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 中的測試實踐

騰訊WeTest發表於2020-12-15

萬物皆可pipeline,流程自動化解放生產力。在DevOps的pipeline中,我們發現測試環節也需要一套流水線化的能力,來保證研發流程的大批pipeline穩定高品質交付。

下面介紹下DevOps中如何構建高水平全面的測試能力。

  1. 文化、流程、組織結構、技術發生變革,對測試提出新要求

· DevOps文化對測試帶來的新要求(文化)

為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要求企業的產品快速迭代,柔性應對使用者需求,滋生了DevOps。

《持續交付2.0》中,作者將DevOps簡化概括為2個環:價值探索和快速驗證。

價值探索是快速發現和識別外部客戶的真實需求,為其創造價值點。"快速驗證環"要求企業在找到業務問題制定業務目標後,快速實現和落地價值點。

測試屬於"快速驗證環",過程中要求開發/測試/運維的角色緊密配合,高效高質地落地驗證新特性。

· 在DevOps中構建測試工作的難點(流程)

在DevOps趨勢下,測試部門從原先的大量集中測試,變成了高頻快速測試。

原先大部分企業採用純手工測試的方式,從根本上無法適應DevOps的高頻快節奏需求。滋生了對自動化測試的訴求。

· 頭部企業測試部門的現狀(組織架構)

· 人力外包比重高:

金融/通訊/航空等大型企業的外包人力與正式人力之比,往往超過5:1,人員流動性高,素質參差不齊。對工具和系統的穩定性和使用門檻提出要求。

· 從集中到分散又迴歸集中:

企業初期業務較為單一,測試需求歸攏到統一的測試部門。

隨著企業業務的擴充,為了快速滿足各個業務的測試訴求,將測試人員直接放到各個業務組,實現業務內快速開發測試釋出。

業務量更加龐大後,避免分散研發使各個業務組重複陷入低階別的研發活動,產生技術豎井,為實現技術資產的繼承積累,研發流程從分散開發趨向於基於中心化的基礎設施開展,也就是現在常說的"中臺"概念。測試工作也因此產生變化。除了測試各個業務的具體功能本身,也需要對基礎設施本身的質量,以及各模組專項能力做統一的測試,確保整體的健康度維持在一個可控的標準。因此,又產生了集中化的測試需求。

文化、流程、組織架構,以及新技術(容器技術等)多重力量,助推測試的敏捷化。

基於DevOps對測試提出的新要求,市面上也越來越多自動化測試的工具,開發者面對大量工具系統,往往需要經驗和時間成本去篩選:

問題一:在哪些環節加入測試?各個環節適用什麼型別的測試來保障該環節質量?

問題二:在人員結構和組織架構等約束條件下,各環節選取什麼樣的測試方法和工具?

下面我們們一一來分析這些問題。

問題一、測試可以滲透到哪些環節

在DevOps文化中,強調打破不同職能之間的隔閡,對於測試部門而言,意味著測試活動的"左移"和"右移",從需求分析到產品上線,各個環節把控質量。在一些偏研發和偏運維的環節,測試人員可以幫助建立整套質量評體系和工具組,來保障上下游的整體質量。

例如在開發編碼環節,主要是單元測試和code review。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這個工作主要是研發人員在做。測試需要做的事,推動這個環節的質量意識,幫助開發同學搞定單元測試和code review的工具和結果記錄,做到有跡可循。

測試時間提前:測試不再等開發結束後再測試,而是將測試時間穿插在開發階段,減少測試時段的長度

單元測試提前:開發每完成一個模組的編碼,先對本模組進行單元測試,業務邏輯比較清楚,不需要重新回顧,效率較高

單元測試有據可依:測試在開發進行單元測試前提供每個模組的用例設計,供開發參考,使得單元測試更全面

單元測試review:每個模組單元測試完成後,測試進行單元測試review,使得單元測試更全面,程式碼質量更高;同時發現程式碼或單元測試的問題開發及時修改,不需要打包,縮短提測試時間

開發與測試密切合作:每一模組都需要開發和測試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測試和開發的合作更加密切,開發的測試水平提升更快,測試閱讀程式碼的能力也會進步很快

測試工作量和測試周期減少:由於單元測試很充分,所以每個job的測試可以省去,只做整合|聯調測試,大大減少了測試工作量和測試時間,從而縮短整個專案週期

問題二、在人員結構和組織架構等約束條件下,各環節選取什麼樣的測試方法和工具?

· 測試管理

管理工具的目標是提升效率和協同性。市面上已經有非常多成熟的管理工具。如果是業務比較複雜的超巨企業,測試部門更關注的是對於不同測試管理系統的適配性。

舉兩個例子,以下兩張圖,分別是技術積累做的非常不錯的兩家企業測試部門的流程,差異比較明顯。

這種實際環境下,對測試管理平臺靈活性的要求就很高。

· 工作流程靈活可配置

· 可整合現有管理系統

· 過程/結果的視覺化

目前我們平臺支援按工作流來組織測試計劃,並分配任務,專案進度、人力分配視覺化跟蹤。

測試本身也是一條流水線,支援使用者向右無線擴充套件測試環節;每個測試環節支援向下無線擴充套件"測試任務項。

同時,平臺支援jira/tapd等管理系統的整合,需求和缺陷打通。指令碼方面支援打通git和svn,直接同步指令碼到WeTest測試平臺。

· UI測試

UI測試是門檻最低,最常見的一種測試型別。一般在功能驗收,以及專項測試階段比較常用。UI測試有web端和移動端。web端的測試主要以selenium框架為主。市面上也有比較通用的錄製回放工具。移動端的UI自動化測試由於裝置型號多而雜,給測試部門帶來更大的挑戰,近幾年出現的移動端測試框架也越來越多。

之前提到組織架構裡外包比重較高,因此,UI自動化測試工具的使用門檻一定要低。業界有較多的指令碼錄製回放工具。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發現這些工具有以下弱點

· 元素識別困難

金融行業的亂序密碼盤和防截圖安全控制,把很多用例擋在門外。實際上大多數亂序密碼盤的問題都是可解決的。

· 指令碼回放成功率低

魯棒性低:順序流的指令碼,回放時只要有1個步驟未按預置流程走下去,就會卡住,後面的指令碼就白搞了。

適配性低:錄製的指令碼在不同的裝置上,由於解析度和尺寸的不同,導致無法回放。這就對工具的識別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是簡單的座標識別。

· 易用性差,影響效率

很多指令碼錄製工具為了提升識別效率,採用影像+控制元件雙重識別。影像識別過程往往需要使用者框選出需要識別的區域。大大降低了錄製指令碼的效率。也提升了工具使用的門檻。我們期望一種無感知的錄製工具。使用者在手工測試過程中順便把指令碼錄製了。

這些點,我們自研的小工具UITrace都解決了。目前這款工具也是WeTest用於交付相容測試任務的主要工具。

除工具問題外,由於移動端UI測試涉及到大量裝置的運維管理,在穩定運營的基礎上,有效降低運維成本,提升運維效率,是進行日常UI測試的前提。對於硬體的運維,WeTest在管理上萬臺裝置的過程中,總結出43條運維規則,自動識別和秒速處理"開發者模式誤觸關閉""記憶體佔滿""熄屏鎖屏"等問題。保證機房7x24小時穩定執行,實現1個運維人員可管理上千臺裝置的效果。

· 介面測試

介面測試是一項價效比很高的測試活動,介面相較於UI,變化不大,較為穩定。介面測試主要關注以下幾點。能把這些點都做足,基本上可以cover90%以上的需求。

· 適配性:支援的協議/報文格式範圍更全面(例如近幾年興起的dubbo/grpc/trpc,以及經典的http/https,WeTest平臺均可支援)

· 兼顧易用性和管理能力:既要像postman一樣實時除錯,又可以支援用例管理,測試任務,報告管理的管理功能,便於複用和進行歷史追溯。目前WeTest平臺可以滿足需求

· mock能力:可按需求定製mock規則

· 自動生成用例組織測試的能力:提供了fuzz 安全測試:支援隨機填充、SQL隱碼攻擊、XSS攻擊、OS命令注入等攻擊模擬指令碼的自動生成和執行。

· 預處理指令碼coding能力:靈活地進行邏輯控制

· 上下游鏈路整合:支援鏈路性的介面測試,而不僅僅測試單個介面。前序介面輸出作為後續介面引數輸入

· 壓力測試

若出現伺服器當機,業務會陷入癱瘓;若延遲較高,使用者感受也會受明顯影響,造成口碑下滑。伺服器壓力測試,主要關注以下幾點:

· 併發量:併發量大且穩定是基礎要素,是做壓力測試的前提條件。目前WeTest併發量可達百萬級別。

· 模擬真實場景:WeTest支援通過介面傳參構建上下文鏈路場景,模擬真實環境下的各個介面併發量。

· 相容各類指令碼:jmeter/fiddle等主流指令碼框架

· 支援coding模式,多種協議和語言,便於靈活地構建測試場景。

· 監控維度科學、全面:覆蓋TPS、響應時間、收發包量等種基礎效能指標及程式級伺服器等14項資料,見下方WeTest壓測報告截圖。


· 其他

除了解決上述工具和系統的問題,我們在流水線上要有設定質量紅線的意識

質量紅線不僅被用來保證轉測/釋出的質量,還被用來保證Git工作流的程式碼質量。避免低質量程式碼進入進入下一個環節,浪費下游測試資源,舉例如下

微信MR過程觸發WeTest門禁

騰訊WeTest平臺服務於質量領域超過10年,擁有豐富的多行業(包括金融、遊戲等)測試經驗。2019年正式推出私有化部署解決方案,致力於服務對私密性、安全性有更高要求的企業,幫助企業打造屬於自己的質量中臺。

歡迎訪問頁面,檢視解決方案介紹:https://wetest.qq.com/solution/private?from=testerhome_content_private

Testerhome用這個

https://wetest.qq.com/solution/private?from=others_content_private

其他渠道用這個

效能測試技術交流群:720150565

檢視PerfDog詳情:https://perfdog.qq.com/?ADTAG=media.dev_websit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