賴」。這使得我們在專案中使用的時候,都不用寫版本了(因為SpringBoot已經預設幫我們已經寫上了),還不用擔心版本衝突的問題(:

二、在啟動SpringBoot專案的時候,還會幫我們初始化很多預設的配置。(這裡也是一個面試經常考察的地方「自動配置」)。總的來說,@SpringBootApplication等同於下面三個註解:

  • @SpringBootConfiguration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 @ComponentScan

其中@EnableAutoConfiguration是關鍵(啟用自動配置),內部實際上就去載入META-INF/spring.factories檔案的資訊,然後篩選出以EnableAutoConfiguration為key的資料,載入到IOC容器中,實現自動配置功能!

現在新寫的Java後端專案,基本都是用SpringBoot作為開發環境了(:畢竟是真的爽

作為程式設計師,我最煩的就是搞各種環境配置和版本依賴的問題(真正的髒累活),雖然很多時候只用搞一次,但是感覺很多時候就真的如下圖:

為什麼專案結構是多模組?

我搭建了專案,取了個名字叫:austin,然後我在IDE上新建了幾個Maven Module,目前分別是(後面可能還會新增):

  • common(基本資訊->POJO/列舉配置)
  • support(Data獲取->DB/Redis/Elasticsearch)
  • service-api(服務介面)
  • service-api-imp(服務介面實現)
  • web(HTTP介面)

最開始我們初學寫程式碼的時候,可沒那麼講究,直接在一個包下一把梭就完事了(:

後來,他們說要分包,不同模組的程式碼寫到不同的包上。於是我們會在專案下新建對應包(其實就是資料夾),比如說dao/service/controller

而到現在,基本都是分模組了,不同職責的程式碼被分到對應的模組上。而austin直屬下的pom檔案就一般只用來管理依賴(把依賴和版本資訊定義在父pom上,具體哪個子模組需要引入就好了)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mysql驅動包-->
    <dependency>
      <groupId>mysql</groupId>
      <artifactId>mysql-connector-java</artifactId>
      <version>5.1.35</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那麼這種分模組又比以前分包好在哪裡呢?

假設我們是分包的,那相當於所有的程式碼寫到一個模組上。每次當我們修改時,我們需要重新編譯整個模組(可能我只改了Dao包的某個實現類,但在編譯的時候會把整個模組都編譯一遍)。

如果是分模組的話,我們直接到模組下 mvn compile -Dmaven.test.skip=true 就完事了。

不過這只是一個方面,說服力好像也不太足。我認為最主要的是,我們分模組了以後可以複用

比如,現在我有austin這個專案,此時為了對資料進行處理,我需要去新建對應的Flink應用。可能受限於環境下,不會把flink相關的程式碼寫在austin專案下

(這也只是舉了個例子,我想表達的是:一個成熟的專案往往不只有一個Git地址就覆蓋了整個功能。在絕大多數時候,不同的功能都會分開到不同的專案上)。

那不同的專案下,很有可能需要做的事情是有重複的(比如我都需要去讀資料庫獲取資料)。那這時候,分模組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可以直接引入對應的jar包(比如support包和common包)。

那就不用在兩個不同的專案上,寫一模一樣的程式碼了(:能夠共用一套程式碼

有沒有小夥伴好奇為什麼apiapi-impl是分了兩個模組的嗎?這裡是為了:如果以後引入了RPC呼叫,那我們只需要提供api模組出去就好了,api模組的依賴一般很少。

(解決版本衝突是一件髒累活,人家嵌入你的SDK只是想用你的服務去獲取對應資訊,你別給人家整了一大堆毫無作用的依賴出來)

為什麼Git

到這裡,專案的架子已經搭好了。我要把專案上傳到Gitee跟大家愉快地玩耍(:

Git是一個版本控制工具。把austin被Git管理後,我每次提交的內容都會被看到(:這在多人協作中尤其重要

除此之外,有了“版本”的概念以後,用Git可以隨意回退版本(有後悔藥吃

我當時剛出來實習的時候,那家公司用的是SVN(我當時對版本控制工具理解其實是很模糊的,反正在我當時看來,就是把寫好的程式碼上傳到中央伺服器,只不過它能對比出每次修改的異同)

後來以後,在公司接觸都是Git了(現在開發基本離不開Git了,這玩意本身還是比較好學的,用起來還是挺爽的)

順便發一波我日常用到的Git命令吧:

1. git clone  (克隆程式碼)
2. git checkout -b (新建分支)
3. git checkout (切換分支)
4. git add / git commit /git push (這幾步我基本都是在IDE上用快捷鍵完成,很少自己敲命令)
5. git fetch (獲取最新的修改資訊)
6. git merge (合併程式碼)  
7. git stash /git pop (有的時候臨時會用,把程式碼放到暫存區中)  
8. git reset --hard  (程式碼寫爛了,直接回退吧)

一般Git我是一半用命令列,一半用IDE整合的工具。總的來說,怎麼舒服怎麼來(沒有限定說一定要用命令列,我是自己怎麼操作比較快就怎麼搞)

對於這個專案而言,我這裡使用到Git最大的原因就是:有遠端的倉庫裝載我的程式碼,並且你們能看到(:

Gitee連結:https://gitee.com/austin

GitHub連結:https://github.com/austin

總結

說實話,如果還沒工作的人,我建議多學學Maven和Git的基本使用(這樣一來,去到公司就不用一臉懵逼了)

對於SpringBoot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個人的理解是,在瞭解了用法以後,可以嘗試面向「面試題」進行學習(畢竟面試題面的內容大多數都是比較核心的,至少不是偏門沒有任何用途的)

austin專案構建:

  • Maven:依賴包管徑+專案管理(多模組)
  • SpringBoot:基礎技術環境搭建(開箱即用)
  • Git:版本控制工具(程式碼上傳至遠端Gitee)

今天就到這裡吧。我花了一個晚上搭建了架子,兩個晚上寫了這篇文章。自從有了這個迭代專案的想法以後,晚上的效率嘎嘎地就上去了。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Java3y】來聊聊Java面試,對線面試官系列持續更新中!

從零構建Java專案(Maven+SpringBoot+Git) #02 奧斯丁專案

【對線面試官+從零編寫Java專案】 持續高強度更新中!求sta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