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裝置的發展史,與“連線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過去的30年時間裡,隨著人類社會需求的流動性增大,裝置也變得更小且功能更強大。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一發展趨勢,Bluepost Digital特地建立了一張涵蓋了各種我們所熟知的裝置種類的資訊圖表,而這一切都到追溯到1980年代。
當時市場上的儲存主力還是軟盤、IBM為大家帶來了彩色計算機螢幕,而外接CD-ROM驅動器的早期購置成本則高達1000美元。
80年代的印象:軟盤、CD-ROM塔式機箱、CGA規格的彩色圖形介面卡,鍵盤、乙太網、Kingston安全鎖孔也在穩步發展。
塔式機的時代很快就為筆記本讓位了,作為一款佔用空間更少的裝置,其外部埠和連線選項亦比較豐富。(不過這點到底有沒損害到工作場所生產力呢?)
1990到2000年代,膝上型電腦飛速發展;1994年,藍芽誕生;1996年,USB開始了它的一統江湖之路。
現如今,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裝置埠趨於單一、外觀更苗條、重量也更輕。不過,你能夠只靠單個介面就佈置出一個富有生產力的桌面環境麼?
在多年以前,我們還不敢想象一根線搞定所有問題的未來。但是隨著USB 3.x規範和Type-C介面的逐漸普及,問題似乎已經變得不復存在。
也許,最重要的一點是,由Google和亞馬遜力推的雲服務,從2006年開始就在不斷地飛速壯大。現如今,該產業的規模早已突破了百億英鎊,並且仍在高速成長。
自 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