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化加速全球水危機程式,預計降雨多變性將成為人口遷移的助推因素之一。據世行最新報告預計,在水龍頭斷流情況下,接收遷移人口且其當前人口占全球總人口55%的世界各地城市將面臨不斷增加的“零水日”活動。

題為《潮起潮落》的該報告對水資源對人口遷移的影響進行了史上首次全球性評估。報告依據了對經彙總後最大的國內人口遷移資料集進行的分析。該資料集涵蓋了64國189次人口普查中近5億人的資料以及首次彙總的幾個國家和全球資料集。

報告強調指出,在60%人口居住在用水緊張地區的中東和北非地區,水已然成為該地區人口特別是衝突所致遷移人口及其接待社群居民面臨的主要脆弱因素之一。

報告發現,1970年至2000年間各國國內遷移人口總數增長10%與缺水有關。到本世紀末,預計日益嚴重的乾旱問題將影響約7億人。此類氣候衝擊將尤其會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不利影響,因85%以上的受影響人口居住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國家。然而,無力承受遷移的人口往往是窮人。報告還發現,窮國居民無力遷移的可能性是富國居民的四倍。

從全球看,水相關衝擊不僅會影響遷移人口數量,還會影響其隨身攜帶的技能。較之其他外出務工人員,離開降雨稀少和乾旱頻發地區遷往他地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通常更低,技能通常也更少,這意味著其工資收入水平更低,獲得其目的地基本服務的機會也更少。這種情況對接收城市的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

“隨著抗擊新冠疫情行動繼續開展,氣候變化正加劇全球水挑戰,後者將對發展中國家造成最大沖擊,”世界銀行主管發展政策與夥伴關係的常務副行長馮慧蘭(Mari Pangestu)表示。“在接收因降雨多變性而遷移的農村人口的城市,以綜合方式預防此類危機將有助於促進綠色、有韌性和包容性的發展。”

目前,城市還面臨越來越多的“零水日”(即面臨無水可用的風險)。開普敦、南非、欽奈、印度、聖保羅、巴西和伊拉克巴士拉等城市最近遭遇嚴重缺水,數十個小城市也遭遇了類似事件,但它們並未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這些事件突出了保護和可持續管理水資源的必要性。

儘管建立水資源系統韌性所需的政策和基礎設施成本很高,但旱災的成本要高得多,它會使一個城市的經濟增長降低12%。該報告強調了城市可以用來應對相關挑戰的舉措,如減少水需求、回收廢水、收集雨水,以及將城市區域重新設計為可以吸收和儲存地下水的海綿區等。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