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來說,大資料似乎相距甚遠,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又時時i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那麼人們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事情涉及到大資料呢?來看看大資料時代一書中的觀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大資料似乎相距甚遠,我們對它還是一個陌生的狀態,但它的威力已無所不在:信用卡公司追蹤客戶資訊,能迅速發現資金異動,並向持卡人發出警示;能源公司利用氣象資料分析,可以輕鬆選定安裝風輪機的理想地點;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使用運算程式管理交通,令市區擁堵時間縮短一半……等等,這些都與大資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其新書《大資料時代》中說,這是一場“革命”,將對各行各業帶來深刻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但同時它也引發“資料暴政”的擔憂。
商業提供“精準預測”
在不少公司、實驗室和政府機構,“資料”被捧為21世紀新型“石油”。一些統計學家、物理學家和所謂的資料科學家從中獲利豐厚,他們服務於大資料應用程式開發公司,“藍色彼岸”便是其中之一。“大資料正在重塑整個經濟,我們只是處於起步階段。”魏斯說。
醫療個性化治癌療法
普拉特納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和系統化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思愛普”(SAP)創始人,也是HPI贊助人。他介紹說,HPI的漢娜資料庫技術始於一個名叫“SanssouciDB”專案,由8個大學生創立,曾獲得創新大獎,如今已成為“記憶體儲處理”的代名詞。
HPI負責人、數學家邁內爾認為,該技術不僅有廣泛的商業前景,而且為癌症治療提供機遇。邁內爾說,每種腫瘤都不盡相同,這意味著同樣的治療方法對不同人會產生不同效果。目前,為了給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需花費數月破譯其基因組。但在HPI“超級大腦”的幫助下,破譯基因組只需短短數秒。此外,HPI的電腦可以從公共基因庫中精選所有資訊,為每名患者尋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而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正在從事另一個“大資料”專案——幫助獨居老人的“神奇地毯”。它的內建感應器記錄老人的行動規律。如果有違正常規律,則意味著可能發生意外,“神奇地毯”會發出警報。
安全抓賊反恐鬥黑客
目前,聖克魯斯整個警界都在使用犯罪預測系統,所有警察外出巡邏時都配備智慧手機和接入預測系統的平板電腦。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進入標識出的案發高概率區域,制止可能的犯罪行為。莫勒和布蘭廷漢姆後來成立公司,將“預警巡邏”軟體推向全球,僅美國就有十幾個城市的警察局是其使用者,包括洛杉磯、波士頓和芝加哥。除警察局外,軍隊和情報機構也非常重視資料分析。比如,在搜尋本·拉丹的過程中,“大資料”就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資料庫分析讓調查人員把目光聚焦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
全球超過90個國家的政府、機構、企業在使用廣受情報界和軍方歡迎的軟體供應商Splunk的應用軟體,包括美國五角大樓和國土安全部。這家公司分析、破譯來自各種機器的資料,包括手機訊號塔、空調、網站伺服器和飛機等。“安全領域是‘大資料’應用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Splunk產品部高階副總裁施羅德說。除對付犯罪和恐怖主義外,Splunk的軟體還能查明黑客攻擊等網路犯罪。
警惕個人資料被無休止濫用
個性化服務是“大資料”應用程式魅力所在。許多公司強調收集、儲存、分析資料都是“匿名”,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普林斯頓電腦科學家納拉亞南在其部落格上說,可供分析的資料越多,就越不可能保持“匿名”,識別一個人只要33個位元組的資訊量。
在現代社會,一個更加迫切的問題是:人們是否真的願意接受一個“數字驅動經濟”的世界?一個一切都計算好的世界裡,創意、靈感和驚喜在哪裡?對此,網際網路哲學家莫羅佐夫警告即將發生“資料暴政”。他提出,“大資料”應用程式應當接受獨立審計人定期審查,以防權力濫用。
“大資料”行業巨頭谷歌的一次不經意行為,顯示了人們對“資料暴政”的警惕。董事長施密特說,公司在2010年曾閃過這樣一個想法:通過資料分析預測股票價格,但後來放棄了,因為公司高管認為,這可能不合法。但他沒說這不可能做到。
自:IT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