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Arbiton and Edison Rearsh 的最新研究報告,在美國掃描 QR Code 的消費者已經來到了一個很高的數量。

這次的研究在 2013 年 1 月到 2 月間進行,主要在調查智慧型手機持有者的使用行為。研究資料跟以往的 QR Code 研究資料相比,有個亮點是,此研究的母體總共納入了 2,021 位美國研究參與者,參與者的頻譜則是針對美國現今的人口年齡分佈作對等權重。

以往我們不免覺得 QR Code 的使用是不是集中分佈在某些科技早期採用者,或是限於某些年齡,這次的研究母體的取樣法,能讓我們一窺較為巨集觀的 QR Code 被採用率,而研究本身也提出了幾個與以往資料大為不同的洞見。

  • 我的 QR Code 潛在使用者有多少?

透過這次研究發現,「有掃描過至少一次 QR Code」的民眾比例為 21%。這個資料比照以往過去的 QR Code 研究來說,是相對偏低的,但這樣的差別應該來自於取樣母體為 12 歲以上、依據實際人口頻譜所做的權重。

而這次研究中,有 53% 的受測者擁有智慧型手機,加上有 21% 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至少掃過一次 QR Code,我們可以知道當我們採用 QR Code 作為溝通渠道時,在現今的美國市場約有 10% 左右的 12 歲以上潛在使用者。

也就是在美國而言, QR Code 最大潛在使用者數量,約落在 3,500 萬人口。

  • 驚!2% 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每天都掃 QR Code

此次研究由於採用較為巨集觀的母體採用方式,在所有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中,「每天至少使用一次以上 QR Code」的選項中,很令人驚訝的竟然有 2%。

以往我們都會有個疑問是,「QR Code 是不是一個行銷梗而已?到底我的使用者是否能透過 QR Code 通道,與品牌或產品建立長期的關係?」

其實在沒有資料支撐的情況下,我們都會有些疑問。這次研究資料看起來,以 QR Code 這樣的新科技來說,2013 年已經達到 2% 的使用者每天都會掃描 QR Code;雖然說這個資料是排在最後一名,不過以新的接觸點科技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成長動能非常可觀。

排名更前面的應用面,幾乎都是智慧型手機一出現就存在的,一個後起的科技能達到這樣的使用黏著度相當不錯。而如果我們看與折扣券應用的比較,我們會發現,黏著度已經達到幾乎一樣的比例了。

這個資料或多或少的解答了我們的疑問,QR Code 應用在現今,至少是一個不亞於折扣券應用的應用通道。

  • 智慧型手機使用型為研究中,其他有亮點的資料

除了 QR Code 應用之外,也有其他有趣的資料。例如,曾經使用線上音樂服務的民眾已經達到了快一半了;玩電動與看影片在採用度上面是隻差 1 個百分點的應用,可是在每天使用的黏著度上,卻有將近十個百分點的差距。由於取樣人口分佈的關係,使用社群網路的高黏著度比例,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高。

PS. 引用來源的圖表似乎有些製作上的失誤,會讓人以為每日都掃描 QR Code 的智慧型手機民眾是 21% x 2% = 0.4% ,而不是 2%,經查證後應為製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