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Python類的多重繼承那裡糾結了好久,在提問版塊提了個問題探討了探討(連結)才完全搞明白,現在把類的特性整理下,供以後參考
正文
首先得說明的是,Python的類分為經典類 和 新式類
經典類是python2.2之前的東西,但是在2.7還在相容,但是在3之後的版本就只承認新式類了
新式類在python2.2之後的版本中都可以使用
經典類和新式類的區別在於:
- 經典類是預設沒有派生自某個基類的,而新式類是預設派生自
object
這個基類的:
1 2 3 4 5 6 |
# old style class A():pass # new style class A(obejct):pass |
2.經典類在類多重繼承的時候是採用從左到右深度優先
原則匹配方法的..而新式類是採用C3演算法
(不同於廣度優先)進行匹配的
3.經典類是沒有__MRO__
和instance.mro()
呼叫的,而新式類是有的.
為什麼不用經典類,要更換到新式類
因為在經典類中的多重繼承會有些問題…可能導致在繼承樹中的方法查詢繞過後面的父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class A(): def foo1(self): print "A" class B(A): def foo2(self): pass class C(A): def foo1(self): print "C" class D(B, C): pass d = D() d.foo1() |
按照經典類的查詢順序從左到右深度優先
的規則,在訪問d.foo1()
的時候,D這個類是沒有的..那麼往上查詢,先找到B,裡面沒有,深度優先,訪問A,找到了foo1(),所以這時候呼叫的是A的foo1(),從而導致C重寫的foo1()被繞過.
所以python引入了新式類的概念,每個基類都繼承自object
並且,他的匹配規則也從深度優先
換到了C3
C3演算法
C3演算法是怎麼做匹配的呢..在問答版塊上面討論之後,歸結如下:
C3演算法的一個核心是merge
.
在merge列表中,如果第一個序列mro的第一個類是出現在其它序列,並且也是第一個,或者不出現其它序列,那麼這個類就會從這些序列中刪除,併合到訪問順序列表中
比如:(引用問題中zhuangzebo的回答@zhuangzebo)
1 2 3 4 5 6 |
class A(O):pass class B(O):pass class C(O):pass class D(A,B):pass class E(C,D):pass |
首先需要知道 O(object)的mro
(method resolution order)列表是[O,]
那麼接下來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mro(A) = [A, O] mro(B) = [B, O] mro(C) = [C, O] mro(D) = [D] + merge(mro(A), mro(B), [A, B]) = [D] + merge([A, O], [B, O], [A, B]) = [D, A] + merge([O], [B, O], [B]) = [D, A, B] + merge([O], [O]) = [D, A, B, O] mro(E) = [E] + merge(mro(C), mro(D), [C, D]) = [E] + merge([C, O], [D, A, B, O], [C, D]) = [E, C] + merge([O], [D, A, B, O], [D]) = [E, C, D] + merge([O], [A, B, O]) = [E, C, D, A, B] + merge([O], [O]) = [E, C, D, A, B, O] |
然後還有一種特殊情況:
比如:
merge(DO,CO,C)
先merge的是D
merge(DO,CO,C)
先merge的是C
意思就是.當出現有 一個類出現在兩個序列的頭(比如C)
這種情況和 這個類只有在一個序列的頭(比如D)
這種情況同時出現的時候,按照順序方式匹配。
新式類生成的訪問序列被儲存在一個叫MRO的只讀列表中..
你可以使用instance.__MRO__
或者instance.mro()
來訪問
最後匹配的時候就按照MRO序列的順序去匹配了
C3和廣度優先的區別:
舉個例子就完全明白了:
1 2 3 4 5 6 7 |
class A(object):pass class B(A):pass class C(B):pass class D(A):pass class E(D):pass class F(C, E):pass |
按照廣度優先遍歷,F的MRO序列應該是[F,C,E,B,D,A]
但是C3是[F,E,D,C,B,A]
意思是你可以當做C3是在一條鏈路上深度遍歷到和另外一條鏈路的交叉點,然後去深度遍歷另外一條鏈路,最後遍歷交叉點
新式類和經典類的super
和按類名訪問
問題
在經典類中,你如果要訪問父類的話,是用類名來訪問的..
1 2 3 4 5 6 7 8 |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B" A.__init__(self) #python不會預設呼叫父類的初始化函式的 |
這樣子看起來沒三問題,但是如果類的繼承結構比較複雜,會導致程式碼的可維護性很差
..
所以新式類推出了super
這個東西…
1 2 3 4 5 6 7 8 |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B" super(B,self).__init__() |
這時候,又有一個問題:當類是多重繼承的時候,super訪問的是哪一個類呢?
super實際上是通過__MRO__
序列來確定訪問哪一個類的…實際上就是呼叫__MRO__
中此類後面的一個類的方法.
比如序列為[F,E,D,C,B,A]
那麼F中的super就是E,E的就是D
super
和按照類名訪問
混合使用帶來的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A" print "leave A" class B(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B" print "leave B"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C" super(C, self).__init__() print "leave C" class D(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D" super(D, self).__init__() print "leave D" class E(B, C):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E" B.__init__(self) C.__init__(self) print "leave E" class F(E, D): def __init__(self): print "enter F" E.__init__(self) D.__init__(self) print "leave F" |
這時候列印出來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enter F enter E enter B leave B enter C enter D enter A leave A leave D leave C leave E enter D enter A leave A leave D leave F |
可以看出來D和A的初始化函式被亂入了兩次!
按類名訪問
就相當於C語言之前的GOTO
語句…亂跳,然後再用super
按順序訪問..就有問題了
所以建議就是要麼一直用super
,要麼一直用按照類名訪問
最佳實現:
- 避免多重繼承
- super使用一致
- 不要混用經典類和新式類
- 呼叫父類的時候注意檢查類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