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智聯與智慧人間,一場跨越20年的雙向奔赴

naojiti發表於2021-10-25

自從2011年,Gartner在著名的“新興技術炒作週期”上,增加了一個新技術名詞:物聯網。IoT從此成為每年各大科技預測榜單上的常客,滾雪球般地發展。

今天,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有無數聯網裝置圍繞著我們。個人使用的智慧家居、可穿戴裝置,工業自動化裝置與大量感測器,形成了龐大的IoT叢集。尤其是疫情之後,需要儘量減少各種接觸形式,加上各行各業開始加速數字化升級,新型工作方式大量採用了互聯裝置和物聯網技術,比如越來越多的酒店開始使用智慧門鎖,醫護人員佩戴可穿戴裝置監測患者體徵……

但同時,我們也很難忽略一個現實:絲滑的人機互動和資料流動,遲遲沒有到來,使用者依然需要在多裝置之間進行頻繁且複雜的操作。

眾所周知,鴻蒙生態從2019年正式提出時,就瞄準了萬物互聯場景。那麼三年時間過去,鴻蒙的到來究竟給物聯網世界帶來了哪些改變。在HDC 2021華為開發者大會,我們走訪了多個展區,跟許多開發者交流,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萬物互聯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尋路:物聯網的二十載進化

要搞清楚為什麼物聯網概念的興起如此被看好,而IoT人機互動卻始終不盡如人意,可以回到這一技術初始的地方。

顧名思義,物聯網是指連線到網際網路的任何東西,所以任何物聯網裝置都需要滿足三個前提條件:

1.成網,通訊能力的進化。物聯網裝置的前提是能夠與其他機器通訊。1990年,約翰·羅姆基首次通過TCP/IP協議將烤麵包機連線到網際網路。2008年第一次物聯網國際會議,來自23個國家的與會者討論了RFID、短程無線通訊和感測器網路。目前,物聯網領域常見的通訊協議就有Wi-Fi、ZigBee、藍芽、Z-Wave等等,不同裝置支援的通訊協議也不盡相同。

2.管物,技術價值的進化。1999年是物聯網歷史上重要的一年,凱文·阿什頓創造了“物聯網”這個詞,通過RFID 標籤將多個裝置連線起來,用於供應鏈管理。這明確了物聯網的真正價值,那就是與自動化系統相結合,收集、傳輸、分析資料並指導行動,比如開關燈、檢查工廠溫度等等。為什麼此前可穿戴手錶被許多人視為雞肋,就是因為只做了使用者行為數字的收集,頂多可以在手機app上檢視,並沒有將資料用起來並與其他裝置聯動。

3.智聯,互動體驗的進化。只有上面兩步,就跟給水杯、牙刷加個藍芽模組,給手錶加個感測器一樣,使用者並不能感受到物聯網帶來的體驗價值,反而會因為聯網裝置太多太繁,切換控制起來過於麻煩而產生疲憊感。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產業端,比如製造業中可能裝置、生產線、倉庫、車輛等等都部署了大量感測器,形成了複雜的物聯網系統,帶來了不小的資料儲存成本,卻並沒有相應的處理、分析能力和軟硬體。

而AI的到來,讓物聯網發生了又一次進化。當物聯網裝置具備了AI的互動與感知能力,相當於有了一個大腦,從源頭解決裝置數量激增的困擾。

在互動體驗上化繁為簡,對多維資料進行分析整合預測。比如此次HDC 2021中華為釋出的運動健康場景中,就通過可穿戴裝置收集的運動資料,變成健身裝置上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並實時根據個人狀態提供指導,無需使用者進行反覆操作,多裝置自動協同成了一個“超級終端”。對企業來說,智慧物聯裝置可以幫助進行生產決策,比如基於工廠內各種感測器資料來實時生成裝置維護報告,保證業務穩定執行。

物、聯、網的不斷進化,一步步推動萬物智聯來到臨界點。

天問:萬物智聯的憧憬與困惑

為什麼說是臨界點?因為物聯網和智慧技術,要變成深入影響國計民生、煙的火人間的萬物智聯,還差“臨門一腳”。

首先,萬物智聯不是單一產品的智慧化,而是多裝置、多場景的互聯互通。但在多種通訊協議、多個巨頭生態體系並存的現實情況下,各類裝置之間互不打通,缺少統一性與相容性,資料無法順暢流動,AI自然也很難精準學習並判斷使用者意圖,無法發揮協作優勢。

另外,儘管一些物聯網廠商、智慧家居聯盟曾嘗試過共同打造統一的連線標準,改變平臺各自為戰的局面,但基於IP 協議的連線標準,只是簡化了裝置之間的資訊傳輸,對於人機互動、人機協同、AI能力的優化和提升,並沒能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而且,安全是萬物互聯的第一要素。聯接裝置的增多,也意味著資料傳輸的流程和不確定性增加,某個單點被劫持就可能讓聯接裝置被攻破。但要將所有物聯網裝置都改造成具備計算分析和防禦能力的高效能裝置,對於個人消費者和產業使用者來說都成本過於高昂。

如果說萬物智聯是一片群星璀璨、機遇無限的廣袤蒼穹,那麼上述顧慮,讓消費者、企業決策者缺少“摘星”的勇氣和路徑。

作為人與裝置、人與服務、硬體與軟體對話的“中間人”,如果能從作業系統層面,建立統一標準、輸出AI能力、催生應用創新,或許是萬物智聯最好的助攻。

但此前主流的作業系統中,安卓或iOS為移動場景而生,以智慧手機為核心,缺少對多種物聯網裝置進行能力解耦的底層支援;而要對Windows、Linux這樣的上一代作業系統進行解耦,難度並不比構建一個新的作業系統小。

那麼,中國消費者的智慧生活,產業的工業4.0遠景,在萬物智聯時代,能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嗎?這是橫亙在數字中國與科技現實之間的天塹,也是一道待解的“天問”。

築基:點亮萬物智聯的根技術

中國曾嘗試自研過許多數字化、資訊化底層軟硬體設施,但大都因為缺少可以持續發展的生態,無法獲得相關廠商和開發者的支援,難以為繼,最終走向凋零。由此誕生了一句話:撼山易,撼生態難。囿於生態的故事,還會在物聯網作業系統上重演嗎?

2019年,華為釋出了HarmonyOS,向作業系統這一重要數字底座進發,嘗試從底層技術上打破物聯網的桎梏,讓萬物智聯變得有章可循、有根可依。在HDC 2021,鴻蒙生態帶給了我們一個振奮人心的答案。

最新資料顯示,HarmonyOS Connect(鴻蒙智聯)是國內最大的物聯網平臺之一,目前已有1800+硬體夥伴和4000+智慧生態產品。僅2021年,支援鴻蒙智聯的裝置發貨量就已超過6000萬臺。

這樣的成績,足以讓我們相信:鴻蒙生態,成了;萬物智聯,真的可以從理想照進現實。

根深方能葉茂,為了達到這一成績,華為也在根技術上做了許多努力。

之所以將HarmonyOS稱之為萬物互聯而生的作業系統,離不開華為的分散式軟匯流排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用軟匯流排實現硬匯流排的能力,搭建一個統一的作業系統,讓所有裝置可以基於統一的資訊語言和互動方式聯接起來,每個裝置都可以作為一個功能模組,如同活字印刷的字模一樣被組合拼裝,進行分散式排程,從而實現能力互助。

比如手機的算力可以為攝像頭所用,PC的相機畫面可以流轉到手機,家庭影院可以替代耳機播放音樂……

這種分散式軟匯流排能力,解決了不同廠商、不同標準的裝置之間的互聯互通,讓碎片化的硬體、千行百業的物聯網產品要求得以被整合起來,靈活裁剪拼裝,這是此前的各種作業系統都不曾有過的“元創新”,也讓真正的萬物智聯的時代走向使用者。

想要生態繁榮,開發者的體驗也是必須考量的重點。尤其一套作業系統支援多種異構裝置。如果不能提供便捷易用的解決方案,開發者沒有動力參與應用創新,服務不足以吸引消費者使用,最終會陷入惡性迴圈。

為了給開發者更優的體驗,華為再一次向根技術出發,自研了方舟編譯器,在這一開發框架下,開發者可以實現軟硬體聯合優化,讓機器程式碼和不同型別的處理器進行更好的適配,方舟開發框架3.0則支援宣告式的開發模式,程式碼量大大減少,開發效率能提升30%以上,為開發者節省不少精力。

資訊科技領域還有一種根技術:程式語言。目前應用最廣泛的C語言、C++、Java、Python等都是海外企業所研發的,需要有強大的開發者生態支援、裝置和應用生態落地,才有可能孵化出來。而一旦孵化成功,吸引全球開發者使用,可以生長出蓬勃的創新創意。在HDC 2021上,華為也宣佈將釋出自研鴻蒙程式語言,為鴻蒙生態基礎設施補上最後一環。

作業系統、編譯器、程式語言……從根技術上創新,是鴻蒙生態沒有迴避、更無可替代的核心價值。每一個都是被認為“中國人做不了”的根技術,但都被華為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逐個推倒,轉換成了萬物智聯更有力、更先進的底座。

從生態的角度來講,鴻蒙的出現契機固然是壓力的推動,也是歷史的必然:世界需要多元化的選擇,所以鴻蒙來了;開發者需要新機遇與新生態,所以鴻蒙來了;消費者和產業需要新體驗和新技術,所以鴻蒙來了。

縱然有地的屏障,風的喧囂,雨的催逼,都不能阻止一顆種子向上生長。深深紮根在科技的土壤中,今天的鴻蒙已經蔚然成蔭。

那麼,背靠鴻蒙生態,會給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綜合來看,萬物智聯逐步落地後,終於可以實現幻想中物聯網應該成為的樣子了。比如,真的懂你的智慧家居。

早在2014年就曾因科技巨頭收購熱潮而興起,又因體驗割裂而沉寂。智慧時代,各種音響大為流行,但理解力和功能都有限。萬物智聯時代,普通消費者終於可以得到一個多裝置構成的、智慧“超級終端”了。

在HDC 2021的全屋智慧展區,我就看到了萬物智聯時代家庭健身的樣子:體脂秤瞭解我的身體狀況,智慧手錶感知我的心率、睡眠情況,經由裝置協同,跑步機會給我設定一個恰當的運動方案,過程中實時提醒我調整呼吸、步伐和節奏等,鍛鍊結束後根據心率等資料定製相應的放鬆方案——資料流轉之間,讓物聯裝置發揮了1+1>2的效果,相當於擁有了一個私人教練。

AI理解意圖,IoT裝置實現協作,也就讓被動服務變成了主動服務,物隨心動、言出法隨,這不正是我們曾暢想的物聯網終極場景嗎?

架橋:建構開發者與萬物智聯時代的鵲橋

與AI的結合,成為物聯網新紀元的開啟,而萬物智聯的到來,也讓智慧家居、工業物聯網等多種應用場景,成為創新需求的聚集地,等待著開發者“掘金”。

千行百業的數字化和億級裝置互聯,需要大量創新人才和針對性解決方案,為了讓使用者體驗更極致,讓鴻蒙生態更繁榮,華為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如何在世界範圍內吸引更多開發者?華為的選擇是,不斷增強鴻蒙及相關工具的能力,打造一座連線當下與未來的橋樑。

這座連線開發者與萬物智聯世界的“鵲橋”,從硬體、AI技術、場景開發、測試部署等全流程使能開發者。

一方面,提供程式碼邏輯、資料以及前端UI的全棧解耦,讓開發者可以在設計、開發、部署的全流程可以按部件拼裝。只需要簡單的前端UI適配,就可以一次開發、多端部署。

此外,提供豐富的原子化服務和卡片模板,以及AI基礎能力API,讓開發過程變得視覺化,開發門檻更低。這些友好型服務和工具,能夠幫助開發者提高開發效率,加速產品孵化。

同時,對於大部分開發者最關心的問題,如何獲得商業回報,未來,鴻蒙生態的裝置規模還將不斷增加,在智慧家居、運動健康、智慧辦公、智慧出行和影音娛樂這五大領域,背後是數億消費者的龐大市場。對於開發者來說,與鴻蒙生態一起為消費者打造美好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將是個人理想與商業回報的雙重利好。

沿著鴻蒙生態搭建的技術鵲橋,開發者和使用者一定會抵達萬物智聯的星辰大海,那將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讓我想起了一位詩人讚頌英雄尤利西斯的詩句:新月緩緩攀上山峰,海水在四周低吟,朋友們,來吧,發現一個更加新奇的世界,現在為時不晚。

真正的萬物智聯終將照進現實,而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時代的英雄。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83919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