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中的應用:互動介面重思考

發表於2015-03-13

【譯者注】本文是設計師Golden Krishna新書《The Best Interface is No Interface》中的部分節選,探討了“螢幕外的使用者體驗”相關內容。清楚記得2013年UXPA上,Josh Clark的演講《Design out of the Screen》也是類似主題,移動設計並非只與線框圖、佈局、切圖、裝置適配等內容相關,藉助裝置的感測器進行螢幕外的設計更加重要,精彩的觀點和無數生動案例讓我印象頗深。如今的移動使用者體驗設計師們,包括我自己,痴迷在數字資訊框架、介面設計模式及豐富流暢的動效之中,這篇文章的及時出現,為定義移動使用者體驗點亮了新方向。作為使用者體驗的締造者,設計師應該避免侷限於螢幕中埋頭創作數字輸出物,而是從對使用者痛點的切實理解出發,結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與介面設計等設計方法的優缺點,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的革新,跳出固有思維框架,才能更好的打造使用者真正喜愛的體驗。讓我們隨正文開始逐步學習Golden Krishna的觀點跟思路吧。

設想在不考慮觸控系統且不涉及螢幕的前提下,利用典型流程,設計一些不必從兜裡掏出手機就能發揮作用的移動應用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Charles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中充斥著各種移動應用,他厭倦了開啟它們做著平淡無奇的事情。如果能跟朋友面對面的暢談,而不是做低頭族玩著各自的手機,那肯定很棒。他希望藉助最新的技術幫助自己擺脫移動裝置的束縛,也想知道如今強大的手機能力是否可以讓生活更輕鬆,而不是疲於應付螢幕上的各種應用。”

多麼熟悉而美妙的開場。正如定性和定量研究、歷史典故與主題採訪,它能幫助體驗設計師們挖掘一組既定目標客戶的獨特問題。然後,以螢幕上的一張草圖作為完成以下目標的常規出發點:

1、設計儘可能優雅的方案; 2、打造獨一無二的數字產品; 3、定期有效。

圖1.移動應用設計師的典型思路

這絕非易事。大多設計師往往拘泥於螢幕進行各種折騰,而忽略了對使用者典型路徑的思考。

受限於畫素的困擾

從螢幕畫布中創造別具風格的優秀體驗不難,但給出基於螢幕的方案面臨著先天的挑戰。從口袋或錢包裡掏出手機,解鎖螢幕,找到並啟動應用,輸入賬戶,開啟選單,尋找目標,以及應付移動作業系統中的其它設定…這樣無法被稱為一個優雅的體驗吧。

使用漢堡選單、無襯線體視覺風、視差滾動、順應流行設計趨勢、新增極盡絢麗的動效,儘管很多應用被包裝的很現代,但除了依葫蘆畫瓢之外,缺乏讓人為之振奮的地方,還是沒有脫穎而出的體驗。

圖2.使用性感圓角矩形組成的漢堡選單,包含了你需要的所有內容

這些應用大多帶來了無休止的訊息推送和震動提示,令人懊惱。KPCB調查發現,人們平均每天要檢查手機150次左右。在《時代》雜誌發起的一項投票中,四分之一的使用者每30分鐘檢視一次手機,五分之一的使用者每10分鐘檢視一次。更何況“幻想震動症候群&鈴聲幻聽(在手機並未有訊息和震動時誤認為有)”已經影響超過90%的大學生。

另一種觀點

考慮另外一種限制:手機揣兜裡時。

上圖意味著以不掏出手機為目標的截然不同解決方案。讓應用在兜裡工作的方式是重圖形介面時代後期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這是被棄用的Moves應用圖示,但卻通過擬物化的方式揭示了下一代移動應用的方向:在兜裡就可以完美工作。

想象不需要訊息推送和震動提示的應用,其主體體驗已不侷限在基於螢幕的數字介面了。在使用者最看重的朋友、家庭和時間等美好事物面前,它能夠悄悄的取悅並服務使用者。它利用使用者口袋裡強大的計算優勢,而不是三十年以來基於“視窗、圖示、選單和游標”的圖形使用者介面,允許手機內建的感測器和無線電技術幫助我們實現目標。

一旦掌握了這種獨特的思路,未來擁有了更多的可能。

一家從事無鑰匙啟動技術名的公司叫Lockitron,它擁有一個從既定舊思維轉型成功的團隊。華爾街日報曾報導說,英國保險公司的調查發現,英國成年人平均每天有9次找不著物品,其中最令人沮喪的就是找不到公寓大門鑰匙。Lockitron正是瞄準解決此類問題,他們宣稱可以做到“使用手機開啟房門”。

聽起來令人銷魂,然而卻需要更換特殊的插銷。初始的解決方案侷限在手機螢幕上,要求使用者每天進行繁瑣的操作,基於螢幕的思路並不比傳統的門鎖搭配鑰匙方便。使用者需要按以下步驟完成目標:

  1. 走到公寓門前;
  2. 拿出智慧手機;
  3. 點選電源喚醒手機;
  4. 滑動解鎖;
  5. 輸入密碼;
  6. 退出上次使用的應用;
  7. 退出上次開啟的應用資料夾;
  8. 在幾個螢幕的應用堆中挑選目標應用;
  9. 點選啟動應用;
  10. 等待應用載入;
  11. 點選應用裡的“開門”按鈕;
  12. 開啟公寓大門。

一年之後,Lockitron團隊將整個方案以全新的體驗方式進行了重設計。

首要的變化就是他們去掉了定製的插銷,而是在客戶已有的門鎖上新增一個鎖套。

更讓人欽佩的是,他們考慮了客戶螢幕之外的所處環境,並不需要使用者掏出手機。該應用依然需要在智慧手機上下載和安裝,不過一旦設定完畢,就不必再次掏出手機使用了。

藉助藍芽技術,第二代Lockitron應用幫助手機直接與插銷進行感應,無需外部數字互動過程。所以當客戶站在公寓門前時,Lockitron很方便的將他們領入家中,而不再像之前那樣,需要進行無數不夠順暢的點選操作。他們的應用通過簡化開鎖流程更好的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如下所示:

  1. 走到公寓門前;
  2. 開啟公寓大門。

結果第二代的Lockitron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從潛在客戶中募集到了220萬美元,對一家門鎖公司來說太讚了,不是嗎?

後續方向

考慮螢幕外的設計並非適合任何問題,但是一旦找到機會,它就能以無法預見的方式愉悅使用者。在設計你的下一款應用時考慮一下4條tip吧,它們的原則都是“基於典型流程而非螢幕”:

  1. 從理解使用者的典型流程開始。 在使用者可能進行任務或遭遇問題的真實環境下觀察他們的行為,這能幫助我們基於典型使用者流程設計系統,以真實世界的設定作為設計限制(而不是虛擬畫素空間)。
  2. 尋找我們可以解決問題的觸發器。 正如站在公寓門前就可以開鎖的案例,通過了解使用者典型流程,我們或許能發現一些更簡單的方案來解決問題。在提供更復雜的解決方案時,需要對觸發器進行組合,才能確保系統執行必要的動作。比方說,只有對使用者所處情境的當前時間、星期幾、位置及手機是否啟用等資訊進行合理識別,手機或許才可以大膽的認為使用者正在休息,並自動設定在此之後8小時的鬧鈴。
  3. 設計前更多的熟悉智慧手機技術,而不只是螢幕畫素與尺寸。 智慧手機技術發展迅速,作為設計師,我們必須瞭解最新手機端的感測器技術,無線電和其它機器輸入手段。大家可以參考這份文件
  4. 適應物理體驗的可用性模式。 Apple,Google和Microsoft等公司都在普及低耗能數字模式,例如自動移門、自動扶梯和電梯,它們均以取自真實物理世界的可及性見長,在缺少數字介面的情況下幫助人們很自然的學會使用。開始留意並收集優秀工業設計的精彩案例吧。

學習另闢蹊徑的思維方式、異類方法,以及瞭解如何設計科技方案的新思路,可以閱讀我的《The Best Interface is No Interfac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