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創投圈摸爬滾打兩年後的心得總結...

edithfang發表於2014-07-08



Brian Watson 曾供職於著名風投機構 Union Square Ventures(簡稱 USV)。以投資人的身份,在創投圈摸爬滾打兩年後,Brian 寫下了自己對於這一行的看法和建議。供各位創業者和投資人一看。

我在 USV 潛心工作,為的是多學東西,給未來打下基礎。在風投機構上班聽起來風光,但也有辛酸。我失敗過,也成功過。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圍優秀的人帶給我成長。以下是我的個人總結,關於年輕人如何在風投機構生存,USV 如何運營,如何創辦一間公司,以及整體的行業趨勢。所有的一切,都讓我通過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世界。

關於工作

即使全世界都不屑,你也要堅定自己的眼光。
  • 不要在各種大型活動中浪費時間,除非它們真的能幫你更好地瞭解市場行情。
  • 管理你所關注的物件。他們的思想會滲透到你的大腦,因此,要確保自己接受的都是有價值的資訊。
  • 關注當下。集中精力學習,比囫圇吞棗、匆匆記筆記要高效得多。
  • 你的職責是為公司帶來不同的思想和新奇的點子,而不是一味的拉投資。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並能貢獻自己的獨特見解更可貴。
  • 做一個成功的 VC 很簡單,只要有足夠的信念,“眾人皆醉我獨醒”。即便不被他人認同,你也要保持眼光獨到、堅持己見。
  • 願望無法被量化,但目標卻可以。理論上來講,有了願望才能有目標。所以,先設定一個願望,然後一步步觀察它。
  • 發現意外的美好。隨機的參與各種會議,看看它們會不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啟發。
  • 不要害怕禮貌的拒絕。如果彼此都覺得並不合適,就別互相浪費時間了。
  • 幫助所投公司招聘靠譜人才,這是提供價值的最高效的辦法了。
  • 也許你只打算短期留在一家投資機構,但其他同事卻可能是賭上了大把歲月。因此,看待一筆投資時,你問的是這筆生意火不火,而他們關心的則是三五年後的長線發展。
  • 如果你覺得機構應該給某個創業者投資,那麼你的角色就像“盜夢空間”的造夢師一樣。你要說服其他合夥人,讓他們發自內心的認為,這筆投資也符合他們的心願。因為人們都更青睞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動接受他人的意見。
  • 在公開的情景下做調查,集思廣益,借用群眾的力量幫你實現各種想法。
  • VC 正演變成一項服務產業,最瞭解市場的人才能發現最好的專案。
  • 有效運用資源。你有著各種各樣的圈子(朋友、同學、同事、所投資的公司),適當的時候學會向對的人求助。
  • 風投就像看故事。記得每一個有趣的小段子,以及創業者的解決方案,因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USV 的投資經驗教給我...
  • 人們容易受到市場行情的影響,牛市大膽下注,熊市不敢出手。而作為投資人,為了長遠的回報,要保持心如止水,守住自己的價格底線,不為市場所動。
  • 你的個人投資清單會不斷豐富,時常重新審視自己投資過的專案是個好習慣。
  • 梳理自己的觀點,大膽講出來,並果斷實踐自己深信不疑的事業。
  • 聲譽代表著一切,只為你認為有長期發展前途的專案投資。
  • 如果你的投資理論不能用 140 字一言以蔽之,那麼說明你的條條框框太多了。
  • 學會適應在公開環境下討論你的投資理論。
  • 尋找一個有產品敏銳直覺和同理心的 CEO。
  • 不要再一味對創業者說教,指導他們怎麼做;相反,為他們鋪一條路,促進他們相互學習。
  • 最好的網路或產品都是先從小眾開始,在規模不斷擴大後才體現出價值。
  • 資料永遠比使用者數目更有說服力,避免投資那些邊際利潤率在下降的公司。比如,一個產品使用者數目從 50 增加到 50000,但邊際利潤率卻從 2% 下降到 1.75%,說明這樣的公司不值得下注,再多的使用者數都不代表一切。
  • 忠於你的合夥人。永遠不要忘記,是他們給了你信任,所以你要竭盡所能給予對方支援。
  • 每週都要讓整個團隊集體碰個頭,相互交流,這是促進彼此瞭解團結的最好方式。
  • 你可以使用蒙特卡羅模擬來預測資本預留(你將為接下來的投資儲存多少資本實力)。不過,資料唯有不斷更新,才能保證有效,資本分配也是門技術。
  • 不要叫你所投公司去做額外的工作(比如填寫內部報告等),除非是對他們有明確價值的事情。
  • 總有那麼一個時刻,決定公司價值的不再是使用者數目,而是利潤增長。
  • 學會選擇——少做事,保持注意力集中
  • 小資本投入能給你帶來更多彈性空間,因為每年僅有幾個回報達到 10 億的早期投資機會。當你投出 1.5 億,並佔股 15% 時,你僅僅需要收回 10 億美元就可以保證回本。而隨著你投入的增加,需要的回報也就更多。
  • 在管理投資組合公司時,有一個著名的“1/3, 1/3, 1/3” 原則。換句話說,對待所有投過的公司,要一碗水端平。通常,你會把大把時間花在那些在苦苦掙扎的公司,卻對發展良好的公司關注甚少。然而,所有公司的整體實力才能反映出投資機構的聲譽。
  • 設立一個更後期的基金,對此前投的最好的公司加倍下注,這對你的早期基金能形成互補——既能為 LP 提供不一樣的風險回報結構,又能為達到更大規模的公司提供額外支援。
關於融資過程
  • 在種子輪融資時,你應該使用標準的 term sheet,並在基本的條款上與各方達成共識,才能把法律費用控制在低水平。
  • 融資是價值與控制權的權衡。
  • 通常來說,一筆成功的風投, 與投資人在創業公司董事會的數目成反比。
  • 當創業者打算融資時,主動向潛在投資人提供簡略的每月最新情況介紹,這是與 VC 互動、保持 VC 興趣的好辦法。(但在把投資人列入清單時,最好先問一下,否則反而招致反感。)
  • VC 都沒有太多心思和時間聽長篇大論,所以 PPT 最好都控制在 10-15 頁為佳。
  • 如果在 Pitch VC 的合作伙伴時,始終是你一個人口若懸河唱獨角戲,相信我,這不是好現象。你要做的是,激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自己討論。
建立一個公司
  • 一個好的 CEO 教練能改變太多。至於其他角色,找個靠譜的同輩導師就夠了。
  • 好的企業文化就是整個團隊的成員感覺可以徹頭徹尾得相互依賴。
  • 有效的限制往往能催生創造力。140 字文字讓你更有創造性,你的公司也同樣能在末路中激發潛能。
  • 對未來有長遠的打算。思考兩年後公司的模樣,兩個月後產品的情況,6~12 個月後資金/團隊的走向,3~6 個月後的市場動態。
  • 要敢於同使用者分享重要的商業資料。
  • 產品開發和管理的方法有很多。有的公司先設計再程式設計;有的先寫份新聞稿再去做產品;還有的是做完頭腦風暴,再去排列產品特徵的優先順序順序。每種方法都沒有對錯之分,選一個適合自己團隊的就好。
  • 在團隊內部設定一個 deadline,並提前把局外人的彈性時間計算在內。切記避免模糊不清的 deadline。
  • A/B 測試比使用者測試有效的多,為了保證精確,你可以選擇在特定人群中展開測試。人們會說謊,但資料永遠真實。
  • 合作意識比追求意見一致更為重要。主動地溝通,設定清晰的 KPI,並保持強烈的團隊意識。
  • 最牛逼的產品往往是“簡單卻完美”。為使用者提供快捷、輕鬆、愉悅的體驗。
  • 一旦有了核心產品,你的目標就應該是使用者增長、商業化,以及,帶來幸福感。
  • 規矩不是死的,它們時刻發生著變化。你也許不能製造大事件,卻能借勢把現有的小事做得更好。所以,看準局勢,乘勝追擊。
  • 如果你沒被“索引”,是永遠不會被人發現的。
  • 當與遠端的團隊溝通時,每位成員(甚至是總部的員工)都應採用相同的溝通系統,從而讓遠端的同事能平等地發聲。
  • 你面試他人時,詢問他們對現在或者過去的工作有何不滿。你能從他們的回答中瞭解到他們的為人,並判斷他們究竟合適與否。
市場趨勢

市場總是如此多變,人們樂此不疲追逐最潮最新鮮的話題。對於當下發生的事情,你應該有獨立的觀點,同時願意保持思維的開放,順勢而變。
  • 未來是開放、隨性和移動的。在圖片領域,Instagram 做到了;在部落格的世界裡,Twitter 成功了。
  • 內容最終會是免費的。
  • 捆綁服務會趨向於非繫結的形式,並以一種全新的維度重新組合。正如報紙走向部落格,並最後演變出了 Twitter。
  • 我們使用的網路正在從獨立封閉轉向輕型、富有互動性。
  • 當前的市場環境對創業者們越發有利,而他們也希望瞭解自己在投資人心中的形象。
  • 對於企業併購交易,任何一個 10 倍回報的交易都是相當可觀的。
  • 當你的公司現金流為正,並且贏利前景明朗,就是時候考慮上市了。增長壓倒一切,隨後是規模和利潤。
  • 公開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傾向於高使用者粘性的公司,尤其是在 SaaS 領域。高粘性意味著高回報。
  • 矽谷奉行過程最優化(例如 Dropbox 會思考 :“我們如何變得更快、更高效?”);而紐約卻重視理解大眾(比如 Etsy 會思考:“我們要如何把它帶到線上?”)兩者談不上好壞之分,但有不一樣的影響。
  • 資料是一門藝術,而不是冷冰冰的科技。它們是我們從周圍世界得到的洞見。
  • Hacking 是新的 blogging。而 Apps 已經成了內容,你應該製造儘可能多的 Apps。
[本文編譯自:medium.com]
相關閱讀
評論(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