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鬧得膽戰心驚,前不久客戶給我開了一個玩笑,當天我們同桌會議了一天,晚上客戶回家之後就被隔離了,當他給我發這個訊息的時候背都涼了一截,害怕之餘在機場呆了一個晚上,捅樂鼻孔插了嗓子之後確認無事,後客戶證明也無大礙得以鬆一口氣,於是最近一週未能夠正常到外地出差寫下總結。感覺今年好事將近於是想著這三年工作,回頭細想這三年好像在一直做這一件事,而且是全心全意投入到這件事上,於是想總結一下這三年工作經驗。
這三年主要工作是從事日化行業工廠裝置自動化以及配料系統資訊化的建設,三年出頭的時間大概參與了近30個車間的建設工作,但從數量上來說這個數量不少了,有成功的專案也有失敗的專案,我個人從不忌諱失敗的專案,從這些專案總有很多體會心得,同時也學會了很多新的知識,每天感覺非常的忙碌甚至忘記了家庭,為了一個心中的理想,建造出一個心中的智慧工廠。
一. 智慧工廠&數字化工廠的核心
首先闡明自己不是製造領域的專業,也不是IT系統的專家,所以個人觀點代表不了各位專家的觀點,政策觀點以及各優秀IT系統廠商的觀點。 當前市面上對於智慧工廠的認知存在兩個方面:(1) 大量的自動化裝置&MES系統以及相關各種絢麗的大屏展示;(2) 各種感測器採集資料&大屏資料展示 (工業網際網路); 這是目前市面上宣傳的智慧工廠的兩個明顯特徵,但是個人並不能認同做到了這兩點就是智慧工廠(雖然自己都做不到以上兩點),這種現象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無論是自動化工廠,數字化工廠,智慧工廠他們的核心還是製造而非形象展示,我們不否認很多企業在製造系統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達到了不錯的效果,但是絕大部分都停留在表象。
以上僅代表自己個人觀點,沒有任何抨擊其他廠商的意思。
無論是裝置自動化,還是生產資訊化,數字化他們都是為了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由於自己涉及的日化行業的專案建設,觀點也僅侷限於日化行業),當前日化行業主要突出的問題點:
(1) 企業上層有ERP系統(甚至無ERP系統) ,其他各個環節再無其他的IT系統支援;
(2) 日化行業製造整體分為兩個部分: 生產配料(核心,也是我個人主營業務), 灌包裝 , 其中灌包裝段的生產自動化程度很容易提升,而關於配料達到自動化難度較高
(3) 日化行業朝著製藥規範發展,除了系統本身之外還受到更多的法律法規的監管,所以系統最好也能夠為監管提供便利。
(4) 研發和生產的過程是脫節的,此種現象只有少部分大企業得到解決。
(5) 對生產過程記錄有嚴格監管,而生產的記錄是有人工記錄。
(6) 物料的追溯難度較高。
所以建設所謂的自動化工廠,數字化工廠,智慧工廠的一切目標還是為了製造,同時能夠帶上形象展示更好。當然這兩者到底誰優先這個有老闆說了算,如果從事情的本身來說,此類建設應該優先服務於製造,而後是形象展示。
(1) 自動化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工效率,替代重複的人工勞動
(2) 資訊化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產過程中,各個部門各個環節之間的資訊孤島,提高資訊傳達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3) 數字化智慧化是為了解決生產過程中,方向決策的問題
當前情況下絕大部分號稱做智慧工廠的只做到了資訊化,能夠做到完全的數字化的企業是少之又少。網上也流傳著一些所有的企業都可以用數字化再重新改造一遍,雖然我不否認這句話,但是此類觀點更多的好像是為了推起一個新的風口,讓有些豬能夠飛起來。當前很多工廠連資訊化都做不到,網路基礎建設都沒有(很多大廠生產車間都沒有網路)談何數字化智慧化,除非這些所謂的改造製造業數字化的是為了拋棄這些中小型(包含部分大型企業)。
二. 工廠的建設
這裡的工廠建設不是說工廠IT系統建設,IT系統建設只是工廠建設的一小部分,這些年很多專案都是從土建初期就開始介入,大致整理一下工廠基礎設施:
(1) 買地建廠房(也有可能是租用廠房): 這裡很重要的就是選址,位置的選擇對一個工廠的影響非常大,其中一個很明顯的就是物流的影響。 以前以為工廠建設就是搞個廠房,搞些裝置,招聘一些人就開幹了,如果要考慮工廠的發展選址非常重要。 前年參與了一個專案,生產加工廠選址就在原料加工廠旁邊,就隔了一條馬路,在他們生產中的有一種 表活原料, 在其他工廠都需要用大量的槽罐車拉過來,而這個工廠直接通過管道對接到了原料工廠的儲罐。
(2) 廠房的結構問題:主要是考慮裝置的稱重問題以及貨物的搬運對方問題,廠房的結構嚴重影響佈局,因為在日化行業配料都是屬於大型裝置,所以承重要考慮,另外樓層之間的搬運是否方便,是否省人省力。 由於廠房的結構有些生產線佈局採用垂直結構,也有些採用水平結構,每種結構都有優缺點,但是良好的佈局的確能夠讓工廠內部的人力勞動強度降低。 之前有一個有個參與建設的工廠,甲方聽了某專家的建議再裝置佈局上採用樓層懸空的結構,生產投料和生產出料在不同的樓層上,而穿過一個樓層需要經過樓梯,而樓梯的設計距離又非常遠導致人員上下非常耗時耗力。而且導致了不同樓層之間的資訊溝通不暢。
(3) 基礎公共設施: 工業用水供應,工業用電供應,汙水處理,GMP潔淨廠房,潔淨空調,各個級別的倉庫,蒸汽供應,排汙管道,物料管道,壓縮空氣等。
(3) 弱電工程&基礎網路建設
這是當前工程最容易忘記忽略的部分,甲方大佬,設計方,供應商都想著建設智慧工廠,提出了各種假設願景方案,但是唯獨缺失的部分就是網路建設。 這也是在這些年中遇到的見怪不怪的事情了,以傳統的思想在車間建設網路不是給了員工玩手機的機會,所以從思想上就沒有想過網路基礎建設,而網路基礎建設又可大可小,如果工廠園區較大了這個網路建設更為複雜,如果等到工廠裝修完畢,那再進行網路基礎設定的鋪設那是難上加難。
(4) 電氣自動化
這個做工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了,當前做電氣控制存在的較大問題就是做點動的居多,線體聯動的少,這也是當前自動化最突出的問題,也因為少有一個供應商能夠搞定整條生產線的,缺乏整體的設計思路。
(5) 資訊化軟體建設
在傳統行業做軟體系統建設,必不可少的就是ERP系統,市面上優秀的ERP系統不少,比如SAP系統,國產的金蝶,用友等,但是ERP系統也是每個廠家必定抱怨吐槽的,ERP系統主要難在流程設計上,如果ERP系統流程和生產工廠流程不匹配,再牛逼的系統也沒法執行起來。
(6) 感覺像核武器的MES系統
隨著智慧製造的風起來之後,MES系統一下子就感覺成為了各個廠商的重型武器一般,但是據統計國內實施MES 成功率連50%都不到,為何MES系統如此之難。
(1) MES 系統比ERP系統更偏向工廠底層應用,生產現場的情況是千變萬化不為過。
(2) MES 系統的難度不在於IT技術的難度,在於MES系統實施的人員。
(3) MES系統涉及到跨領域的知識應用:比如IT系統知識,硬體自動化知識,產品研發生產工藝知識,少有人能夠將其完全融合。
(4) MES偏向執行層面而非簡單地管理計劃層面,同時起到排程的作用,若非對生產非常瞭解很難涉及其精華部分。
(5) MES系統屬於強行業性質的系統,若沒有在行業深耕基本很難做出好的系統。
(6) MES持續時間週期長,非三五月之功就可以達到目標的。
(7) MES系統和裝置之間的互動以及工藝的處理,其中和裝置互動就可以卡主很多從事IT軟體開發的人員,如果設計到工藝則更甚。
三. SAAS 模式的系統
SAAS是不是這幾年的風口,目前看文章的很多軟體開發工程師是不是正在從事此項工作,不否認SAAS模式帶來的好處,但是SAAS模式不是萬能的,最起碼在製造車間應用是存在較大的風險的。
(1) 車間情況較為複雜,經常出現斷網的情況,生產節拍是一環扣一環,如果上下資訊不暢問題可想而知。
(2) 裝置資料網路延時,在裝置控制過程中,我們通過網路控制閥門的開關進料,由於進料速度快,網路延遲進料量的影響非常大。
(3) 生產的關鍵資料不能上雲,生產命脈的東西不能讓別人看到。
(4) 系統想要升級難度較大,而生產車間的變化情況基本每天都會存在。
當然要找到SAAS不能適用的理由有千萬條,我們也不能否認這種模式,但是有些應用就可以使用SAAS模式,比如ERP系統,如果公司不擔心關鍵資料洩露可以完全使用SAAS版本的ERP系統,比如人事考勤的系統也可以使用SAAS版本,SAAS版本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應用,不需要重新搭建付費開通賬戶即可使用,至於是否省錢這個另說(理論上是要省錢的)。
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很多SAAS版本的MES系統,這些系統都做的非常的優秀,可能是因為自己眼界和知識面有限,從自己試用的角度來說,這些SAAS版本的MES系統其實更加像ERP系統,如果真正拿到車間使用基本是全滅。前不久朋友一起開了一個玩笑,問為什麼現在的廠家都喜歡搞SAAS系統,答:
(1) SAAS 模式更能獲得資本的青睞;
(2) SAAS 可以用於積累大資料將來殺熟;
四.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除了在業務層面的應用,在百度搜尋之後會發現千篇一律的各種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而且每個廠家的系統功能都極為相近,而且模式基本相同:
(1) 大資料雲平臺,所有的資料都採集到這個雲平臺上,然後以各種曲線,柱狀圖等等來展示;
(2) 不約而同的賣採集盒子(智慧閘道器), 可能正在能夠賺錢的還是賣硬體;
此類平臺的確有很大的優勢,應用閘道器盒子可以採集到各種裝置的資料,能夠監控到各種裝置的執行狀態,但是僅限於採集而已。 之前有很多此類廠商向我推薦使用採集閘道器,當時是比較心動的,現在基本否定這種方案,在生產製造裡面除了採集,其實更重要的一環是控制,有資料響應控制。雖然各個廠商都說自己可以達到控制的目的,但是這種控制是一種非常單純的控制,比如閥門的開關,對於涉及到到的複雜邏輯運算是明顯不足的(另外一個概念出來了,邊緣計算)。
五. 知識分享
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家,高階人才進入到製造業,會有更多的技術和新鮮玩意出來,關於日化工廠的建設已經持續幹了三年多了,到目前為止才感覺摸到了皮毛,要學習的東西還有非常非常多,抽個時間寫文章不容易時間也有限,後續在逐一整理,分享一下最近幾天整理 日化生產配料的知識圖譜。
作者:情緣
出處:http://www.cnblogs.com/qingyuan/
關於作者:從事倉庫,生產軟體方面的開發,在專案管理以及企業經營方面尋求發展之路
版權宣告: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宣告,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結。
聯絡方式: 個人QQ 821865130 ; 倉儲技術QQ群 88718955,142050808 ;
吉特倉儲管理系統 開源地址: https://github.com/hechenqingyuan/git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