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街頭穿衣風格一覽:國外的程式猿們都穿啥?

edithfang發表於2014-06-05

國外科技媒體ReadWrite來到矽谷SoMa街頭一探究竟,極客的穿衣打扮真的會讓你感到詫異嗎?

在一個無比溫暖的中午,筆者來到舊金山的大街上,揹著自己的照相機和膝上型電腦,有何目的呢?我就是想去找找看,有沒有人的穿著打扮符合我印象中的“科技制服裝”,其實,這種穿衣打扮極具休閒風格,而且帶有一點學生氣,更重要的是,它很對加州創業文化的口味。

這種打扮,你懂的------公司T恤衫,外加一件“萬古不變”的套頭帽衫。你一定看過電影《社交網路》裡小扎那種宿舍裡大一新生的穿著吧,還有就是HBO新劇《矽谷》(一部描述灣區創業的科技美劇)裡的那種裝扮。那麼,現實生活中極客的打扮真有好萊塢描述的那麼刻板嗎?

筆者就是在灣區長大滴,對於我所認為的極客穿衣打扮,其實早已經在腦海裡有一個印象了,這個印象其實結合了流行文化和我自身的現實生活。如果說真要去記錄矽谷的穿衣風格的話,說不定最後的結果會讓我懷疑自己最初的那種極客印象。另外,我也希望能夠了解這種奇特穿衣風格的起源從何而來。

好了,閒話不多說,先來看下我印象裡的“科技制服裝”是什麼樣子吧,如下圖所示:


科技制服:程式設計師裝?

在ReadWrite媒體公司裡,有一位公認的女神,也是個“時尚思想家”,她就是RuPaul。RuPaul曾經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我們生來是赤身露體,剩下的,就是服裝。

好吧,讓我們假設一下,假如一名軟體開發人員有個衣帽間,即便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衣服,把他扔進去之後,他挑選出來的衣服,其實最終還是反映出了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文化。也許他挑選的不是“程式設計師裝”,但不管你怎麼稱呼這種型別的服裝,實際上,無論你出生在矽谷,還是剛剛下飛機到達舊金山,都無法改變這種狀況,因為,它反映的是一種社會結構。

那麼,所謂的“程式設計師裝”大體是個什麼樣子呢?首先,你需需要穿上標有公司品牌的T恤,再加上一件套頭帽衫,交通工具必選兩輪的,臉上還要在留鬍子,而且鬍鬚長度需要介於鬍渣子和山羊鬍之間。沒錯,Facebook 的執行長馬克祖克伯讓套頭帽衫和阿迪達斯拖鞋出名了。但是這種形象,其實與現實生活中的科技工作者們並不相符。不過,像小扎這樣“混搭”的穿衣風格,其實是融合了創業文化的思想。

我們還應該注意一件事兒,那就是,所謂的“科技制服裝”,似乎清一色的都是男性打扮,略顯成見啊,這幾乎是在預設說,科技行業其實就是男性的行業,而且也會讓人感覺整個科技圈子是被男性統治的。關於“科技男”的描述,其實也存在各種分歧,這些“科技男”在科技創業圈子內,也在圈子外成長。正如前Facebook員工,現身為作家的Kate Losse就曾經寫道說,人們常說的“brogrammer”(Brogrammer是一個新生名詞,這是由兄弟會綽號“bro”和 “programmer”兩個詞混合而成。是指善於社交,喜歡出外玩樂的程式設計師),其實應該是媒體催生出來的一個名詞,這個詞並不能真實反映出現實程式設計師的狀態。另一方面,現在初創公司的員工好像也在刻意模仿極客呆板的樣子,這樣的做法,顯然不是一個好現象。

你也許會問,T恤衫和牛仔褲有什麼錯嗎?表明上看,它們完全沒錯。不過,問題在於這個所謂的“制服”概念,這個概念可能是某個權威搞出來的,也可能是出於社會壓力想出來的,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引發一些問題,特別是針對那些穿著類似極客風格衣服的人,以及那麼一群人。因為,如果沒有這個所謂的“制服”,就不會讓極客們顯得如此鶴立雞群。

IEEE雜誌主編Tekla Perry在今年四月24日在Twitter上這樣寫道:

很明顯,我需要一個帶有公司Logo的連帽衫,我的穿衣打扮,已經明顯與這個圈子不搭啦。

也許,這就是科技圈子裡的涓流效應:年輕初創公司的創業者們剛剛走出校園,他們把自己在學校裡的那種穿衣打扮風格帶進了自己工作的公司裡面,他們穿著連帽衫去討論問題,甚至穿著連帽衫去參加董事會。在如今的創業文化中,十分推崇年輕人創業,可以說,正是那些身著T恤衫和短褲工裝的年輕老闆們,為初創公司的穿衣風格定下了基調。

彷彿一夜之間,同事們和投資人紛紛換上了衣服,目的就是為了能和自己的老闆風格相搭,而且通常情況下,老闆們還都是男的。公司新來的員工也紛紛效仿類似的穿衣打扮。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你也能想象的到,整個公司裡的人,看上去就像是在大學禮堂裡聽報告的一群學生。


此外,還有一種涓滴效應,也就是說,電影,電視劇裡面看到的穿衣打扮,也影響著人們對時尚的選擇。

還是讓我們再來看看馬克祖克伯吧(也許他太典型了)。現在,你可以先想想傑西艾森伯格在電影《社交網路》裡扮演的小扎。然後,再想想三年前Facebook F8大會上,Andy Samberg模仿傑西在電影《社交網路》裡扮演的小扎。是不是瞬間覺得“虎軀一震”,原來,這種“科技工作者”形象,不單禁錮在科技圈的腦海裡,還通過電影表現,和模仿,傳播給了更多的人。


杜莎夫人蠟像館最近釋出了一個馬克祖克伯的蠟像(如上圖所示),這個“小扎”光著腳,套著一件T恤衫和連帽衫,腿上穿著牛仔褲,手上拿著一臺沒有商標的MacBook(蘋果要不爽了)。小扎光著腳丫的形象已經保持快有十年時間了,有時如果天氣寒冷,他還會把腳盤在椅子上面暖和一下。這個蠟像被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觀看,而這種形象也非常具體化,更反映出了人們對於矽谷的印象。

在今年剛剛舉辦的Facebook F8開發者大會上,小扎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個年近三十的人,不過這點也並不重要,但是,他登場的時候,還是穿著那件被人們熟知的“程式設計師裝”。

Brogrammer神話變成現實


說實在的,如果Brogrammer不存在,《矽谷》電視劇的製片人們肯定也會硬生生的給造一個出來。上文提到的前Facebook員工Kate Losse,在她一篇關於Brogrammer神話的短文中是這樣解釋的:這個詞,是“bro”和“programmer”混合出來的,最近幾年在媒體上引起了很大關注。其實,這個詞一開始只是科技公司內部的一個笑話,主要用來嘲笑那些認為自己的職業不是很man的男性程式設計師。一個開發人員,通常會拒絕把自己打造成“典型的”程式設計師形象,他也許並不喜歡被人們成為怪咖,也不喜歡讓人感覺非常內向(電影裡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一幫運動員調戲一個“好學生”)。另外,在Facebook上,似乎所謂的“兄弟會”也不太受人歡迎。

不過,“Brogrammer”神話出現了,它讓初創公司和科技行業變成了一個性感,主流的現象,同時,程式設計號召力也瞬間變得巨大,它引起了媒體的關注,成為萬千程式設計師的夢想。孩子!你可以擁有一切!創業讓你變得富有,而且還能讓你擁有陽剛之氣!趕緊穿上連帽衫,套上Under Armour牌的緊身T恤,自行車提臀褲,搭配上設計師設計的牛仔褲,這就是今天的矽谷。

如果你看過HBO的新劇《矽谷》,會發現他們把“brogrammer”描繪成了這麼一種人:他們會寫程式碼,口氣強硬,身著緊身T恤,而且還帶有些略不對味兒的矽谷口音。這樣的描寫並不算太誇張,因為和現實其實相差的並不多。

如果你到舊金山的South of Market閒逛一會兒,會發現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brogrammer”這種人,更多人的樣貌與《矽谷》電視劇的男主角Richard相似,穿著拉鍊外套和寬鬆的休閒褲,如下圖中間位置的那個男的: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美劇《矽谷》讓人感覺比較真實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穿衣打扮就與真實情況相似。

矽谷SoMa的街頭風格

對於程式設計師的穿著打扮這個問題,筆者可沒打算通過看電視連續劇,或是在網上讀文章來尋找答案。我決定親自走上街頭,看看舊金山本地人真實的穿衣風格究竟是什麼樣的。

從ReaWrite公司的舊金山總部(位於Townsend大街3號)出發,距離Caltrain火車站一個街區,就來到了SoMa街區中心,我開始搜尋真正的“科技制服裝”。

物色一些上鏡的人,而且還要具備科技風格的穿衣打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大家都很忙,每個人都有要去的地方,要吃的午飯,要見面的人。

我找到的第一個人,是Marcus Ubungen,他是一個電影導演,他在舊金山市中心的Goodby Silverstein公司工作,他在準備跳進一輛從Uber預約的汽車的時候,被我攔了下來,並拍了一張照片。好吧,先別說Marcus不是科技人士,如果某人的手機裡面裝有類似Uber這樣的App,或多或少算是科技圈的人吧。

如圖所示,Marcus Ubungen穿著一件T恤衫,深色牛仔褲,慢跑鞋,一個斜挎包,Cap帽,以及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鏡。


看來,我一開始找到的人,就體現出了休閒的穿衣風格趨勢。這說明,舊金山人更喜歡舒服的衣服,而不是一些奇怪的裝扮。

Kanyi Maqubela是Collaborative Fund公司的一位風投合夥人,他說,自己絕大部分同事都穿著限量版的帆布鞋上班,但是Kanyi覺得同事這種打扮很可能是一種故意的自我表達,給他人一種易於接近的感覺。

如圖所示,Kanyi Maqubela穿著一件灰色的鈕釦襯衫,牛仔褲,Toms鞋,和一個揹包。


在Philz Coffee咖啡店排隊的時候,我“逮到”了Vijay Karunamurthy。他開發了一款名為Avos’s Mixbit的視訊App,Vijay認為,矽谷的科技工作者們並不會過多關注其他人的穿著打扮。而他本人奉行的穿衣理念就是,要讓自己覺得舒服。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爽是唯一目的”。

一大波碼農

在HBO的新劇≪矽谷≫裡面,hoodi公司的老總發現,程式設計師們總喜歡的五個人扎堆,用劇中臺詞形容典型的碼農五人組的樣子,那就是------ “一個瘦高個子的白人小夥兒,一個矮個子的亞裔瘦傢伙,一個有點捲髮的胖子,還有一個臉上都是鬍鬚的傢伙,最後是一個東印度小夥兒。”這麼一群人,僅從外觀上看,也近乎是絕配的碼農。

如果想在舊金山找一個類似這樣的碼農五人組,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筆者還是動了些腦子,在GitHub的舊金山總部找到了一個類似的三人組。

這三個“GitHubber”具有不同的衣著打扮,但是卻都表達出了科技文化裡面的一種穿衣態度,那就是一切以舒適為主。


上圖中左邊的是David Newman,中間的是Jake Boxer,右邊的是Fabian Perez。

GitHub的David Newman的穿衣風格,應該算是那種“故意漫不經心”型的,他穿著一個深藍色的線衫,外面套了一個圓領藍色毛衣,褲子是一個灰色牛仔褲,腳上穿著一雙棕色麂皮鞋,手帶金錶,還有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鏡。

他解釋說,通常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新員工會想穿標有公司Logo的衣服,這樣可以代表自己的公司品牌。

一開始,新員工喜歡從頭到腳都穿上公司品牌的衣服,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他們會開始和類似衣著拉開一段距離,然後不穿這些衣服了。

不要小看科技公司裡面的穿衣哲學,裡面其實是有很多門道的。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從頭到腳都是公司Logo的工作服,那麼他/她肯定是個新員工,但是,如果有個員工穿著一件很舊的公司T恤,而且上面的Logo也不是最新的,這就表示他在這家公司裡面工作有一定年頭,是個老手啦。

發現了沒有,科技公司裡的穿衣文化,彷彿就像是17世紀法國宮廷禮儀一樣深奧。

也就是說,在一家高科技公司裡面,特殊的T恤蘊含了一定的規則和“潛規則”,甚至代表了某個層級和權力。此外,帶有公司Logo的衣服,在某種程度上,也能代表員工等級,以及薪資水平。

Jake Boxer是GitHub的一名程式設計師,他的穿著,符合絕大多數人對於科技工作者的印象。這種打扮,傳達了科技文化裡一種對財富的態度。

Jake Boxer穿了一件深藍色的T恤衫,深灰色的牛仔褲,一雙黑色的帆布鞋。他的外套是一件帶有GitHub Logo的連帽衫,也帶了一副厚厚的深色眼鏡。

GitHub的標誌是一個章魚貓(Octocat),他們把這個公司Logo印在了套頭帽衫上面,Boxer就穿著這樣的衣服坐在穿著毛線衣的同事邊上,但是據Boxer說,當他看到周圍一些穿著時尚的同事時,寫程式反而還會得到一些啟發。這些時尚的同事中,就包括了GitHub的設計師Fabian Perez,他來自美國東北部,而且,他覺得舊金山的科技文化中沒有太多時尚元素,一點兒都無法激勵人,和他過去待過的地方完全不一樣。

Fabian Perez裡面穿的是一件鈕釦襯衫,外面套了一件V領薄毛衣,他穿了一條“駱駝牌”休閒褲,腳穿一雙深藍色的帆布鞋,手上拿了一副太陽鏡。

一個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

筆者找到了Mighty Sprig公司執行長Lumen Sivitz,他非常環保,騎自行車,選擇這樣的交通工具成為他工作的一部分。

Siviz說他穿什麼樣的衣服,是根據當天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舉個例子,如果要參加商務會議,那麼他就會換上一件比較正式的鈕釦襯衫。他說,公司同事其實並沒有太過關注自己穿什麼樣的衣服,實際上又回到了一開始我們提到的,在科技圈子裡,穿衣服,是為自己而穿。

MyProject工程師Dan Wiesenthal也很同意Siviz的觀點。他認為,科技圈子對於時尚的定義,可能更傾向於自由,舒適。Dan表示,如果讓自己身邊的同事在選擇衣服的時候,肯定會把舒適放在第一位,然後才會關注一下衣服款式是否不錯。

Luman Sivitz和Dan Wiesenthal,如下圖所示,左邊的就是Luman Sivitz,他穿著一件暗灰色的T恤衫,一條深色水洗牛仔褲,腳穿一雙棕色的靴子,揹著一個斜挎包,還帶了一副玳瑁太陽鏡。右邊的是Dan Wiesenthal,他也穿著一件T恤衫,搭配的是牛仔褲,運動鞋,揹著一個郵差包,也帶了一副太陽鏡。


也許電視裡面的穿著打扮有時也挺對的,筆者自己在看電視的時候,會發現裡面許多東西自己其實也都在使用,比如fixie自行車,Warby Parker眼鏡,還有隨處可見的公司T恤衫。

就像其他款式的服裝一樣,所謂的“科技制服裝”其實是融合了街頭風格和主流影響。但是,矽谷的穿衣風格其實還是有一個基本的理念,那就是,穿衣服不是為了表達成功,而是為了表達幸福。

相關閱讀
評論(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