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為何廢除員工排名制度?

發表於2014-02-08

2013年11月12日,微軟全球總部發出一封信,宣佈放棄員工分級評鑑制度(Stack ranking),這封信將改變其10多年來,對10萬名員工績效評比制度。

微軟,為何要放棄這個曾協助其市值衝到6160億美元的祕密武器?

放棄員工分級制 美國媒體一面倒報以掌聲

這套強制淘汰排名末位者的管理工具,也曾是通用電氣前總裁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成功改造通用電氣的法寶。《財富》(Fortune)五百大企業中,有三成使用這個工具。包含通用電氣、惠普、微軟、3M都曾是愛用者,臺灣的臺積電也曾實行。

何謂員工分級評鑑?就是把員工依業績從最好到最差分等級,選出前20%者。表現超乎預期者,為最有潛力員工,給予最多的獎金、升遷機會和培訓,中間70%屬於符合預期,獎金和升遷機會比前者少,最後10%表現未達預期者,必須改善或者離職。

傑克.威爾許在2000年的通用電氣年報中寫著:“每年必須把績效最差的10%移除,藉由移除這些人,企業才能不斷拉高業績門坎,提升領導質量。”

曾在臺積電實行員工分級評鑑,政治大學IMBA教授李瑞華指出,這個制度背後是奧林匹克精神,要通過競爭激發員工潛能,避免員工吃大鍋飯弊病。

1999年,全球處於人才戰爭之際,微軟被《財富》評為全球卓越企業之一,就是其能用最好的報酬,吸引最優秀人才,在育才、留才方面得到最高評比。微軟還做過內部員工調查,結果顯示“高績效員工喜歡明確工作目標,清楚知道自己表現”。

但,這次微軟一宣佈放棄,美國媒體卻一面倒地叫好。《華爾街日報》副標題寫著:“微軟放棄充滿爭議的員工分級評鑑”,《彭博商業週刊》網站的標題是:“微軟砍掉被廣為憎恨的員工分級評鑑”。

分級制造成假性平等

原來,這個過去讓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引以為豪的武器,竟在這幾年也砍掉內部眾多創新的機會!

先剖析這套制度,其邏輯是強者勝出。但其殘酷之處為:強弱是相對性的。即,你表現的絕對結果不是重點,而是你跟別人比較起來如何。

微軟把員工的能力分為一到五,一為最好,五為最差,每年有一定比例得列為最差者。

每年6月是微軟內部最緊繃的時期,前面已經經歷兩個月績效考核、寫報告、自我評估等流程,微軟主管會一起開一場叫作校準(calibration)的會議,主管必須辯論或者維護自己部門的最佳或最差員工。

“走進這個會議室,我就知道,雖然手下10名員工都是業界最好的人才,但至少得有一名被說表現不好……。如果下面的人都表現不錯,被迫把他弄到under performance(低於標準)那種感覺……真的很差。”臺灣微軟內部主管無奈地表示。

一位美國微軟主管離職後向《華盛頓日報》集團旗下的網站slate magazine透露,“強制分配對微軟、對創新,員工誠信和道德根本是毒藥”,他的上級主管甚至要求他把一定比例的員工列為“平均以下”,否則就無法過關。

分級制扼殺創新潛能

當Apple盡全力研發iPhone和iPad ,Google給予員工20%時間做創新,微軟內部卻開始因應此制度而出現各種奇門怪招。例如,每年5月制定年度個人目標時,不能訂得太高,否則隔一年達 不到後,你就可能成為被淘汰的末位者。這種生存“潛規則”,逐漸演變成“顯規則”,員工不想轉調到表現最優秀的團隊以免成為墊底者。如果你想轉調,就得冒 著部門主管把你2013年的績效打成五分(最低分),填補名額的風險。

於是,大家不想拼創新,因為創新初期總是會失敗,你就可能會成為末位被淘汰的人。甚至,根本拒絕團隊合作。

這是微軟CEO鮑爾默(Steve Ballmer)8月23日宣佈一年後要退休的關鍵原因。因為微軟在成長最快的平板計算機和手機的市佔率,受到蘋果和Google主導的安卓(Android)陣營夾擊,僅有個位數。

分級制拖慢反應速度 人人習慣留一手自保

當消費者可用同一個蘋果iTunes賬號搞定蘋果膝上型電腦、手機和平板計算機時,微軟推出Window 8手機一年後,軟體開發者才可以用一組帳戶,同時為微軟手機和計算機開發App應用程式。 微軟有這麼多好人才,但反應速度卻比別人慢。起因是,過去強調個人主義的制度,讓大家不習慣團隊合作。大家習慣故意留一手,讓同事無法拿到足以威脅自己績 效的資訊。“我幫助你,等於讓自己績效降低”的觀念逐漸紮根在微軟人心中。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認為,員工分級評鑑的前提為“能力是常態分配”,但當員工能力差距越小時,公司的賺錢能力下滑,又只有金字塔頂端者能得到最佳報酬時,人性陰暗面就會出現。

分級制度讓人才因指標累垮 員工陷內鬥

其實,微軟並非不知這套制度的副作用。只是,過去各產品線可以單獨作戰,只須分別銷售Windows或Xbox,強調個人績效確實奏效,也為微軟帶來每年20%到30%的營收成長。

微軟唯一沒想到的是,蘋果與Google帶來的產業衝擊比想象中大,內部各部門若不合作就難以存活。在是否要廢除這套績效制度的掙扎期中,微軟一方面試圖想維持公平的評估制度,一方面又促成團隊合作,但另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又緊接在後。

微軟引入360度評量和平衡計分卡,可以讓員工在跨部門合作時,被評等得更為公平,且可以讓公司的獎酬制度跟著想要的轉型方向走。但結果卻是, 主管得填更多公文,注意更多指標。據微軟內部員工表示,每個部門至少有20項指標,哪一個出現紅燈,總部會一路亮燈到臺灣。微軟主管被更繁雜的績效制度纏 身,而員工們的創新能量都拿來內鬥,能量逐漸被消磨殆盡。

當我們去信訪問時,微軟總部給我們的官方回答是:“這改變會讓我們速度、創新和團隊合作加快,帶給客戶最好的產品”。據瞭解,微軟總部也還未向 員工公佈未來績效評量細節,只保證優秀員工的獎酬和紅利絕對不會少。其實,現在通用電氣和Adobe都放棄了員工分級評鑑制度。

但近期,雅虎(Yahoo)CEO梅耶爾(Marissa Mayer)和AIG公司,卻宣佈要引入員工分級評鑑。

李瑞華提出判斷的依據,如果你的企業偏向強調競爭多於合作,員工分級評鑑還是有用的。但是微軟現在放棄此制度,要如何讓公司不會淪為大鍋飯制度,讓最好的員工感到公平,則是其下一階段的挑戰。

從一個制度選擇的背後,我們看到微軟人才價值觀的大轉彎。一個人要改變10多年的思考習慣很難,更何況是10萬人一起改。但要存活,所有人就該放棄有完美管理制度的想法,只能隨機應變!

 

【小資料】員工分級評鑑制度,褒貶各有擁護者!——5大知名公司實行狀況

實行陣營:

公司:AIG──美國最大保險公司

做法:金融海嘯過後採用,前10%員工獲得升遷機會和分紅,末段班如果沒改進則會被淘汰

改變原因:在公司改造時期,此制度將紅利公平分配給最好的員工,讓員工熟知自身能力排名,加以改進

公司:雅虎──美國第二大入口網站

做法:2013年由執行長領軍,施行員工分級評鑑制度

改變原因:無說明理由,但是施行後裁員600人

取消陣營:

公司:通用電氣──《財富》500大第6大公司

做法:2000年將員工分級評鑑改為“差異化管理”,培訓補強員工需要的工作技能,不強制設立淘汰線

改變原因:因應策略改變,取消排名,改以差異化管理

公司:Adobe──第一大PDF軟體公司

做法:2012年放棄員工分級評鑑,以面談瞭解員工優缺點並加以改進

改變原因:此制度把主管綁在繁文縟節的報告裡,並未達到激勵員工的預期效果

公司:微軟──第一大視窗軟體公司

做法:2013年宣佈放棄員工分級評鑑

改變原因:策略轉向更需要團隊合作,取消此制度

支援說法:

企業的未來取決於人才,每年必須把績效最差的10%移除,藉由移除這些人,企業才能不斷拉高績效門坎……。

——通用電氣前總裁傑克·韋爾奇

如果企業不協助或不處理表現較差的員工,企業會冒著失去表現最好員工的風險。

——麥肯錫顧問公司〈人才戰爭〉報告

反對說法:

強制排名讓員工傾向彼此競爭,而非團隊合作,創造了競爭大於合作的工作環境。

——Adobe全球人資副總經理Donna Morris

我跟微軟的人談,每一個人都認為員工分級評鑑是對微軟危害最大、最惡名昭彰的制度。

——《浮華世界》記者Kurt Eichenwald、〈微軟失落十年〉一文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