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笨也是最好的方法,淺談產品新人的知識管理方法

釋懷發表於2015-06-03

1.為什麼要進行知識管理

每個產品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網際網路資訊浩如煙海,更新頻率極高,能把資訊變成知識並融為己用的產品經理才能培養出競爭力並進一步塑造成影響力。而參照人的認知模型和記憶習慣,知識管理很明顯是存在一套科學的方法論。將其養成習慣之人必能在日積月累中完成令人吃驚的突破,正所謂量變引發質變。


                 量變引發質變

2.產品知識管理的原則

我認為一套科學的產品知識管理原則至少有如下幾條:
1. 需要有不斷篩選資訊的步驟
2. 需要有時間進行緩衝,並形成習慣
3. 符合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
4. 使用方便管理的工具

所謂知識篩選的步驟,網上有很多方法論,我個人比較贊同

“收集-篩選-分類-實踐-分享”

的步驟。收集時就大範圍的去瀏覽,只要是稍有亮點的資訊都採集下來;篩選的時候需要進一步審視之前的資訊,提煉出精華;分類則是思考之後的分門別類,方便日後回顧;實踐屬於強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分享則是外化的過程,後兩步暫時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所謂需要時間緩衝,這點就像經典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給予大腦一定的消化和反思空間。而等待過程中,知識因為有時間進行發酵,加上不斷新增的見識和實踐經驗,新的突破和靈感極有可能突然來臨。

再說到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這點和知識篩選中的“分類”息息相關。產品作為綜合能力要求極高的職位,所學習的知識一定是多樣化的,這裡我比較喜歡用蘇傑老師的能力模型來分類,


                                    產品經理能力模型

如果產品知識管理也能夠以此分類,我們就能很好的量化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現況,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才有動力去完善自己的能力體系。

3.接下來重點聊聊工具的使用

好的工具有很多,我們可以用網上現存的工具,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好的工具在規範了流程和方便了操作之後,你需要針對自己的習慣做設計和優化。

比如我用的是印象筆記,針對知識管理的每一個步驟,我都規範好了方法,並針對每一個資訊如何流通到下一步做了流轉要求。流轉要求是指一個資訊要加工成知識或者收穫所必須達到的要求,只有達到了要求,才有流轉可言。流轉要求是看板管理的精華內容,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了解一下。


看板管理的流轉規則



收集階段常用的是印象剪藏,此階段重在便利收集渠道,抓住任何第一眼就感覺有用的資訊,包括文章、靈感、語句、圖片等等,然後統一放到“收件夾”裡;

                               
                                 印象筆記收件夾

這裡不得不讚一下印象筆記的功能設計,微信文章可以直接收集,網頁文章可以去廣告。多平臺實時共享,大大加快了我的收集效率。

篩選步驟一週進行一次,收集過渡到篩選階段的流轉要求是:
1. 複習過收件夾裡的所有內容
2. 取精華,去糟粕

篩選也可以有一些簡單的分類,比如你是將整篇文章作為流轉物件,或者是彙總本週的靈感和隻言片語的收穫。

分類階段一月進行一次,而篩選後的知識能進入到分類的流轉規則是:
1. 複習過”篩選“裡的所有內容
2. 按照分類標準將知識分門別類

分好類之後的知識就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了,工作一旦遇到問題,你能迅速的知道這個問題需要什麼分類範疇內的知識來解決。同分類的問題往往有很高的相似點,將分類筆記本里的所有文章看一遍,你一定能收穫極佳的靈感。

4.產品收穫表

正如前文所說,工具最終都是服務於人的習慣,我很喜歡用表格來記錄收穫,因為表格是一個二維的平面,也逼迫你去精簡和濃縮語言。所以我在更新印象筆記進行產品知識管理的同時,還會在筆記裡新建一個表格用來記錄產品收穫。

所謂收穫,往往就是你實際工作中多方努力整合出的一些經驗點,按照產品能力模型,我也對其進行了分類,


產品經理收穫表



每週把心得收穫以1.2.3的清單形式更新在對應的週數裡,緩衝期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然後按分類劃分到相應的能力類別,形成該月份的收穫表。

5.最後的一點話

網際網路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產品新人剛進來很容易就會耳濡目染變得浮躁。而產品作為一個綜合要求極高的職位,看似門檻低,但要做好其實艱難無比,提升的唯一途徑就是踏實。踏踏實實的對待每一天,每一個需求,每一個專案,這聽起來好慢,好笨,但獻給大家一句話:最可怕的,就是聰明人開始做笨事。
相關閱讀
評論(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