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基本概念
廣泛意義上商品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但在設計電商系統時,對商品需要從精確的邏輯上進行定義,這對正確設計及構建電商的商品系統尤為關鍵。
商品本身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商業定義,我們先來看看摘自百度百科上的較為嚴謹的商品定義:“商品是為交換而產生(或用於交換)的對他人或社會有用的勞動產品。商品是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是經過交換且未進入使用過程的勞動產品。廣義的商品除了可以是有形的產品外,還可以是無形的服務。比如‘保險產品 ‘金融產品’等。”(思考:什麼是勞動產品? )看了這樣的解釋,大多數人不一-定能夠充分理解其定義對電商系統的作用。沒關係,我們暫時不用糾結這個,關鍵是要從這些嚴謹的概念中,提煉出對我們極為重要的設計參考。
如何提煉?首先是商品的用途,也就是前面定義中所說的“對他人或社會有用: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比較正式點的概念的應該是指使用價值,並且這些使用價值必須是對別人有用,對自己有用沒有任何意義,那隻能算“物”品,而形不成“商”品。
其次是要理解交換,“出售”或“出租”都是一種商品交換過程,於交換,就需要有相應的交換物。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交易的模式主要是採用以物換物的方式,逐漸發展到後來的以貨市換物的形態,再到現如今的直接以信用換物(消費金融與電商的結合),這就是商品的價值,而商品價值的外在表現主要是通過具體的商品價格體系(包括銷售價格、採購價格等)來呈現。
再次是要理解商業的範疇,在電商領域內,商品不單指實物類商品,也可以指虛擬類商品,比如軟體、電子文件等,而虛擬商品還可以繼續再劃分為兩種:數字商品和服務型商品。
商品的分類:
實物商品:
- 手機,
- 電器,
- 服裝,
- ……
虛擬商品:
一、數字商品:
- 軟體
- 電子券
- 虛擬卡
- ……
二、服務型商品
- 保險產品
- 金融產品
商品的分類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商品應該有一個初步的理解了。但這還遠遠不夠,這些知識不足以指導電商商品系統的設計,但至少我們知道商品可以分為三種型別 “實物類、 數字類和服務類”, 這是關鍵的第一步。這樣的分類對電商設計究竟有什麼作用,我們後面再討論。
最後一個要理解的就是商品的屬性
出於介紹、管理和銷售商品的需要,我們必須為商品附加許多資訊內容,這些資訊內容對於不同的場景都有相應的價值和用途。
比如對商品進行編碼,可以便於管理與核實商品;再比如我們會給商品取一個直觀的、酷炫的標題,用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我們將這些資訊統一稱為“商品屬性”,屬性的型別也可以基於不同的場景進行分類,大多數情況下,商品的屬性都是相對不變或較少發生變化的。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也會有一些特殊的屬性是有可能頻繁變動的,比如商品的價格屬性、庫存屬性、所有人屬性(因為商品的流通而持續發生變化),等,都有可能因為交易、運輸或儲存等交易活動發生變化。
LikeShop開源後臺截圖
文章所涉及的思路都有在LikeShop開源電商上體現。 歡迎交流討論電商產品前後臺設計知識,公眾號:LikeShop技術社群
小宣傳
文章內容的所有思路都有在我們研發的開源電商系統LikeShop體現,歡迎前往 碼雲Gitee,GitHub 下載、安裝並體驗。LikeShop是100%開源,可以免費商用的電商系統。LikeShop一直致力於打造極高價效比,極易二次開發的企業級電商系統。開源不易,歡迎給我們的專案點個Star~直接訪問我們的官網(www.likemarket.net)。
申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網路編輯,如有侵權及時溝通刪除,LikeShop原創文章,轉載時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