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大牛 Nicholas Zakas 最喜歡的面試題

發表於2015-10-11

譯註:Nicholas C. Zakas是著名JavaScript工程師,曾任雅虎前端技術主管,是YUI庫的作者之一,著有《編寫可維護的JavaScript》、《JavaScript高階程式設計(第3版)》、《高效能JavaScript》。他最近在部落格分享了有關面試方面的經驗。

招新員工和麵試比表面上看起來難得多。僱了不合適的員工的代價是很高的,雖然公司往往在這方面覺得宜早不宜遲,不願意花很長時間來選擇一位合適的員工。Nicholas認為,招錯了人,造成的損失比招不到人更大。

基於這條理念,Nicholas有一個很好的問題,來幫助他在幾年來做出了很多是否錄用的決定。讀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想:“天吶,他馬上就要分享一個面試問題,然後這個問題以後就沒用了。”但Nicholas認為,一個好的面試問題應該在候選人事先知道問題時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這裡分享的問題將會對面試官和麵試者都有幫助。

好的面試提問

問題不會和下面一模一樣,但是形式大體類似:

假設你可以自由選擇工作,星期一就開始上班。進入理想的公司,獲得期望的頭銜和薪水。只要談談自己具體想做什麼,就可以得到這份工作。你具體想做什麼呢?

星期一開始上班

這裡指出一個具體的日期,是強調這份工作不是說你希望將來的某一天能做的工作,也不是什麼不現實的工作。就是星期一開始——你沒有時間學習新的知識,或者工作經驗,你就是現在的你,在這方面要有下週一就可以勝任工作的水平。

理想的公司,頭銜和薪水

這三點是應聘者真正想得到的,卻對面試官的決定影響很小。Nicholas說,公司我們控制不了,頭銜通常都是沒意義的,薪水也說明不了什麼。提出這三點只是代入應聘者的思考,因為這是他們真正關心的東西。

討論

顯而易見,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而只是一個談話的引子,圍繞這個話題,你能發現應聘者到底適合不適合這個職位。Nicholas建議面試官最好能自己有更深入的問題,這樣對自己的判斷效果更佳。

話題卡殼

有些人可能因為這個問題太寬泛了而不知從何說起,這時候我通常會問下面這樣的問題開啟他們的思路:

  • 可以從簡單的問題開始:比如你喜歡整天寫程式碼嗎?如果不是,你喜歡做什麼呢?
  • 你願意單獨工作還是和團隊一起,你願意在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
  • 你最喜歡用什麼程式語言?你希望工作中有多少時間是使用這門語言的?
  • 或者想想相反的方面,你最不喜歡做什麼?
  • 關於你的新工作,你願意花時間去學習哪些東西?

上面這些問題是幫助應聘者指引思路的(無論什麼情況,Nicholas從來不跳過這個問題)。通過以上問題縮小討論的範圍,大多數應聘者就能暢所欲言了。

自我評價的準確性

這個問題的第一任務是判斷應聘者的能力是否適合崗位。比如,一個22歲的小夥子告訴你下個周他想做Google的CEO,那要麼是他對自己的能力估計不準確,要麼就是他不理解你的意思。這時候應該試著提醒一下:下週一就要開始上班,你準備好要去Google做CEO了嗎?“如果回答是Yes,那麼我就會自娛自樂地問一下他想怎麼運營整個公司,然後心裡想著面試下一個了。”Nicholas說。

做開發還是做管理

Nicholas經常需要面試一些開發崗位,通過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來面試者是喜歡管理還是喜歡開發。這一點很關鍵,因為如果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工作,他們就不會快樂,而不快樂就可能導致麻煩,有些麻煩小,有些就大了。Nicholas說當他發現應聘者可能面試的不是他偏愛的工作時,一般會求證地問一下:“你喜歡在別人的管理下工作嗎?”或者“這份理想的工作和管理沒有關係?”

領導者與服從者

開發者和經理的一個明顯的區別是:一個是領導者,一個是服從者。辨別的一個小技巧:領導者可能會告訴你他們有能力做什麼,但是不適合做領導的人永遠不會說自己喜歡服從別人。當然,你可以不可能直接問他們,因為人天生就不喜歡受別人管束,所以每個人都會說自己適合領導。Nicholas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傾聽他們的表達方式,然後自己做決定。如果一個人適合領導,那麼下面的句子會用的更頻繁:

  • 我喜歡幫助別人
  • 我感覺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給別人
  • 沒關係/我喜歡指導別人

順便提一下,如果你覺得特意使用這些句子,來讓別人以為你適合領導,就大錯特錯了。這只是更深層次討論的引子,你不可能騙得了知道自己想要問什麼的面試官。

重要:領導者和服從者同樣重要。將服從者放到領導者的崗位上會對整個團隊造成麻煩,將領導者放到服從者的崗位上同樣會造成浪費。我們的目的不是挑出來領導者,而是將人們分配到適合他們的崗位上。

時間花費

討論的時候Nicholas也會問應聘者,他們願意在某種工作上花多少的時間。比如,願意將編碼和管理的工作五五開嗎?願意花費70%的時間來構思然後只用30%的時間去實現嗎?或者真的想做一個產品經理,只有10%的時間來寫程式碼?這些都可以幫助你來了解一個人。

結論

最後,通常需要重複一下應聘者的陳述,例如這樣:

好,我來試著描述一下你的工作。在你理想的崗位上,你將有75%的時間在寫程式碼(如果可能的話,是javascript語言),25%的時間來和其他人討論技術和程式碼。你喜歡在一個5人左右的團隊中工作,最好有一個比你有經驗的人來領導,對嗎?

如果有哪裡理解不到位,就需要他們糾正。等得到了正確答案,你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問這個問題了:

我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覺得將每個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非常重要。我想要了解你和你的職業理想,來確保我們的崗位對你來說合適。現在,我要告訴你我們在招什麼樣的人才,然後我們一起決定雙方是否合適,可以嗎?

這樣,你描述了應聘者希望找的工作是什麼樣的,然後說一下你們的崗位和這份工作匹配的地方,不匹配的地方。最後,給出你的觀點,關於他們是否適合這份工作,再詢問他們的觀點。無外乎下面三種情況:

1.看起來我們的崗位不適合你,你覺得呢?
2.從你的描述看,我們的崗位大部分都滿足你的條件,你覺得呢?
3.這就是你要找的工作啊!你認為呢?
如果真的合適的話,應聘者就會對接來下的面試程式更有信心。因為他們知道你的話不是簡單地奉承,而是你真的瞭解他們,知道這份工作是真的合適。

Nicholas說,用這樣的方式,即使最後他告訴面試者他們的崗位和麵試者的期望並不匹配,也從來沒有和任何人吵過架。很多人都表示了感謝,因為這次面試幫助他們知道了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是什麼,自己的激情在哪裡。Nicholas也無數次地鼓勵面試者去找一些真正符合他們期待的工作。所有的面試者最後都無一例外地告訴他說他們太喜歡這次面試經歷了。

總結

Nicholas認為,瞭解一個面試者,比評估他們的價值更困難。他見過很多因為職位不合適而造成的損失,希望自己能避免這些損失。所以他想讓面試者明白,他沒有在鼓吹什麼,不會做不切實際的承諾,也不會吹噓這份工作的前途多麼光明雲雲。相反,他會給出這份工作的概況,也希望能瞭解到應聘者期望工作的資訊。

Nicholas本人喜歡這個問題的原因,在於這讓面試者表現得更多,淡化了結果,讓面試者覺得自己被傾聽,可以有一個機會來表達自己期望融入到一個怎樣的公司。

最後,面試官應該對僱主和麵試者有一份責任,確保雙方都對工作和員工的匹配滿意。這個問題可以快速地告訴你匹配的程度,同時又可以深入地瞭解面試者的資質和能力。如果面試只能問一個問題的話,那麼這個問題再好不過了。

譯註:在Nicholas的部落格下面有人問他,“有人告訴你他們的理想是做個攝影師,或者慈善工作者嗎?這種情況你怎麼把他們的思路帶回來?” Nicholas風趣地回答到:“暫時沒有,不過我會問他們為什麼來面試我的工作,而不去做這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