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是圍繞使用者來展開工作的。使用者量和使用者增長快是每一個App追求的目標方向,也是企業商業變現的基石。

對運營來說,掌握資料分析能力能為運營提供大量支援,但拿到資料後運營到底該怎麼看?如何通過資料分析找到使用者增長之路?為此我們採訪了Top20的運營大佬們,將觀點整合為您呈上:

使用者資料怎麼看?

很多的產品經理看使用者資料基本有三個層次:

看到第一層:看總量

看到第二層:看構成

看到第三層:看行為

先說第一個層次,這個是最簡單的:

1看到第一層:看總量

眾所周知,DAU是每天的活躍使用者數。如上圖這個例子,我的App105,000DAU,同比增長5%這是第一層的看法。

這種看使用者的方式是在移動網際網路中最普遍的,也是一種最通用的語言。但這有個問題,即:這種看DAU的方式,沒辦法細分和拆解原因,並沒有辦法把資料落到實際的工作上。

為什麼呢?因為DAU增長、下降都可能有很多原因構成。你看到DAU資料,其實並沒有辦法來精確地把握:你的使用者到底是漲了?做得好了還是不好?

2看到第二層:看構成

其實第二層比第一層更好一點,第二層要看構成。

瞭解構成的方式,可能還是從DAU出發。我們知道DAU這個“105000”是由一部分新增,還有一部分的流失共同構成的。在這個案例裡面,新增是10000,流失是5000,所以比過去的同期增長了5%

這種方式比上一個方式要好一點,因為它能看到這個流動的構成,即雖然DAU值漲了5%,但其實流失和新增是兩個不同環節的要素。所以新增有很多的對映點,當我們看到新增變化的比較大,那可能跟新引入的客戶,或者跟使用者啟用的使用率,都會有一定關係;如果流失比較高,那可能是產品粘性出了問題。

從上面這個案例可以看到,流失的增長比例會更高一些,所以流失就是主要的問題。

我們遇見過絕大部分的產品經理和開發者,基本都會看第一層(總量)和第二層(構成)。做的比較好的會從到(構成)更細緻的往下看,比如:使用者構成的增長和下降多少?第二層比第一層好在什麼地方?

這確實可以找到一些更具體的工作點。至少我們知道是做新增,還是應該做流失。

但這也有問題,是什麼呢?比如5000105000,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它們是誰。可能今天有5000的流失客戶,這已經是一個固定的結果(已經流失掉了)。但想要做應用,我們希望做的是什麼?是使用者不流失。

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想要這個挽回流失使用者是非常困難的。但想要使用者不流失,需要怎麼做?你需要更早地預知這個使用者未來可能會有流失風險。

新增也一樣,因為我們是活躍的新增,裡面很多問題是說使用者的使用頻次並不高,可能每個使用者每週用一次App,所以我們在看DAU的時候並不好看。而這個行為是使用者習慣所導致,所以這種視角來看構成的方法,其實並沒辦法找到是什麼原因來影響了這些事。

接下來我們要說第三層,應該怎麼來看使用者?

3看到第三層:看行為

第三層,我們就要看行為。這裡其實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概念,大家需要注意:第三層當中,我們本質上並不是在看使用者,而是使用者怎麼看我們,我們需要把每一個使用者單獨拎出來。

比如上圖的這個例子,使用者是怎麼來看這個App呢?

使用者A:每天都在使用,所以對他而言,這就是一個高頻次的應用;

使用者B:只有在部分的時間裡面有所啟動;

使用者C:幾乎都沒有啟動過。

所以第三層,我們要看行為。從行為方式來識別我們的使用者,到底使用者是怎麼來看這個App應用的。當我們找到這層之後,比前兩層的好處是什麼樣呢?

其實,我們可以真正地找到答案:

第一,到底是誰?AB還是C,哪一個使用者對我們是有更高價值或者更忠誠。

第二,可以根據行為路徑做未來預測和預知的。所以,我們可能發現這個客戶之前經常使用的應用,後續慢慢不再用了。原來每天都用,後來變成每週用一次,這就是一些流失風險的徵兆。

所以第三層要看行為,或者說是看使用者怎麼看我們的App。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真正地識別我們的App,從而回答一開頭的問題,到底有多少使用者?

使用者A是我們的使用者嗎?大家可能覺得是。

使用者B是嗎?畢竟還啟動一次。可能是。

使用者C是不是?就不好說了。它可能是流失的,可能只是因為用的頻次比較低。

在這裡面,我們至少能知道每一個使用者到底是什麼樣子,所以可以看到有高頻使用者,有普通使用者,可能還要流失沉默或者一些準流失的使用者。

迴歸使用者,是在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裡面,每一個應用、每一個產品經理或者運營人都需要考慮的問題,即:使用者到底怎麼來看我們?

所以現在跟大家聊具體的方式,即怎麼來找到自己的這個使用者增長之路。

如何找到使用者增長之路?

其實簡單說,就三步:

第一個叫看見;

第二個叫讀懂;

第三個叫放大。

接下來我們挨個跟大家說一說,首先是看見:

1、看見:識別使用者價值

看見,看的是什麼?我們看的是使用者價值。如果想看清使用者價值,就涉及到兩個問題:

問題1 :怎麼來度量使用者的價值?

RFM模型是用來度量使用者價值的一種比較常見方式。它由三個因素構成:

第一個是最近一次價值行為,當然價值是什麼?可能你就要來定。

第二個是價值行為的頻率,比如說剛才看的前面一個例子,如果我們認為使用者啟動對我們來說有很高的價值,那它的啟動頻率就是我們在評論當中所衡量。

第三個是價值的累積貢獻度。如果在剛才的例子裡面,就是使用者累計啟動過你的App多少次。它在這裡面,我們中間這條頻率標藍了。為什麼?我要跟大家特別強調一點,移動網際網路的圈子或者產品,特別重要的就是頻率,這也是後移動網際網路一種典型的特徵。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知道RFM模型在傳統行業中也會被用來衡量使用者價值的。但後移動網際網路的特點是什麼?就是使用者的耐心很差。我們沒有辦法通過使用者上一次、最近一次啟動,或者曾經用過多少次來判斷它會不會被別人搶走。

後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特點,就是你今天可能還很受這個使用者的重視,很受他的歡迎;但是轉過頭之後,他看到一個新的由競爭者做得比你可能在某一方面好一點點,立刻就轉頭了。

所以價值行為的頻率是在移動網際網路裡面特別重要的一個因子,需要在每一部分當中都有所衡量。而計算價值的方式,就是這個RFM模型。

問題2:什麼樣的環節是我們度量的價值?

這涉及到一個價值環節的問題。其實所有的App應用當中這個價值,主要就分為三大類:啟動、浸入、轉化。

第一類最簡單的,叫啟動。

啟動是每一個使用者都會對App產生的一種價值定義,而會自啟動,就對你的App有一個價值。

為什麼說有價值呢?簡單說,你的估值其實就跟這個有關係。比如DAU有多少;這個企業賣多少錢……都是跟這個有關的。所以,啟動是第一層價值。

但是,啟動並不能標識這個使用者對你的真正價值貢獻和粘性。所以,啟動往往是衡量比較初級、相對錶層一點的方式,而且它很重要。

第二點的方式叫浸入,即我的使用者跟我的實際互動粘性有多高。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做電商的APP,它的互動粘性是什麼?就是這個使用者在你的APP上多元逛街。我們知道購買這件事是需要大量的逛街行為之後才做出購買決策,如果沒有逛的行為,那肯定沒有買的行為。所以浸入這一點就是指的互動粘性,它並不一定是最終給你產生價值。比如說交錢,交會費,買商品,是這些行為之前的前置步驟。

第三個是轉化過程。轉化過程比較簡單,其實指的就是剛才說的,我們會有一個付款的過程,可能是變成會員,或者是電商裡面購買的行為。

但這個價值環節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點:

需要根據你的商業模式來決定到底哪個是你的價值環節。它的發展,決定哪一個環節是你現在階段裡面最重要的價值因素。如果你是一個初創型的公司,或者你可能是一些第三方付費的這種商業模式的公司,那可能前兩者就非常重要,即啟動和進入環節;但如果你是已經相對偏成熟一點了,有自己的變現能力,你是C端付費的這種商業模式,那最後轉化和侵入環節就可能會更重要一些。

不論你發展到什麼階段,這三者都對你是有價值的。所以它的價值環節並不是一個取捨,是一個價值梯隊,可能這個價值更高一點,用這種方式價值衡量會更貼近業務結果一點,但另外兩者也非常重要。

2、讀懂:錨定業務關鍵

在這裡主要介紹三個計算模型:細分、漏斗、留存。

很多人都聽過這三個計算模型,但是對這三個模型的理解卻不一樣。

1)科學設定事件、屬性將資料結構化

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場裡,對事件進行埋點,通過事件細分去做分析,這個事情其實是非常痛苦的。在國內有兩句話非常簡便可以總結埋點:流程結構分事件;業務結構分屬性。

第一,流程結構分事件。比如把瀏覽商品頁,點選商品,購買設定一個事件,那麼:點選兒童服裝、兒童玩具都要分事件嗎?並不是!我們現在絕大部分的埋點都是把所有行為都埋成一個點選事件,但分析起來頭就大了。流程結構分事件,比如:電商場景,通過瀏覽,註冊,加購,購買是你的業務流程,在業務流程中的關鍵點就必須要分事件。

第二,業務結構分屬性。這裡繼續用兒童電商舉例,購買玩具,購買服裝、購買食品及尿布……這些是兒童電商的業務結構,會分為不同的業務組。代理公司是一組人,運營是另一組人。這種業務結構要分屬性,你可以將購買都設定為一個事件。買玩具,帶一個屬性叫玩具,買服裝,帶一個屬性叫服裝。

下面舉個例子,你可以看到一個token,他的業務結構是童裝,下面帶有價格,有購買者和銷售者,這個事件傳回來,就可以進行結構化分析。

2)巧用留存挖掘業務潛力

本質上,使用者留存是衡量的一個時間序列。比如我們平時說的留存是在七天之前訪問的使用者,在七天之後是否還有啟動,這是比較標準的留存。

自定義留存,我通過以下案例來闡述:

案例1:他想看看使用者在購買商品後,後續還會不會再次購買?會不會有商品瀏覽行為?所以他就選了回訪事件進入產品頁。買完東西之後,後續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使用者到底還會不會在瀏覽商品?通過這種方式將使用者圈出來,可以培養有價值的使用者。

案例2:除了第二次購買之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指標衡量業務模組的粘性。比如通過衡量會員利用率的黏性。使用者購買了會員之後,後續會不會真的收聽這個課程,這個是對會員粘性和再次續費可能性進行標識。

3)結合業務現狀科學定義漏斗

如何理解漏斗?

第一,漏斗是多入口下的序列監測。

我們有個客戶想通過漏斗分析頁面,他分析的場景是通過App進入後,會彈出促銷商品的頁面從而才可以進行購買。他設定漏斗的三步分別為:進入App點選促銷頁→點選購買。

這樣的漏斗有沒有必要?答案是:沒有必要!使用者只能通過唯一一條路徑進行購買,所以只要看這三個不同事件的點選量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設定漏斗。

漏斗是用在入口很多的地方,比如:你有很多渠道和路徑完成的購買,可能從A渠道、B渠道、C渠道購買,只有在來源路徑很多的時候,漏斗才有價值和作用。

第二,時間視窗的重要性。時間視窗指的是完成漏斗的週期,比如通過漏斗檢視在一個月裡完成瀏覽商品、加購、購買的使用者是誰?這種分析方式有很大的問題,因為這三個行為,中間可能隔了好幾十天,漏斗必須要設定一個週期,也就是在一定時間範圍:五分鐘、十分鐘、一個小時、一天都可以,這時候通過漏斗的分析,才是有意義的。

這裡我再舉個例子,還是剛才那個客戶,他做了一個個性化推薦演算法,引入了外部資料,完成了使用者的冷啟動,來看一看這個冷啟動的效果,來驗證使用者是不是對推薦的內容滿意?所以他使用的漏斗有兩步:

  • 進入商品頁。因為之前新使用者直接進來是不需要註冊,可以直接點選進入到產品頁,然後檢視產品頁面推薦內容;
  • 瀏覽的商品之後完成後面註冊。同時他設定了一個時間週期為60分鐘,如果他瀏覽了很多產品和頁面,進行了註冊,這就和冷啟動沒有轉什麼直接關係,也有與廣告投放有關。

3、放大:設計增長引擎

放大,其實就是通過複製使用者→複製路徑→複製習慣這三件事入手。

複製使用者,在引流時基於對超級使用者畫像分析,瞭解超級使用者的特徵,同時圈選出與超級使用者相似的人群,在外部進行人群圈選投放,通過新使用者來檢驗效果。

複製路徑,通過超級使用者對關鍵行為進行漏斗分析,瞭解他們的轉化路徑和關鍵行為;同時通過路徑分析調整產品引導,通過App推送或者應用外拉動,通過A/B test來檢視哪一個的路徑轉化更有效。

複製習慣,分析模型一般用的是留存和細分,留存是表示的是使用者習慣,通過分析超級使用者的習慣。比如:超級使用者對什麼活動有興趣,從而培養使用者的習慣,最終你會通過訊息推送和引導客戶進入產品頁之後,把那些並不是超級使用者的使用者培養成超級使用者。

來自:友盟全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