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Miles Kimball:電子美元或能解決“零利率下限”難題

近幾年,美國經濟一直難以擺脫低增速和復甦乏力的困境,與之相伴的還有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儘管美聯儲一直致力於刺激經濟,但如此長時間的低通脹率和高失業率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人在相信,平庸的增長表現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常態”。

經濟學家們試圖通過多種方式賦予央行更多的權力,並把對抗經濟衰退和拉動經濟復甦的希望寄託在它們身上。薩默斯近期在IMF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指出了美國經濟即將面臨的這一挑戰。通常情況下,當一國經濟處於衰退期時,央行會下調利率以激勵公司投資並刺激經濟增長。但當利率降至零時,央行就失去了這一對抗經濟衰退的重要工具。這就是所謂的“零利率下限”(Zero Lower Bound,ZLB)。

在現有金融體系下,突破“零利率下限”意味著意願投資和意願儲蓄會失衡。但當零利率對某個經濟體來說仍舊太高,並進而導致高儲蓄和需求不足時,證明這個經濟體已經陷入了復甦乏力的困境之中。

直到最近,美國都沒有突破過“零利率下限”。自大衰退以來,美國經濟的復甦之路一直走得非常艱難,美聯儲不得不採取一系列非常規政策工具。薩默斯曾警告說,復甦乏力或許會成為未來美國經濟的“常態”。當下一場經濟衰退襲擊美國時,恐怕很難將利率維持在零點上方。屆時,美聯儲一定會下調利率,挑戰“零利率下限”,擺在美國面前的仍將會是復甦乏力的經濟。

那麼,應對方法是什麼呢?

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家Miles Kimball提出了一種理論上的解決方案,就是創造一種電子貨幣,讓美聯儲能夠在名義利率低於零的情況下對抗經濟衰退。他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向許多經濟學家和央行推銷過自己的計劃。

Kimball在近期接受Business Insider採訪時稱,如果一個國家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中,而公司又畏懼投資的話,就必須讓借款人得到點好處才能達到刺激投資的目的,而這些“好處”的來源就是銀行儲蓄。紙幣很難做到這點。

Kimball稱,一般來說,政府會在多部法律中承諾儲蓄利率至少為零。如果美聯儲在現有的金融體系框架內將利率降至零以下,儲蓄者一定會把錢從銀行取出來,他們寧可把這些錢摞起來當凳子坐,也不會任憑它們放在銀行裡帶來負收益。紙幣不會允許負利率的出現,因為它能夠迅速撤出現有金融體系。

這就是Kimball建議創造電子貨幣的原因。與比特幣的分散性和匿名性不同,Kimball的電子貨幣必須集中管理並廣泛使用。按照他的設想,未來應建立兩套貨幣體系:美元體系和電子美元體系。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如果你把100美元存入銀行,且利率為5%的話,一年後你就可以得到5美元的利息。但如果利率為-5%呢?100美元的本金一年後會變成95美元。這時,任誰都會選擇把錢從銀行裡取出來。

Kimball的解決方案是,在銀行賬戶資金與現金紙幣之間引入一個兌換機制。在利率為-5%的情況下,95美元的銀行賬戶資金就可以兌換100美元的現金。也就是說,如果一年後我想把95美元從銀行取出來的話,實際上可以得到100美元的現金;同樣的,如果我想將100美元存入銀行的話,在我的賬戶上也只有95美元。

簡言之,在利率為-5%的情況下,100美元的現金相當於95美元的“電子貨幣”。這一兌換機制能夠保證在不破壞現有紙幣體系的情況下,消除儲蓄者因負利率而將存款從銀行取出的動機。由此一來,“零利率下限”的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當然,雙重貨幣體系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Kimball指出,有了電子貨幣,我們就可以跟通貨膨脹說“再見”了。

Kimball稱,一旦突破“零利率下限”,2%的通脹目標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世界主要央行都將通脹目標設為2%,伯南克曾非常清晰地解釋了其中的緣由,即為了遠離“零利率下限”。他的邏輯本身並沒有問題。今年3月,《經濟學人》特約記者在採訪伯南克時問道,為什麼不把通脹目標設為0%?伯南克回答說,如果通脹率為零的話,就太接近通貨緊縮了,而且名義利率過低也不利於美國儘快走出經濟衰退。

但如果名義利率可以突破零下限的話,美聯儲就有足夠的空間來對抗經濟衰退。這就是取消“零利率下限”的另一個好處。

最讓Kimball興奮的是,上述電子貨幣機制能夠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從而集中力量處理妨礙美國經濟長期增長的供應難題。

Kimball認為,如果你非常關心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就必須承認當務之急是儘快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以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來應對影響更為深遠的供應難題。刺激需求與增加供應的方法如出一轍,即調整貨幣政策,使金融體系在負利率環境下仍可正常執行。

目前,電子美元只是一個理論概念,但Kimball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付諸實踐。他相信,如果獲得政府許可的話,在三年後就能從中受益。電子貨幣是未來的大趨勢,現在已經有一些國家在做這方面的嘗試了。如果哪個國家能夠勇敢地邁出第一步的話,那麼其他國家效仿起來就會簡單得多。(文章翻自Business Insider,Danny Vinik著)

via:laohu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