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ostman的使用
介面文件
含有介面的URL、請求方法、請求頭、請求引數、返回引數的文件。
postman的基本操作
所有的請求頭都要寫在headers中;
介面的請求型別為post時,輸入的引數寫在body中,
介面的請求型別為get時,輸入的引數寫在params中,
get型,直接在URL中新增引數
?後面是引數,key=value,&並列符號
介面常見的狀態碼
狀態碼 | 含義 |
---|---|
200 | 正常 |
400 | 錯誤的請求(客戶端傳送的引數格式不正確) |
404 | 找不到對應的介面地址(url寫錯) |
405 | 介面型別不正確 |
500 | 介面執行異常(程式碼出錯) |
環境變數的應用
環境變數分為全域性環境和區域性環境
使用環境變數可以減少複製貼上的操作次數
新增區域性變數
呼叫環境變數,使用{{}}對環境變數進行引用
postman對介面進行測試的方法
1、保證每個介面可以正常使用
2、把所有的介面,按照不同的業務流程串起來,並跑通
3、對每個介面進行單獨的測試
4、輸入的資料與資料庫中的資料做對比,才可以判斷介面是否傳送成功資料
用postman進行簡單的介面自動化測試
Pre-request Script 這裡面寫的指令碼是用來操作請求前的各種引數的
Tests 這裡寫的是用來控制響應的結果的
自動獲取token
在tests中用JavaScript編寫指令碼
//獲取響應的資料然後儲存到jsonData中
var jsonData = pm.response.json();
//獲取token的值
var token = jsonData.data.token;
//把token儲存到環境變數中
pm.environment.set("token",token);
斷言
編寫程式碼時,我們總是會做出一些假設,斷言就是用於在程式碼中捕捉這些假設。程式設計師相信在程式中的某個特定點該表示式值為真,可以在任何時候啟用和禁用斷言驗證,因此可以在測試時啟用斷言而在部署時禁用斷言。同樣,程式投入執行後,終端使用者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重新啟用斷言。
斷言的作用是實現自動判斷,如果不滿足條件,程式碼就自動終止執行。
斷言一般寫在最前面。
判斷介面是否執行正常的斷言
//斷言,狀態碼是否為200
pm.test("判斷輸入正確的賬號密碼登陸成功", function () {
var jsonData = pm.response.json();
pm.expect(jsonData.status).to.eql(200);
});
相關文章
- Scrapy框架的使用之Scrapyrt的使用框架
- ActiveMQ的使用及整合spring的使用例項MQSpring
- Docker框架的使用系列教程(四)容器的使用Docker框架
- Urllib庫的使用一---基本使用
- ECharts的使用Echarts
- DbVisualizer的使用
- Typeof的使用
- iview 的使用View
- Trait 的使用AI
- lombok的使用Lombok
- MybatisGenerator的使用MyBatis
- valueForKeyPath的使用
- ThreadLocal的使用thread
- elasticsearch的使用Elasticsearch
- CoreData的使用
- joomla的使用OOM
- sqlmap的使用SQL
- echars的使用
- SVG 的使用SVG
- FlowableAPI的使用API
- pycnblog的使用
- netcat的使用
- jextract的使用
- pinia的使用
- pip 的使用
- DBV 的使用
- Docker的使用Docker
- Promise的使用Promise
- SVN的使用
- EndNote的使用
- git的使用+Git
- git 的使用Git
- Bootstarp的使用boot
- GRPC的使用RPC
- Maven的使用Maven
- Scanner的使用
- @ModelAttribute 的使用
- mysql的使用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