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篇文章不等於”2020年總結”,因為2020年還沒有完全結束,還有近兩個多月的時間。通常來說,我的2020年總結會在2021年初以及2020年末寫的,內容格式都是今年計劃完成情況+來年計劃制定等。
國慶假期遊山玩水了四五天,該玩的都玩了,沒玩的,等有時間了再計劃。
每年在某個特定的時候,總感覺要寫些什麼東西。
就像在2018年的時候,感觸非常深,寫下了這篇作為程式設計師的思考與反省,
再然後創業公司近兩年的經歷,寫下了這麼幾篇關鍵性的文章(對於我挺關鍵的):
創業公司這兩年
至於其它關於技術方面的,感興趣的,可以在我這個部落格地址上搜尋:
https://www.cnblogs.com/youcong/
我的文筆並不那麼好,有的時候寫起來有點題內不符合(標題和內容不一樣,當然了,我也嘗試過不斷改進,還是有效果的),但都是我的真情實感的流露和一些痛定思痛的經歷。
前文稍微囉嗦了一些,接下來進入正題:
一、我對技術的思考
記得在第一家公司的時候,我的技術棧是單薄的,就會前端(寫一些簡單的HTML、CSS、javascript等),再加主攻Java後端(Spring+SpringMVC+MyBatis+JSP),再加資料庫(MySQL)。
基本上能幹一些活,但這些活又不能太核心關鍵,太核心關鍵的寫不了。
那個時候我的思維比較狹隘,信奉”唯技術論”(技術高於業務,技術高於一切),那個時候之所以如此,關鍵在於接觸的太少,經歷的太少。
第一家公司是一家外包公司,專做CRM、ERP等之類的解決方案。在這家公司我做過運維、測試、專案實施等(其實間接也為我在第二家公司,也就是創業公司做準備)。那個時候,在我眼裡還是技術始終是第一位(只想埋頭弄技術寫程式碼,其它都不管)。
而後來到創業公司後,這個時候,全棧就是我的目標,因為創業公司資金有限,各方面都不是很完善,一個人常常身兼多職,就拿開發人員為例,我是做Java後端開發的,但在創業公司就要求我必須會寫前端,再然後,專案第一個版本釋出,為了確保領導試用時不出差錯,這個時候我們編寫好測試用例,然後按照業務流程一個個功能性測試和業務性測試,再然後釋出到公網環境對外開放(實際是對老闆那邊的員工開放,讓其體驗使用)。
在創業公司,我是開發、運維、測試、產品都做。但仍然有所偏重,技術仍然是第一位的,對於我來說,技術是產品的基石,沒有技術,產品僅僅是藍圖(其實後來想想,並非如此,業務才是基礎(包含商業模式等)->產品藍圖或原型->技術手段實現)。
在創業公司我做過物聯網平臺(智慧酒店、智慧門鎖、共享洗浴間等)、電商二次開發(類似淘寶、京東)、教育產品(程式設計教育為主)等三個領域的專案,除了教育產品稍有起色之外,其它全部死掉了。那個時候對我的打擊很大(不僅僅是我,整個團隊的士氣也很低下,大家對未來一切迷茫),一年零九個月的時間,沒有一個專案(除教育專案外)真正的實現盈利(盈利也意味著成功驗證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最初的時候,哪怕我身兼多職,我給自己的定位仍然是一名埋頭寫程式碼的程式設計師,而非產品的創造者(從產品的創造者角度來看,一方面如何讓產品更完善,另外一方面如何更好的提高使用者粘性,這需要不斷思考和實踐)。於是我放棄了對產品的思考,那個時候我覺得這是高層的事情(領導的事情),與我無關,拿一份工資,幹一份活(更何況做這麼多事情,還只拿一份工資)(大家可以思考這個問題,接下來下面的內容的可能會給出答案)。
再回到這個主題來,“我對技術的思考核心兩點”:
1. 業務是基礎,產品是藍圖,而技術是將藍圖變成現實的手段;
2. 技術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回顧人類歷史,很多技術創新發明都是在某個領域解決了什麼樣的問題,或者是在多個領域解決類似的問題)。
經過三家關鍵性公司的磨練,更加堅定了上述兩點(因為這兩點,讓一家創業公司(前教育saas公司)從弱小走向強大(年盈利幾十萬幾百萬到上千萬,有上市的潛力),也讓一家公司從有到無,從無到有,危機重重)。
因為上述列出的核心兩點(我對技術的思考):
使我不再刻意的去追求新的技術,當然了,作為一名技術工程師而言,我會不斷去學習新的技術,學習新的思想和理念。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再像過去那樣,因為學習一個新技術,就覺得自己很牛逼,沾沾自喜,似乎超過了N多人,我會更關注新技術優點特性(適應的業務場景是什麼)、缺點(沒有技術是完美的,都有缺點(包含侷限性)、設計理念和思想等。
簡單概括這幾年的專案技術架構經歷:
單體應用(外包、創業)->前後端分離實踐(創業)->變相微服務實踐(創業)->分散式微服務實踐初級(教育saas)->分散式微服務實踐全權把控(當前所在公司)
總的來說,走了很多彎路,填了很多坑。走彎路和填坑的原因,有很多。雖然都說,成長就是經歷,有些坑是無法避免的。但其實有不少是我自己的獨斷專制造成的,這一點我至今仍要反思(雖然目前沒有犯類似的錯誤,但我仍要反思,反思的目的,在於不能再走老路了,同時也是為了讓新路更加通順)。
二、我對學習的思考
人從出生就開始不斷學習,從走路到識字,再到獨立生活和工作,再到生兒育女等。
我在部落格園寫了800多篇的部落格文章,最開始我沒想寫這個:
- 覺得沒時間(最大的理由是工作太累不想寫,懶惰);
- 覺得沒意義沒價值(最大的理由是有很多現成的,人家寫好了,我為什麼還要寫呢,不想重複造輪子)。
一切源於我的導師,他當初給我說過這樣的話(導師說過話很多,我也記不清,但核心的意思是這樣的):
寫作的目的,不僅僅在培養形成解決問題的良性迴圈,同時更關鍵在於培養自己深度思考和善於總結的能力。
我的寫作和我的學習歷程很相近。我的部落格寫了800多篇文章,大多是技術學習和問題解決等內容,少部分是一些職業思考、讀書新的/筆記等內容。
我的寫作間接反映出我是一個持之以恆且熱愛技術、熱愛學習的人,但同樣也反映出我在學習過程中的很多不足。
以下是寫作中暴露的問題(這裡就不談寫的語句通順方面的問題):
1. 欠缺較為深度的文章;
2. 刻意練習過於簡單;
3. 讀書筆記欠缺自己的思考;
4. 解決問題類問題欠缺較為詳細的錯誤原因分析(為什麼會報錯,原因是什麼等,缺乏對錯誤原因的深究)。
1.欠缺較為深度的文章
深度的文章在於思考,思考的關鍵在於提問。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我覺得原因應該是因為提出問題能讓思維更加發散,思維發散能讓視野更加廣闊(因為它可以讓人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
深度的文章在於深度思考(思考的關鍵在於多提問)。
我的導師曾用《論語》中一句話,來概述我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的解釋如下:
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關於學習提問,很多人不知道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才是好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剛剛開始不應該執著於這個,越是執著,越難以落地。剛剛開始,應該在於做。就像我當初寫部落格那樣,如果我一昧的以高質量作為前提的話(而忽略自身實際情況),恐怕很難堅持到現在,任何事情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揠苗助長。
在寫的過程中,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有讀者朋友會提出一些問題啟發我思考,也有像我導師這樣的,指出我寫作欠缺深度。
2.刻意練習過於簡單
《異類》的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說過這樣的話: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不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以寫部落格文章為例,當初我在寫學習類的教程文章時,不乏有這樣的意識,“只要我將例子正常執行並寫出相應的步驟來,加上筆記記錄,我就能充分地掌握這門技術框架。”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然而並不是這樣。基於上述這種意識,我學習了Python和Node.js,我的學習步驟很簡單,例子敲一遍,正常執行出來,然後記點筆記,遇到錯誤,記錄錯誤。經過這樣的步驟,然後我覺得我掌握了。
當初沒被打臉,是因為當時沒人知道我會Node.js和Python,後來呢,因為要做一個線上測評(OJ),當時參考的OJ是一個青島大學的開源專案,於是我開始接觸,起初執行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用Docker一鍵就能啟動。但後來了,領導發話,要對其二次開發,二次開發意味著不僅僅要弄懂它的一些關鍵核心程式碼,同時也要加上我們自己寫的功能,當時我就懵逼了,這個該怎麼弄啊,於是只好翻看文件,原來這個青島OJ用的技術框架,主要還是Python的Django。也正是因為研究過程中,我才發現我對Python僅僅還是個小白,並沒有因為把教程敲了2~3遍就成了專家非常熟練和精通。
由此我發現我缺乏一個東西將新學的技術串起來,人的記憶是有限的,今天學過的東西,可能明天還記得一半,過了幾個禮拜不用,可能就全部忘光了。
於是我想起了導師當年對我說的一句話(還是跟部落格有關,但與寫文章沒有直接關係),做一個部落格系統。
做一個部落格系統,不僅僅能讓你將知識串起來,更能讓你在實踐中不斷熟練和提高(實踐中需要大量動手,更能加深印象,遇到問題並解決問題,不僅使你深刻理解該語言的特性,同樣也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後我更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就像當初沒有接觸過微服務框架那樣,我通過部落格系統來驅動學習,讓我更能深刻的理解該框架技術,同樣更能貼近實際應用場景,解決實際的問題。
部落格系統讓我的刻意練習更加精確,部落格系統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簡單在於你可以僅僅寫個CRUD(增刪改查),難的在於按照企業級產品應用來做(就像著名的WordPress那樣,雖然它看起來僅僅是一個CMS,但它豐富的外掛擴充套件,讓其可以是電商,也可以是視訊、論壇等,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在做一個企業級應用產品的過程中,它是很令人痛苦的,因為你作為一個產品的創造者而言,你必須要想清楚它做出來之後是什麼樣的,同樣你也必須關注跟你所做的類似的東西(但已經面向C端使用者)有哪些可以參考借鑑的(就像現在有很多電商平臺,難保他們不彼此借鑑彼此的優劣來改進產品)。
我的部落格系統斷斷續續做了好幾年了,從單體到分散式微服務,能用的技術都用了,我不否認當初有段時期僅僅是為了技術而技術。
另外說說我的部落格系統斷斷續續做了好幾年的原因:
- 模組單一,拆分為多模組;
- 技術太過單一,實踐新的技術;
- 業務大而全,寫不下去,沒有把握好部落格系統的本質,即CMS;
- 程式碼質量太差,中間斷層太多,牽一髮動其餘,改的太痛苦不如重構;
- 找到幾個參考物件,最後改成了一個四不像。
今年有段相對空閒的時間,於是進行了改造,以WordPress作為參考物件(不再追求大而全,把握核心本質),
訪問地址:
http://www.youcongtech.com/blog-portal
效果圖如下:
最近因工作繁忙,目前還不能面向廣大朋友們。目前該網站文章題材均是通過爬蟲技術獲取。
因為這個部落格系統,我在技術上的刻意練習不再是簡單、單一。隨著部落格的面世,我需要考慮使用者體驗、資料隔離穩定性、大資料量、類似於WordPress的豐富外掛和主題等,當然了,這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事情我會長期堅持下來的。
3.讀書筆記欠缺自己的思考
前面我說過,思考的關鍵在於提問。人在讀一本書的時候,通常會帶一些疑問,讀專業書籍如此,讀小說也是如此。即便剛讀的時候沒有疑問,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有了疑問,這個疑問比分說是故事人物之間的關係、專業書籍中丟擲問題等。
有段時間我感覺我即便讀了很多書,但所知甚少。就像我在部落格裡寫了大量的讀書筆記,就像如圖所示:
《演算法圖解》我讀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做了一些筆記,但仍覺得還是不知道。
最近總結了兩點原因:
- 沒有真正的思考(記錄書中關鍵話,然後一些術語名詞通過搜尋來記錄,沒有就關鍵話語展開疑問);
- 沒有把理論同實踐充分的結合起來(這需要實踐,後來在LeetCode刷題實踐才方覺有些收穫,知行合一)。
4.解決問題類問題欠缺較為詳細的錯誤原因分析(為什麼會報錯,原因是什麼等,缺乏對錯誤原因的深究)
800多篇部落格,有半數是關於遇到問題怎麼解決的。剛開始時,是照搬照抄,而後就是就錯誤資訊展開(錯誤原因、解決步驟/方案、參考連結等)。但後來發現解決問題的效率有些提高(比方說,公司小夥伴們遇到一些技術問題時,我對那些問題有些印象,然後我就讓小夥伴去我的部落格上搜尋即可,或者是有些技術小夥伴不會,但我之前應用過並記錄在我的部落格裡,小夥伴一搜,然後也能快速應用)。
但是呢?我發現有一點嚴重弊端。
那就是這些問題總會以一種形式到另一種形式轉變,實際上問題的本質是一樣的,以Java開發為例,用Spring全家桶總會遇到找不到Bean之類的錯誤,通常來說,一般是因為Service類,沒有加@Service註解導致的。但是最近我所遇到的並不是這樣的,哪怕@Service註解加上對應的業務類它還會報這樣的錯誤,這個問題最初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最後找到了原因,發現就是一段程式碼的問題(由於這段程式碼是公司的核心程式碼,這裡就不能公開了)。
由此發現很多問題其實都是一樣的,關鍵在於把握問題的本質,那麼如何把握問題的本質呢?
最關鍵的就是明確問題是什麼。就像剛才我舉的例子,找不到bean,原因並不是沒有加註解,而是一段程式碼導致的。很多開發人員(包括我)常常面對錯誤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沒有真正的理解問題到底是什麼,而僅僅的非常淺度的複製問題,然後百度或者google搜尋之類的。
那麼我們怎麼避免這樣的現象出現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耐心的把問題看全,通常報錯,IDE的控制檯會顯示那段程式碼那一行,看具體程式碼通常就明白了。最重要的是要把資訊看全,看全後,通常就能把握錯誤的關鍵資訊是什麼,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其實在看錯誤資訊的時候,腦袋裡也會不由自主的分析錯誤資訊,思考可能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錯誤資訊)。另外這對於學習技術,參考他人的部落格也有很大的啟發意義,如今網際網路上各種資訊非常全(也意味著非常雜亂而不繫統),這就需要呢學會如何篩選資訊,關鍵字搜尋很重要,還有一點就是識別資訊也很重要,比方說看一篇部落格,你如果要按照他寫的部落格實踐,最好還是從頭到尾看一遍,然後再決定是否這樣做,因為很多人寫部落格並不一定寫的很全(中間可能有些程式碼沒有展示出來,導致最後你按照這個例子來寫,缺東西,從而導致進展不順,只好放棄)。
學習是人一生的事情,不管你從事哪行哪業,都要樹立這樣的觀念,”終身學習觀”。只有這樣你才不至於被淘汰(社會淘汰、時代淘汰)。
我曾因為,只要像程咬金那樣只會”三板斧”就能打天下,後來隨著經歷的事情很多,看的世界越來越廣,我才發現這遠遠不夠。
三、我對工作的思考
我對工作的思考,不禁讓我想起曾在公眾號寫了一篇文章《工作的意義》,我在文章中這麼說,工作的意義無非兩點,一點是為了金錢(物質,也就是讓生活更好,比較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二是為了成長。
《工作的意義》這篇文章也間接反映和驗證,我因為工作,生活也走向越來越好。
但是呢?也讓我逐漸形成了”安逸”。記得之前在創業公司的時候,其中某段時間(大概持續一到兩個月),那個時候開始迷上了遊戲,如刺激戰場、王者榮耀,可謂是天天打遊戲,沒有一天不打,同時呢,也變得不怎麼愛學習了,也以為工作就意味著穩定。然而,就像我在《創業這兩年》說的那樣,突然一天領導對我們說,公司如果拿不到融資可能就要解散了。當我聽到這則訊息,心就突然慌了。因為我從來就沒有經歷類似得場景。
雖然心慌了,但另外一個”我”提醒著我,保持冷靜,近觀態勢。
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網際網路的寒冬該如何度過
而後2019年10月以及2020年的經歷再次告訴我,安逸是不存在的,工作的意義,不僅僅是詩和遠方,也不僅僅是自身成長,更是提高自我市場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
為什麼我會給原來的那句話再加上了提高自我市場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呢?
首先一件東西為什麼會有價值,答案是因為有市場需求(關鍵就是供求關係,供過於求,貶值,供不應求升值)。
人只有工作才能實現自我市場價值的增值,儘管你可能有非常大的本事,但如果沒有公司這個大的平臺,恐怕只能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
很多人都說要有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是為了謀求長遠的發展。但這個職業規劃仍然有一個大的前提,那就是工作,在特定的單位工作(可以是傳統企業,也可以是網際網路企業等),還是離不開公司提供的平臺。
以程式設計師找工作為例,很多公司招聘上都說高併發、高效能、分散式微服務等,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在一些較為傳統的公司工作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機會接觸這些。就好像當初如果沒在教育saas公司積累,很難主導公司的技術平臺設計。再換言之沒有創業公司的洗滌,面對從0到1或者二次開發,我可能很難上手甚至頭疼,儘管很多人說開源有現成的,但試問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開發產品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穩定性和可靠性,開源專案雖多,但不少開源專案不穩定不可靠,對於一個新人來說,貿然使用開源專案和使用新的技術一樣,無異於自殺。因為你所遇到的問題,在搜尋引擎上搜尋可能非常少甚至無。
從這點來看,也是公司成就了我,提高了我的市場價值。
但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公司不養閒人。
如果你不去主動成長和提高自我價值的話,那麼你隨時可能會被裁員(對於公司而言,發展是硬道理,發展的關鍵在於人才)。
從這點來看,毫無安逸可能。
再比如很多人說國企安逸,早九晚五,福利好(雖然工資不高)。但大家別忘記了當年的”國企下崗潮”。
我說了這麼多,只想詮釋一個重要觀點(雖然過於武斷,但還是要說),“根本沒有安全/穩定的工作,唯有提高自我價值才是王道”(雖然這些話,對於前輩而言是廢話,但這些來源於我自身的經歷和深刻的體會)。
那麼如何提高自我價值呢?
- 要有終身學習觀的意識,然後不斷去學習和實踐;
- 工作中不要畏難,要敢於面對和戰勝。
很多人都說人脈很重要,這裡我之所以不列舉人脈是因為,社交的核心在於價值交換(雖然功利點,但卻很對)。
以我上家教育saas公司的CTO為例,他也是從一名初級研發工程師到高階研發工程師、架構師,到目前的位置,和他一起創業的是他的同事,兩個人在當時公司的位置相等,只是負責的領域不一樣,一個是營銷,另一個是技術。兩個人互補彼此優劣,然後帶著團隊的骨幹一起創業,如今也算是財務自由,跟著他們的骨幹也有股份。
當然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再列舉一個在比如當初在北京的一個合租屋,合租的小夥伴們從事不同的工作,碰巧有個獵頭,平時很少見,有天遇上聊了一會兒,然後突然說電腦遇到了一個問題,然後跟我說,這樣的問題,我之前遇見過,然後飛快的將其解決,因為是獵頭,從哪以後時不時推工作給我,甚至要我給他推薦人。
2020年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對工作態度和觀念上的轉變。
過去我多少會有些逃避或者是畏難,如今的我不會了。雖然過程會讓人痛苦,但過後會非常愉悅,我想這就是工作成就自我的一個體現。
四、我對理財的思考
在我看來,理財的含義,就是打理自己的財富。
很多人都說學會理財很重要。
那麼如何打理自己的財富呢?
很多人都說投資,如投資股票、基金、債劵等。我曾讀過一些相關的書籍如:
-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告訴我,增加資產,減少負債;
- 《小狗錢錢》這本書告訴我,量入為出,不要超前消費;
- 《富爸爸: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這本書告訴我,要讓自己往B、I象限發展和人生需要一個B計劃;
- 《新中產家庭理財第一課》這本書告訴我投資組合、風險管理、家庭資產配置、信用資產等。
上述四本書都屬於已經讀完的。我和導師的交流以及這些書讓我產生一些思考,我對自己的理財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總結了如下:
- 量入為出,拒絕超前消費(固定支出或零花錢,記賬);
- 每月定存(特殊用途,如買房等,雷打不動);
- 投資組合(基金、債劵持有,一般不動,每月定投);
- 應急定存(銀行卡或其它,隨時能取);
- 房租定存(通常會放入基金,偏中低風險)。
一直以來有這麼一樣的觀念,”沒錢怎麼理財”?
持有這種觀念的人,我能夠理解,過去我也曾有這樣的觀念。
後來我轉變了,因為我體會到沒錢的無助和負債的壓迫。
於是當我工作後,我會強制自己儲蓄。正是因為這種強制儲蓄,成為我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
有部分人認為,一點小錢再怎麼理,也不能一夜變個幾百萬出來?
前面我提到過,理財的含義就是打理財富。錢少的時候,節儉,錢多的時候,大手大腳的花,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夜暴富或因某種機遇發橫財的人,最後都窮困潦倒。
實際上理財不單單是打理財富,它也體現出一個人的持家。
簡單的來說,一個人單身的時候,可以毫無顧忌,但兩個人的時候就不一樣,特別是當決定結婚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如果當初你不善於打理錢財,一方面婚前的房子、彩禮、結婚所需的資金等拿不出來需要啃老或外借(如果你一直是別人眼裡的”月光族”,不一定能借到),另外一方面,儘管婚前房子、彩禮、結婚所需的資金都解決搞定了,這時你還得考慮兩個人一起的生活開銷、孩子到來開銷(出生、以後教育等)。
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越早學會理財顯得更加重要。有一點明確的是,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才是最好的。
比方說對於一個月收入5k的白領而言,總不可能拿3k去投資股票或者是存4k,只用1k吧。
所以說,每個人的理財方式不同,最關鍵的在於適合。這個適合在於不影響生活質量和水平的前提下(吃、穿、住、行在合理的區間下)。
理財也是便於瞭解自己的開支。
不論是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再或者我自己的記賬本之類的。我能夠更好的瞭解自己的開支,這也為了每月的資金分配做合理決策。
理財中所涉及的投資是如何分配的?
“割韭菜”這個詞,對於投資股票或炒比特幣的小夥伴們並不陌生。
究竟什麼樣的人會被割韭菜?
- 盲目聽從他人推薦;
- 什麼都不懂,憑感覺;
- 半知半解,充當專家。
對此有人這樣說:炒股中也有”二八定律”,即20%懂的人賺錢,80%不懂的人虧錢。
對於理財投資的分配,我不會將太多的錢進行投入,一方面,我很清楚我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另外一方面,對於投資方面我並不擅長,因此高風險和高回報的,我很少考慮,一般傾向於中低風險或低風險的,這個佔的比重高。如果要說100%的資金(月收入),一般10%~15%是偏向於中低風險的基金或債劵,5%是中高風險的指數基金。其它80%就按照前面的總結進行分配。
就像前面所說,人需要不斷學習,理財相關的知識學習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曾在吳軍《見識》中看到這樣一句話,任何好的投資都要建立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之上。
最後一句話,理財同工作一樣,目的只有一個讓生活更好。
五、我對學習週報的思考
學習週報與工作週報是兩碼事。學習週報是我與我導師之間的交流工具。
學習週報制定我每週的計劃,如學習、鍛鍊身體等。
學習週報從2018年末開始寫。中間有過斷續。
剛剛開始寫的時候,極其不適應,感覺自己很被限制。
後來隨著不斷寫,和每週執行。發現自身存在很多不足(這些不足是通過寫學習週報發現的):
- 1.制定的計劃,永遠都完不成(忽略自身實際情況,盲目追求大而全);
- 2.制定的計劃,沒有具體可衡量的指標(如該任務完成得情況標準是什麼);
- 3.自律性存在問題,不能在固定的時間專注於做一件事情;
- 4.其它問題(前面提到過的,技術部落格文章缺乏深度等)。
經過一年多的執行,總的來說於我自身而言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的。
一方面,在創業公司的時候,領導經常處於不在公司狀態,有時去深圳出差,也有時去其它地方,由於寫學習週報,即便在工作任務少的情況下,我仍能抵抗外界干擾(某同事看電子書、鬥地主之類的)學習,雖然有些特立獨行,但不學不行欠缺的東西太多,直到如今為止,我仍然覺得我還有很多要學。
另一方面,養成計劃的習慣,雖說有些時候,計劃跟不上變化,但絕大多數時候還是能跟的上的,如果一直跟不上就說明計劃制定的不合理。計劃的習慣使我自律性提高,能在固定的時間段專注於做一件事情。
六、我對健康的思考
健康是我一直所忽略的。因為有段困難時期不在乎也顧不上。後來到了教育saas,那段時期可謂是加班加瘋了。經常加班,9點下班都算早班。但我仍然感激那段時期的經歷,確實磨練了我。也讓我深刻明白一個盈利的教育saas產品應該是怎樣的。
5月中旬體檢,結果一半好,一半差。但無疑是給我一個警鐘,這個警鐘告訴我在透支下去,無疑於加快自殺的程式。於是我開始制定了我的養生計劃,無奈於生活並不會因此而停滯不前,休息總有截至的日期,太長了就成了不務正業了。
曾參加的一個讀書會,裡面有位書友這樣詮釋健康:
身心和財務都要好,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吃的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運動一點、心情好一點,財務好一點。
健康是極易忽略的,因為只有當我生病時才會意識到它是多麼的難能可貴。所幸因為年輕,抵抗力較為強,基本上的小病都能扛過去。
但隨著年紀不斷增長,我需要重視一個問題就是身體機能一年比一年下降,曾經上班,經常性一兩點才到住的地方,只需睡三到四個小時,照樣能爬起來繼續工作。
但我不能不重視了,再不重視了,就真的可能驗證”工作996,生病ICU了”。
為此我給自己首條要求就是11點睡覺+每週至少鍛鍊3公里。
雖然說從10點半開始不睡覺就算熬夜,但由於程式設計師這個工作性質,很難這個點睡,雖說11點睡覺,但通常也要11點半才能睡著。其實這麼一說,每週3公里其實是最容易的,從9月份到現在,我一直堅持著。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對於鍛鍊身體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此我基本上都是下午去跑步。早上擔心起不來,就算起來了,也比較晚了。
按照上面的理解,我覺得吃的好,多運動、財務好一點,就目前而言達到這個標準並不難,吃的好,蔬菜、水果、肉這些都能滿足,多運動一週3公里加上每天步行也算是運動了,財務方面,按照前面”我對理財的思考”這並不難,也算我從18年就開始制定的計劃。最難的可能就是睡得好和心情要好點。
都說晚讀(晚上讀書)能治療失眠,從今天開始就開始實施吧。當年噹噹活動買了十幾本書,至今尚未看完。其中《原則》這本書只看了一部分,從昨天開始看。這本書也讓我啟發蠻多的。
其實仔細思考,吃得好、睡得好、財務好點、心情好點,可概括為一句話,即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結構、規律的作息習慣、適當的體育運動等)
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包含如下:
- 健康規律的飲食(一日三餐、每天8杯水、多吃水果等,我是一餐不吃餓的慌,8杯水看情況,3杯水至少的,很多時候忙,就顧不上喝水,水果的話,從來未斷過);
- 運動(步行或定期跑步,一般一週一跑或兩跑,至於多少公里看身體狀況,我個人就跑3公里);
- 多讀書(多讀書,不僅僅是學習,最主要豐富精神世界,記得當初我挺喜歡刷小視訊的,覺得離不開小視訊,最後把抖音卸了,如今微信雖有小視訊,偶爾看看,無傷大雅,也沒關係,也沒有刷的慾望,遊戲也如此,近來主要讀劉慈欣《三體》,這本書我覺得挺不錯的);
- 乾淨整潔(每週定期清理,平時打掃打掃,保持整潔,事實證明,整潔利於心情愉悅,同樣也利於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婚後可減少不少矛盾,同樣不論男女,每天拾掇拾掇,乾淨整潔的去上班也很不錯,我就挺反對有人說男程式設計師不修邊幅之類的一說);
- 不熬夜(這一點對我要求稍微高點,不過我會試著去做,就像前面說的晚讀);
- 勞逸結合(工作閒暇,會去樓下走走,如果實在走不開,也會再工位上靜坐看遠處的風景,喝喝茶,適當的休息的確能倍增靈感,提高接下來的工作效率等)。
當然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很多,這裡我列舉最關鍵的幾個。
人的一生,每10年就是一個分水嶺,馬上就要25了,離我的分水嶺還有5年。5年以後,也就是30,對於一個程式設計師而言,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標誌。可能會中年危機,也可能走向不一樣的路。
但就目前而言,不在考慮的範圍。因為我所能把握的僅僅是當下,珍惜當下,看得見的,摸得著的,才是最重要的。
七、我對職業生涯的思考
與職業生涯對應的是職業規劃。
近來擺在我面前有兩個IT轉型的例子,一個前端開發的女程式設計師,另外一個是後端開發的男程式設計師。前者成了產品經理(產品設計,無需寫程式碼),後者成了專案經理(把握專案進度,任務派發,可能要寫點程式碼)。
當初我在作為程式設計師的思考與反省中的職業規劃提到過如下內容:
初級開發工程師->中級開發工程師->高階開發工程師->架構師/專案經理->技術總監->CTO
初級開發工程師->中級開發工程師->高階開發工程師->產品經理->產品總監
初級開發工程師->中級開發工程師->高階開發工程師->技術合夥人(參與創業)
對於男程式設計師而言,基本上都達到5年以上的研發經驗,然後轉向的管理層(專案經理)。
對於女程式設計師而言,具備3年以上的研發經驗,加上一些機遇,成功轉型了產品。
仔細想來,我所認識的人,前教育SAAS公司CTO走的就是第一條路。前創業公司經理走的初級開發工程師->中級開發工程師->高階開發工程師->產品經理->高階產品經理/專案經理-自主創業當老闆(這是我根據他以往三家公司的經歷推出來的)。
但很多人都卡在了這個高階開發工程師上,無法前進,有的是自身能力,也有的確實是喜歡寫程式碼,寫程式碼能力非常強,但不喜歡管理。我所遇到的人都有。
轉型目前不在我考慮範圍,我所想的是如何成為這個高階開發工程師。經過這幾年的時間,我愈發瞭解自己。
當年某公司領導讓我取代某個人成為組長,我猶豫了。找了一堆理由,說自己不太勝任,最後此事不了了之。那個時候確實是無法勝任,太嫩了。
其實仔細想來我還是很感激網際網路的,正是因為它,我從一個農村小夥跳到了大城市。而大城市給了一個相對平等的機會與眾多人競爭,這場競爭中,我不會一直處於弱勢。這場競爭其實也算是馬拉松。跑在最前面的,不一定最終跨過終點,跑在後面的,總有機會超過前面的。
這個過程一定是無比艱辛的。
我對溝通的思考
溝通這一環節在專案開發中至關重要,關係到專案的存亡,專案的存亡關係到公司的興亡。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對方的問題給予對方能夠理解的答案。
近來公司的程式媛小夥伴們請教我一些問題,其實問題我基本上都遇到過,但給她們的回答,她們又無法理解,等我坐在她們的電腦桌上給她們講,她們一下就明白了。我在想,難道問題是出在我這,我沒有說清楚,我覺得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但事實上因為溝通表達方式(語句敘述),確實我的回答和她們說的不是一個問題。而有些時候,我的回答是那個問題,而答案對於她們而言又不太理解。一來一去,有的時候一個小時就過去了。所以針對此,我想出了一個辦法,遇到問題,要麼微信描述或者是我去她電腦旁看,這樣的話比較高效。這僅僅是日常工作。
在回到現實生活中,我的父母是做賣菜生意的,從小在他們身邊看的事情很多,記得一次在市場賣菜的時候,見過旁邊的攤販和顧客因為商品的事情爭吵,事情表面僅僅是商品價格折扣,實際上由於攤販的表述不當,讓顧客以為其看不起他,認為他是因為付不起錢,從而爭吵。
後來讀了一本書《非暴力溝通》,該書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論是語言、精神或身體的暴力,還是家族、部落以及國家暴力”。
這幾年網際網路研發工作,待的幾家公司,多多少少看過一些爭吵,其實原因正如《非暴力溝通》這句話。
這篇文章就寫到這吧,也算是我國慶假期的一個結尾小插曲。
這篇文章總的來說應該是近來一些經歷的總結,猶豫了很長時間,究竟要不要寫,想了想,總要留些什麼東西,於是動筆開始寫(鍵盤和滑鼠就是我的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