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問:顛轉海德格爾》筆記

mi_zy發表於2021-01-08

虛無主義是現代性的精神本質,本書意在重構,而非反駁!

——導言

1、分析哲學和歐陸哲學之分:準確、明晰的概念和嚴格的體系是分析哲學的特徵,而歐陸哲學則沉湎於思辯形而上學和文化詮釋學,或者說,完全取決於個人喜好、隨心所欲和級專耳下的平庸。

2、尼采認為邏輯學和數學都是詩歌,或者強力意志的視角建構;海德格爾認為邏輯和邏輯哲學或分析哲學不過是技術的化身,以及柏拉圖主義形而上學死後的遺毒。

3、形而上學一詞的意思是:物質之後的事物,還是超越物質的事物? 柏拉圖從揭示之真轉向揭示內容之真,帶來了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以及思考存在物的存在而非”大存在“的形而上學。大存在是浮現過程,而非浮現的物、存在物。因為它,物初次變得可見,而且一直可見,表達一切物(物指一切確定的或可辨的實體)所共有的東西。

4、海德格爾對形而上學的總體看法,強調”哲學是對非-常事物的非-常追問。“要思考哲學,就必須跳出或者超越日常的思維和晦澀的表達。 海德格爾對重要哲學術語的詞源學分析是為了闡明語言是如何對應真理在日常經驗中的顯現的

5、”語言是大存在的家園,人類居於其中“,”物形成於並存在於詞語中、語言中“,” 大存在向我們顯現的方式決定了我們的言說方式,思想家的語言只能符合語言判給他的東西“,”一直在內部佔主導的原本具有凝聚力的凝聚“,”成為人的意思就是在思維中凝聚諸存在物的存在“。

6、大存在的本意是Phusis(解釋為從自己中浮現的,或者自我敞開的展開),它就是語言,並非說出的話,而是一個凝聚過程,一種被遮蔽的自我出場。 給予或顯示給我們的東西決定了我們的言說。因此哲學家的根本問題在於:”什麼被給予了我們?“——我們無法說出”什麼“被給予了我們,因為被給予的並非一個”什麼“,所以海德格爾說希望為我們準備一個”新的開端“,或者形而上學的替代品。”不再討論有關某物或者展示某種客觀之物的問題,而進入源-生的問題“。 源-生:最簡單明瞭的解釋是”大存在之道“。”道“先於”自然“

——————————————————第一部分 柏拉圖主義————————————————

——第一章    柏拉圖主義即亞里士多德主義————柏拉圖的型

7、 海德格爾的Phusis和柏拉圖的型:”型“呈現給我們的是自顯的”什麼“的自然或本質,它是基礎,是界定存在物的標準,物則展現出某種”相“。” Phusis“卻不是可以用來定義本質,或者某物的”本真“存在的基礎。 Phusis是道,而非道之本質,它是自由或無法預料的發生,不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一種標準,而是諸標準的神祕呈現,也是標準變化的過程,此起彼伏的標準不斷被”給出“。

8、早期的生產論形而上學以兩種方式定義了作為產品的存在物及其大存在:

其一是可生產,對應的是實存(製造),木匠與床型,工匠的生產,生產性的我思主體的原型;諸型即可能性,而非現實性

其二是生產完成,對應的是本質( 發現),洞穴寓言

發現-無弊 ):現實性,自然存在物

(製造-袪弊):可能性,本真存在物

柏拉圖帶來的從無弊向袪弊的轉變,無弊是存在物的屬性,袪弊是思想者-製造者的活動。

9、相即雜多的出場,是每個例項中的 ,例項的大存在(不變、持續)因為該相而出場並得到確定。每個給出的雜多都是通過參照其統一的相的單子(不變)才被確認的。正是相的 中指出了我們遇到的 物“是”什麼。鏡中影像和鏡子映照的物在本體論上是等值的,因為兩者都是同一相(即型)的“袪弊”或“呈現”,只是呈現的方式有所不同。

10、蘇格拉底:自然生長、技藝生產和影像製造這三個過程帶來了三種完全不同的實體。柏拉圖相的顯現只發生在自然的花園裡;木匠模仿了該相,模仿的藝術家又模仿了那個仿品。製造的床和畫展示的只是自顯得摹本,卻不是自顯本身。那種認為現象或製造的床以及影像或映象的生產都是自顯的案例的觀點,恰恰抹去了蘇格拉底想建立的觀點。

11、 古希臘哲學的轉向:Phusis(即大存在,因為它,物初次變得可見,而且一直可見;是浮現的過程,而非浮現的物、存在物)變成了型; 真理變成了正確性邏各斯變成了一個命題,變成了作為 正確性的真理場所,諸 範疇的起源,有關大存在的諸可能性的基本命題。‘型’和‘範疇’兩個標題將統領其後的西方思想、行為和評估,也即實存總體。形而上學即有關諸範疇的知識,諸範疇確定了諸存在者的大存在。

12、牛的”相“(look)與所有自然的牛所共有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之 道,即每一個例項中呈現的具體規律,它讓所有的例項顯示出相同的相。另一方面,那個普遍的”大存在“與所有範疇共有的不是一個相,而是存在這一屬性。此屬性是普遍的,因為它根本不是一個明確可辨的相,換句話說,它是一切屬性中最空的一個,為眾物共有。

————亞里士多德主義

13、海德格爾區分了大存在和存在,可謂是對亞里士多德的洞見作了後黑格爾的修正。大存在不是人類生產的,但通過技術或生產性思維把握大存在在確定存在者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海氏因此把對 大存在的接收性思考與對 存在者的生產性思考區分開來,同時保留了黑格爾的看法,認為 兩者都是時間過程

14、 形而上學是藉助述謂話語,對各種純形式作出演證的認識。就是對各種純粹、永恆的形式的思考,我們只是發現或接收這些形式,而不是通過大存在的產生-過程或人類知性生產這些形式。形而上學的三大主題上帝、人和世界,都不是述謂或分析話語可以把握的,這些話語只涉及確定的形式結構。

15、例外?作為存在的存在指的是諸存在物背後的結構,即成為一種類-型的例項,帶著各種可以按照諸範疇歸類的屬性。這個例外就是無形的形式,即神或者純思之思。這帶來一個折磨人的問題:形而上學作為“第一科學”會不會變成“神學”,變成對神或最高存在的認識?

16、形式第一性——>形成-過程第一性。

17、本書主要關注的是eidos。作為存在的本意,eidos(諸 本質屬性的集合)也是作為存在的存在之結構的基礎。本質屬性無“先後”,此處無謂項(不能通過演證來把握),它們是完全給出的、內部關聯的統一體。我們不能通過謂詞對其進行任何規定,因為本質中只有由本質規定的諸本質屬性,本質屬性只屬於自己。因此,必須通過 理智直觀(它是前話語的或者元科學的)或noesis認識本質。理智直觀不是形而上學家才有的神祕或理論力量,而是人類思維本身的力量,通過它,我們才能把握一套給出的構成一個獨立殊相的屬性。

18、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70627/viewspace-274855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