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尚產業一樣,網際網路只有為數不多的創新者和眾多的模仿者。並不是說創新者創造出新功能而模仿者模仿複製他們,因為一切都是再混合(或者古人說的“無一字無來處”)。在時尚界,區分這兩個群依據的是品味層次的差異。創新者設計的產品優雅而值得玩味,而模仿者的產品執行都很糟糕 – 混搭不佳以至毫無特色。在時尚界,有一個傳奇式的創新者擁有無法比擬的好品味。正是因為她的品味水平,由她創立的時裝屋成為了百年的奢侈品的典範。
她的名字是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大多數人都知道她是一個時裝設計師。實際上香奈兒本人還是位品味的哲學家,我是很正兒八經的說這句話的。廣泛地研究過有關品味的思想史之後,我認為香奈兒的箴言是極具操作性的。我在生活和設計實踐中大量使用她的理念。事實上,如果香奈兒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師的話,我敢打賭,她會做出令人驚奇的事情,因為這行當裡,品味最為重要。想想NOTCOT, Gilt Groupe, 和Twitter吧。
香奈兒有數量驚人的箴言都談及到了產品和使用者體驗設計。以下是我搜集到的最給人以啟發的那些:
關於功能的質量vs數量
“奢侈品並不在於富麗和繁飾,而在於超凡脫俗。”來翻譯一下吧:一個優雅的產品並不一定需要很多功能(繁飾),但具有的功能確確實實需要流暢,並經過深思熟慮(脫俗)。絕不能有不合時宜之處。
赤裸原型
“要看的是著裝的女人。如果沒有女人,就沒有服裝。”偉大的設計(服裝)能展現出產品中最美的一面,但掩蓋不了底層本質(女人)的缺乏。基於這些原因,從 “赤裸”的 – 完全功能性的、未經設計裝飾的原型來入手會很有價值。讓一組人定期使用“赤裸”原型,看看這個原型能否帶來附加的價值而且讓人覺得是實實在在的。例如,在開發Palm Pilot(Palm PDA第二代)的時候,設計師傑夫·霍金斯把一塊木頭隨身帶了一個星期,假裝它是已經研發出來的產品。
太多的配飾
“加配飾的時候,記得總是把最後加上去的那一樣拿掉。”一個網站或應用程式在擁有了核心功能(服裝)後,總是會受到追求附加功能(配飾)的誘惑,這些功能可能是早期使用者所要求的。在產品設計師眼裡,這些功能都是往往都有必要,因為他們往往急於迴應使用者的要求,而不是做壞人(比如像賈伯斯一樣改變娛樂產業的遊戲規則)。工程的負責人非常喜歡輔助的功能,因為從專案規劃的角度來看,它們有很強的可見性,並且工程師的功勞通常是由程式碼的數量而非產品功效來衡量。這就是為何“配飾型的功能”悄悄溜進產品裡面的原因。Channel提醒我們注意這種情況,她認為無論你是誰,你的品味水平有多高,你很可能會過度的使用配飾(很多她給出這條忠告的客戶的品味確實都很高)。因此,考慮一下強硬一點,處理一下那些非核心功能。不要害怕刪除那些價值不大而且還會分散產品核心實質的附屬品。
使用者貢獻內容的神話
“創造者少有,不創造的人是多數。因此後者更加強勢。”很多社交媒體網站總以為他們有很多使用者是重度的貢獻者。他們設計的產品因此而主要面向重度貢獻者。這是錯誤的方向,少於0.5%(通常遠遠小於)的使用者是重度貢獻者。許多成功的使用者貢獻內容的網站是建立在少數優質使用者的基礎上的。 Twitter雖然有很多的重度貢獻者,但也有一個龐大的被動使用者群,這些使用者群使得定期發推的使用者數量相形見絀。 2010年4月,Twitter擁有1億註冊使用者,但這幾乎是每天發推的使用者數量的兩倍。絕大多數Twitter使用者並不經常發推,或根本就在沒有註冊的情況下閱讀內容。這種不均衡比例實際上是有意義的,因為Twitter的核心價值主張之一是傳播。因此,它的應用在只是閱讀的情況下也應該執行得很好。
高流量站點
“沒有什麼是醜的,只要它是活的。”記得有一次我同一個產品設計師朋友討論的時候就Craigslist產生了激烈的爭論。有些人真的不欣賞其寒酸的外表,並稱之為“醜陋”。他們認為它因此錯過了一些偉大的機會。但我傾向於認為這是對一個網站(它並不醜)不公平的批評,這個網站一直線上並有很大的流量(它是活著的)。也許使用者像看以前報紙上的小廣告一樣使用Craigslist覺得很舒服,恰恰是因為它看起來像是從前報紙上的小廣告,僅此而已。正如Chanel所指出的,“奢侈品必須是令人舒適的,否則它就不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