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HTML5

dojo-lzz發表於2015-12-24

  如果有非技術人員問你,HTML5是什麼,你會怎麼回答?

  新的HTML規範。。。

  給瀏覽器提供了牛逼能力,幹以前不能幹的事。。。(確切地說應該是給瀏覽器規定了許多新的介面標準,要求瀏覽器實現牛逼的功能。。。 這裡感謝紅楓一葉)

  給瀏覽器暴露了許多新的介面。。。

  加了很多新的效果。。。

  問的人其實並不明白他想問的真正問題,回答的人貌似明白,但又好像少了點什麼。牛逼的能力、新的介面、炫酷的效果,首先回答的人自己就是暈暈乎乎。什麼是HTML、什麼是CSS、什麼是DOM、什麼是JavaScript,大部分的前端開發每天都在用這些,但很少會有人去思考一下他們之間的關係。

  首先,HTML的全稱是超文字標記語言,是一種標記形式的計算機語言。將這種標記語言給專門的解析器,就能夠解析出一定的介面效果。瀏覽器就是專門解析這種標記語言的解析器。我們說他最終的效果是在螢幕上展示出特定的介面,那麼瀏覽器肯定要把一個個的標記轉換成內部的一種資料結構,這種資料結構便是DOM元素。比如,一個<a>標籤在瀏覽器內部的世界中就是一個HTMLAnchorElement型別的一個例項。

  一個HTML檔案就好比用超文字標記語言寫的一篇文章,文章通常是有結構的,在瀏覽器眼裡它就是DOM。DOM描述了一系列層次化的節點樹。(但這時候的DOM還是存在於瀏覽器內部是C++語言編寫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當人們不在滿足簡單的顯示文字,對於某些文字需要特殊強調或者給新增特殊格式的需求,慢慢的冒了出來。面對人們需要控制顯示效果的需求,最先想到的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加標記。加一些樣式控制的標記。這時候就出現了像<font>、<center>這種樣式控制的標記。但是這樣一來,所有的標記就會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說我是什麼,一種是說我怎麼顯示。這還不是大問題,標記簡單,但是瀏覽器要解析標記可就不那麼簡單了。想一想,這樣乾的話DOM也就要分成兩大類,一類屬於描述元素的DOM節點,一類屬於描述顯示效果的DOM節點。一個DOM節點可能代表一個元素,也可能是代表一種顯示效果。怎麼看都覺得彆扭呀。

  最後人們決定廢棄樣式標籤,給元素標籤新增一個style特性,style特性控制元素的樣式(最初的樣式宣告語法肯定很簡單)。原來的樣式標籤的特性,現在變成了樣式特性的語法,樣式標記變成了樣式特性。這樣邏輯上就清晰多了。那麼問題來了:

  • 一篇文章如果修辭過多,必然會引起讀者的反感。如果把元素和顯示效果都放在一個檔案中,必然不利於閱讀。
  • 如果有10個元素都需要一個效果,是不是要把一個style重複寫十遍呢
  • 父元素的設定效果對子元素有沒有影響,讓不讓拼爹
  • 。。。。。。。。。

  類似的問題肯定有很多,所以出來了CSS,層疊樣式表,帶來了css規則、css選擇器、css宣告、css屬性等,這樣以來就解決了以上痛點。標記語言這層解決了,但是瀏覽器就不能幹坐著玩耍了,必然得提供支援。所以瀏覽器來解析一個靜態html檔案時,遍歷整個html文件生成DOM樹,當所有樣式資源載入完畢後,瀏覽器開始構建呈現樹。呈現樹就是根據一系列css宣告,經歷了層疊之後,來確定一個個個DOM元素應該怎麼繪製。這時候其實頁面上還沒有顯示任何介面,渲染樹也是瀏覽器記憶體裡面的一種資料結構。渲染樹完成之後,開始進行佈局,這就好比已經知道一個矩形的寬高,現在要在畫布量一量該畫在哪,具體佔多大地方。這個過程完了之後就是繪製的過程,然後我們便有了我們看到的顯示介面了。

  給標記加點效果的問題解決了,歷史的車輪又開始前進了。慢慢的人們不再滿足簡單的顯示效果,人們希望來點互動。那個時候寫HTML的大部分並不懂軟體開發,開玩笑嘛,我一寫活動頁的你讓我用C++?C++幹這事的確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那正規軍不屑乾的事就交給游擊隊吧,這時候網景公司開發出了JavaScript語言,那時候的JavaScript根本沒有現在這麼火,一土鱉指令碼語言,哪像現在這麼牛逼哄哄統一宇宙。

  JavaScript本是執行在瀏覽器的語言,HTML文字是靜態的,不可能讓JavaScript修改靜態檔案,但可以跟瀏覽器內部打交道。可是這個時候的DOM並不是今天的DOM,他們是C++物件,要麼把JavaScript轉換成C++指令操作這些C++物件,要麼把這些C++物件包裝成JavaScript原生物件。歷史選擇了後者,這時候也就標誌著現代DOM的正式誕生。不過歷史有時候會出現倒退,歷史上總會出現幾個奇葩,比如IE,IE奇葩他全家,包括Edge!

  馬克思是個江湖騙子,但恩格斯是個好同志。自然辯證法與歷史唯物主義是好東西。從歷史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CSS、DOM、JavaScript的出現於發展最終的源頭都在HTML,超文字標記語言。人們對web的需求最終都彙集在HTML上。所以只要歷史產生新的需求,最終的變化都首先發生在HTML規範上。

  當互動性不能在滿足人們需求時,web迎來了新的需求:webapp。要迎合新的需求,首先要改變的就是HTML規範,這個時候已有的HTML4.0,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HTML5迎著歷史的需求,經過八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在2014年正式定稿!HTML5肯定是要加入新標籤,然對於傳統HTML而言,HTML5算是一個叛逆。所有之前的版本對於JavaScript介面的描述都不過三言兩語,主要篇幅都用於定義標記,與JavaScript相關內容一概交由DOM規範去定義。而HTML5規範,則圍繞著如何使用新增標記定義了大量JavaScript API(所以其中有一些API是與DOM重疊,定義了瀏覽器應該支援的DOM擴充套件,由此可以看到HTML5也必定不是HTML的最終版)。

  後記—— 本文只是一個旁觀者以線性的方式來翻閱HTML的發展史,但歷史更像是晴空上突然的晴天霹靂,一聲過後,有人哀嚎遍野,有人高歌入雲。以此紀念曾紅極一時的Silverlight、Flex,以此紀念廣大一線開發者活到老學到老的不懈精神、曾經耗費的精力、曾經逝去的青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