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1792545-9846-04

昨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釋出了《北京市大資料和雲端計算髮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雲端計算創新發展培育資訊產業新業態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印發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運用大資料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等檔案精神,全面推進北京大資料和雲端計算髮展。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創新發展體系基本建成,成為全國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創新中心、應用中心和產業高地。

——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基礎設施,打造具有全國示範水平的基礎公共雲平臺,培育形成完善的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創新創業發展環境。

——公共大資料融合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共資料開放單位超過90%,資料開放率超過60%,資料開放質量和使用效率大幅提升。

——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取得良好效果,打造10個以上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創新應用示範工程,提升政府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智慧化水平。

——培育20家以上面向全球的平臺型龍頭企業,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從業企業達到500家以上,打造千億元級產業叢集,形成首都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夯實大資料和雲端計算髮展基礎

(一)建設高速寬頻網路。加快建設“全光網示範城市”,積極發展移動網際網路和新一代行動通訊,實現第四代行動通訊(4G)網路全覆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2019北京世園會園區、北京新機場、2022年冬奧會場館等率先開展第五代行動通訊(5G)網路商用示範。進一步完善高速、安全、泛在的新一代資訊通訊基礎設施,建成覆蓋全市平原地區的政務物聯資料專網。(責任單位:市通訊管理局,市經濟資訊化委,各區政府)

(二)建設城市物聯感測“一張網”。加強對感測器、攝像頭、電子標籤等物聯網感知裝置的統籌佈局和共建共享,對城市執行保障、生態資源環境等狀況實施全方位實時監測和感知。全面推廣智慧停車場、多功能路燈杆等物聯感知整合載體應用,實現各類感知資訊的匯聚共享和整合應用。(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市交通委、市水務局、市安全監管局、市園林綠化局、市民防局、市城管執法局,各區政府)

(三)建設全市統一的基礎公共雲平臺。積極推進市級政務雲服務模組化,持續提升政務雲服務功能,推動市級各部門的應用系統逐步遷移到市級政務雲。全面推進電子政務內網雲建設,為電子政務內網應用提供基礎支撐服務。組織開展全市重點領域公有云建設試點,為交通、醫療、教育、文化等重點行業提供支撐服務。(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密碼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交通委、市文化局、市衛生計生委)

(四)建設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協同創新平臺。支援北京大資料研究院建設,鼓勵其研製大資料相關標準和規範。推動實現政產學研用聯動,推進政府機構、高校、企業開展大資料和雲端計算技術聯合攻關,支援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同建設大資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組建大資料產業聯盟,促進多方協同創新。(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

(五)建設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重點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聚集區建設一批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創新創業平臺,支援網際網路龍頭企業構建資料創客空間。依託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載體,為大資料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法律、智慧財產權、資金等支撐服務。利用開展競賽、設立基金等形式,激發大資料領域的創新創業活力。(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六)建設大資料交易匯聚中心。健全資料交易流通的市場化機制,加快北京市大資料交易中心建設,創制資料確權、資料資產、資料服務等交易標準,完善資料交易流通的定價、結算、質量認證等服務體系,規範交易行為,開展規模化的資料交易服務,吸引國內資料在本市流通交易。(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局、市智慧財產權局)

三、推動公共大資料融合開放

(一)健全融合開放體系。依託市資訊資源管理中心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建立北京市大資料管理中心,建設市級大資料管理平臺和公共資料開放平臺,重點推動統計、交通、人口、旅遊、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住房城鄉建設、醫療、教育、信用資訊、農業、商務等領域公共大資料的匯聚融合和共享應用。加快推動區級公共大資料匯聚中心建設。(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編辦、市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委、市農委、市商務委、市衛生計生委、市旅遊委、市統計局、市園林綠化局、市農業局,各區政府)

(二)培育融合開放環境。加強政務資料的一體化採集,完善公共資料與社會資料的融合共享機制。建立公共資料資源開放共享清單,按照依法保障資訊保安、逐步分級開放的原則,推動形成以開放為常態、不開放為例外的公共資料開放共享機制。制定公共資料開放計劃,優先開放信用資訊、交通、醫療、地理、文化、養老、教育、環保、旅遊、農業、統計、氣象等領域的公共資料,推動公共資料資源集中開放。引導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主動開放資料。(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

四、深化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創新應用

(一)在政府治理方面

1.發展政府決策大資料。建立巨集觀經濟、市場監管、風險預警等方面的大資料決策支撐體系,加強城市執行管理、市場經濟行為等各類資訊的融合利用,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建立權力執行監管平臺,完善基於大資料的權力執行監督體系,依託大資料實現政府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透明化管理,推動改進政府治理方式,促進政府簡政放權、依法行政。(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密碼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監察局、市工商局,各區政府)

2.發展市場監管大資料。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的信用程式碼庫,完善全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功能,依法向社會提供市場主體公共信用資訊查詢服務,並實現與國家信用資訊共享交換平臺互聯互通。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聯合激勵機制,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服務和監管模式,在工商登記、統計調查、質量監管、稅收徵繳、金融監管、生活必需品供應、食品安全監管、消費維權等領域率先開展大資料示範應用。支援銀行、證券、信託、融資租賃、擔保、保險等專業機構和行業組織運用大資料創新服務模式。(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工商局、市網信辦、市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商務委、市社會辦、市地稅局、市質監局、市統計局、市金融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區政府)

(二)在城市管理方面

1.發展交通管理大資料。推進交通、規劃、公安、氣象等跨部門資料融合,充分整合社會資料,通過設計交通模擬模型、模擬真實路況,為制定緩解交通擁堵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吸引社會資源,開展綜合交通服務大資料創新應用,提供道路出行、交通引導、路側停車等服務。(責任單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2.發展生態環境大資料。利用物聯網自動監測、綜合觀測等資料,開展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預警及決策會商,提高聯防聯控和應急保障能力,有效支撐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建立水、林業、土地等資源智慧監測管理體系,開展大資料監測評價和分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單位: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

3.發展城鄉規劃與國土資源管理大資料。建設涵蓋居住環境、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經濟發展和資源節約等領域的城市環境資訊系統。推動大資料應用於城市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管理、地理國情監測,向社會提供大資料應用服務。(責任單位: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委)

4.發展公共安全大資料。建設首都公共安全大資料服務平臺,在決策指揮、執法辦案、治安防控等領域形成公共安全大資料服務體系,提升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大資料應用,推動重點生產企業建立安全生產智慧監測管理系統,提高事故監測預警和隱患排查能力。利用大資料提升山區及農村地區災害風險預警及安全防範能力。(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公安局、市農委、市安全監管局)

(三)在公共服務方面

1.發展市民服務大資料。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完善全市統一的網際網路政務資料服務平臺,研究建立網際網路以“北京通”號、政務專網以身份證號為身份標識的電子證照庫,在確保資訊保安的前提下,實現一視窗受理、一平臺共享、一站式服務、一網式辦理,並與國家網際網路政務資料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深化法人“一證通”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充“北京通”在社保、衛生計生、民政、交通、教育、金融等領域的應用。(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政務服務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監察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委、市衛生計生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局,各區政府)

2.發展醫療健康大資料。建立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資料庫,建設覆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領域的醫療健康管理和服務大資料應用體系。支援利用社會資源開展預約掛號、分級診療、遠端醫療、檢查檢驗結果共享、防治結合、醫養結合、健康諮詢等大資料服務。制定促進醫療健康大資料共享應用的配套政策措施。(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

3.發展教育大資料。充分發揮首都教育資源優勢,完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基礎教育資料收集共享,創新教育大資料服務產品,提供教育教學個性化服務,提升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率。鼓勵創新網路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大資料創新應用,探索發揮大資料對變革教育方式、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支撐作用。(責任單位:市教委)

4.發展旅遊文化大資料。建立旅遊投訴及評價全媒體互動中心,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服務質量。開展遊客、旅遊資源智慧統計分析,實現重點景區遊客流量的監控、預警和分流疏導。加大數字圖書館、數字檔案館、數字博物館等公益設施的建設力度,構建文化傳播大資料綜合服務平臺,開展個性化文化服務。(責任單位:市旅遊委、市文化局、市文資辦)

5.發展社會保障大資料。建立社會保險大資料和雲端計算服務體系,開展就業和社會保險大資料服務。建立以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核心的民政大資料應用體系,支援社會力量對民政大資料資源進行增值開發和創新應用。(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四)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

1.發展工業大資料。推進大資料在新能源智慧汽車、積體電路、智慧製造、通用航空與衛星等領域的應用。建設工業智慧製造雲服務平臺,提供研發設計、生產、經營等全流程雲服務。引導製造業龍頭企業開放資料和服務資源,提升產業競爭力。選擇重點行業、典型企業開展工業大資料、雲端計算服務應用創新試點。(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科委、市國資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2.發展農業大資料。推進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在農業領域的創新應用,為農業生產智慧化、農業資源環境監測、農業自然災害預測預報、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害監測預警、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產品產銷資訊監測預警等提供可靠的資料服務。發展智慧農業,建立面向農業農村的公共資訊服務平臺,鼓勵企業參與智慧鄉村建設,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綜合、高效、便捷的資訊服務。(責任單位:市農委、市農業局)

3.發展服務業大資料。推進大資料在新一代健康診療、金融、電子商務等行業的應用,利用大資料支援品牌建立、產品定位、精準營銷、質量誠信提升和定製服務等。支援徵信機構利用大資料技術開展徵信產品創新,鼓勵發展信用諮詢、信用評估、信用擔保和信用保險等信用服務業,為社會提供專業化的徵信服務。創新智慧財產權服務模式,發展智慧財產權大資料,培育智慧財產權服務業。積極推進科學大資料和知識服務大資料應用。(責任單位:市商務委、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科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局、市智慧財產權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各區政府)

4.發展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產業。重點突破海量資料儲存、資料清洗、視覺化、分析挖掘及人工智慧等關鍵核心技術,建立一批適應各行業的大資料應用模型,探索下一代網際網路、第五代行動通訊、衛星導航等新技術與大資料、雲端計算技術的融合創新,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完善大資料產業鏈佈局,在關鍵核心領域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基於大資料的文化創意、遠端教育、健康服務、網際網路金融、測繪地理資訊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態。組織實施“祥雲工程3.0”,充分發揮首都軟體企業技術、人才優勢,鼓勵軟體企業創新服務和商業模式,擴充雲服務業務。引導並推動大資料、雲端計算企業與系統整合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支援有條件的產業園區建設大資料產業園。(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網信辦,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五)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

立足京津冀各自特色和比較優勢,加快大容量骨幹網路設施建設,擴大基礎設施物聯網覆蓋範圍,推動資料中心整合利用,建立京津冀大資料綜合試驗區。圍繞2022年冬奧會籌辦以及環境保護、健康醫療、交通、旅遊、教育等重點領域,探索建立大資料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深化京津冀大資料產業對外開放,深入開展大資料國際交流與合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資訊化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環保局、市交通委、市衛生計生委、市旅遊委、市統計局,市通訊管理局,中關村管委會)

五、強化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安全保障

(一)完善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的安全問題研究,建立健全具有大資料時代特徵的資訊保安保障機制,做好政務、金融、交通、能源、電信、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安全評估、監測預警、事故處置工作,提高安全防護水平。明確資料採集、傳輸、儲存、使用、開放等各環節網路安全保障範圍邊界、責任主體和具體要求,完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加強對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商業祕密、個人隱私等資訊的保護,切實保障資料安全。(責任單位:市網信辦、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密碼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科委、市國家保密局,各區政府)

(二)提升安全支撐能力。建設大資料網路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推進政府、行業、企業間網路風險資訊共享,提高網路安全重大風險識別處置能力。大力推進安全可信產品應用,支援企業開展自主可控軟硬體產品研發,提升重點領域關鍵裝置的安全可靠水平。(責任單位:市網信辦、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密碼管理局、市科委、市公安局,各區政府)

六、支援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健康發展

(一)建立組織推進機制。各區政府、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大資料和雲端計算髮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將大資料和雲端計算髮展納入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發展規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充分發揮北京市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作用,為大資料和雲端計算髮展提供決策諮詢服務。(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編辦、市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監察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各區政府)

(二)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完善政府採購大資料、雲端計算產品和服務的配套政策,加大對政府部門與企業合作開發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產品的支援力度,支援大資料和雲端計算重點專案的研發和產業化。利用政府引導基金,吸引社會投資參與大資料、雲端計算相關建設專項和重點專案,為大資料和雲端計算企業發展創造更加寬鬆的政策環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資訊化委,各區政府)

(三)培養高階專業人才。鼓勵市屬高校、研究機構、中介組織等加強對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專業型、創新型、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營造有利於人才創新發展的環境。積極推進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相關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團隊。引導企業與國際領先企業加強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合作,支援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責任單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經濟資訊化委、市科委、市商務委、市政府外辦,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四)加快制度標準建設。積極推動《北京市資訊化促進條例》修訂工作,完善政務雲統籌管理制度、政務資料開放共享制度、資料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政企合作制度,制定個人資料資訊保護制度,為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研究制定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的相關標準和行業規範,積極爭取國家標準驗證和應用驗證試點,形成與大資料採集匯聚、開放共享、規範使用、創新應用等相配套的標準規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