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1日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美國政府聲稱科技公司加強對通訊裝置的加密嚴重妨礙了執法人員對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的監聽,這種說法言過其實,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恰恰增加了網路監聽的機會。
自從美國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斯諾登披露美國情報部門大規模網路監聽計劃後,蘋果、谷歌等科技公司紛紛加強了對智慧手機、作業系統等產品的加密。近兩年來,美國情報、執法部門官員對此多次表達不滿,稱加密技術導致調查人員監聽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時“抓瞎”。美政府敦促科技公司為調查人員獲取通訊記錄提供方便。
在此背景下,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中心召集一些政策和安全專家,討論監聽與加密問題,並於1日釋出題為《不要驚慌:在有關“抓瞎”的爭論中取得進展》的研究報告。報告認為,加密技術的升級的確使某些形式的監聽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更加困難,但所謂“抓瞎”的說法並沒有準確反映政府未來監聽可疑分子的能力。技術發展加上市場力量,有可能確保政府得到獲取關鍵資訊的新機會。
報告指出,聯網裝置和物聯網的發展給網路監聽帶來新機遇。這些裝置所抓取的靜止影像、視訊和音訊可以讓調查人員實時擷取資料和通過事後訪問錄製資料。無法從加密渠道實行監聽的情況,能夠通過從另一個渠道實行遠端監控而得到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