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渡辦公室裡的銀河:一座名為企業智慧屏的橋

naojiti發表於2020-04-18

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秦朝能夠開始有效統轄和管理如此大的疆域?這個問題有一系列的答案。但其中有一個技術原因是無法迴避的。那就是秦帝國發明瞭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官辦公方案。從簡牘的使用、管驛系統的建設,以及複雜的官吏技術和郡縣編戶制度,共同組成了一套對當時世界來說最先進的辦公系統,它延續到兩漢隋唐,延綿於中國兩千年之久。直到啟蒙運動時,伏爾泰還在號召歐洲學習中國的文官系統。

辦公技術抵達某一奇點,往往意味著人類協同工作能力的進步,繼而全方位加速社會的執行、價值的生產。秦朝文官系統可以看作一個辦公奇點,電報的發明、打字機的出現、電腦的普及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到來同樣如此,一系列辦公奇點的出現,讓現代化成為了歷史的分水嶺。

當AI技術持續引發智慧化變革,一系列供需因素在加劇辦公場景繼續向前迭代。比如說疫情階段高效優質的遠端辦公成為了所有企業的剛需,復工復產階段又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辦公手段。

智慧時代和產業迭代週期,需要相配套的辦公技術與辦公解決方案。這個大背景下,4月17日,華為釋出了IdeaHub企業智慧屏。這款獨特的企業級終端,可以與華為雲WeLink無縫組合,構成多端協同的辦公底座,整合辦公工具,提升辦公效率。而企業智慧屏的另一個重要特質在於,它被華為定位為面向企業全場景智慧辦公的戰略級產品。

既然是“戰略級”,那麼企業智慧屏的戰略支點在哪裡?迴歸真實的辦公場景和本質的辦公規律,也許我們會發現這塊螢幕有點特殊——它瓦解了影響辦公效率的基本邏輯,又將辦公效率透過雲端一體化的全新模型進行重構。

理解這些的開始,我們要搞清楚,到底是什麼東西在導致加班?

我跟你在一個辦公室,卻像隔著一道銀河

回到一個終極意義來看待辦公這件事,我們會發現辦公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就是基於有效記錄介質的資訊傳遞和想法融合。口頭表達的想法太容易遺忘,所以我們需要文字讓資訊固定。而文字的生成、傳遞和反覆討論效率太差,所以我們發明了一系列辦公工具。

然而今天的辦公工具,真的已經完美了嗎?讓我們回想一下那些996,甚至007的夜晚。一天有多少時間是用在了“真實辦公”上?又有多少浪費在了“無效協作”和拖延症上?

拖延症是個哲學問題,我們姑且不表。但多終端、多資訊源和複雜的團隊運轉,確實也導致了“無效協作”時間被愈發放大。比如說,會議中領導和同事寫在白板上的方案,抄下來需要一小時,組織成會議紀要就是一下午,做成PPT就是一夜;比如說,會議中有同事出差,給他轉述花費很久;如果遠端會議的話,頻繁卡頓和低清晰度太讓人無奈,操作不當還必須呼喚IT同事支援。

甚至不妨想想,你在辦公時花費在把手機、電腦、本子、白板這“四大金剛”上的資訊相互整理傳導花了多久?如果遭遇疫情期間這種特殊情況,遠端辦公成為必須,那麼花費在溝通上的成本還將持續拉大。

在“讀心術”發明之前,辦公交流需要依靠會議、溝通和多終端資訊傳輸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地域之間、人與人、組織與組織、裝置與裝置間的間隙,就像無數顆“星辰”,構成了浪費辦公時間的最大問題。即使我和你身處一個辦公室,但有這些星辰繚繞,長年累月下來彼此間浪費的工作時間就像一道銀河。有這個時間,為什麼不早點下班喝一杯,或者去動森裡相忘於江湖呢?

然而大多數當代企業也都知道,數字化是提高企業辦公效率的根本。但是面對現實中的這些問題,數字化升級往往抓不到癢處。比如很多企業買了很多辦公的硬體裝置,結果裝置多了甚至沒人會用,唯一的價值就是展覽;也有企業推行了眾多辦公軟體,造成員工暈頭轉向,不知道該開啟什麼,而且軟體再多也無法解決會議和討論中的資訊傳遞問題;還有企業購買了數字化辦公的整體解決方案,但沒過多久發現使用體驗不足,或者希望升級新的功能,但系統已經固定,重新更換會帶來過大的企業負擔。這種現狀下,我們可以將數字化協同辦公的需求,整理成四個技術邏輯:

技術多樣化、軟體集中化,終端整合化,雲與端實現軟硬體融合。

雲與端的榫卯:企業智慧屏築橋記

跨越銀河,需要一座不同於以往技術模式和產品邏輯的大橋。

針對真實存在於辦公中的痛點,滿足辦公數字化升級中的技術要求,可以看作是華為企業智慧屏誕生的背景。企業智慧屏最核心的改變在於,它先天整合了華為雲WeLink,構成了軟體集中、硬體整合,軟硬體融合的雲端一體化解決方案。

就像IdeaHub這個名字,讓辦公中的各種想法,透過固定的“雲-端”通道,實現圍繞統一裝置中心完成資訊交換和延續。這樣簡單辦公體驗在枝節上達成最簡和無相容成本。同時,企業智慧屏整合了大量功能,引入WeLink生態和華為應用市場,讓企業辦公可以在核心繫統之外擁有眾多的創新體驗,同時擁有升級能力和應用的通道,達成技術體驗的多樣化。

這有點像中國古建築中的榫卯結構。中國建築中,按照基礎邏輯說只有梁和柱兩個基本單元,就像企業智慧屏是端側硬體,WeLink是遠端協同辦公軟體。這兩個基本單元,又透過複雜多樣的方式咬合在了一起,在中國建築中展現出千變萬化的斗拱和輔作,在企業智慧屏上展現出雲端一體化的全場景智慧辦公體驗。

具體而言,華為企業智慧屏包括IdeaHub S、IdeaHub Pro和IdeaHub Enterprise三個系列,擁有65英寸和86英寸兩種規格尺寸,支援移動支架和掛牆兩種安裝模式,可部署在會議室、開放辦公區、經理室和家庭書房等辦公環境。由於融合WeLink,搭載了眾多大屏系統中的創新技術解決方案,企業智慧屏在基本形態中衍生出了眾多關鍵的辦公能力。比如:

一、它是跨終端裝置中心。

基於企業智慧屏,可以實現大屏、手機、電腦的多屏協同辦公,NFC一碰傳導檔案,實現裝置之間、團隊人之間隨時共享檔案、實現無縫投屏,讓會議和討論清晰流暢。同時它又可以是智慧電子白板,遠端協作系統,視訊會議中心,並可以在華為雲WeLink生態和華為應用市場中升級更多功能。

二、它是遠端會議中心。

企業智慧屏中,IdeaHub S採用了1080p鏡頭,支援1080p資料共享和Auto-framing 華為雲配套;IdeaHub Pro 採用4K鏡頭,支援4K資料共享和發言人跟蹤華為雲配套;IdeaHub Enterprise 採用4K鏡頭支援4K資料共享、發言人跟蹤、實時字幕翻譯和多模態會議記錄。

整體而言,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從企業智慧屏中獲取獨特的高畫質視訊通話支援,並且在WeLink加持下獲得極佳視訊會議體驗。華為雲WeLink源自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最大支援1000人同時線上會議,透過智慧搜尋、翻譯、郵箱、會議室、協同大屏等功能服務,無縫連線團隊、業務、裝置與知識。

三、它還是協作白板。

與其他大屏裝置不同的是,華為企業智慧屏支援像白板一樣的書寫功能,可以實現35ms超低書寫時延、智慧手寫識別和雙向標註,打包帶走功能。至此,白板不會變成企業資訊的短板,員工抄寫和整理時的劫難,而是變成數字化無縫辦公體驗的一員,隨時與數字辦公系統保持暢通。

“企業智慧屏+WeLink”的組合,任何企業都可以極簡上手,無門檻使用。但這套解決方案背後,其實蘊藏在眾多技術的聚合與再創新。比如AI的能力在這套組合裡無處不在,智慧音幕、遠場波束拾音、智慧手寫識別、發言人跟蹤、多模態會議記錄、智慧翻譯等功能,讓企業智慧屏得到了全方位的智慧加持。而協同辦公技術、超清影片技術、分散式技術等等技術體系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最終,企業看到的是一塊螢幕和每人手中的應用,看不見的是技術體系的融合交匯,還有提升上去的大把工作效率。

組織會議不再讓人焦頭爛額,整理資料不再帶來脫髮先兆,從雲到端的“跨越辦公焦慮”大橋,也就此通車。

故事從這座橋開始:辦公奇點的連鎖重構

當“企業智慧屏+WeLink”,實現了白板、投影儀、辦公用電視、遠端會議系統的合一,並且帶來了眾多辦公功能的智慧化改造,一系列變化也在連鎖反應中如漣漪盪開。讓我們從產品技術邏輯回到現實辦公,看看這個組合改變了哪些人,哪些事。

首先當然是辦公場景的改變。

華為企業智慧屏可以讓會議室不再安裝投影器,可以無門檻搭建遠端高畫質會議中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溝通中心;經理室的白板,自此不再僅僅是天馬行空規劃戰略然後被順手擦掉的地方,而是變成與團隊溝通的數字化原點;開放區同事們可以隨時在企業智慧屏上寫寫劃劃,碰撞靈感。並且經過智慧整理讓靈感變成檔案,不再一片激動而來,一片空白而去;企業宣傳欄也可以被智慧屏改變,隨時更新並且搭載各種辦公能力,實現內部宣傳與企業動態高頻同步。

經過這個邏輯,我們可以看到一系列職位的核心也隨之變化。

現實的辦公生活中,即使很小的團隊也需要專人負責會議和辦公保障,而企業智慧屏極簡化了辦公系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在辦公保障上的負擔。如此一來,行政人員可以很簡單操作企業數字化系統,真正參與到企業的數字化程式;IT人員可以不再因為遠端會議和檔案傳輸跑進跑出,而是成為真正的IT工程師,為企業發展發揮創造性價值;企業員工可以擺脫大量繁瑣的文書工作,專心提高本職效率;銷售人員可以隨時遠端接入會議系統,不再變成隨時被拉回企業的風箏。更重要的是,“企業智慧屏+WeLink”帶來的AI遠端辦公和高畫質通話保障,讓跨地域人才儲備成為可能,深圳的技術大牛,不會因為必須去北京工作而放棄心愛的城市。

辦公場景和崗位職責的變化下,繼而將影響到企業的辦公模式。一些需求高效率、跨地域能力的企業將率先從企業智慧屏中受益。以下三種公司模式將獲得數字化辦公中的第一波紅利:

一、追求高效率的網際網路、科技、文化創意公司。透過“企業智慧屏+WeLink”可以達成多套辦公系統融合,解決高頻會議和密集跨終端檔案傳送帶來的辦公效率問題,進一步提升企業效能和創新活力。

二、希望固定遠端辦公模式的公司,以及有跨地域辦公需求的連鎖型企業。無論是受疫情影響希望能夠延續遠端辦公模式,還是希望保障遠端辦公能力,多地聯動辦公,“企業智慧屏+WeLink”能帶來市面上其他解決方案無法替代的雲端一體化支撐。這可以讓企業出差變得不再密集頻繁,遠端人才結構得以搭建。

三、跨國企業和出海企業。對於多國協同辦公的企業來說,人員的頻繁跨境出差是最大負擔之一。“企業智慧屏+WeLink”能夠改變跨境協同辦公體驗,完成遠端簽約、遠端培訓、遠端招聘等核心能力,這將極大提升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同步效率和全球競爭力,在全球智慧化浪潮裡更從容尋覓機遇。

歸其根本,華為企業智慧屏帶來的最大戰略價值,在於我們需要正視“辦公效率即生產力”這個全球化、網際網路化時代的客觀事實。辦公效率的低下,讓多少996成了無妄之災,企業內部溝通成為了一號工作;又有多少辦公時間是用來整理文件、等人開會、幾個裝置之間傳輸檔案;遠端辦公能力的缺陷,又讓多少企業在疫情中大受影響,多少公司打消了開設分公司,甚至出海一試身手的念頭。

辦公效率升級,就是生產力變革,這個視野中看待華為企業智慧屏,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一產品是華為在智慧協同領域的戰略級釋出。如果說,移動時代讓智慧手機成為了辦公室一員。那麼智慧時代,必須有適配全雲化、智慧化的辦公方式,這種方式肯定不是一個硬體或者一個軟體,而是全面組合的智慧工作流,是雲時代的生產力工具集合。

在釋出企業智慧屏的同時,華為雲與計算BG智慧協作領域總裁孫權對外宣佈了華為的全場景智慧辦公戰略“1+3+X”:

“1”是基於雲和AI重構企業的辦公數字化,華為雲WeLink就是華為面向企業的智慧工作平臺;

“3”指聚焦三類智慧協作終端,第一類是面向專業會議的智真系列;第二類是面向團隊協作的企業智慧屏系列;第三類是面向個人辦公的智慧桌面系列,將來會陸續推出;

“X”是指開放合作,構建生態,包括軟體生態與硬體生態,華為將攜手合作夥伴,一起為千行百業的客戶服務。整個全場景智慧辦公戰略,在WeLink與企業智慧屏的融合下,搭建出了橋樑的骨幹,也讓我們看到了華為變革辦公市場的邏輯起點。而接下來的戰略走向,那就是從這座橋上開始,慢慢浸透和迴盪的故事。

更宏觀看待辦公場景的變革歷史,會發現辦公的奇點,總是與時代的變遷相吻合。當19世紀某個原本準備寄信的歐洲文員,發現可以用電報溝通另一個國家的合夥人;當上世紀90年代的某位中國會計,發現電腦可以代替算盤,在不久後他們都發現身邊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你在企業智慧屏寫下第一個idea的時候,說不定就觸碰到了新的辦公奇點。這是一個開始,一個裝置無邊界、地域無隔膜、國別無障礙的辦公時代的開始——或許也是更多東西的開始。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68698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