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示加程式碼 搞懂線性表(一)

行人觀學發表於2021-02-24

什麼是線性表?

所謂線性,即一條線,這條線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所謂,肯定都不陌生,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表或者表格。我們在表格中填寫各種各樣的資訊,通過表格,能夠很好地對資訊進行分類儲存和分析。

表的特點有:

  • 表由若干單元格組成
  • 單元格之間有順序
  • 除特殊位置的單元格(首起和結尾)有一個“鄰居”外,其他單元格都有兩個“鄰居”。

那麼什麼是線性表呢?簡單來說,就是使用“直線”或“曲線”連線起來的表。

明確幾個名詞:

  • 我們在表中稱呼的“單元格”,線上性表中可以稱之為元素
  • 對於某個元素,在其前鄰的元素稱之為直接前驅元素,在其後鄰的元素稱之為直接後繼元素
  • 線性表中元素的個數稱之為線性表的長度
  • 第一個元素稱之為首元素,最後一個元素稱之為尾元素

由上圖可以總結出線性表的特點:

  • 線性表由若干元素組成,用來儲存資訊。
  • 元素之間有順序。
  • 除了首元素(只有一個直接後繼元素)和尾元素(只有一個直接前驅元素)外,其它元素都有且僅有一個直接前驅元素和一個直接後繼元素。

線性表的順序儲存方式

不管資料結構的形式再怎麼變,資料結構的最根本的目的始終不會變,那就是為了更高效地對資料進行儲存、修改、刪除和訪問,這種高效通常體現在時間上和空間上,也即程式運算速度快慢和所用儲存空間的少多。

那麼線性表這種資料結構是如何進行儲存的呢?前面介紹了一種“用直線連線”的線性表,“直線”只是形象化的語言,實際上的儲存中是不會有所謂“直線”這種東西的。

所謂“直線連線”即順序儲存,那麼什麼是順序儲存呢?

首先得先解釋一下什麼是記憶體。記憶體是計算機的儲存器的一種,它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世上的一切東西,即使是虛擬的,也需要有物理的實體作為載體。

舉個例子,孩子們的玩耍需要有土地來承載,公園、遊樂園等都是這種載體。沒有土地作為載體,再活潑的孩子也沒法活潑起來。對於程式碼來說,記憶體就是玩耍時需要的那塊土地。

總之,記憶體就是程式碼執行時各種資訊資料的載體空間。有了記憶體,我們才能施展拳腳。

既然涉及到空間,那該空間的東西肯定會以某種形式排列起來。通常來說,無外乎“整齊劃一”和“雜亂無章”兩種形式。

比如,一群孩子肩並肩地站成一排,佔據一定的連續土地。

反映在記憶體中,就是資料緊密相接,佔據一定的連續記憶體。

這種“佔據連續的記憶體空間”即為順序儲存方式。

可以把記憶體比作一幢大樓,樓中有許多房間,每個房間都有房間號,一個房間剛好住一個人。當 A、B、C、D 四位小朋友來到大樓裡,選了連續的 4 個房間分別入住,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四位小朋友是“順序入住”的。

記憶體 = 大樓,房間 = 記憶體單元,房間號 = 記憶體地址,入住的人 = 要儲存的資料。

反映在記憶體中,所謂順序儲存,即用一段連續的記憶體單元分別儲存線性表中的資料。

如上圖所示,線性表的順序儲存是在記憶體空間中開闢一塊連續的空間,開闢好之後,這塊空間就被這個線性表“佔用”了。

實現思路

線性表的每個資料元素的型別都相同、資料元素個數有限。根據這個特性我們很容易想出可以用一維陣列來實現順序儲存結構

注意:是先佔用再使用,也即線性表的長度不能超過最大儲存容量(陣列的長度)。

如何用程式碼表示一個用陣列實現的線性表?首先搞清楚一個這樣的線性表有哪些必要的東西。

  1. 線性表需要一個陣列用來儲存資料元素;
  2. 線性表需要一個最大儲存容量(陣列長度),即你想要“佔”多少個位子,是要事先宣告的,不再輕易改變;
  3. 線性表需要一個長度用來表示存了多少資料元素,線性表的長度隨著資料的增刪而變化,沒有這個就可能導致你“塞”的資料比“佔”的位子多,而“溢”出來。

總結一下,一個順序儲存方式的線性表 (ArrayList) 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 用來實際儲存資料的陣列——data[]
  2. 用來表示線性表的最大儲存容量的值——MAXSIZE
  3. 用來表示線性表的長度的值——length

具體實現

那麼下面就可以使用 C 語言的結構體來實現這種線性表了。

為了說明問題簡單,我們這裡的線性表只儲存整數。

#define MAXSIZE 10 //線性表的最大儲存容量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MAXSIZE]; //儲存資料的陣列
    int length; //線性表的長度
} ArrayList;

這樣的一個結構體就能完美地表示一個順序儲存結構的線性表了。

初始化

孩子們已經知道公園了在哪了,但還未踏上去。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順序儲存,也知道了如何用程式碼表示線性表,但僅停留在“知道”這一步,我們還未將其實際地“創造”出來放到記憶體中。

要想使用一個線性表,那麼我們得先宣告一個線性表,然後將其初始化為空線性表,也即 length = 0

/**
 * 初始化線性表,將線性表的長度置為0
 * list : 要操作的線性表的地址
 */
void init(ArrayList *list)
{
    list->length = 0;
}

注意:我們要改變線性表的長度 length,所以要傳給 init 函式的引數是一個 ArrayList 型別的指標

ArrayList list; //宣告線性表list
init(&list); //初始化list

插入和刪除操作

現在孩子們已經來到公園了,並且已經肩並肩地排好隊開始玩遊戲了,現在有一名小夥伴想要加入到隊伍中和他們一塊玩。所以有一部分孩子為他“騰”出了位置,讓他“插隊”。

由於 甲 要站在 B 的後面,所以 C、D、E 都要後退一個位置給 甲“騰空位”,然後 甲 才能“插隊”到 B 後面。

可以把孩子們站成的隊伍看成線性表,把孩子看成元素,下圖所示過程就是線性表的插入元素的操作過程。

孩子們從最後一個人開始逐個後退,後退到需要的空位為止,線性表的元素也是如此,不過線性表是使用“向後賦值”來實現“後退”的效果的。

分析到此,程式碼就可以寫出來了。

/**
 * 向線性表的指定位置插入指定值
 * list : 線性表的地址
 * position : 要插入的位置 (1 <= position <= list->length + 1)
 * elem : 要插入的值
 * return 0 : 插入失敗;return 1 : 插入成功
 */
int insert(ArrayList *list, int position, int elem)
{
    if (list->length == MAXSIZE) {
        printf("線性表已滿\n");
        return 0;
    }
    if (position < 1 || position > list->length + 1) {
        printf("插入位置不合法\n");
        return 0;
    }
    for (int i = list->length - 1; i >= position - 1; i--) {
        list->data[i + 1] = list->data[i]; //向後賦值
    }
    list->data[position - 1] = elem;
    list->length++;
    return 1;
}

注意:

  1. 需檢查線性表是否已滿(length 是否等於 MAXSIZE
  2. 需檢查插入位置是否合法(不能插入到表外)
  3. 插入成功後,線性表的長度要加一

現在,剛剛插隊的小孩被媽媽喊回家吃飯了,所以他需要離開隊伍,這時隊伍中“空出”了一個位置,所以他後面的小孩都自覺的向前一步走,使隊伍更緊湊。

孩子離隊後,“空位”之後的每個孩子都逐個“向前一步走”。線性表刪除元素時,使用“向前賦值”來實現孩子“向前一步走”的效果。刪除操作和插入操作剛好相反,下圖是其過程:

下面是程式碼實現:

/**
 * 刪除指定位置的元素,並儲存其值
 * list : 線性表的地址
 * position : 要刪除的元素位置
 * elem : 儲存變數的地址
 * return 0 : 刪除失敗;return 1 : 刪除成功
 */
int delete(ArrayList *list, int position, int *elem)
{
    if (list->length == 0) {
        printf("線性表為空\n");
        return 0;
    }
    if (position < 1 || position > list->length) {
        printf("刪除位置不合法\n");
        return 0;
    }
    *elem = list->data[position - 1];
    for (int i = position - 1; i < list->length - 1; i++) {
        list->data[i] = list->data[i + 1];
    }
    list->length--;
    return 1;
}

同樣注意:

  1. 需檢查線性表是否為空
  2. 需檢查刪除位置是否合法
  3. 刪除成功後,線性表長度要減一

其他操作

至此,已經介紹了基本的“增、刪、改、查”的“增和刪”。

至於“改和查”,由於順序儲存結構的線性表是用陣列來實現的,而陣列的查詢和修改是及其方便的,如:

int a = array[1]; //查詢
array[2] = 5; //修改

所以,順序儲存的線性表的查詢和修改也極為方便。

下面是查詢的程式碼:

/**
 * 查詢指定位置的元素
 * list : 要操作的線性表
 * position : 要查詢的元素位置
 * elem : 儲存變數的地址
 * return 0 : 查詢失敗;return 1 : 查詢成功
 */
int get(ArrayList list, int position, int *elem)
{
    if (list.length == 0) {
        printf("線性表為空\n");
        return 0;
    }
    if (position < 1 || position > list.length) {
        printf("位置不合法\n");
        return 0;
    }
    *elem = list.data[position - 1];
    return 1;
}

下面是更新的程式碼:

/**
 * 更新指定位置的元素
 * list : 要操作的線性表的地址
 * position : 要更新的元素位置
 * elem : 要更新的值
 * return 0 : 更新失敗;return 1 : 更新成功
 */
int update(ArrayList *list, int position, int elem)
{
    if (list->length == 0) {
        printf("線性表為空\n");
        return 0;
    }
    if (position < 1 || position > list->length) {
        printf("位置不合法\n");
        return 0;
    }
    list->data[position - 1] = elem;
    return 1;
}

以上即為針對順序儲存結構的最基礎的增刪改查操作,會了這四種,其他的操作也基本上可以觸類旁通了。

順序儲存線性表的優缺點

上面的那個小孩加入隊伍的時候,為了給他騰位置,很多人都而向後退一步。但是才玩了一會,他就被叫回去吃飯了,之前向後退步的人又不得不再向前走一步。因為一個人,而導致很多人不得不為之變動,小孩們很不樂意。

寫過上面四個函式,我們也會有小孩們的體會。

增加和刪除一個元素太麻煩了,當元素很少還不明顯,但當有成百上千個元素時,就需要移動大量的元素了,很麻煩,我們很不樂意。

查詢和修改一個元素卻很簡單,這是陣列的功勞。

另外,線性表的容量是固定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會提前知道線性表的容量,所以容量的分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少了不夠用,多了太浪費。像極了在快速長身體的青春期時買衣服的你。

總結一下:

優點:

  • 查詢和修改元素方便快捷

缺點:

  • 增加和刪除某個元素需要移動大量的其他元素
  • 難以確定容量大小(所以通常會盡可能分多一點來“兜底”,但這極易造成浪費從而影響效能)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