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前夜觀產品,看了美麗說與蘑菇街,短暫觀察的結論是美麗說展示強而互動弱,蘑菇街反之。此外,用人妖號註冊美麗說之後,很快有一個人來加我好友,而這時的我無頭像,無暱稱,無發言,典型的三無人士。再看加我的這個人,她的好友95%都是三無人士,猜測為運營人員,幫助新人融入社群。
由此引申開來,2.0風格的內容產品有兩顆脆弱的蛋蛋,第一是增強互動,第二是發展關係。我們都曉得,沒有互動就沒有使用者激勵,沒有激勵就沒有使用者產出,關係則是刺激互動與增強黏性的一劑春/藥。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出來卻極難。
先講互動吧,互動本身有五個前提。
1、內容是否具備話題性?這是大前提,也是“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的開關。
2、使用者之間是否形成一定的關係?關係越緊密,則溝通的慾望越強,對話題性的依賴也就相對較小。
3、產品本身是否具備良好的互動氛圍?這一方面需要社群文化的沉澱,往往也依靠強大的公共討論區來傳播感染力。
4、有著社群認同感的使用者,通常有更活躍的互動行為。
5、有著個人空間歸屬感的使用者,通常也有更活躍的互動行為。
到目前為止,具備強互動性的產品只有兩類,論壇與微博。論壇的立身之本就是話題,跟帖與主貼之間的平等性,以及最新回覆置頂的排序規則,進一步促成了積極的互動。微博則得益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微博”,同在一個屋簷下,不僅僅是旁觀者的心態。由此回顧美麗說與蘑菇街——前者太多瀏覽型使用者,看完就走,沒有自己的內容與關係積累,因此互動不怎麼熱情;後者依靠論壇培養起更好的互動習慣,更緊密的使用者關係,卻面對論壇與空間難以整合的產品架構問題。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單從促進互動的角度來講,論壇的效果無出其右,但純粹做論壇的話,產品擴充性有限,如果將論壇整合到一個複雜的產品架構內,成功者也僅有豆瓣一家。這案例受益於豆瓣獨特的使用者構成,難以複製。再說論壇有那麼好做嗎?很多人覺得版面一開,使用者自然來,真是異想天開。大部分情況下並非因為產品架構問題,我們主動不做論壇,而是根本就沒能力做好論壇。不客氣地講,商業化運營中的論壇成功率不是百分之一,是千分之一。同學你傷不起的。
於是很多產品以個人為主要資訊節點,弱化公共討論區。除開內容話題性這個天然瓶頸,可後期改造的方面,第一靠使用者關係,第二靠話題運營(不斷髮起話題公共討論),第三增強使用者的空間歸屬感,吸引他在這裡新增內容,裝修小家,而不僅僅是遽來遽去的一個過客。
再說說關係。如何建立使用者關係是個大話題,也是個因地制宜,無法籠統分析的話題。產品前期因為圈子較小,使用者彼此之間的好奇心較重,只要第一批使用者健康活躍,建立關係不難。但到了中後期就會面對兩個問題,一個比一個頭痛。
1、如何發掘新加入的優質使用者?(難)
2、如何讓中端,以及中端偏低的使用者融入社群?(極難)
這兩點放在強大的,秩序良好的公共討論區,自然迎刃而解,空間社群就麻煩許多。關於優質使用者的發掘,目前被驗證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跟蹤熱門tag(相當於公共展示區),從中發現優質使用者並加以推薦。Tumblr的editor制度便是一例。只不過國內很難找到熱情又有眼力的志願者,恐怕還得靠官方運營人員來幹這事兒,tag也可以用預設分類作為替代方案。
接下來,中低端的使用者關係形成在任何空間社群都是老大難問題。他們沒有推薦價值,也很難實現有效的個性化匹配,基本上“互粉”是擴大關係圈的唯一方式,只能依託於長尾進行低效率的關係發展。解決思路有二,首先在空間產品內嵌入群組模組,還是走公共討論區的路子,由使用者自發管理而非官方運營(群組對“水土”要求極為苛刻,使用者群的特質決定其規模,社群成長階段決定其死活)。其次是將已經形成的使用者關係匯入進來,借力打力。
Instagram在這方面做出了極好的表率。先吸引使用者在域內產出獨特的內容,再引導推送到成熟的社交網路,不僅僅增加曝光度,發展新使用者,因此而匯入的使用者也繼承了原有的社交關係。即便是沒有主動這麼弄的產品,往往因其口碑流傳,自然而然地產生類似效應。比如我跟朋友A說這款產品怎麼怎麼好,A君註冊進來,至少就有我作為鐵桿好友嘛。新使用者存活率提高10倍不止。
這個道理同時也揭示了大公司屢屢做不好大社群的真相,因為“口口相傳”才是最佳的社群推廣方式,曠日持久,大公司難有此耐心。如果仗著家大業大,一口氣推廣10萬個新使用者進來,且不論這批使用者的純度,單單是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因其陌生而拘謹,互動氛圍就難弄得很。結果來得快,去得也快,三兩天的新鮮勁過了便作鳥獸散。只好道一聲苦也。
前些日子跟一個口碑的美女聊天,提到去年的大規模推廣,恰恰把口碑的點評社群搞得烏七八糟,拔苗助長。而今已回天乏術。可見野心害死人。大躍進嘛,好得很,三年就趕英超美,畝產有1萬斤!
原文:uc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