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25):Linux 檔案屬性詳解

發表於2017-01-04

Linux 檔案或目錄的屬性主要包括:檔案或目錄的節點、種類、許可權模式、連結數量、所歸屬的使用者和使用者組、最近訪問或修改的時間等內容。具體情況如下:

命令:

ls -lih

輸出:

說明:

第一列:inode

第二列:檔案種類和許可權;

第三列: 硬連結個數;

第四列: 屬主;

第五列:所歸屬的組;

第六列:檔案或目錄的大小;

第七列和第八列:最後訪問或修改時間;

第九列:檔名或目錄名

我們以 log2012.log 為例:

inode 的值是:2095112

檔案型別:檔案型別是-,表示這是一個普通檔案; 關於檔案的型別,請參考:《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24):Linux 檔案型別與副檔名

檔案許可權:檔案許可權是 rw-r–r– ,表示檔案屬主可讀、可寫、不可執行,檔案所歸屬的使用者組不可寫,可讀,不可執行,其它使用者不可寫,可讀,不可執行;

硬連結個數: log2012.log這個檔案沒有硬連結;因為數值是1,就是他本身;

檔案屬主:也就是這個檔案歸哪於哪個使用者 ,它歸於root,也就是第一個root;

檔案屬組:也就是說,對於這個檔案,它歸屬於哪個使用者組,在這裡是root使用者組;

檔案大小:檔案大小是296k個位元組;

訪問可修改時間 :這裡的時間是最後訪問的時間,最後訪問和檔案被修改或建立的時間,有時並不是一致的;

當然文件的屬性不僅僅包括這些,這些是我們最常用的一些屬性。

關於inode:

inode 譯成中文就是索引節點。每個儲存裝置或儲存裝置的分割槽(儲存裝置是硬碟、軟盤、U盤等等)被格式化為檔案系統後,應該有兩部份,一部份是inode,另一部份是Block,Block是用來儲存資料用的。而inode呢,就是用來儲存這些數 據的資訊,這些資訊包括檔案大小、屬主、歸屬的使用者組、讀寫許可權等。inode為每個檔案進行資訊索引,所以就有了inode的數值。作業系統根據指令, 能通過inode值最快的找到相對應的檔案。

做個比喻,比如一本書,儲存裝置或分割槽就相當於這本書,Block相當於書中的每一頁,inode 就相當於這本書前面的目錄,一本書有很多的內容,如果想查詢某部份的內容,我們可以先查目錄,通過目錄能最快的找到我們想要看的內容。雖然不太恰當,但還是比較形象。

當我們用ls 檢視某個目錄或檔案時,如果加上-i 引數,就可以看到inode節點了;比如我們前面所說的例子:

log2012.log 的inode值是 2095112 ; 檢視一個檔案或目錄的inode,要通過ls 命令的的 -i引數。

本系列文章: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ls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2):cd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3):pwd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4):mkdir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5):rm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6):rmdir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7):mv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8):cp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9):touch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0):cat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1):nl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2):more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3):less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4):head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5):tail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6):which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7):whereis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8):locate 命令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19):find 命令概覽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20):find命令之exec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21):find命令之xargs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22):find 命令的引數詳解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23):Linux 目錄結構
每天一個 Linux 命令(24):Linux 檔案型別與副檔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