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認為,智慧手機不久後即可預測消費者的下一步行動、下一次採購或者據其所知來解讀消費者行為。這一洞察能力會通過認知(cognizant computing)服務和技術所蒐集到的個人資訊,並加以分析而得以實現。

Gartner研究總監Sandy Shen(沈哲怡)表示:“智慧手機日趨智慧化,至2017年,甚至將比人們更加聰明。舉例來說,若遇到交通阻塞的情況,它會提早叫醒你以便趕上與老闆的會議;但若是和同事開會,它就會發道歉的簡訊給對方。智慧手機會通過日程安排、感測器、使用者定位以及個人資料等蒐集相關資訊。”

沈哲怡指出:“傳統手機因下列兩項因素而轉變成智慧手機,即硬體技術與軟體App。硬體技術帶來了更多功能,如相機、定位服務和感測器;App則是通過連線這些硬體技術而形成各式各樣的功能,從社交、知識、娛樂及生產力等方面大幅擴充並改善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目前,智慧手機能夠通過App完成的任務已經變得更為強大而廣泛。沈哲怡表示:“我們認為,App將隨著時間不斷學習,可以預測使用者的需求和慾望,可以實時蒐集使用者資料並給出回應。

最早可以通過“自動化”執行的服務將是耗時或浪費時間的工作,例如日程安排如:預約汽車年度保養服務、建立一週的待辦事項清單、傳送生日祝福、或者回應繁瑣的電子郵件。漸漸地,當消費者對於讓智慧手機代為執行日常工作更具信心後,即會習慣讓更多的App及服務掌控其生活的其他層面,進入認知服務的時代。

至2017年,手機將比人們更加聰明,但這並非出自其與生俱來的智慧,而是因為雲端以及雲端上儲存的個人資料,讓手機具備解讀資訊的運算能力,因此看起來智慧。沈哲怡指出:“手機將成為我們的私人助理,當然前提是使用者願意向它提供所需資訊。”法規和隱私問題,以及使用者對於分享這些資訊意願將因年齡和地理區域而存在很大差異。

認知服務需經歷下列四個階段以實現全面的個人體驗:“同步我”(Sync Me)、“認識我”(See Me)、“瞭解我”(Know Me)以及“成為我”(Be Me)(參見圖一)。上述前兩個階段(“同步我”和“認識我”)目前已正在進行,而後兩個階段(“瞭解我”和“成為我”)尚待發展。

圖一、認知計算的四個階段

資料來源: Gartner (2013年11月)

認知服務將對市場帶來兩個層面的影響:其一為硬體廠商,其二則是服務與商業模式。

隨著生態體系中的主要廠商逐漸將消費者的焦點從硬體轉移至其服務與品牌時,硬體廠商將持續面臨硬體商品化的挑戰。邁入認知服務時代之後,消費者爭奪戰將愈演愈烈,因為廠商會試圖掌握雲端內的消費者個人資料並籍此掌控與使用者的關係。硬體廠商不太可能從中獲取利益,但卻會因為終端無法達成要求而受到責難。人們將怪罪終端裝置不夠好用,卻不會怪罪真正出錯的大腦——雲端。

未來兩到五年內,認知服務將成為影響整體IT生態體系及價值鏈最強勁的動能之一。通過增加對消費者的瞭解對營銷服務進行微調,讓使用者感受到產品和他們個人需求是高度相關的,以此刺激更多消費並帶來商業利潤。一旦智慧手機具備使用移動錢包或信用卡功能,移動商機將非常龐大。Gartner研究總監Tracy Tsai(蔡惠芬)表示,“需要讓消費者設定適當的規則及授權,僅僅執行那些獲得預先核准的行為,以免智慧手機自行進行一些‘不當’的購買。”

儘管Gartner認為,隱私對部分消費者而言會是個問題,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他們沒能就提供個人資料獲得足夠的回報時隱私才是個問題。消費者為圖方便而傾向放棄許多權益。某些App的好處可能會激發一些以前意想不到的行為。

沈哲怡表示:“多年來,手機已成為我們信賴的夥伴,滿足我們與他人溝通及自我表達的自然需求,最先是通過語音,再到網際網路,近來則通過各類應用。智慧手機,其硬體技術與作業系統,在不斷的改變從PC到電視等其他終端裝置。認知服務的時代讓使用者與終端能夠更多的存取與分享越來越多的資料。未來五年,終端裝置將運用我們的個人資料比如我們的喜好、我們的環境以及人際關係等,變得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最終改善我們的生活。”