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幾個經常犯錯誤彙總

發表於2015-03-19

在我們平常程式設計中,時間久了有時候會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形成固有的程式設計風格,但是有些地方是需要斟酌的,即使是一個很小的錯誤也可能會導致昂貴的代價,要學會善於總結,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儘量不再犯同樣錯誤,注重程式設計之美,程式碼的優雅,總結幾個平常經常犯的錯誤。

1、在C#程式設計中,字元型型別是最容易處理出錯的地方,代價是非常昂貴,在.Net Framwork中,字串是一個相當特別的引用型別,string本省就是一個不可繼承的密封類,但是它具有了值型別所應用的特點,但是它在CLR中記憶體還是儲存於託管堆之上,也就是說,當我們每次定義一個字串型別的時候,就在堆記憶體中開闢一端記憶體,而當我們字串被修改之後,它會建立一個新的記憶體,注意這裡的記憶體是不連續的,而是通過修改棧內地址引用而拼湊字串,不會改變源字串在記憶體中的地址,所以有些程式設計師總是喜歡使用這樣的方法格式化字串:

上述程式碼,使用了字串拼湊的方法,因為使用了多重串聯,因此會在記憶體中建立兩個不必要的字串垃圾副本。

其實在C#中,已經為我們提供了StringBuilder和String.Fromat來解決此問題,雖然他們可以實現同樣的功能,但是他們有質的變化,StringBuilder在記憶體中開闢的是一段連續記憶體,當增加新字串時候,它會在棧中指向的同一個堆記憶體中連續存放字元,這就形成了效能的提升。所以我們將上面程式碼改成:

2、大多數開發人員都不知道內建的驗證資料型別的方法,如System.Int32,因此很多人都是自己實現的,其實這是不妥的,因為這些基本型別中都存在自己固有的型別驗證方法,下面這個就是自己實現驗證的一個字串是否是數值的程式碼:

雖然使用了try catch語句,這不是最佳的做法,更好的方法是下面使用Int.TryParse;

int.TryParse是更快、更簡潔的方法。

3、自己利用IDisposable介面手動釋放記憶體

在.NET Framework中,物件的處理和使用一樣重要,理想的方法是在使用完物件的時候,在類中實現IDisposable介面中的dispose方法進行記憶體的釋放,當然在.Net本身提供的垃圾回收機制(GC)中就提供了這樣的功能,在我們例項化類物件時,在類本身的解構函式中會呼叫dispose方法,GC在各級記憶體堆滿的情況下,自動檢查物件使用情況,去相應的釋放記憶體,但是執行在非託管平臺上的方法,需要我們自己手動釋放記憶體,比如我們常見的SqlConnection物件,也就有了下面的建立、使用和處理方法:

上述程式碼是大部分程式設計師會出現的程式碼,乍看沒啥問題,連線處理在最後一個程式碼中被明確呼叫,但是如果發生了一個異常,catch程式碼塊就被執行,然後再執行最後一個程式碼塊處理連線,因此在最後一個程式碼塊執行之前,連線將一直留在記憶體中,大部分我們會在此處記錄錯誤,一般涉及到IO操作,如果延時時間比較長的話,這個連線將在記憶體時間長時間停留。我們一個原則就是當物件不再使用的時候我們裡面釋放資源。

我們採用程式邏輯域來處理這個問題會更好:

當使用using程式碼快時,物件上的dispose()方法將在執行推出邏輯域的時候呼叫,這樣就保證了SqlConnection的資源處理被儘早釋放,當然這個方法也適用於實現IDisposable介面的類,當時個人不推薦這樣做,在非常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手動釋放,但是沒把握還是叫給.net系統釋放,因為本身類的解構函式就實現這個方法,當我們自己重寫後,反而會導致系統誤以為你自己定義了方法,而推遲釋放資源,有興趣可以研究下GC執行本質,假如能在第一代被釋放的記憶體,如果我們重寫dispose方法反而推遲到第二代記憶體堆中釋放,顯然是不可取的。

4、學會合理的管理公共變數,我們在系統中經常會濫用公共變數,沒有做到合適的封裝好。

在上面的MyAccount類中生命了一個AccountNumber公共變數,理想情況下,AccountNumber應該是隻讀的,不能讓外界修改,但是這裡MyAccount類卻沒有對它做任何控制。

宣告公共做法應該是使用屬性,如:

這裡我們封裝了AccountNumber公共變數,它變成了只讀,不能由呼叫者類進行修改。

5、巢狀的異常處理,有的開發人員喜歡在方法末尾加上處理的巢狀方法,如

如果相同的異常被處理多次,效能開銷將會增加。

我們的解決方法是讓異常處理方法獨立開來,如:

6、大資料量上使用Dataset和DataReader混用,當單表資料量很大的情況,使用DataSet是一種很不明智的選擇,應為DataSet是以DataTable記憶體形式存放資料量,一次性將資料拖入記憶體,當資料很大的情況下,這種方式是很吃記憶體的,相比DataSer,DataReader就顯得優雅很多,它是每次讀取一條資料,然後輪詢呼叫機制,但是也有它的弊端,就是相對長連線,但是對記憶體消耗而言這是有利的,當然DataSet在大部分應用場景下也是有自己的優點,充分解耦、一次性操作、領域模型操作等方面,兩者分情況分場景而用,這裡只是稍微提提,根據場景分析區別。

內容更正

原篇文章不動,感謝園友點評,更正幾處內容

1、第一條String型別記憶體消耗問題,舉的例子不到位,在字串數量少的時候效能沒有影響的,但就在.net Framwork平臺執行,分析應該就是此原理了。

現將老趙分析的結論歸結如下:

<1>對於字串數量比較少的情況(從資料上來看大約是5-6個),StringBuilder的效能並不比普通連線操作來的快。因此,在任何地方都使用StringBuilder是不恰當的做法。

參照:http://blog.zhaojie.me/2009/11/string-concat-perf-1-benchmark.html

另附效能比較原始碼同樣出自老趙博文,有興趣的園友可自行比較測試:http://www.cnblogs.com/zhijianliutang/archive/2011/12/17/2291323.html

2、類物件在使用完物件後並不是通過解構函式呼叫Dispose方法實現垃圾回收,Dispose是.net類庫提供的一個釋放記憶體的方法,供開發人員自行呼叫,它是通過Finalizer是供GC呼叫。

關於其他SQL隱碼攻擊、屬性公開知否妥當、自行呼叫Dispose方法釋放記憶體是否會推遲釋放等觀點都是分應用場景而言,算作拋磚引玉吧,非絕對。最後謝園友們指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