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最大的三家網際網路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簡稱BAT)如何通過對外投資,控制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江湖?《商業週刊/中文版》根據公開資訊,梳理並歸納了三家公司超過200樁投資交易,試圖用一張圖表,展示投資資訊和投資版圖,並邀請網際網路分析師尹生撰文,分析這一輪輪由BAT主導或參與的密集投資,會對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0 - 副本

BAT終極之爭:連線權與護城河

過去中國創業者們最擔心的是中國最大的三家網際網路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簡稱BAT)是否會複製它們。現在,這個話題已經演變為,BAT是否會投資甚至收購它們。在過去那種“被複制”的情況下,創業者們還有成為下一個BAT級存在的機會——前提是克服BAT的關注;而在當前的境況下,中國的創業者,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則是:如果不能入局BAT(被投資或收購),往往就意味著衰落甚至死亡。

這種變化的影響在最近已經集中爆發:幾個月前還懷著“成就千億美元市值”夢的美團創始人王興,以及夢想將大眾點評打造為本地生活入口級公司的張濤,突然之間宣佈兩家公司將合併;此前一直打得不可開交、都希望做中國的Priceline的去哪兒和攜程,也閃電宣佈結合;各自承載著中國版Uber夢、相互刺刀見紅的滴滴和快的,已然攜手入夢。

所有這些看似不可能的整合背後,都離不開BAT的排兵佈陣。

在一日千里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大戰中,表面上的主角是這些陷入劇烈競爭的創業公司,但實際上,它們不過是BAT的代理人——儘管有時這些公司自己對此也可能不自知。道理簡單而直接:對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而言,要想成功,就必須有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以及使用者流量等方面的支援,而BAT有這些資源。

根據最近一期季報,截至9月底,百度手握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110億美元,阿里巴巴為166億美元,而騰訊的現金淨額和股權與金融資產價值合計也超過100億美元。這還沒有計算這些公司利用槓桿的融資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3年不到的時間裡,BAT用於外部投資和收購的資金,累計可能超過了人民幣上千億元。規模最大的一起,是今年10月中旬阿里巴巴斥資45億美元對優酷土豆發起的全資購案(截至發稿,該交易尚未最終完成)。

不僅對外出手闊綽,在對內投資上,這些公司也毫不手軟,比如百度幾個月前就高調宣佈要在自己看重的本地生活O2O領域投入30億美元,有分析指出,正是這筆投資直接迫使美團和大眾點評走向合併。

對BAT而言,資本市場的戰爭只是業務市場競爭的延續。

幾年前,BAT主要的戰略還是內部增長,複製、阻擊有潛在競爭關係的創業專案,為其通用的反應模式。自奇虎360與騰訊在網際網路安全領域叫板並公開衝突(著名的“3Q大戰”)之後,在外界希望這些公司採取開放態度的呼聲越來越高的壓力下,這些公司開始轉向平臺化和開放生態模式,於是,對外投資和收購取代了內部投資。

這只是BAT轉變的很小一部分動機,最大的動力來自其自身的轉變需要。3Q大戰前,三家公司各自的人員規模比現在少得多,營收規模也剛剛接近或超過百億元規模,而過去十年來網際網路領域最大的變數——移動網際網路剛剛起步,BAT各自所處行業的增長基本都還在50%甚至100%以上。

當時,內部的增長足夠支撐公司的高成長,而且內部的效率和投資回報率可能要超過外部創業公司,因為外部創業公司雖然在靈活性上有優勢,但由於在核心的市場很難突破,因此成功概率很低。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移動網際網路、規模增長帶來的內部效率下降、外部開放呼聲增大,以及投資砍價能力增強,共同推動了BAT的戰略大變軌。

一方面,移動網際網路在各個細分領域催生了新的力量,比如米聊之於QQ、O2O之於過去的純線上模式;另一方面,外部創業者更少被慣性拖累,因而容易適應新的業務發展相應的商業模式。

換句話說,投資比親自參與更能讓BAT避免錯失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碎片化機會,從而避免將自己置於潛在顛覆者的威脅中。無論是滴滴快的、小米、陌陌、獵豹移動,還是攜程去哪兒,這些後起的小巨頭都直接或間接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無論它們加入哪一個陣營,都會對未來的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同時,BAT很快就發現,當它們和獨立的純粹的投資機構去競爭一個專案時,往往能更掌握議價主動權,因為創業者會更看重它們的資源可能帶來的協同效應,這會產生協同溢價,而BAT往往能獲得這種溢價的絕大部分——它們只需用很低的價格就可以獲得一個專案的投資機會,而這也會激勵BAT更多地去投資新專案。

上述這種BAT出於防禦或增長需要進行的資本戰爭,統稱為“護城河戰爭”,即在一個變化了的時代,避免潛在顛覆者的威脅,增加外部增長動力,強化核心業務。

但在所有的動力中,還有一種影響更為深刻,即圍繞“連線權”展開的戰爭——它才是BAT的終極戰爭,是資本大戰的真正導演,也是網際網路不同於傳統商戰的主要地方。

從長遠看,BAT做的是同樣的生意——連線。儘管目前它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分別是搜尋(連線人與資訊及服務)、電商(連線人與商品)和社交(連線人與人)。

對於一種基於連線的商業模式而言,入口、連線支撐、連線效率和連線廣度(即可連線性),缺一不可。成為使用者進入網際網路的第一入口已經是一件極有挑戰性的事情,但即便做到了這點,如果支付、物流等運營支撐能力跟不上,沒有足夠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使用者需要,也可能使使用者遠離自己,從而錯失第一入口的地位。

因此,BAT在資本市場的首要行動目標,就是捍衛這種可連線性和連線能力——可以把它們統稱為“連線權”。

當我們討論騰訊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和百度之間的相互遮蔽時,當談到京東放棄支援支付寶時,我們實際上觸及的是連線權。如果未來某一天,菜鳥物流佔據中國物流能力的半壁江山,理論上它可以不向百度和騰訊陣營開放其物流能力的連線權。

當我們談到大資料時,我們依然是在談論連線權問題。目前的現實是,BAT分別掌握著一般型資料、交易型資料和關係型資料領域的話語權,但彼此間並不開放。於是,為了建立完整的大資料,它們只好自己進入其他兩個領域——比如阿里巴巴通過微博、陌陌試圖掌握關係型資料,騰訊和百度則正努力進入交易型資料領域。

阿里巴巴和騰訊在內容領域的資本競賽,以及三家公司在O2O領域的角逐,同樣是為了連線權:積累足夠多的內容和服務可連線性,這樣就能掌握使用者的時間,獲得更多使用者的錢包份額,從而鞏固其入口地位。

歸根結底,由於缺乏一個市場廣泛接受的、有法律約束力的連線權開放和公平使用規則,任何公司(包括BAT)要想做通連線的生意,要麼自己控制這些能力和資源,要麼加入某一陣營以享受不完全的連線權。雖然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全社會的重複投資,但對於三家公司的戰略安全卻是必需的。

這種現實和戰略選擇,將對中國網際網路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試圖顛覆BAT將變得更難,它們已經控制了整個中國的網際網路江湖。而從長遠看,三家公司將重構中國的經濟版圖,可能誰也無法完全“消滅”對方,但各自的連線效率和整個生態的生產率,將決定其能在未來中國經濟中佔據的比例。

文章來源:商業週刊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