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28日),多盟在China Joy上宣佈了一項他們未來2-3年的一個重要方向:首次推出智慧代理平臺——星雲!

多盟此舉,寓意何在?

移動廣告行業發展變化非常快。如今,人口紅利結束,格局與規則愈發清晰。

移動網際網路初期階段,長尾流量繁榮,廣告公司更多的在整合和分發;往後,成熟階段,各行各業都出現了頭部App,流量向少量頭部App聚集,很多大媒體開始建立自己的廣告平臺,廣告網路的整合分發價值削弱。對應的,行業代理業務越來越多。

廣告公司想要生存,必須想明白自己的立身根本是什麼。那些沒有核心能力的廣告公司,日子越來越難過。

“無外乎,要麼懂客戶,用專業贏得客戶;要麼懂媒體;要麼將技術、資料、媒體資源和客戶服務能力結合得很好。”針對多盟的最新動作,Morketing第一時間採訪到藍標集團副總裁、多盟總裁邊嘉耕,他談到。

藍標集團副總裁、多盟總裁邊嘉耕

回顧產業發展程式,可以判斷,研發智慧代理平臺,正是產業升級的必然之果,多盟的主動求變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產業鉅變下,代理型公司蓬勃發展

智慧手機興起之初,長尾流量極其繁榮。彼時移動網際網路尚處早期的蠻荒年代,各個領域大都沒有形成較大使用者規模的佼佼者,因此變現的訴求遠小於自身發展的需求。應用層出不窮但又不具備獨立變現的能力和意願,為平臺型的變現模式——Ad Network(廣告網路)提供了肥沃的生長土壤。

到了2014年以後,每一個領域開始出現頭部App或者生態,他們的主要變現方式依舊是廣告,但主要以SDK接入的廣告網路難以滿足他們對於靈活迭代、資料安全性、使用者隱私等方面的更高要求。這時候完全自建廣告生態成本又過高,於是行業發生了一個明顯的變化——程式化。

對應的,具備條件的廣告網路模式的移動廣告平臺開始轉型,裂變成了更靠近客戶的DSP(廣告需求方平臺),或是更靠近媒體的SSP(流量供應方平臺),亦或兩者都做。

在ADX+DSP(公開流量交易平臺+廣告需求方平臺)模式中,廣告依舊是大媒體和頭部媒體的核心變現方式;但在ADX模式之外,他們也開始自己搭建投放平臺,自己管理流量,直接售賣,比如騰訊社交的廣點通、搜狐的彙算、今日頭條廣告平臺等等。

這過程中,主流媒體對於流量的把握逐漸向自己的商業模式和體系傾斜,優先培育自建平臺,因此外放在ADX和給DSP的流量中,剩餘流量和長尾流量比例越來越大。這個趨勢下,至少70%以上流量在媒體自己的平臺裡競價售賣。

兩三年下來,主流媒體的自有廣告平臺收入和規模獲得了急劇增長和絕對份額。市場上也因此出現了PDB(程式化直購)、PMP(私有程式化)等媒體接入方式——議價權在媒體手中,第三方更多做附加服務和技術服務——純RTB模式可獲取的流量更加長尾和小量。

對應的,市場上代理型公司蓬勃發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並且不乏大體量的玩家。多盟也在思考,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下,怎麼玩?

自建廣告平臺存在差異,廣告主面臨困惑

市場大部分的頭部媒體都會搭建自有廣告平臺,但其實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平臺發展各有先後,步調不一:今日頭條廣告、廣點通起步較早,平臺更加成熟,直播/短視訊類變現較晚,平臺建設則相對初級。

這些平臺間的差異實際上給廣告主或廣告公司帶來一些困惑:

【不好上手】

不管是自己學習還是委託給廣告公司,廣告投放需要了解不同平臺的差異,且通常不能彼此複製,學習成本較高。

【不易評估】

不論是資料粒度、投放結構,還是定向能力,各家並不統一。對於廣告主來說,如何評判哪家的投放效果好,基本只能依靠圈內口口相傳,沒有別的評估方法。

【無法精控】

在移動廣告投放中,優化師的角色非常重要。雖然優化師的核心工作看似是“三板斧”式的:調價格,換創意,改定向,但其中細節差異會直接影響成敗,比如創意,其更換週期是否正確?動態資料是否充分參考?這些資訊無法及時呈現和幫助衡量,往往導致廣告主錯失良機。

以多盟舉例,其實已經明顯感受到來自客戶很直接和具體的訴求,比如遊戲廣告主推廣,多盟為其提供各家主流投放平臺的代投放服務。由於各平臺的資料粒度都不一樣,維度也有差異,而廣告主想做跨平臺資料分析和第三方效果歸因時,就很難對齊資訊。

也有很多客戶開始提出具體的高階需求,比如能否提供精細化創意,能否做跨平臺特徵分析等。

歸根於效率,需求升級在於“智慧”

針對進一步的服務升級需求,怎麼解決?從本質來看,無非還是效率問題。

分析整個廣告投放路徑,其中能有所作為的地方,都可概括為“投放優化”,它很大程度上決定後期的效果,各大公司都在爭搶優化師,僱傭優化師的成本也因此越來越高。

但行業的優化師水平有高有低,參差不齊。邊嘉耕想:那麼,是否可以有一種解決方案,將優秀優化師的方法論系統化,標準化。最基本地,一個剛入行的優化師,如何才能不重複犯別人犯過的錯誤,以減少廣告主的損失?除了基本的計算和控制,通過資料和演算法的輔助,是不是可以把優秀優化師的思路和手法,轉化成機器能實現的東西,完成效率的提升?在效率提升的基礎上,機器輔助的效能積累到一定程度,是不是有可能反過來引發優化師能力的突破?

邊嘉耕說:“這其實是廣告主對於智慧代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本質上,它涉及到兩階段:第一階段是人的智慧(Human Intelligence),第二階段才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第一階段,在人的直覺認知範圍內,有規律可循的,機器可以學習出來,如果人們認為沒規律可尋的地方,比如創意,可以輔助廣告主,進行優化和提升。

第二階段,脫離人的直覺認知範圍限制,真正到人工智慧,資料積累模式有了很深的沉澱,通過深度學習可以在未知中發現規律。

邊嘉耕坦言,目前多盟的目標還是人的智慧,離人工智慧還有距離。

行業推動:廣告主需求和媒體支援

據瞭解,“這件事要不要做?”多盟也做過多次反覆的評估。一開始,他們考慮:系統投入非常大,如果只給內部用來提升效率,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

論價值,可以從兩方面來說:1、內部對工具系統的需求到了什麼程度,客戶是否有同樣需求;2、做這件事情的難度,以及媒體平臺的配合程度。

到今年上半年,多盟發現:1、廣告主對工具系統有需求,代理商也有需求;2、媒體平臺已經開始開放API,正積極跟廣告公司討論更有效的業務模式,給廣告主提供更多的價值。

針對媒體平臺的支援,邊嘉耕補充:“做星雲平臺,需要在媒體平臺上抓取廣告資訊,可能涉及資訊結構、統計資料、操作記錄等,如果使用技術的方式模擬人肉抓取,存在授權不好管理和頻次太高的問題。一般來講,媒體平臺不會無限制的讓你抓資訊,媒體可能不願意配合代理平臺,也可能直接封號,限制訪問等。那麼,這件事情從技術上來說變得不可能,只有媒體平臺配合才可能實現。”

廣點通、今日頭條,UC頭條、百度原生和新浪微博等都陸續開放了不同層次的API,他們積極尋找具有技術基因的廣告公司,並且配合工具系統平臺,這就意味著在投入端,可行性變得更有把握,產出層面,多方使用價值更大。從而,其邊際效應能夠很好的放大,不斷迭代。

得到大部分媒體平臺的支援後,多盟確信這件事情值得做。由此,多盟正式啟動專案,推出智慧代理平臺——星雲。

那麼,所謂智慧的代理投放,和傳統代理投放的不同是什麼?

在投放專案裡,根據優秀優化師的直覺、經驗和對以往的資料投放的歸納,形成方法論。其中,優秀優化師核心素質是直覺能力。

要將優化師的能力和方法論,固化下來,使用到更多營銷活動上,這怎麼操作?機器學習。“機器在進行學習和得出結論之前,並不會預設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它在未知的地方發現結論”,邊嘉耕解釋。

智慧工具產品,主要解決的問題

星雲平臺是接下來兩年,多盟的重要投入方向之一。

據多盟透露,這是一個工具化系統,跟以往的登陸平臺不一樣的是,它支援私有化,也可以是公有系統。邊嘉耕說,主要要看服務的是誰,客戶的具體選擇。

站在廣告主角度,廣告公司需要進行投放資料的管理。首先要解決一個顧慮——資料安全性問題。

這個工具化產品,不限客戶型別。它主要解決幾個難題:

【資料獲取和整理】

與市場上所有主流媒體的投放平臺深度對接,經客戶一次性安全授權,自動獲取其投放資料,並支援與第三方資料平臺對接,拼接後續資料形成閉環。

【科學且全面覆蓋的分析】

通過機器學習,分析細至創意x小時級的實時資料和歷史情況,進而提供賬戶健康度評估與異常提醒。從多個角度進行投放本身、跨平臺的資料分析比對和深度特徵歸納。

【創意的縱深洞察與衡量】

通過智慧演算法,高準確率識別相似創意,令使用者可以跨平臺的、多尺寸的快速識別和歸總創意,然後基於海量投放資料的機器學習,預估或計算這些創意組的廣告質量,從而高效找到創意優化點。

【優化動作的精益求精】

通過操作記錄分析,歸因有效性,察覺明顯異常操作行為,及時提醒關注,最大程度保障優化過程低錯誤率和高能效。

結語

“在更早之前的PC年代,有人嘗試去做這件事情,但這過程中,時機沒有成熟;而現在,技術和資料越發成熟,這件事情變得可能。”邊嘉耕回顧。

從廣告網路,到DSP,再到智慧代理,多盟的能力構建,一直圍繞廣告技術展開。不同的是,對星雲這樣的系統作重點投入,似乎不再執著於對投放平臺主導權的追求,而更多地轉向營銷方法論的智慧化。

對於未來,邊嘉耕談到:“現在,我們無從判斷這個決策的成算。只是慶幸於,有這樣一群理工男,身懷技術產品的執念,衝到營銷市場裡面來,想做些不一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