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net系統架構改造的一點經驗和教訓
在網際網路行業,基於Unix/Linux的網站系統架構毫無疑問是當今主流的架構解決方案,這不僅僅是因為Linux本身足夠的開放性,更因為圍繞傳統Unix/Linux社群有大量的成熟開源解決方案,覆蓋了網站應用擴充套件的方方面面。
我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波網際網路浪潮的時代,採用Windows平臺ASP架構的大型網站是非常普及的,而如今採用Windows平臺.net架構的大流量知名網站已經鳳毛麟角了。很多采用Windows平臺.net架構的大型網站都面臨了架構上的擴充套件問題:
例如國外的SNS網站MySpace網站面臨過很嚴重的效能擴充套件問題,國內電商網站京東也不止一次受困於架構擴充套件帶來了效能瓶頸。因此,一些Windows平臺.net架構為主的網站,不得不考慮“去.net化”,拋棄.net,全面遷移到以Java為主的架構上。
但是大型網站的架構遷移,本身也是傷筋動骨的事情,風險極高,成功案例尚不多見,失敗案例俯拾皆是,這是因為:
-
架構遷移是在現有業務系統上進行的,並不是從容的開發新產品,有足夠的時間測試和完善,相當於給正在高空飛行的客機換引擎,必須一次切換成功,沒有第二次機會,稍有差池,就會機毀人亡。而我們都知道,新開發一個大型系統,沒有上線磨合和完善過,無法做到一次100%完美。
-
架構遷移意味著老的研發團隊將被淘汰,而往往老團隊體系隨著公司壯大已經掌握了足夠話語權,新架構的團隊在公司又根基未穩,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本能,新舊團隊之間很容易爆發政治鬥爭,相互排擠,導致遷移失敗。
5173“去.net化”的教訓
5173網站以遊戲裝備交易起家,曾經在客戶端網路遊戲發展黃金時期,迎來了業務爆發性的增長期。此時,用.net架構開發的網站已經不堪重負,由於現有的.net研發團隊長期無法解決網站的效能問題,5173決定將網站從.net架構全面遷移到Java為主的架構上。為此,5173花了很大的代價,從淘寶和SUN公司挖了很多工程師,組成了一個六七十人的Java架構研發部門。
新的Java研發部門開發新的5173網站,而老的.net研發部門維護現有的5173網站,兩個部門並行工作,兩個版本的網站並行執行,這帶來了公司內部激烈的政治鬥爭,新開發完成的Java版本的5173網站從未正式上線過,老的.net研發團隊在面臨嚴重生存威脅的情況下,努力解決了一些核心的可用性和穩定性問題。同時隨著端遊黃金時代的結束,網站效能問題也逐漸顯得不再重要。
在圍繞新版本網站是否要正式替換老版本網站的問題上,各個利益方爭執不下,反反覆覆拉鋸戰,而空降而來的女CTO不屬於任何派系,態度模稜兩可。最終鬥爭的結果.net利益方戰勝了Java利益方,Java研發部門被清洗。
我的.net系統架構改造的經驗和教訓
3年前,我剛接手CSDN的產品和研發團隊的時候,CSDN的核心繫統大約2/3是Windows平臺.net架構,1/3是LAMP架構。研發人員當時也很少:只有2個.net程式設計師,3個PHP程式設計師,後來還有1個我帶過來的Ruby程式設計師。當時的計劃是:網站整體架構改造的方向是Linux架構,逐漸替換掉現有的.net系統。因此不打算繼續招聘和補充.net程式設計師了,現有的.net程式設計師負責老的核心繫統維護工作。
但碩果僅存的2個.net程式設計師在隨後不到半年時間都走了:一個.net程式設計師跟著微軟出來的高管去創業,另一個.net程式設計師跳槽去百度做了前端工程師。這中間的道理也很簡單:既然公司要去.net化,那.net工程師就會擔心等到將來.net系統都換掉之後,自己在公司還有價值嗎,不就徹底邊緣化了嗎?
當然我在制訂架構遷移計劃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我給那個更資深的.net工程師制訂的是整個公司總架構師的培養計劃,那個精通JS的.net工程師制訂的是未來前端團隊Leader的培養計劃。不過有不確性的承諾總是不如現實的威脅更迫切,所以我也特別能夠理解.net工程師的流失。
這個時候,我陷入了一個兩難的處境:
-
如果未來還是沿著“去.net化”的計劃往下走,就算重新招聘和搭建了.net研發團隊,由於.net在公司是註定要被替換掉的,那麼新的.net團隊是不可能穩定的,很可能來一兩個月,一看形勢不對,立馬走人了。而當時.net的核心繫統佔整個網站的比重很高,且極端複雜,一旦出問題,根本就束手無策,必須要有好手坐鎮維護。當時我已經開始review核心系統的.net程式碼,準備親自上陣了。
-
如果未來放棄“去.net化”的計劃,也許短期可以解決一些頭疼的系統維護的問題,但是對整個網站長期的發展會帶來很多不利的方面:例如網站的安全性問題,網站的架構擴充套件問題,網站服務端軟體全面正版化的成本問題等等。如果當時不下定決心去.net化,那麼將來再想做這個事情,代價只會越來越高。
當時,我最初的想法是:招聘2名水平尚可,沒有太大上進心,可以安於現狀,踏踏實實工作的.net程式設計師來維護老的.net核心系統;同時招聘和搭建ruby研發團隊,以我過去用ruby開發網站的驚人開發效率,爭取時間,逐一重寫老的.net核心系統。但是這樣做,風險也很大:
- 我來CSDN的時間不是很長,當時CSDN線上產品又多又雜,足有上百個之多,很多系統我都不清楚幹什麼的;
- 公司領導也不太支援我這麼快動手,甚至很擔心我大刀闊斧的改造網站,會把當時已經很脆弱的網站徹底搞休克;
- 我來北京以後,只帶過來1個Ruby程式設計師,而搭建Ruby團隊,磨合團隊,開發核心系統,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快也很難快起來;
幸運的是,我招聘過程中,面試到了兩個相當不錯的.net工程師,有很強的上進心,程式設計功底和悟性都很好。雖然不符合我當時想找安於現狀的工程師的標準,但我又不太想錯過好的人才,所以我臨時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將他們招過來,組建了新的.net團隊。
為了避免出現之前.net團隊流失的問題,給新的.net團隊創造在公司發展的機會和空間,我想來想去,決定採取一個折衷的方案:即保留和沿用.net程式語言和框架,但是網站整體架構仍然去Windows化,概要說來:
- 資料層放棄SQL Server資料庫和儲存過程,全部遷移到Linux平臺上的MySQL資料庫上;
- 快取不再依賴.net自身提供的快取機制,遷移到部署在Linux平臺上的分散式的Redis上;
- 服務之間的呼叫,避免使用.net自身專有協議,改成Restful的HTTP Web API呼叫;
- 靜態資源請求,不再讓IIS自己處理,分離到Linux平臺上的nginx去處理;
- 需要讀取的檔案系統,也改成訪問Linux平臺上的分散式檔案系統;
- 部署.net程式碼的Windows伺服器放在LVS後面,用LVS做負載均衡和故障切換;
簡單說來,就是單純讓.net做應用層的程式語言和框架,其他都交給Linux平臺的開源解決方案。而.net框架單純做應用層,無論ASP.net MVC的開發效率,還是.net CLR虛擬機器的執行效率都非常好,目前我們單臺Windows伺服器上跑幾百萬的動態請求毫無壓力,而且應用層架構是可以橫向擴充套件的:如果請求負載非常高,只需要新增更多Windows伺服器即可。總之,做到了揚長避短。
此外,我也比較注重不同程式語言研發團隊之間的交流,鼓勵.net工程師熟悉Linux作業系統,培養.net工程師整體架構意識。我們現在的主力.net骨幹和我說,感覺來到這裡以後技術上最大的提升就是視野一下被開啟了。
在後來兩年的整個網站改造過程中,也證明了這樣的做法是相當成功的:
- .net團隊穩定的延續了下來,而且成為整個研發部門表現一直非常突出的團隊;
- 整個系統改造的過程非常穩健和平滑,沒有碰到過什麼風險;
- 對網站使用者的衝擊很小,基本上都是在潛移默化當中,不知不覺的完成了整個網站產品的翻新;
- 對公司線上業務也沒有造成任何影響,而且隨著系統不斷改造,對業務的支援越來越好;
當網站架構全面Linux化,並且架構解決方案全部統一以後,其實在應用層用什麼程式語言來寫,就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我們目前應用層現有產品線,既有.net,也有PHP和Ruby寫的,但是架構都是統一的,用什麼程式語言,主要取決於研發團隊資源的調配情況而定。
總之,以我的經驗來說,一個傳統上嚴重依賴微軟解決方案架構的網站,如果要進行架構改造,遷移到Linux平臺,甚至用其他程式語言重寫,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它至少涉及如下幾個層面的問題:
- 如何保障舊系統的研發團隊的利益問題,如何做到激勵老團隊參與架構改造,分享成功。這是最重要的,往往也是架構遷移最容易出現的致命問題,如果架構改造註定要犧牲老團隊,完全不考慮和保障他們的利益,我認為一定會產生殘酷的政治鬥爭,最終必然失敗;
- 現有業務系統如何保持正常運轉和平滑過渡的問題,如果架構改造影響到了業務,那一定會夭折;
- 如何保證網站使用者體驗的平滑過渡和改善的問題,如果架構改造影響了使用者基本使用體驗,那也一定會被叫停;
- 領導對架構改造當中出現風險的容忍度問題,以及領導對架構改造週期拉長以後的耐心問題;
一點題外話
我感覺我們網際網路行業有一個不太好的現象:有些網站在促銷期間癱瘓了,有些網站經常出現訪問不穩定的現象,公司老闆就喜歡跑到微博上來放狠話,請下屬喝茶,或者急就章的嚷嚷百萬年薪招CTO,這些都是很幼稚的做法。這就好比一個人,平常生活習慣差,花天酒地,從不注意養生,結果長年累月下來,終於病倒了。在這個時候狠狠的揮舞支票嚷嚷,哪個名醫能給我藥到病除,我給誰百萬報酬。
所以,當一個網站出現嚴重的技術問題,其根源往往都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也不是單純換個CTO就可以藥到病除的,要反思公司企業文化是不是從來沒有重視過研發,對技術團隊的激勵到位了嗎?對架構師的意見重視過嗎?對未來可能面臨的技術門檻是否有過長期的研發投入?
關於這個現象,我記得Fenng說過一句很精闢的話:“技術問題,總是在短期被高估,在長期被低估”,我也想補充一句:“技術出現了問題,從來都不單純是技術導致的問題”。
相關文章
- 對Serverless架構的一點體驗和思考Server架構
- 經驗教訓帖:探尋Reddit廣告服務系統的構建!
- 向高手請教--系統重構經驗
- 一個小碼農這半年的經驗和教訓
- 建立機器學習實戰系統的十大經驗教訓機器學習
- 面試經驗之教訓面試
- 作培訓的一點經驗
- 程式碼審查的5點經驗教訓總結
- 面向統一的AI神經網路架構和預訓練方法AI神經網路架構
- 需求分析經驗及教訓
- 經驗教訓,慎用Oracle的審計Oracle
- Supercell成立10週年的10條經驗和教訓
- .NET 雲原生架構師訓練營(系統架構)--學習筆記架構筆記
- UNIX安全構架的九點經驗(轉)
- 經驗&教訓分享:我的第一個機器學習專案機器學習
- 微服務遷移:經驗教訓微服務
- Heap使用Postgres SQL後的經驗教訓SQL
- 引入新程式語言的經驗教訓
- 使用MongoDB血淚般的經驗教訓MongoDB
- 關於Web 2.0 的SOA 經驗教訓Web
- root檔案系統的一點經驗(轉)
- 攜女友創業者的年終總結:經驗和教訓創業
- Avionos報告:網路品牌和傳統零售商的經驗和教訓
- [轉貼]:軟體過程改進:經驗和教訓
- 今天重灌一次系統--教訓
- [譯] Data Binding 庫使用的經驗教訓
- 我的軟體開發中經驗教訓
- 艱困之道中學到的經驗教訓
- 建立安卓應用的 30 個經驗教訓安卓
- 企業在機器學習應用中需要吸取的經驗和教訓機器學習
- 一次二次開發中的經驗與教訓(一)
- 工作十年,談談我的高可用架構和系統設計經驗架構
- HBase 與 Cassandra 架構對比分析的經驗分享架構
- mfs1.6.x故障一例,血的經驗教訓薦
- 深度解讀!阿里統一應用管理架構升級的教訓與實踐阿里架構
- 系統架構:Web應用架構的新趨勢---前端和後端分離的一點想法Web應用架構前端後端
- html與css架構的一點體驗HTMLCSS架構
- 程式設計師的十大經驗和十大教訓程式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