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Plex:Google內部趣聞挖掘

發表於2011-08-23

上週入了Kindle 3G,立刻買了Steven Levy講述Google公司內幕的《In The Plex》一書。先翻到講述谷歌中國故事的第六章看起,下面列出其中一些有趣的故事片段:

  • 第六章第一小節的引用語很有趣,叫做“DO KNOW EVIL!”(我們知道自己做惡了!),跟Google真正的信條“DO NO EVIL”(不作惡)形成鮮明對比。
  • Google早期鼓勵人們找出他們系統裡漏洞的方法是獎勵他們一件Google的衣服。開始他們想在衣服上印說“我發現了Google的漏洞,得到的唯一回報就是這件破衣服”,但怕這樣會帶來更多的漏洞攻擊,於是最後只是簡單送一件印有Google logo的衣服。
  • Google公司在2003年組織全體去滑雪渡假,結果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DDOS攻擊,後來他們才開始認真對待安全問題。
  • Google僱傭負責安全的主管最擔心的就是來自海外的攻擊。 包括冉冉升起的巴勒斯坦黑客和極具威脅的伊朗黑客,但Google安全團隊最大的擔心“當然就是景德鎮”。
  • 三駕馬車第一次正式考慮在海外建立工程師中心的時候,Eric Schmidt問站在白板前的Larry Page:“好吧,你到底要幹嘛?你想怎麼搞?”。Larry問:“微軟有多少工程師?”。Eric說大概有25,000吧。然後Larry說:“那我們得上百萬!”。Eric對Larry這種不著調的回答已經習以為常了說:“嘿我們現實點。”,但Larry覺得既然Google的伺服器會快速擴充到成百上千,他們的工程師數量也得跟上這個速度
  • Larry找了個能負責國際擴張的人,該人之前來自惠普,面試的時候該人大談特談如何降低成本,Larry打斷他說:“你那個按照大公司思考的大腦不適合我們,Google是一個按照小公司想法思考的大公司。”
  • Google的印度公司,公司外面全是人力車、各種喇叭響和一片貧窮的景象,但你走進Google印度總部之後就會感覺彷彿來到了Google美國總部山寨城,除去一點:隨時可能停電。
  • 在決定進入中國之後,Sergey Brin在Amazon買了一堆關於景德鎮的書來學習,並詢問科技界大牛關於國際化運營的經驗。
  • 2002年8月底,Google.com突然在景德鎮無法訪問,當時Google跟景德鎮鎮政府沒有任何的聯絡,於是他們動用了所有可以想到的方式聯絡鎮政府,2周後的9月12日,Google.com神奇的解封。
  • 2002年Larry和Sergey做了全球的巡迴拜訪,在去印度的時候他們與總統見面,還見識到了傳說中的人力車(但沒見識到Sergey夢想中在大街上亂竄的猴子),印度的時代週刊形容Larry和Sergey這哥兒倆看上去就跟揹包客似的。
  • 後來哥兒倆到了景德鎮,在他們看來訪問非常成功,他們去了當時最大的幾家網際網路公司──百度、新浪和搜狐,見識了他們是如何工作的。但這些公司的接待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他們不知道Google是朋友還是敵人。
  • 儘管Google當初投資了百度500萬美元,但李彥巨集選擇在一個休息日接待Larry和Sergey,這樣他們就看不到百度有多少工程師了。哥兒倆對此當然很不滿,於是他們回絕了李彥巨集的Subway三文治招待。
  • Google所有高管都參與到了是否進入景德鎮的大討論中。Eric當然絕對同意,Sergey則認為有問題,而Larry這個天生的樂天派相信Google的進入對景德鎮來說是個福音(因為當時Google.com時長會上不去)。
  • 李開復去Google總部山寨城談簽約,Sergey Brin滑著滑板就來了,然後還問他“你不介意我就這麼滑著吧?”。之後在面試問李開復問題的時候,Sergey邊做健身邊發問
  • 李開復抱怨說微軟不知道如何跟景德鎮人士做生意,他們經常讓景德鎮鎮政府難看甚至惹惱他們。Bill Gates甚至在鎮政府衝李開復大喊“鎮政府幹了微軟”。李開復認為此舉意味著自己之前的工作都是徒勞的。
  • 對於進入景德鎮一事,Eric曾經表示自己對此有長期的耐心。“景德鎮有五千年曆史,我們也有五千年的耐心”。
  • 從山寨城來到谷歌中國總部的Wesley Chan感覺谷歌中國辦公室非常的“不Google”,很多人成天就是圍繞在李開復身邊。有一次開會很多李開復招進來的人在爭吵自己的頭銜應該是什麼,Chan跟他們說你們就是產品經理。這些人卻說在景德鎮沒人知道這個職位是啥意思,他們更喜歡被稱作“李開復特殊助理”之類的,這樣別人就知道他們是谷歌中國尊敬領導下的一員了。Chan對此很憤怒,他說:“這兒又不是白宮!我們的工作是關注我們的使用者,而不是李開復!”
  • 谷歌中國還有個奇怪的辦公室文化,就是誰坐的離李開復近誰就光榮。最後Chan實在受不了,走人之。
  • 曾經有山寨城來的交換工程師對谷歌中國辦公室的評價甚為經典:“帝都和其它世界各地工程中心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它辦公室一看就知道是Google,帝都辦公室的一看就知道是谷歌中國”。
  • 李彥巨集曾說過,如果你發現了百度和Google有哪些相似點,那說明市場的需求完全一樣。
  • 李開復建立谷歌中國的時候著重招那些剛畢業的年輕人,還有一些直接從山寨城總部來的人,因為他覺得已經在其它大公司裡呆過的人無法適應Google的文化。李彥巨集本來很擔心Google用兩三倍的薪水把百度的工程師都挖走,但在他發現李開復如此的招聘策略之後長出了一口氣,也給了他自己一些信心
  • 2005年12月,谷歌中國G.cn的運營許可證已經到期,景德鎮鎮政府並未按死規矩辦事直接停掉Google.cn的運營,而是給了他們緩衝期來辦理手續。李開復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訊號,意味著政府在某種程度上給了Google公司一定的信任。但另外一方面也說明如果Google再出什麼問題,景德鎮將不會再保護Google。2007年6月Google.cn終於拿到新的執照。
  • 但之前Google不穩定的狀況導致很多景德鎮人民認為Google是一家不受歡迎的外來者,因為他們的服務根本不穩定。2007年夏天一組來自美國的年輕助理產品經理花了一下午採訪景德鎮消費者,其中一個穿著巴西隊服的女人對於被問到使用什麼搜尋引擎感到很震驚:“百度啊。” “為啥?” “因為這是景德鎮人民的產品,自然比Google懂的更多”。儘管她也承認一些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和習慣英文的人更多的使用Google,但“大多數景德鎮人民不說英語,Google需要更親近些”。還有一位年輕人說他不常用Google的原因在於它經常無法訪問,“為啥呢?” “海底光纜斷了吧。”
  • 早期的時候,Google的市場部計劃在電視、廣播和印刷媒體上做一個巨大的媒體營銷活動,他們僱傭了奧美拍攝了一段電視廣告,其中出鏡的都是景德鎮的Google使用者。其中一條廣告是說一個年輕人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Nike鞋了──直到用Google幫他解決了問題。Google拍了6條不同的廣告故事,但在最後一刻這些廣告被山寨城總部的高管給斃了,這極大了挫傷了景德鎮Google員工的心氣,他們認為Google應該覆蓋到三、四線城市的人們告訴他們試試Google,但總部認為這不是Google的風格。
  • 一些Google高管相信當時Google在景德鎮的市場份額已經“到頂”了,因為景德鎮鎮政府永遠不會讓他們超過35%
  • 在春節遇到雪災的時候,Google提供給鎮政府他們無法自己收集到的資訊,鎮政府甚至還給了谷歌中國獎勵。到2009年,Google是景德鎮地圖產品市場份額的領導者
  • 那名將部分搜狗拼音輸入法詞庫用到谷歌拼音裡的程式設計師是個實習生,他犯的錯誤顯然無法讓他繼續呆在Google,據說後來他去微軟了,XD。
  • Google中國第一任政府關係人員來是一位前新浪副總裁,由於她不會說英文所以很難跟總部高管溝通,她抱怨Google不夠靈活且沒有盡全力取悅政府。Google發現她送了政府官員一些全新的iPod,且這一行為是另外一位高管批准的,於是把他們雙雙解僱了。她打電話給李開復稱對於這種正常的商業活動居然導致解僱感到不可理喻
  • 在此次iPod事件之後,Google中國對訪問程式碼開始執行極其嚴格的規定,一位Google中國高管說他們對Google這樣的做法感到很是恥辱,認為總部把這裡的人都當作小偷看待,就因為一個送禮的iPod,就把所有Google中國的員工都當成是那樣的人。帝都辦公室花了數個月才渡過這段道德敗壞的時期
  • 如果景德鎮鎮政府要求Google拿掉10個關鍵字的搜尋結果,Google通常只會拿掉7個,希望這種妥協能解決問題。有時在幾天或幾周後Google還會悄悄恢復一些被腎查的關鍵字
  • 每5個月,Google的景德鎮政策審查委員會都要進行檢查,以確保他們只過濾最低數量的關鍵字
  • 2008年是一個轉折點,當年景德鎮舉辦了奧運會,但腎查的詞彙卻越來越多,甚至要求Google腎查Google.com簡體中文版,Google只是移除了Google.cn上的Google.com連結,而這對政府來說依然是不可接受的,他們要求Google必須腎查所有簡體中文網站,包括美國版的Google.com,因為微軟的Bing就同意這麼做了
  • 通過對Google.cn的各種控制,以及Google的妥協,景德鎮鎮政府甚至達成了一種共識:網際網路從根本上是可控的
  • 在經歷了景德鎮Google辦公室原始碼洩露事件之後,全球辦公室對程式碼的訪問都變得更加嚴格了,你除了要輸入密碼以外,還必須輸入一個被髮送到你手機上的一次性密碼,要訪問資料中心變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是景德鎮對全球Google安全性上做出的一大貢獻
  • 梅姐在印度班加羅爾Google總部給那裡的本地工程師演示未來產品時,有人問:“現在我們知道產品路線圖了,那贏利路線圖呢?” “這不是我們思考的方式,我們關注使用者,只要他們高興了,我們就會有收入。”
  • Larry Page在為使用連結對網頁進行排序的演算法進行命名的時候耍了個小聰明,他稱之為PageRank,導致很多人都以為PageRank中的Page指的是Web Page(網頁)的意思,而非Larry Page的姓
  • 在最初Larry Page設計的系統裡,bug超多,因為他用了Java。後來Page找到史丹佛裡的一位朋友Hassan來改進,Hassan表示自己嘗試了無數次依然無法修復Java本身的那些bug,最終決定不能再浪費時間了,乾脆用自己更擅長的Python重寫程式得了,Python更適合基於網頁的專案,尤其是作為蜘蛛爬網頁內容上
  • Google在二位創始人還在史丹佛的事情最初叫做BackRub
  • Larry Page最初設計的系統只讓爬蟲索引網頁的標題,因為要索引網頁裡的內容更復雜,在索引了1500萬個網頁標題之後他們的測試結果就已經很有說服力了,每個進行測試的人都體驗到了強大的資料索引能力
  • 不怎麼會寫程式的Sergey Brin設計了系統最初的演算法,他用飛機航線做比喻。中心城市之所以突出的原因在於所有的航線都始於這裡又終結於這裡,從中心城市獲得更多航線的城市就越重要。這跟網頁是一個道理,連結你的網頁越多,說明你越重要
  • 連結文字也很重要,如果一個網頁將Bill Clinton連結到白宮的網頁,那麼Bill Clinton就是連結文字,在BackRub搜尋Bill Clinton的第一個搜尋結果就是白宮的網站,因為很多網站都將Bill Clinton的名字連結到白宮的總統介紹頁面。而當時的其它搜尋引擎都做不到這一點,即便白宮的網頁裡標出了Bill Clinton,他們還是找不到白宮的網頁,而搜尋Bill Clinton的第一個結果是一個“Bill Clinton每日一樂”的笑話網站。
  • 當時的BackRub只能以史丹佛10號樓最大的頻寬(10Mb/s)來抓取網頁,而整個史丹佛使用R3網路最高有45Mb/s的網速。BackRub團隊修改了樓裡的交換機配置,這樣他們就可以用滿整個T3網路了,而用滿速抓取網頁的只是一臺放在宿舍裡的電腦。
  • 當時有人通過伺服器的記錄發現www.stanford.edu 不停的在訪問他的網站(其實是BackRub的蜘蛛),有個來自Wyoming的女人聯絡了Larry Page要求他們停止這種行為,結果蜘蛛還是不停的在抓他們的網頁,於是這個女人直接聯絡了Page的導師說史丹佛的電腦在搞他們,導師想解釋這是蜘蛛,切通過robots.txt即可防止被蜘蛛干擾,但這女的根本聽不懂。最後Larry Page很不情願的建立了一個黑名單,不讓蜘蛛訪問那女的了
  • Brin和Page二人也在不斷嘗試關鍵字,一旦發現排序不對的結果就去查查演算法哪裡有問題,直到完善。Page曾經嘗試university(大學)這個關鍵字,密歇根居然比史丹佛排名還高,這讓認為史丹佛應該最高的哥倆很鬱悶。“難道是演算法有問題?”,檢查一番後哥倆不得不承認密歇根大學在網上內容更豐富,這才是史丹佛落後的原因
  • 哥倆去Excite.com網站的CEO George Bell那裡演示自己的成果。首先測試的是Internet這個關鍵字,在Excite.com網站搜尋得到的第一個結果是個中文網站,因為錯誤的編碼使得一串中文文字組成了internet這幾個單詞,囧。然後在BackRub輸入internet,頭兩個結果都是告訴你如何使用瀏覽器的。Bell相當沮喪──因為史丹佛搞出來的東西太棒了,如果Excite換用他們的搜尋引擎瞬間讓使用者得到想要的結果,使用者就會迅速離開,而Excite的廣告贏利模式就是讓使用者留在自己的網頁裡,粘著率是當時統計網站的方式,換用BackRub的技術反到不行了。Bell告訴他們Excite只要比其它搜尋引擎好80%就夠了,當然這哥倆完全不明白Bell是什麼意思
  • 1997年9月,哥倆想把BackRub改成更適合商業的名字,首先想到的是The Whatbox,直到他們發現這個詞很像wetbox才放棄了。後來Page的舍友建議他們叫googol,表示1後面有100個零,這個詞來源於googolplex,表示超級無敵大的數字。Brin在數年後解釋說這個名字正代表了他們要做的事情,因為他們要索引成千上萬的網頁、圖片和文件。之後Page故意錯拼這個詞改成Google,因為當時googol域名已經被註冊,Page認為Google更容易拼寫和記憶。
  • I’m Feeling lucky這個按鈕的初衷是想代替域名導航站,Page在2002年曾經說過他們希望人們別再去猜某個網址會是什麼網站,而說“去Google吧”。
  • Brin用GIMP程式設計了一個Google的主頁,他問每個人感覺如何,所有人都說不好。但Page和Brin卻覺得無所謂,他們認為放的東西越多開啟速度越慢,特別是Page相信速度是取悅使用者的關鍵。後來Page發現很多人都喜歡上了這個禪宗似的大量留白的網頁,但其實當時他們這麼做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沒有管理員來做設計,他們不得不自己動手。
  • 1998年Larry和Sergey的朋友們都在使用Google,甚至每天處理的搜尋請求超過了一萬次,佔用了一半的史丹佛網路頻寬,但當時Google的資料中心還是Page的宿舍,堆滿了利用各種廠商的各種零件DIY出來的電腦機架,甚至他們用樂高拼了一個機櫃
  • Larry Page突然意識到多年來要改變世界的夢想就要實現了,他說:“如果公司失敗了,那是很糟糕,但重要的是至少我們嘗試過了。”
  • Andy Bechtolsheim對Google印象深刻,於是當場給哥倆撕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Brin說“我們還沒有銀行帳戶呢”,“建好了就去存上。”Bechtolsheim說。後來哥倆去了漢堡王吃早飯慶祝這第一筆錢,而那張支票在Page的宿舍裡放了好幾個月。
  • 1998年9月4日,哥倆成立了公司,最終搬出了史丹佛校園。Sergey女友Anne Wojcicki的姐姐Susan Wojcicki跟她老公在Menlo Park的Margarita大街花61萬5千美元買了棟房子,為了還按揭,於是以1700美元/月的價格將車庫和幾間房租給了哥倆。
  • 當時的Google需要新的人才,因為以Brin和Page的能力已經無法繼續改進軟體了,況且編程式碼也不是哥倆的興趣之所在
  • 他們那時僱傭的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Marissa Mayer(我們敬愛的梅姐)就是早期僱員之一
  • 早期的Google搜尋一次要花3秒半才會給出結果,但怎麼優化也只能這樣了,部分原因在於哥倆自己寫的“大學生業餘程式碼”太爛了,特別是Python壓根就無法在一秒裡響應10次查詢。當初用Python是很適合研究的,但它不是一個高效能的解決方案
  • 另外一個提高搜尋速度的技術是in-RAM系統,就是讓更多的索引資料都放到電腦記憶體裡完成
  • 2000年初Google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儲存在Google伺服器上的抓取來的內容無法被索引,在那個時期抓取來的內容都無法被搜尋到。這是抓取和索引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內部bug,當抓取完畢後,索引的機器不知道抓取完畢的那個點,所以無法索引到那些新抓取的內容。早期也存在這個問題,但不是什麼大事,因為抓取量不大,可以人肉找到那個點告訴索引的機器,但到了1999年末Google有8臺機器在全速抓取內容。後來Google工程師做了個計劃任務,一旦抓取的機器出現問題,所有機器就都開始響,即便是在半夜他們也必須衝到辦公室停止機器繼續抓取,手工修改配置檔案。這種情況大概每隔幾天就會發生一次,最後Google下決心重寫了整個程式,徹底解決了問題,也就是Google File System
  • Google File System花了很久開發,但使得Google的速度大幅提升,這也成為了Google為Yahoo提供搜尋服務的基礎。2000年6月26日,Google和Yahoo簽訂搜尋合作協議,其中Yahoo要求Google至少一個月更新一次索引庫(就是說你至少可以搜尋的到一個月前的新聞)
  • Yahoo搜尋團隊的頭兒Udi Manber抱怨說Yahoo有成千的員工,但搜尋部門只有6個人,我想要第7個人都沒門兒!
  • Google一個月更新一次的索引庫直到2003年夏天才升級到一天一更新,該次升級的代號為BART(舊金山灣區地鐵的縮寫),因為舊金山的地鐵很快,且非常準時。
  • Yahoo部署上Google搜尋後,使用者的反應很奇妙,他們的搜尋量居然比以前增加了50%。但是來自Yahoo高層卻抱怨說使用者搜尋的太多了,Yahoo不得不支付給Google更多的錢(看來他們是按照搜尋量付費的)
  • 一名叫做Amit Patel的工程師進入Google的第一個工作是去分析看看都是誰在用Google,他們都在用Google幹什麼。他首先意識到了Google搜尋歷史記錄的價值,他還負責Google Zeitgeist年度最流行搜尋詞彙的統計。
  • 最初Google伺服器不夠用的時候,就格掉那些儲存使用者歷史記錄的機器來用。於是Patel需要搶先在被格機之前將資料匯出來。
  • Google搜尋最初處理相關性的演算法是Sergey Brin和Larry Page哥倆寫的,但到了2000年出,Amit Singhal覺得是時候加入一些新的“訊號”了(其實在2009年底Google就已經通過200多種訊號來決定搜尋結果了,包括位置、同義詞、新鮮度,甚至有為賣批薩的網站設定了單獨的“訊號”)。但由於哥倆那差勁的“大學生”式的程式碼,Singhal決定徹底重寫。
  • 由於Singhal對提升Google搜尋質量做出的貢獻,他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獎勵。曾經有一條新聞稿宣佈了此事,但未說明Singhal是為什麼獲得獎勵的。
  • 2004年,作者曾問過哥倆他們認為Google搜尋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哥倆說“它將內建在人們的大腦裡,當你想了解一個你並不熟悉的東西的時候,你自動就可獲得結果。”
  • 而在2010年作者問哥倆Google搜尋的未來時,Page說“Google會知道你的稟性,自動幫你找到你不知道自己本來想知道的那些東西。就是說即便你不知道自己想找啥,Google也能告訴你。”
  • 2004年4月1日,Google即將上市IPO的前夕,金融界人士聚集在Google總部等待Google揭祕自己神祕的營收狀況,而Google當時的首席財務官George Reyes和Lise Buyer卻想以Google的方式來宣佈。Reyes首先歡迎了金融界人士的到來,由於這些人對Google的經濟狀況到底如何完全沒底,於是Reyes直接開門見山的用一頁一頁的幻燈片告訴他們數字,場裡靜的掉跟針都聽得見。幻燈片揭示了Google還算不錯的營收狀況,不過談不上讓人驚訝,特別對於一個只提供廣告的網際網路公司來說。這些銀行的人私下交頭接耳,感覺這些報表還湊合。但Reyes突然話鋒一轉說“啊咧咧,我放錯幻燈片了。”然後Reyes放出了真正的營收數字,幾乎比以前的數字翻了一倍。“啊哈,愚人節快樂!”
  • 2001年Google的淨營收達到8600萬美元,比去年上漲了400%,然後這架火箭就沒停止下來過,到了2002年已經達到3億4700萬美元,2003年差一點就到了10億美元,2004年幾乎又翻了一番。利潤也很給力,2001年經濟不景氣的時代也達到了一千萬美元,2002年就到了1億8500萬美元
  • 哥倆不擅長跟VC打交到,也不喜歡寫什麼商業計劃書,他們曾經拒絕回答VC提出的任何問題,即便是Google有多少流量這種最基礎的問題。正好此時有個叫Kamangar的哥們志願加入,幫他們寫跟VC溝通。其實最初哥倆不喜歡這個人,他們甚至說我們不需要什麼商業計劃書。在Kamangar死纏爛打甚至說可以免費幫他們的情況下,哥倆才同意他可以兼職
  • 業界最著名的VC KPCB的創始人John Doerr在跟哥倆見面時看了Kamangar做的商業計劃書,最後問哥倆“你們覺得自己能做到多大規模?”,Larry Page說100億美元。Doerr差點沒從椅子上出溜下來,他說你們不可能到一千萬美元,儘管他之前偷偷算過Google最多可以值10億美元。最後Page補充說“我可是認真的。哦對了,我說的100億美元不是市值,而是營收。”。事後Doerr對這一幕依然念念不忘,“儘管我不認為他們做的到,但他們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哥倆想跟KPCB的Doerr合作,但也想跟Sequoia Capital的Moritz合作,但據說同時跟這兩家VC合作的可能性完全是0%,但Page還是使之變為可能,“我們覺得這樣的話很棒啊,我們幹嘛不這麼做?”Page還說這樣會讓Google更引人注目。儘管兩家VC都不願意對方參與,但由於都看到了Google的價值他們最終異乎尋常的同意了將對Google的2500萬美元投資對半分。
  • Google獲得2500萬美元投資的釋出會簡直就是一場戰爭,兩家VC互不相讓都想在新聞稿裡體現出是自己領投的。最後Sergey叫停了這場戰爭,他們堅持要在史丹佛的Gates大樓舉辦釋出會,因為Google最初就在這裡發跡。他們用ASCII碼拼出了一張地圖發給參會者,儘管看起來很酷但可苦了那些不熟悉史丹佛的人,釋出會不得不推遲開始,因為好多人壓根找不到地方!
  • 釋出會上哥倆都穿著印有Google logo的白色polo衫,Larry首先說了Google新的目標“組織全球資訊,使之實用且隨手可得。”之後他還談到Google早晚會用到100萬臺電腦實現人工智慧。在被問道如何贏利時Page說通過搜尋廣告,但他們必須最大化使用者體驗,而非最大化每次搜尋的廣告收入。釋出會結束後,每個到場者都領到了一件Google衣服
  • VC認為Google需要做一些市場推廣來增加自己的流量,比如像競爭對手那樣做電視廣告。但這一建議被哥倆否了:“對Google來說市場推廣永遠就像是前夫的孩子一樣爛,完全可以做到讓一家公司不做任何市場推廣。”
  • 在哥倆經常參加的Burning Man活動上,有人將鐳射投影到附近的山上,這讓哥倆覺得很酷,於是他們問當時Google市場部的Epstein:“我們能把Google投射到月亮上去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