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函|洞觀世界,聚引長三角——AI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盛大開啟,歡迎參會!

机器之心發表於2024-06-25
人工智慧技術跨過“死亡之谷”,AI驅動的"新質生產力"潛力正逐步釋放。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湧現,正引領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迅速迭代,形成強大的新質生產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區域協同合作不僅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也為關鍵技術突破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加速推進長三角成為最適合發展人工智慧新質生產力的區域之一。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技術攻關為核心使命,產學研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化,為長三角區域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和轉化服務。在資訊科技領域,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圍繞人工智慧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完善人才鏈、資金鍊和價值鏈。

2024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作為大會分論壇之一,由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辦的“2024 WAIC 長三角協同創新AI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將於7月4日舉辦,邀請國內外產學研用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等代表,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及趨勢,以及如何在人才培養、資源最佳化配置和關鍵技術突破等方面實現跨區域協同創新,從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長三角地區各行業中的應用和發展。

圖片

亮點一:權威引領,拉開帷幕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慧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將參會致辭。劉慶主任將從宏觀角度介紹在構建長三角區域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和生態、連結全球創新資源、組織開放協同創新、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成果。張亞勤院士將分享對全球人工智慧發展趨勢、風險治理的看法和建議。

亮點二:多元視角,深度洞察

本次論壇中,來自不同行業的大咖及探索實踐者,將透過生動的案例,分享AI驅動不同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具體實踐,以及高校在AI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和寶貴經驗。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國科學與工程院院士張建偉將從產業發展角度出發,探討如何透過先進智慧技術實現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全面提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協理副校長、人工智慧學域創始主任、講座教授熊輝將分享 AI浪潮之下,人工智慧大模型的無限可能性。面壁智慧CEO李大海將現場分享大模型的“摩爾定律”,探討端側大模型的應用潛力和未來場景。思必馳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俞凱將詳細剖析AI4S新質生產力中面向通用科學智慧的跨模態語言大模型。第四正規化聯合創始人、總裁胡時偉將重新定義行業大模型,解讀其作為新基礎設施,對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千行百業的意義。

亮點三:融通發展,共創未來

“大模型時代,人工智慧如何加速賦能產業融通發展”高階對話將邀請產學研用代表深入探討在大模型時代,人工智慧作為重要推手,如何實現產業的高效協同、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融合。

這個環節將由中金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院長彭文生主持,T3 出行 CEO崔大勇,清華大學智慧產業研究院(AIR)智慧機器人方向首席專家、AIR 創新中心主任、AIR無錫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陳亦倫及雲啟資本執行董事韓義等人共同參與討論。

另外,論壇上還將舉行"長三角‘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合體成立儀式”,屆時將有人工智慧、資訊、材料、生物醫藥、製造等多個領域的十餘家行業細分龍頭企業參與。創新聯合體將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業的融合與應用,透過定期舉辦學術、產業交流活動,推動人工智慧企業與各行各業龍頭企業的交流互動,加速人工智慧技術與產業的融合創新與成果轉化,促進成員間的信任和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慧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論壇議程圖片

(日程持續更新中)

論壇報名

本次活動開放線下專業觀眾席位,歡迎掃描下圖二維碼報名參會。

如有問題,請聯絡機器之心小助手微信(id:13661489516),備註「長三角協同創新」。

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