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s

Siri 可以用 17 種語言來回答問題和開玩笑。語言種類是不是很多,還是少了點?初創企業必須知道多少種語言才能覆蓋全部的目標受眾?我們研究了最為成功的一些公司,獲得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結果。

功能和價格只是眾多初創企業成功的部分原因。許多的“首選”服務之所以受歡迎,也是因為他們有著設計漂亮、易於使用的移動和網頁介面,再加上富有優勢的品牌口碑。而做到這些需要良好的寫作和優秀的翻譯能力。

不妨看一下今夜酒店預訂應用,它那有些古怪但卻新鮮的文案一下就抓住了使用者。或是在法國用 Uber 打一次車,他們的介面很有風格,經過調整後可以讓使用者通過點選“即刻下令”來下單。與此相反,糟糕的翻譯或是平庸的介面會讓使用者放棄購買。

在過去的十年中,技術行業很善於把握機會增長規模。一家初創企業可以一瞬間就從 100 名使用者增長到百萬使用者級別,新興市場同樣適用。初創企業同時在爭奪全球領導權和當地市場份額,這也需要他們不斷本土化他們的產品,增加區域實用性並且建立起支援中心。

問題是內容的本地化

截止到目前,內容的本地化流程一直呈直線增加。每當你進入到說一門新語言的新市場,你需要將現有的內容全部調整一遍來適應這個市場。例如,今夜酒店預訂需要用每一門語言進行 3500 家酒店名單的本地化。Airbnb、Uber 等類似的服務中還有堆積如山的內容等著被本地化。那麼在什麼階段,這種本地化成本會超過這些還處於萌芽期的初創企業的所得呢?

去年,超過 50%的美國公司有在海外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2015 年,要想覆蓋全球 90%的線上受眾需要用 25 種語言進行本地化。而在 2020 年要想覆蓋同樣比例的網民則需要 48 種語言(資料來自 SVB IEO 2014 年報告)。

explosive-growth-in-content-creation

 “獨角獸”公司調查

我們是用實證研究的方式來研究語言,以調查“獨角獸”公司作為調查最為成功的初創企業的語言和市場的方式。這些獨角獸公司都是技術公司並且是有風投背書的私有企業,估值都在 10 億美元以上。在我們的調查樣本中,有 35 家是美國公司(包括像 Uber 和 Airbnb 這樣的重量級選手),15 家是亞洲公司。

這些獨角獸們都是在軟體、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創新領袖。所以我們不禁想知道:美國獨角獸和亞洲獨角獸在國際化方面有什麼不同?這些公司同他們的消費者“講”的是什麼語言?

我們調查這一語言現象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已經核對過數十家初創企業。例如,Tinder 會使用 33 種語言,而這是所有初創企業中最多的,這也說明了這家公司全球擴張的野心。Uber 會使用 32 種語言(包括博克馬爾語和希伯來語),排在第二位。Jawbone 和 Box 緊隨其後,讓人沒想到的是 Pinterest 的本地化也十分不錯,他們會使用大約 30 種語言。

你不用拿博士學位也能看得出來這兩個地區對於國際化投入的極大差異。亞洲初創企業遠遠落後於他們的美國競爭對手。美國獨角獸公司至少會使用 5 門以上的語言。

how-many-languages-do-the-unicorns-speak-1

排名前 8 位的多語言獨角獸都是美國的公司

初創企業首先應該拿下的是哪門語言?

基於獨角獸們的做法,初創企業應該從英語開始,接下來是法語、德語和日語。漢語僅僅排在目標語言榜單的第 10 位(見下表)。

相對於中國廣闊的市場,為什麼中文的本地化如此不受歡迎?一種解釋是由於偉大的中國防火牆以及當地使用者更偏好本土平臺。在中國,Facebook、Twitter 等西方主流平臺要麼是完全被遮蔽而不存在,要麼就是被本土產品給搶了市場。這些本土競爭對手包括百度、新浪微博、新浪入口網站等。所以如果不能符合目標受眾的習慣,僅僅只是將公司的產品本地化並不能保證成功。

the-language-of-unicorns-1

獨角獸公司所使用的語言

大多數亞洲技術初創企業還沒有為歐洲和美國市場進行本地化

美國獨角獸平均會使用 9.4 種語言,而亞洲獨角獸平均僅使用 2.3 種語言。讓人驚訝的是美國獨角獸平均使用的亞洲語言種類比這些亞洲公司還多。這是因為亞洲獨角獸平均只使用 1.3 種亞洲語言。

更重要的是美國獨角獸比亞洲的同行使用更多的語言。我們相信亞洲獨角獸會為他們的應用和產品引入更多的語言,從而縮小這個差距。中國政府 (和其他國家的政府沒有不同) 試圖減少對外國平臺的依賴,並且承諾支援本土的應用。此外,這種國內“核心”產品在外國市場的增長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

unicorn-languages

然而,本地化對於國際化的增長來說是個必要非充分條件。即使亞洲獨角獸們給他們的產品提供了更多的語言,他們真的就能贏得市場嗎?他們的產品是不是真的具有吸引力,或者只是“快速山寨”而沒有多少附加值?要為使用者提供全新的和超出預期的價值,本地化只是這一過程的一部分而已。

自 techcrunch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