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發現比特幣重大漏洞 或致貨幣體系崩潰

日前,有兩名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學者表示,他們找到了一個有關比特幣的重大缺陷,而這一缺陷甚至有可能讓這一還處於萌芽階段的網路貨幣被徹底扼殺在搖籃之中。

比特幣是一種由開源P2P軟體產生的電子貨幣,該幣種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而是通過特定演算法在經過大量計算後產生。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因此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在4年的時間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被開採出來,之後的總數量也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據悉,這兩名研究人員發現的問題同比特幣的開採過程,也就是“挖礦”流程相關。對於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他們自己並不會利用昂貴的比特幣挖礦機開採比特幣,而僅僅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這一幣種,並在隨後進行消費。

但是,另外有一些使用者則樂衷於利用定製的比特幣挖礦機進行“掘金”。然而,這一掘金的過程遠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簡單,因此部分使用者選擇合作的方式通過多臺電腦來共同開採比特幣。

然而,美國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技系教授艾明-古恩-薩若(Emin Gün Sirer)和電腦科學系學者義大利-艾瑞爾(Ittay Eyal)就在日前指出,多名礦工合作進行挖礦有可能導致比特幣分配不公現象的出現,並最終導致這一貨幣體系出現壟斷。

他們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比特幣的問題存在於其固有的貨幣體系之中,當一小部分比特幣礦工合作進行挖礦的時候,他們有可能獲得超出自己勞動所得的比特幣數量,而當這一規模不斷髮展變大後,作為一種貨幣體系的比特幣將不再具備資金分化和去中心化的特點。之後,這一坐擁更高比例比特幣數量的團體將可以決定有資格參與挖礦的人員數量和進行的具體交易,甚至可以隨意取消比特幣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學者同時也指出了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對比特幣的挖礦機制作出更改,並規定單一組織不可以控制超過25%以上的比特幣開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